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243)
2023(17806)
2022(15322)
2021(14295)
2020(11692)
2019(27187)
2018(26722)
2017(51771)
2016(27846)
2015(30986)
2014(30995)
2013(30264)
2012(27974)
2011(25189)
2010(25075)
2009(22630)
2008(21884)
2007(19286)
2006(16715)
2005(14747)
作者
(78740)
(65568)
(64805)
(61612)
(41663)
(31382)
(29509)
(25800)
(25004)
(23312)
(22255)
(22088)
(20720)
(20665)
(20242)
(20076)
(19393)
(19234)
(18726)
(18716)
(16093)
(16041)
(15745)
(15044)
(14656)
(14520)
(14426)
(14268)
(13236)
(12807)
学科
(116214)
经济(116095)
管理(81335)
(76598)
(62314)
企业(62314)
方法(51126)
数学(44660)
数学方法(44109)
中国(32970)
(31314)
(29576)
地方(27497)
业经(26058)
(22711)
农业(21160)
(20609)
(20451)
贸易(20434)
(19751)
技术(18532)
(18394)
金融(18392)
(18360)
环境(18330)
银行(18319)
理论(18002)
(17818)
财务(17734)
财务管理(17694)
机构
大学(389865)
学院(388651)
(159235)
管理(156512)
经济(155914)
理学(135597)
理学院(134143)
管理学(131843)
管理学院(131141)
研究(130757)
中国(98486)
(82886)
科学(78958)
(74062)
(64334)
(61270)
中心(60012)
财经(59108)
研究所(58358)
业大(56639)
(56429)
(53957)
北京(52362)
(51520)
师范(51037)
经济学(48176)
(47972)
农业(47585)
(45963)
财经大学(44342)
基金
项目(267982)
科学(212136)
研究(196932)
基金(195392)
(169644)
国家(168239)
科学基金(145865)
社会(125257)
社会科(118848)
社会科学(118819)
(104075)
基金项目(103550)
自然(94640)
自然科(92498)
自然科学(92478)
教育(90913)
自然科学基金(90794)
(87557)
资助(80698)
编号(79934)
成果(63877)
重点(59752)
(59624)
(59551)
(55621)
课题(54858)
创新(51876)
国家社会(51657)
教育部(51655)
科研(51072)
期刊
(173879)
经济(173879)
研究(116633)
中国(75417)
学报(58649)
管理(58185)
(55967)
(55563)
科学(55088)
大学(45459)
教育(44558)
学学(42700)
农业(38815)
(36130)
金融(36130)
技术(34901)
业经(29332)
财经(28897)
经济研究(27901)
(24706)
问题(22495)
(19971)
图书(19745)
理论(18972)
技术经济(18878)
科技(18358)
商业(17713)
现代(17265)
实践(17225)
(17225)
共检索到57324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瑶  李磊  刘俊霞  
基于2000—2017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运用多种计量方法实证检验了"有为政府""有效市场"与高质量发展三者间的内在联系。研究发现,政府调控、市场化进程对高质量发展具有正向影响,且除要素市场发育度外,市场化的其它维度均对高质量发展产生促进作用;市场化程度在政府调控对高质量发展的影响路径中表现出增强型调节效应,且该调节效应在东部地区最为显著,中部地区次之,西部地区不显著;进一步分析发现,该调节效应具有门槛特征,即在市场化水平跨越门槛值后,政府调控的促进效应得到增强。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刘青宜   徐晔  
职业教育发展中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演变路径表明,职业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既离不开政府的支持,也需要市场发挥作用。随着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进入新阶段,政府主导模式已经不适应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要求,必须由“政府主导”模式向“有为政府+有效市场”模式转变,共同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孙源  郝梦悦  全怡  
基于新结构经济学理论,以2001—2019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具体研究对象,探讨了基础设施建设对审计市场结构和审计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削弱了地理距离因素对会计师事务所选择的影响,改善了中国早期审计市场低集中度的特征。与之相对应,事务所与审计客户之间的空间距离逐年增大,事务所的客户覆盖城市(省份)数量逐年增多。基础设施建设的外溢效应还表现在能够显著提高审计质量,改善资本市场信息环境。作为对审计质量提高的应对,上市公司采取了更加隐蔽的盈余管理方式。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吴晓求  
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人均GDP实现了从1978年100多美元,到2020年接近1.1万美元的变化,这是人类社会的一大奇迹。能在40年后,把一个计划经济体制和自然经济思想如此根深蒂固的国家,建设成一个正在走向现代化的国家,这其中一定有奥妙。计划经济的一套理念、方法、政策、制度设计规则,严重束缚了人们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张曾莲  方娜  
本文选取2010—2018年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与地方政府债务宏观经济数据,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探究省际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空间关联网络的特征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之间空间关联关系,重点研究在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空间关联特征影响下,地方政府债务规模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非线性关系和传导路径研究。结果表明,省际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空间网络的关联性普遍存在,且关联性较强。地方政府债务规模对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的影响是非线性的,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空间网络结构特征在两者之间发挥中介效应。显性债务率和隐性债务率都存在三重门槛效应,但两者一旦超过门槛值,都不利于提升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这些结论为提升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有效地防范与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提供有益参考。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康晓虹  朱天奇  李文龙  
合理利用政府绿色投资对促进黄河中游经济区经济高质量发展尤为重要。基于2011—2019年黄河中游经济区47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测算各地级市的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并将政府绿色投资和金融效率同时纳入研究框架,探究政府绿色投资、金融效率与经济高质量发展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黄河中游经济区政府绿色投资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促进效应和负向溢出效应;(2)黄河中游经济区金融效率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促进效应和正向溢出效应;(3)黄河中游经济区政府绿色投资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显著的单重门槛效应,在金融效率的调节下,政府绿色投资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显著的倒“U”型非线性影响。由此,提出黄河中游经济区政府应加强区域一体化建设以及合理调整政府绿色投资额度等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康晓虹  朱天奇  李文龙  
合理利用政府绿色投资对促进黄河中游经济区经济高质量发展尤为重要。基于2011—2019年黄河中游经济区47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测算各地级市的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并将政府绿色投资和金融效率同时纳入研究框架,探究政府绿色投资、金融效率与经济高质量发展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黄河中游经济区政府绿色投资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促进效应和负向溢出效应;(2)黄河中游经济区金融效率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促进效应和正向溢出效应;(3)黄河中游经济区政府绿色投资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显著的单重门槛效应,在金融效率的调节下,政府绿色投资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显著的倒“U”型非线性影响。由此,提出黄河中游经济区政府应加强区域一体化建设以及合理调整政府绿色投资额度等建议。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付成林   王德新  
回答数字经济与统一大市场的逻辑关系,是落实我国现阶段重大战略任务的关键环节。文章基于2011—2021年省级数据,实证考察了数字经济与统一大市场的因果效应和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经济能够显著推进统一大市场的建设,考虑更换变量的计算方式、非线性效应、异质性等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依然成立。基于空间杜宾模型和SYS-GMM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对统一大市场建设的推动作用具有空间溢出效应和动态效应,该结论强化了两者的因果关系。为进一步识别数字经济赋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因果效应,文章基于数字经济原材料的国际价格波动和矿储自然分布以及从业人员历史流动份额,构造了shift-share工具变量。IV估计及其检验发现,数字经济的外生成本波动引致的从业人员流动性的增加将促进数字经济发展,进而提升统一大市场的建设水平。在机制检验方面,基于修正的引力模型、随机前沿模型等方法测算了要素流动壁垒和地方行政壁垒,研究发现发挥有效市场力量、实现区际要素自由流动,推动建立有为政府、破除行政壁垒是数字经济通往统一大市场的潜在道路。而且相对于推动构建有为政府,数字经济更能充分利用有效市场手段。因此,建设高标准的国内市场体系,需要统筹兼顾,发展高质量数字经济与深化各类体制改革并行,实现市场和政府的有机结合。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田新民  侯伟凤  
当前,中国经济发展进入转型升级攻关期,人力资本在提升经济质量方面发挥着愈加重要的作用。财政教育支出作为人力资本形成的重要支撑力量,其增加却没有带来经济效率的提升,经济高质量发展陷入瓶颈,背后原因值得深入研究。文章通过探究财政教育支出与全要素生产率的内在关系并利用中国2005—2016年284个地级市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财政教育支出对全要素生产率具有促进作用;而地方政府债务对财政教育支出提升全要素生产率的作用产生了抑制效应;机制检验表明财政教育支出通过人力资本水平影响全要素生产率,而地方债务通过挤出私人投资和挤压地区私人经济规模阻断财政教育支出对全要素生产率的作用途径产生抑制作用;分位数回归结果表明财政教育支出的促进作用和债务的抑制作用在全要素生产率的不同水平下具有异质性。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田新民  侯伟凤  
当前,中国经济发展进入转型升级攻关期,人力资本在提升经济质量方面发挥着愈加重要的作用。财政教育支出作为人力资本形成的重要支撑力量,其增加却没有带来经济效率的提升,经济高质量发展陷入瓶颈,背后原因值得深入研究。文章通过探究财政教育支出与全要素生产率的内在关系并利用中国2005—2016年284个地级市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财政教育支出对全要素生产率具有促进作用;而地方政府债务对财政教育支出提升全要素生产率的作用产生了抑制效应;机制检验表明财政教育支出通过人力资本水平影响全要素生产率,而地方债务通过挤出私人投资和挤压地区私人经济规模阻断财政教育支出对全要素生产率的作用途径产生抑制作用;分位数回归结果表明财政教育支出的促进作用和债务的抑制作用在全要素生产率的不同水平下具有异质性。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刘传哲  管方圆  
本文以2008~2017年我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为样本,运用面板门限模型,分别以研发人员投入、科技金融投入指数、政府的科技投入以及风险投资占比为门限变量,研究科技金融和高质量发展的非线性关系。研究结果显示:存在一个研发人员投入和风险投资占比的最佳区间,使得科技金融投入对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最强;随着科技金融投入指数的增加,科技金融投入对高质量发展的作用由"抑制"变为了"促进",呈"U"型变化;随着政府科技投入强度的增加,科技金融投入对高质量发展的作用呈"N"型变化,即"促进-抑制-促进"。根据上述结果,本文提出针对性的建议以推动高质量发展。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熊彬   王志伟  
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为区域创新创业活动注入了强劲动能。本文使用2006—2021年我国278个城市面板数据,立足于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的双重维度,运用交叠双重差分法探究了数字经济“双试点”政策对创业活跃度的多维政策效应。研究表明:“双试点”政策对提升创业活跃度具有明显的联动效应,且效应存在波动递增的趋势。“双试点”政策的赋能效果强于单一试点城市。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均在“双试点”政策激发创业活力的过程中发挥着“调控器”的功能,且两者结合能产生更好的强化效果。“双试点”政策联动赋能效果在内外双向视角下存在显著的异质性:在非资源型城市、对外开放程度更高的城市中,这种联动效应更明显。本文研究为发挥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的协同作用,助力数字经济政策激发创业活力提供了新的经验证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赵微  
科技创新已经成为促进流通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驱动力。本文利用中介效应模型和调节效应模型,探究了科技创新对流通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科技创新对我国流通业高质量发展具有显著促进作用,但对不同区域的驱动作用具有异质性,其对东部和中部的促进作用较强,对西部地区的促进作用相对较弱;科技创新有效推动了我国物流效率提升,物流效率在科技创新和流通业高质量发展间发挥了部分中介作用,其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15.20%;环境规制正向调节了科技创新对流通业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王瑶   郭冠清  
当今世界的经济发展主要存在两种制度类型:一是受新古典自由主义经济学影响并以“大市场+小政府”为特征的西方制度,二是以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为指导并将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有机结合的中国制度。西方社会的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根源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与政党政治相结合的资本主义制度弊端。相比之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民主集中制相结合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是实现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有机结合的体制根源。
[期刊]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粤麟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要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新发展格局的提出说明,我们不能过度依赖于国际市场对本国经济的驱动,因而在新的时代背景下,能否找到有别于贸易引擎的经济新发展引擎尤为关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