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204)
- 2023(7479)
- 2022(6227)
- 2021(5607)
- 2020(4735)
- 2019(10430)
- 2018(9977)
- 2017(18489)
- 2016(10510)
- 2015(11365)
- 2014(10980)
- 2013(10833)
- 2012(10232)
- 2011(9250)
- 2010(9217)
- 2009(8439)
- 2008(8549)
- 2007(7504)
- 2006(6664)
- 2005(5817)
- 学科
- 济(39944)
- 经济(39883)
- 管理(28552)
- 业(27550)
- 企(21755)
- 企业(21755)
- 方法(18764)
- 数学(16466)
- 数学方法(16238)
- 学(12944)
- 农(11356)
- 财(10671)
- 中国(10138)
- 贸(8982)
- 贸易(8981)
- 业经(8909)
- 易(8743)
- 农业(7879)
- 制(7105)
- 环境(6806)
- 技术(6515)
- 务(6444)
- 财务(6438)
- 财务管理(6422)
- 地方(6323)
- 企业财务(6139)
- 融(6118)
- 金融(6114)
- 银(6110)
- 银行(6050)
- 机构
- 大学(159428)
- 学院(155775)
- 研究(61348)
- 济(59448)
- 经济(58333)
- 管理(54874)
- 理学(48543)
- 理学院(47854)
- 管理学(46675)
- 管理学院(46445)
- 科学(44289)
- 农(43200)
- 中国(42911)
- 农业(35100)
- 京(34773)
- 所(34642)
- 业大(33490)
- 研究所(32508)
- 中心(26020)
- 财(25508)
- 江(23403)
- 农业大学(23171)
- 院(22058)
- 北京(21242)
- 财经(20998)
- 省(20499)
- 室(20117)
- 科学院(20050)
- 范(19700)
- 师范(19247)
- 基金
- 项目(115066)
- 科学(88677)
- 基金(84883)
- 家(80598)
- 国家(79968)
- 研究(71093)
- 科学基金(65165)
- 自然(46956)
- 自然科(45867)
- 自然科学(45843)
- 社会(45217)
- 基金项目(45129)
- 自然科学基金(45057)
- 省(44723)
- 社会科(42802)
- 社会科学(42787)
- 划(39827)
- 资助(34483)
- 教育(31996)
- 重点(27074)
- 计划(26398)
- 编号(24767)
- 部(24687)
- 发(24298)
- 科技(24015)
- 创(24011)
- 科研(23510)
- 创新(22605)
- 业(22044)
- 农(20228)
共检索到22083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周宝利 马兰香 李娜 富饶
以黄瓜霜霉病为研究对象,用浓度分别为0.00(CK),0.05,0.10,0.50,1.00,2.00 mmol·L-1的月桂醇处理黄瓜幼苗,探讨其对接种黄瓜霜霉菌后黄瓜植株生长状况、发病情况和相关防御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0.05~1.00 mmol·L-1月桂醇处理,降低了黄瓜霜霉病的发病率和病情指数,其中以0.10 mmol·L-1处理效果最好,对照严重发病时,其发病率仅为44.44%,病情指数为15.87,防治效果达63.53%;低浓度月桂醇对黄瓜植株的株高、茎粗、鲜质量、根系活力及苯丙氨酸解氨酶(PAL)、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活性均表现为促进作用,0.10 m...
关键词:
月桂醇 黄瓜 霜霉病 幼苗生长 抗性生理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刘庆元 张穗 李久禄 郑文明 陈俊伟 范龙柱
对13个抗病性不同的黄瓜品种抗、感霜霉病生理生化特性的研究结果表明,品种间对霜霉病的抗性强弱与叶内的叶绿素含量、糖分含量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呈正相关.幼苗接种经同工酶分析结果表明,抗病品种增加两条新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谱带,感病品种仅增加一条.
关键词:
黄瓜 霜霉病 抗病性 叶绿素 过氧化氢酶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富饶 陈志霞 周宝利 马兰香
采用室内抑菌试验和田间防病试验相结合的方式,研究了不同浓度月桂酸对番茄叶霉菌菌丝生长、抗病效果及抗性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月桂酸浓度为0.05~1mmol·L~(-1)时,对番茄叶霉菌菌丝均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0.1mmol·L~(-1)月桂酸处理的抑菌效果最好,与对照相比差异极显著,在培养5d时抑制率最大,为33.64%。田间防病试验也表明,0.1mmol·L~(-1)月桂酸处理效果较好,当对照严重发病时,其发病率仅为55.67%,病情指数为32.50,防病效果达到44.33%。不同浓度的月桂酸对番茄根系活力有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0.1mmol·L~(-1)月桂酸处理3次取样的根系活...
关键词:
番茄 叶霉病 抗性生理 月桂酸 抑菌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祝海娟 刘大伟 张艳菊 白玲玲 杨佳乐
本研究采用叶盘漂浮法测定了来自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北京、山东省、江苏省、湖北省和广东省8个省份13个黄瓜主产区的36个黄瓜霜霉病菌株对甲霜灵的抗药性。结果表明,黄瓜霜霉菌对甲霜灵的EC_(50)值为1.3277~171.5480μg/mL,平均EC_(50)值为64.6782μg/mL;36株菌株中,有3个中抗菌株,占总菌株数的8.3%;33个高抗菌株,占91.7%,为优势群体,无敏感菌株和低抗菌株。各地区采集的黄瓜霜霉菌对甲霜灵抗性水平范围28.25~3649.96倍,平均抗性水平为1376.13倍;除黑龙江省齐齐哈尔检测到1株中抗菌株和辽宁省海城检测到2株中抗菌株外,其余菌株对甲霜灵...
关键词:
黄瓜霜霉菌 抗药性 甲霜灵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郝永娟 王万立 刘耕春 刘春艳 王勇
研究了诱发黄瓜霜霉病孢子囊大量产生的条件;明确了黄瓜霜霉病菌可在低温冰冻条件下保存。接种后20℃左右,保持24 h黑暗,相对湿度90%以上,以后光照16 h/d,适宜霜霉病菌的侵染发展。比较6种生测方法,以叶盘蘸药漂浮法的敏感性及稳定性最好。
关键词:
黄瓜 霜霉病 发病条件 生测方法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刘大军 秦智伟 周秀艳 武涛 辛明
【目的】寻找黄瓜抗霜霉病基因,研究黄瓜抗霜霉病机制。【方法】利用拟南芥和甜瓜抗霜霉病蛋白质序列,搜索黄瓜基因组数据库;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候选基因特征,以黄瓜抗霜霉病自交系M801-3-1为试材,分析候选基因在叶片组织中的表达状态。【结果】共获得187个黄瓜抗霜霉病候选基因;确定了候选基因染色体位置和排列特点、序列相似性特征以及系统进化关系;大部分黄瓜R基因在未接种霜霉病菌的抗病自交系和感病叶片组织中都有一定的表达量,在接种霜霉病菌后在抗病自交系M801-3-1中Csa001907和Csa002921表达量下调,感病自交系M302-3中Csa001907和Csa002921变化不明显。【结论】在...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岩 冯明鸣 朱书生 刘西莉
为研究黄瓜霜霉病菌对烯肟菌酯的敏感性及室内抗药性风险,采用叶碟保湿法测定了52株黄瓜霜霉病菌对烯肟菌酯的敏感性。结果表明52个菌株的EC50(抑制中浓度)差异较小,平均EC50为(0.010 1±0.003 1)μg/mL。黄瓜霜霉病菌对烯肟菌酯的敏感性频率分布呈连续单峰曲线,接近正态分布,没有出现敏感性下降的抗药性群体,这些病菌均为烯肟菌酯野生敏感菌株,因此可以采用其平均EC50作为黄瓜霜霉病菌对烯肟菌酯的敏感基线。室内药剂驯化和紫外线诱变试验,获得了10株黄瓜霜霉病菌对烯肟菌酯不同抗性水平的突变体,其EC50为1~5μg/mL,抗性指数为80~500倍,抗药性稳定,致病力、适合度、竞争力与...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丽 刘长远 王辉 于舒怡 关天舒 王东旭 李柏宏
筛选抗霜霉病的葡萄品种可为病害防治提供基础资料,为了探讨葡萄抗霜霉病的生理生化机制,以不同抗性的葡萄品种贝达(高抗)、红地球(感病)和无核白鸡心(高感)为材料,分别测定接种霜霉病菌前后不同时期的防御酶活性、叶绿素含量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研究其动态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未接种霜霉病菌的各葡萄品种防御酶活性差异不大;接种后,防御酶活性均高于对照且不同抗性品种间存在显著差异。接种后第1天,贝达和无核白鸡心CAT活性达到最大值,酶活性上升分别为0.79倍和0.26倍;接种后第3天,各葡萄品种POD、SOD、PPO和PAL活性达到最大值;贝达在接种后第3天PPO活性达24.7 U·g~(-1) FW·min~(-1),酶活性升高最大,为1.29倍。高抗品种贝达的酶活性一直高于感病品种红地球和高感品种无核白鸡心,表明霜霉病菌的侵染能够诱导植物体内酶活性升高,并且高抗品种酶活性提升幅度更大,能够在接种后11 d内维持较高酶活性。接种霜霉病菌后,不同品种葡萄叶片叶绿素a、叶绿素b和叶绿素总量均下降,高抗品种的叶绿素可变荧光(Fv)、光系统Ⅱ光能转化效率(Fv/Fm)、光系统Ⅱ的潜在活性(Fv/Fo)下降幅度明显小于感病和高感品种。表明霜霉病菌的侵染破坏了叶绿素的合成,高抗品种叶绿素的合成能力以及抵御致病毒素的能力强于感病品种;高抗品种具有更高的光能捕获能力和利用效率。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云兴福
对黄瓜霜霉病抗性不同的黄瓜品种氨基酸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在萌动种子内,除谷氨酸、赖氨酸和NH_3外,其它氨基酸的平均含量抗病品种高于感病品种;在子叶内,除胱氨酸、苯丙氨酸和NH_3外,其它氨基酸含量感病品种高于抗病品种;不同叶位真叶的氨基酸含量随着叶位上升(叶龄的减小)而增加,同一叶位的各种氨基酸含量抗病品种高于感病品种,各叶位氨基酸的平均含量抗病品种也高于感病品种,其中胱氨酸、苯丙氨酸和NH_3的差异达显著或极显著,据此,胱氨酸、苯丙氨酸和NH_3的含量与黄瓜对霜霉病的抗性呈显著正相关性.黄瓜子叶和同一植株不同叶位真叶内可溶性总糖含量与抗病性呈高度正相关性;还原糖含量和还原糖与总糖比及叶...
关键词:
黄瓜 组织 氨基酸 糖 叶绿素 霜霉病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云兴福 崔世茂 霍秀文
对抗、感霜霉病两类黄瓜品种的萌动种子、子叶、不同叶位真叶及定位叶片感染霜霉病菌后叶内超氧化物岐化酶(SOD)、多酚氧化酶(PPO)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测定结果表明:抗病品种比感病品种萌动种子中的SOD活性高54.15%、PPO活性高62.14%;子叶中的SOD活性高35.51%,PPO活性高40.10%,POD活性高74.47%;不同叶位真叶内,除SOD活性为感病品种高于抗病品种131.52%外,PPO、POD活性仍分别高于感病品种12.93%和28.76%;定位叶片接种感染霜霉菌后,随接种时间的延续,PPO活性降低,而POD活性增加,SOD活性呈先降后升趋势,但前两种酶活性始终是抗病...
关键词:
黄瓜组织,酶活性,霜霉病,抗性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钮绪燕 詹刚明 姬志勤 师利龙 王学慧
通过室内孢子萌发试验和盆栽试验测定了苦皮藤杀菌剂对黄瓜霜霉病菌的活性。结果表明,4%苦皮藤可湿性粉剂和4%苦皮藤乳油对黄瓜霜霉病菌的孢子囊萌发均有强烈的抑制作用,在40mg/L时,抑制率均达100%;盆栽试验结果表明,无论在子叶期还是真叶期,4%苦皮藤可湿性粉剂对黄瓜霜霉病都有良好的保护作用和显著的治疗作用,其防效均优于甲霜灵。
关键词:
植物源杀菌剂 苦皮藤 黄瓜霜霉病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胡宁宝 吴华圃
经试验研究,普力克对黄瓜霜霉病菌孢子囊萌发的抑制效果最好,稀释度为400倍时抑制率达到82.30%,EC50为1202.3μg/ml;其次为杀毒矾;效果最差的为乙磷锰锌,800倍时对霜霉病菌孢子囊的抑制率只有2.12%,EC501949.8μg/ml。在大棚内防效也有显著的差异,普力克在田间对黄瓜霜霉病的防效最高,达93.71%,且药效持久、稳定;杀毒矾的防效次之;乙磷锰锌的防效最差,仅为24.28%。每种药剂不仅对黄瓜霜霉病有一定的防治效果,且具有显著的增产效果。
关键词:
霜霉病 药剂 毒力 田间药效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程智慧 李玉红 孟焕文 陈鹏 杜慧芳
目的苯并噻二唑(BTH)对黄瓜幼苗霜霉病的诱导抗性与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木质素和富含羟脯氨酸糖蛋白(HRGP)含量的关系。方法用比色法对BTH诱导或接种霜霉菌的植株进行PAL和POD活性以及木质素和HRGP含量的测定。结果BTH不仅能提高黄瓜幼苗对霜霉病的抗性,而且明显提高了PAL和POD的活性以及木质素和HRGP的含量。BTH诱导处理和霜霉菌侵染黄瓜叶片,细胞壁中HRGP的积累与木质素的沉积在时间进程中表现出明显的同步性。结论HRGP的积累和细胞壁的木质化与黄瓜对霜霉病的抗性反应有关,是寄主抗病反应的生化机制之一。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张立钦 孙逸钊 王品维 童森淼 马良进
以喜树碱为原药,进行农用杀菌剂的开发与研究。室内盆栽的活体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喜树碱对水稻纹枯病Rhizoctonia solani,黄瓜白粉病Sphaerotheca fuliginea,黄瓜霜霉病Pseudoperonospora cubensis均有较高的杀菌活性,半数致死质量浓度和90%致死质量浓度分别为41.964,40.495,27.489mg·L-1和756.776,247.026,341.818mg·L-1。同时,黄瓜霜霉病的田间药剂试验结果表明,喜树碱对霜霉病菌有杀菌活性,其半数致死质量浓度和90%致死质量浓度分别为11.221和69.128mg·L-1,因此,喜树碱可能成为有...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娜 马雅军 代光辉 王喆之
为了应用分子特征确定黄瓜霜霉病和白粉病的病原菌种类,扩增、测定了上海地区黄瓜霜霉病菌和白粉病菌的核糖体DNA内转录间隔区(rDNA-ITS)序列,依据rDNA-ITS序列特征分析了两种病原菌种类,以及与近缘种的差异性。结果显示,黄瓜霜霉病菌的rDNA-ITS1和rDNA-ITS2长度分别为141和406 bp,rDNA-ITS1 GC含量为41.13%,rDNA-ITS2 GC含量为46.80%(闵行区株和金山区株)或46.55%(浦东新区株),rDNA-ITS序列在种内保守性很高,种间差异性与亲缘关系呈正相关,分子特征证实研究的黄瓜霜霉病病原菌为古巴拟霜霉菌;黄瓜白粉病菌的rDNA-ITS1...
关键词:
黄瓜霜霉病菌 黄瓜白粉病菌 核糖体DNA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