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271)
2023(12126)
2022(10820)
2021(10325)
2020(8462)
2019(19842)
2018(19787)
2017(38950)
2016(20985)
2015(23536)
2014(23638)
2013(23101)
2012(20951)
2011(18734)
2010(18528)
2009(16914)
2008(16197)
2007(14206)
2006(12295)
2005(10675)
作者
(58723)
(48589)
(48329)
(45752)
(30980)
(23356)
(21986)
(19019)
(18591)
(17333)
(16902)
(16030)
(15251)
(15166)
(15044)
(14664)
(14522)
(14373)
(13862)
(13846)
(11925)
(11673)
(11625)
(11080)
(10791)
(10750)
(10736)
(10708)
(9760)
(9488)
学科
(80630)
经济(80542)
管理(63721)
(56192)
(47371)
企业(47371)
方法(37631)
数学(32682)
数学方法(32281)
(21625)
(21557)
中国(20059)
地方(18784)
业经(17608)
(17494)
环境(16570)
(15297)
贸易(15286)
(14779)
(14370)
农业(13991)
(13550)
理论(13535)
(13239)
(13022)
财务(12947)
财务管理(12923)
技术(12739)
企业财务(12120)
(12050)
机构
大学(290703)
学院(288993)
管理(119120)
(112061)
经济(109429)
理学(103533)
理学院(102413)
管理学(100836)
管理学院(100308)
研究(93272)
中国(69734)
(61714)
科学(57994)
(52709)
(45644)
中心(43001)
(42950)
财经(42381)
业大(42355)
研究所(41522)
(40892)
北京(38917)
(38490)
(38415)
师范(38115)
(34187)
(34048)
农业(33529)
经济学(32709)
财经大学(31563)
基金
项目(201652)
科学(158311)
研究(148574)
基金(146127)
(126209)
国家(125162)
科学基金(108479)
社会(92474)
社会科(87536)
社会科学(87510)
基金项目(78702)
(78221)
自然(71560)
自然科(69830)
自然科学(69816)
自然科学基金(68542)
教育(67395)
(65796)
编号(61625)
资助(60146)
成果(49023)
重点(44175)
(44158)
(42300)
(41683)
课题(41328)
创新(38792)
科研(38474)
项目编号(38096)
教育部(38060)
期刊
(123073)
经济(123073)
研究(85851)
中国(52152)
学报(43669)
管理(42713)
科学(40870)
(40529)
(38201)
大学(33213)
教育(31103)
学学(31067)
农业(26749)
技术(24705)
(24667)
金融(24667)
业经(20658)
财经(20181)
经济研究(19549)
图书(17301)
(17068)
问题(16070)
理论(15281)
实践(14125)
(14125)
科技(13963)
资源(13788)
技术经济(13537)
(13388)
现代(13176)
共检索到41703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倪外  
营商环境的核心是制度性软环境,本质是契约执行的效力。良好的营商环境需要"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的平衡作用机制共同塑造。上海是典型的政府主导型营商环境,其发展的最大特征与不足反映了政府作用机制的优势和局限性。研究发现,基于国际标准评价及全球领先城市的不同指标领域比较,上海营商环境的差距表现为绝对差距、相对差距和基本持平三个层次;上海营商环境既有水平及优化方向更有利于成熟型企业而不利于成长型企业;既有营商环境优化促进了上海与国际接轨的开放型经济发展。上海营商环境优化路径核心是基于市场机制的监管与服务模式创新,建设服务于中小企业、民营企业的统一市场体系;建立更为公平、高效的市场退出机制,以及制度性软环境建设等。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吴晓求  
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人均GDP实现了从1978年100多美元,到2020年接近1.1万美元的变化,这是人类社会的一大奇迹。能在40年后,把一个计划经济体制和自然经济思想如此根深蒂固的国家,建设成一个正在走向现代化的国家,这其中一定有奥妙。计划经济的一套理念、方法、政策、制度设计规则,严重束缚了人们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王瑶   郭冠清  
当今世界的经济发展主要存在两种制度类型:一是受新古典自由主义经济学影响并以“大市场+小政府”为特征的西方制度,二是以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为指导并将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有机结合的中国制度。西方社会的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根源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与政党政治相结合的资本主义制度弊端。相比之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民主集中制相结合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是实现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有机结合的体制根源。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何冲   王志凯  
构建带有市场扭曲、包含冲击的生产网络一般均衡模型以阐释市场化、政府治理影响经济韧性的机理,实证检验制度环境对经济韧性的影响及机制,并比较了制度环境在金融危机和新冠疫情下影响效果的差异。研究表明,制度环境因素——市场化程度、政府治理效率均在城市刚遭受冲击时对经济韧性的正向效应更为明显,在随后的恢复、重新发展阶段影响减弱;政府治理效率在新冠疫情中作用更为突出;市场化总指数在东北、北部沿海、长江中游经济区作用更明显,在东部沿海经济区影响不显著,政府治理效率在东部沿海经济区作用最为明显;机制分析显示,市场化改革可以通过缓解融资约束等提高企业成本加成,从而使企业在冲击后更有可能留在市场,进而提升了城市经济韧性。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瑶  李磊  刘俊霞  
基于2000—2017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运用多种计量方法实证检验了"有为政府""有效市场"与高质量发展三者间的内在联系。研究发现,政府调控、市场化进程对高质量发展具有正向影响,且除要素市场发育度外,市场化的其它维度均对高质量发展产生促进作用;市场化程度在政府调控对高质量发展的影响路径中表现出增强型调节效应,且该调节效应在东部地区最为显著,中部地区次之,西部地区不显著;进一步分析发现,该调节效应具有门槛特征,即在市场化水平跨越门槛值后,政府调控的促进效应得到增强。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张洋洋  
当前,随着数智化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利用大数据互联网技术推动政务服务改善,进而优化政务营商环境已经成为趋势。本文聚焦于陕西省X市“互联网+政务服务”改革优化政务营商环境的实践,通过分析发现,陕西省X市企业办事便利程度和政务服务透明度不断优化,但政务营商环境仍需进一步改善,主要表现在多部门联合监管效果不好、政企沟通渠道不完善等方面。当前,中国式现代化政务服务应秉持服务型政府理念,加强部门间沟通协作、拓宽政企沟通渠道、完善数据资源共享机制,最终实现政务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和良性发展。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张琳琳  许智颖  刘文政  于坤华  
为探索省级范围内城市绿色技术创新的不同路径,理解其差异化发展的机制,基于“有为政府+有效市场”研究框架,运用fsQCA方法探讨山东省16个地市区域绿色技术创新的组态效应。研究发现,(1)R&D人员投入是影响山东省各地市高绿色技术创新水平的关键瓶颈,且不存在构成非高绿色技术创新水平的必要条件;(2)发现4条高绿色技术创新路径和3条非高绿色技术创新路径;(3)山东省绿色技术创新水平分布呈现明显的区域差异和集聚辐射效应。深层次地解释城市绿色技术创新的因果复杂性,有力证实“有为政府+有效市场”对城市绿色技术创新的作用机制,也为城市绿色技术创新水平的提升提供着力点。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叶光亮  程龙  张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需要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其中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强化竞争政策基础地位,推进产业政策从选择性向普惠化、功能性转型。竞争政策强化与产业政策转型具有内在关联性,二者相互配合,共同促进有效市场形成。本文构建了基于竞争成功函数和共容利益假设的政企互动模型,研究发现:竞争政策和功能性产业政策有利于提升市场竞争效率,而选择性产业政策会降低市场竞争效率;功能性产业政策在一定程度上能起到弥补市场失灵的作用,体现了有为政府的积极作用。进一步考虑非对称市场竞争时发现,竞争政策可以同时兼顾提升市场竞争效率和分配效率两项目标,而选择性产业政策在两项目标上相互掣肘、由此强化竞争政策的优势凸显。本文理论模型的结论表明,有为政府应强化竞争政策基础地位,为产业政策转型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加快选择性产业政策向功能性产业政策转型,放宽市场准入,持续推行公平竞争审查制度,维护和促进有效市场。良好的经济运行秩序需要有效市场减轻政府管控压力、有为政府简政放权营造良好市场环境,实现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孙源  郝梦悦  全怡  
基于新结构经济学理论,以2001—2019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具体研究对象,探讨了基础设施建设对审计市场结构和审计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削弱了地理距离因素对会计师事务所选择的影响,改善了中国早期审计市场低集中度的特征。与之相对应,事务所与审计客户之间的空间距离逐年增大,事务所的客户覆盖城市(省份)数量逐年增多。基础设施建设的外溢效应还表现在能够显著提高审计质量,改善资本市场信息环境。作为对审计质量提高的应对,上市公司采取了更加隐蔽的盈余管理方式。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陈云贤  
本文开宗明义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相结合的经济。本文不仅从理论层面分析了斯密和凯恩斯理论的不足,即随着经济发展和时代进步,资源配置既要考虑"资源稀缺",也要考虑"资源生成",而且从实践层面进行了深入分析,即政府在"资源生成"领域大有作为。本文将城市资源分为"可经营性资源"、"非经营性资源"和"准经营性资源"。其中,从经济学意义上把"准经营性资源"作为新的"资源生成",深圳政府通过"政府推动、企业参与、市场运作"方式,解决其投资载体和资金运营问题,成为"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相结合促进区域经济可持续增长的示范。深圳政府按市场规律办事,在市场运行中担当城市经济的主要参与者、产业政策的主要实施者和民生福祉的主要提供者,也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个绝佳样本。现代市场机制着眼点不仅仅在产业经济的提升发展上,而且在城市经济的资源配置、区域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上,它将引领着中国和世界经济实践的发展和经济学理论的提升。
[期刊]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云贤  李宜达  王方方  
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产生了许多现有经济学理论难以解释的现象,客观上要求进行理论创新。中观经济学立足于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功实践,主要研究区域政府的经济行为及其后果,聚焦于资源生成基础上的资源配置问题。相比传统经济学理论体系,中观经济学至少有六个方面的创新和发展:一是突破了传统产业市场经济理论框架下的资源稀缺单一假设,在城市经济研究中发现了资源生成领域,并在原有需求侧“三驾马车”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供给侧新“三驾马车”;二是发展了传统宏观和微观二元结构经济增长理论,提出了微观、中观和宏观三元结构的经济增长理论,并分析了宏观、中观、微观三者的联动效应;三是阐释了政府的双重属性和区域政府竞争理论,分析了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揭示了成熟市场经济的本质内涵;四是秉承企业市场主体地位的经济学共识,指出区域政府同样是市场主体,将传统市场经济的单一驱动力理论发展为双重驱动力理论;五是打破从市场边界视角分析政府行为的传统认识,从政府干预和政府超前引领理论视角阐明了市场主体视角下的政府行为;六是将区域概念延伸至世界范围,分析了国家间的竞争与合作,将传统需求侧“贸易引擎”发展为供给侧“投资、创新、规则经济增长新引擎”,为解决各国政府与市场关系的难题提供了新的有效路径。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熊彬   王志伟  
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为区域创新创业活动注入了强劲动能。本文使用2006—2021年我国278个城市面板数据,立足于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的双重维度,运用交叠双重差分法探究了数字经济“双试点”政策对创业活跃度的多维政策效应。研究表明:“双试点”政策对提升创业活跃度具有明显的联动效应,且效应存在波动递增的趋势。“双试点”政策的赋能效果强于单一试点城市。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均在“双试点”政策激发创业活力的过程中发挥着“调控器”的功能,且两者结合能产生更好的强化效果。“双试点”政策联动赋能效果在内外双向视角下存在显著的异质性:在非资源型城市、对外开放程度更高的城市中,这种联动效应更明显。本文研究为发挥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的协同作用,助力数字经济政策激发创业活力提供了新的经验证据。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王园园  王亚丽  
基于282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对数字经济与产业结构转型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可以显著促进产业结构转型,且对产业结构转型的影响存在边际效应递增的非线性特征。当数字经济跨越门槛值后,对第一产业与第二产业的促进作用呈递减趋势,对第三产业的促进作用则逐渐增强。进一步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对产业结构转型的影响存在基于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的非线性效应,随着市场化水平与政府效率的提升并跨越门槛值,数字经济对产业结构转型的促进作用会进一步增强。空间杜宾模型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可通过空间外溢效应作用于邻边地区的产业结构转型。因此,应积极建设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加强数字核心技术供给,推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相融合,以便更好地促进产业结构转型。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刘青宜   徐晔  
职业教育发展中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演变路径表明,职业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既离不开政府的支持,也需要市场发挥作用。随着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进入新阶段,政府主导模式已经不适应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要求,必须由“政府主导”模式向“有为政府+有效市场”模式转变,共同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步丹璐  王钰涵  
稳中求进是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的内在需求,探究政府采购对市场的稳定作用对于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企业经营风险视角,以2015—2019年获得政府采购的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深入考察政府采购的市场稳定功能。研究发现,政府采购能够显著降低企业经营风险,且这一效果主要通过提高产品市场地位和缓解外部融资约束实现。异质性检验表明,政府采购促进企业经营稳定的效果在采购主体行政层级较高、经济衰退期以及政策扶持对象创新投入较高时更明显。进一步分析发现,政府采购的稳定效应会通过供应链溢出至被采购企业的上游。研究结论既为“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的融合交织提供了新的经验证据,也为进一步完善政府采购制度设计,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了政策启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