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262)
2023(11801)
2022(9984)
2021(9083)
2020(7683)
2019(17253)
2018(16678)
2017(31926)
2016(17457)
2015(18784)
2014(18483)
2013(17940)
2012(16440)
2011(14774)
2010(14673)
2009(13410)
2008(13487)
2007(11920)
2006(10341)
2005(9421)
作者
(51757)
(43315)
(42762)
(40794)
(27453)
(20891)
(19444)
(16831)
(16494)
(15404)
(14772)
(14318)
(14076)
(13753)
(13657)
(13211)
(13097)
(12727)
(12604)
(12393)
(10951)
(10662)
(10525)
(9948)
(9769)
(9699)
(9443)
(9376)
(8835)
(8647)
学科
(64531)
经济(64434)
管理(53958)
(51775)
(44366)
企业(44366)
方法(29217)
数学(25055)
数学方法(24764)
(23525)
中国(17456)
(17344)
(16491)
财务(16452)
财务管理(16422)
(16419)
(16021)
企业财务(15864)
业经(14414)
(12923)
(11638)
贸易(11632)
(11441)
银行(11388)
理论(11338)
(11303)
(11234)
金融(11227)
农业(11226)
(10811)
机构
大学(244329)
学院(240706)
(95223)
经济(93318)
管理(91008)
研究(85475)
理学(79344)
理学院(78441)
管理学(76937)
管理学院(76510)
中国(63800)
科学(53918)
(51550)
(49679)
(47294)
(44432)
业大(40788)
研究所(40566)
农业(39366)
中心(38035)
财经(37519)
(35574)
(34400)
北京(31939)
(30978)
(30085)
师范(29578)
经济学(28909)
财经大学(28306)
(27772)
基金
项目(167295)
科学(130870)
基金(123609)
研究(114234)
(111969)
国家(111052)
科学基金(93595)
社会(74065)
社会科(70217)
社会科学(70193)
基金项目(65479)
(64200)
自然(63031)
自然科(61676)
自然科学(61651)
自然科学基金(60588)
(55381)
教育(52742)
资助(49733)
编号(43043)
重点(38347)
(37062)
成果(35153)
(35077)
(34075)
科研(33112)
创新(32843)
计划(32605)
国家社会(31439)
教育部(31309)
期刊
(101096)
经济(101096)
研究(68441)
中国(49552)
学报(49229)
(43919)
科学(41084)
(39060)
大学(36253)
学学(34483)
管理(34100)
农业(28942)
教育(24780)
(21927)
金融(21927)
财经(18735)
技术(17901)
经济研究(17528)
(16015)
(15959)
业经(15863)
(14325)
业大(13438)
问题(13024)
科技(11745)
农业大学(11556)
(11159)
财会(11073)
统计(10550)
技术经济(10441)
共检索到35638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王波  吴倩  叶勇  
媒体报道能够通过舆论监督对公司治理产生影响,然而,与社会公众对媒体能够客观、准确报道的预期不同,媒体报道往往是有偏的。本文通过文献梳理,首先分析有偏性媒体报道的特征和类型,然后分析有偏性媒体报道对公司治理的影响机理,最后给出结论及建议。研究表明:有偏性媒体报道仍然可以通过不同的作用机理触发"声誉机制"、"市场压力"或"行政介入"等媒体治理的机制,进而对公司治理产生影响。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陶可  张维  
随着新兴媒体的迅速崛起,媒体与资产价格的关系得到学界更多的审视,成为理论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首先从媒体信息、媒体偏见、媒体情绪、媒体注意力四个方面探讨媒体影响资产价格的机制,然后分析了"媒体效应"及产生的三种原因,接着通过梳理媒体与资产价格异常现象的关系,指出媒体是资产价格泡沫形成乃至崩溃的重要因素,且和国外不同,我国证券市场IPO抑价与媒体报道正相关。本文特别关注了网络留言板对资产价格的影响,发现网络留言板的信息有效程度尚且有限。本文最后给出未来的研究展望。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易志高  龚辉锋  茅宁  
传统资产定价模型假设,投资者之间仅通过市场价格机制相互联系和影响,而忽视了媒体因素的作用。现实中,投资者将新闻媒体作为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媒体报道是影响股价波动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近些年不少国外学者关注媒体因素对股票市场的影响;而在国内,相关研究仍较少。本文主要基于行为金融视角,从上市公司、金融中介、投资者、媒体机构、记者等角度剖析了媒体偏差产生的原因,以及媒体偏差对股票市场的影响,并探讨了其未来研究可能的发展方向。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杨世鉴  
本文以上市公司盈余预测为切入点,选择分析师和新闻媒体作为分析对象,讨论了分析师跟踪和媒体报道在资本市场中能否发挥外部公司治理的作用,尤其是能否抑制上市公司管理层的自利行为并提高盈余预测的质量。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回顾,大量经验证据表明分析师跟踪和媒体报道对上市公司管理层施加了影响,有效地影响了其信息披露行为,一定程度上发挥了外部公司治理的作用。同时,本文发现已有的研究文献中,较少涉及分析师跟踪和媒体报道发挥公司治理的内在机制问题,以及分析师和媒体之间在发挥公司治理时相互关系等问题,这些内容为进一步研究留下空间。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陈泽艺  李常青  
近年来,随着媒体和资本市场的发展,财务学研究出现新的研究动向,越来越多的学者关注媒体报道对公司股票价格的影响。为了更好地把握研究现状,本文系统地梳理了媒体报道与资产定价研究领域的国内外相关文献,总结现有研究的分析框架,并从信息不对称、行为金融、公司治理溢价和媒体报道偏差四个视角系统地回顾、评述了媒体报道对资产定价影响的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进一步研究的思路和建议。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陈泽艺  李常青  
近年来,随着媒体和资本市场的发展,财务学研究出现新的研究动向,越来越多的学者关注媒体报道对公司股票价格的影响。为了更好地把握研究现状,本文系统地梳理了媒体报道与资产定价研究领域的国内外相关文献,总结现有研究的分析框架,并从信息不对称、行为金融、公司治理溢价和媒体报道偏差四个视角系统地回顾、评述了媒体报道对资产定价影响的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进一步研究的思路和建议。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牛枫  
通过对双汇"瘦肉精"事件的考察,验证了有偏的媒体报道具有公司治理功能,从理论上解释了有偏的媒体报道发挥公司治理作用的机理。结果发现:有偏的媒体报道仍然可以发挥公司治理作用;有偏的媒体报道通过引起"轰动效应"给公司管理层带来巨大压力,触发"行政介入"、"市场压力"和"声誉机制"等机制发挥媒体治理作用。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刘海龙  齐琪  
综述和评析了传统媒体、新媒体、利益相关者媒体的信息传播特点,及其在企业社会责任履行中的功能和作用效果。传统媒体扮演者价值观引导和信息真伪鉴别功能,新媒体在媒体问责和负面报道中发挥更大作用,利益相关者媒体为利益相关者提供和传播信息。最后提出了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刘海龙  齐琪  
综述和评析了传统媒体、新媒体、利益相关者媒体的信息传播特点,及其在企业社会责任履行中的功能和作用效果。传统媒体扮演者价值观引导和信息真伪鉴别功能,新媒体在媒体问责和负面报道中发挥更大作用,利益相关者媒体为利益相关者提供和传播信息。最后提出了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邵志浩  才国伟  
在法律体系尚不健全、法制社会还未完善的情况下,媒体报道是否具有一定的倾向性?本文通过手工搜集和整理2000—2012年我国内地上市公司的媒体报道数据,提出并检验了有关媒体报道倾向的"产权偏好"假说。结果表明,在这段时期内,国有企业的媒体正面报道倾向显著高于其他企业,媒体报道确实存在着产权偏好。进一步研究发现,媒体报道产权偏好的方式主要体现在对国有企业进行更多的正面报道,而负面报道的数量与非国有企业没有明显差异。另外,市场化程度的提高有助于解决媒体报道的产权偏好问题。这些发现丰富了有关媒体报道倾向领域的研究,同时也对转型国家的媒体治理提供了一定的现实启示。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罗进辉  
本文从双重代理成本视角实证检验媒体作为一种外部监督机制能否帮助上市公司缓解代理问题。考虑到媒体报道与公司代理问题之间的相互影响,本文采用联立方程模型对内生性问题进行控制。本文基于中国A股上市公司2006~2009年数据的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上市公司的双重代理成本——股东与管理者间的第一类代理成本和大股东与中小股东间的第二类代理成本越高,受到的媒体关注和报道就越多,而高水平的媒体报道能够有效降低公司的双重代理成本,且媒体报道的上述治理作用在第一类代理问题中表现得更强。进一步,本文还分析了媒体与市场化环境两种目前学术界最为关注的外部监督机制间的交互影响,发现这两种机制的治理作用存在显著的替代效应。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王月  陈兴述  蒋水全  
本文以2010-2013年我国国有和民营企业排名前100的上市公司为样本,以中国社科院发布的企业社会责任发展指数和环境责任指数为依据,实证考察了媒体报道对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和环境信息披露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媒体报道越多,企业社会责任信息和环境信息披露水平越高。但进一步研究表明,媒体报道在不同所有权性质的企业中发挥的作用具有显著差异。本文的结论对加强我国的社会责任治理和引导媒体正向作用的发挥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李歆  郑焱  
审计和媒体报道是上市公司重要的信息传播途径和外部监督治理机制,能够让投资者获取更多企业资讯,缓解信息不对称和降低代理成本,有效地改善公司治理。以我国2010—2016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审计意见对公司价值的影响,并将媒体报道根据态度划分为正面媒体报道和负面媒体报道,分析不同态度的媒体报道在其中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和正面媒体报道均能够促进公司价值的提升;而负面媒体报道则会导致公司价值下降;进一步研究审计意见与媒体报道的交互作用,发现正面媒体报道对审计意见与公司价值起正向调节作用,但不显著;而负面媒体报道则显著地负向调节审计意见与公司价值的关系。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张建平  
媒体报道对资本市场的积极作用逐渐被学者关注和研究,本文对财经媒体对股票市场中股价波动、IPO定价、股价漂移、股票收益以及投资者认知偏差度和关注度的影响等方面,对国外文献进行述评,并简要描述了媒体报道衡量指标的改进以及我国相关研究进展,以期为理论研究和实践指导提供参考。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何俐  
本文选择2011~2014年度中央部门为观测样本,研究了媒体报道对中央部门决算信息披露质量的影响。本文研究发现:(1)媒体报道能够提升政府决算信息披露质量,包括正面新闻报道、中性新闻报道和负面新闻报道;(2)中性新闻报道对信息披露的提升作用容易受到政府审计的调节作用,即媒体的信息中介功能需要政府审计的介入才能发挥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