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518)
- 2023(15338)
- 2022(13257)
- 2021(12321)
- 2020(10217)
- 2019(23372)
- 2018(23226)
- 2017(44158)
- 2016(24409)
- 2015(27179)
- 2014(27337)
- 2013(27323)
- 2012(25684)
- 2011(23481)
- 2010(23905)
- 2009(22062)
- 2008(20727)
- 2007(18176)
- 2006(15924)
- 2005(14419)
- 学科
- 济(98818)
- 经济(98716)
- 管理(65325)
- 业(63501)
- 企(51273)
- 企业(51273)
- 方法(40538)
- 数学(34532)
- 数学方法(34120)
- 中国(29267)
- 农(26802)
- 地方(25184)
- 学(24683)
- 财(22607)
- 业经(22541)
- 制(19101)
- 农业(18283)
- 融(17243)
- 金融(17239)
- 贸(17180)
- 贸易(17166)
- 银(16947)
- 银行(16879)
- 易(16580)
- 理论(16285)
- 行(16239)
- 和(15855)
- 技术(15851)
- 环境(15585)
- 发(14002)
- 机构
- 大学(349128)
- 学院(346850)
- 济(133465)
- 管理(130889)
- 经济(130241)
- 研究(128309)
- 理学(112313)
- 理学院(110878)
- 管理学(108734)
- 管理学院(108134)
- 中国(93651)
- 科学(83395)
- 京(77045)
- 所(67767)
- 农(66608)
- 研究所(61963)
- 财(60788)
- 中心(56629)
- 业大(56403)
- 江(52616)
- 农业(52566)
- 北京(49232)
- 财经(47947)
- 范(47729)
- 师范(47107)
- 院(46887)
- 经(43661)
- 州(42887)
- 省(40763)
- 技术(39267)
- 基金
- 项目(237851)
- 科学(184435)
- 基金(169831)
- 研究(168903)
- 家(151326)
- 国家(150040)
- 科学基金(125972)
- 社会(103254)
- 社会科(97614)
- 社会科学(97587)
- 省(94416)
- 基金项目(89882)
- 自然(84319)
- 自然科(82300)
- 自然科学(82270)
- 自然科学基金(80784)
- 划(80546)
- 教育(77137)
- 资助(70724)
- 编号(67929)
- 成果(55939)
- 发(54423)
- 重点(54328)
- 部(51313)
- 创(49105)
- 课题(48743)
- 科研(46040)
- 创新(45853)
- 计划(45700)
- 大学(42960)
- 期刊
- 济(153676)
- 经济(153676)
- 研究(104670)
- 中国(74839)
- 学报(64115)
- 农(60982)
- 科学(57052)
- 管理(49325)
- 大学(46869)
- 学学(44116)
- 财(44008)
- 教育(42722)
- 农业(42516)
- 融(32312)
- 金融(32312)
- 技术(29117)
- 业经(25253)
- 经济研究(24082)
- 财经(22995)
- 业(22234)
- 经(19604)
- 问题(19401)
- 图书(19107)
- 科技(17920)
- 版(17125)
- 业大(17036)
- 理论(16420)
- 技术经济(15993)
- 现代(15348)
- 资源(15082)
共检索到52490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朱杰辉 张宏志 陈己任 熊兴耀 钟晓红 李炎林
月季黑斑病是由蔷薇双壳菌及细极链格孢侵染引发的一类严重影响月季观赏价值和生物产量的病害。综述了月季黑斑病的发生与危害及抗性育种的研究进展。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柏斌斌 骆菁菁 李虹 吴春莹 俞红强 游捷
为了解部分月季品种间抗病性差异的原因和筛选出抗黑斑病的月季品种,对北京地区的50个月季品种黑斑病发病情况进行观察和抗病性分类,分析影响月季黑斑病抗性的因素。结果显示:月季分为高抗品种群(HR)5个;中抗品种群(MR)15个;低抗品种群(LR)12个;感病品种群(CS)14个;严重感病品种群(SS)4个。攀援月季、粉红色系月季和三倍体月季抗性较强。试验结果对于月季抗病育种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关键词:
月季 黑斑病 聚类分析 抗性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韩长志 祝友朋 王韵晴
[目的 ]由核桃细菌性黑斑病菌引起的黑斑病严重威胁着我国核桃产业的健康发展,掌握该病的危害症状、病原以及防治措施,明确未来研究的热点、难点和重点十分重要。[方法 ]基于文献计量法,通过对国内外文献数据库中有关核桃细菌性黑斑病的文献开展分析。[结果 ]前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病害的危害症状、病害循环及防治方法等方面。关于该病菌的研究尚缺乏诸如分泌蛋白、致病机制、互作机制等分子生物学方面的研究以及病菌早期快速检测、全程绿色防控等常规性的研究报道。[结论 ]核桃细菌性黑斑病的病原主要为树生黄单胞菌胡桃变种Xanthomonas arboricola pv. Juglandis,该病的危害程度受环境湿度影响较大,防治的关键时期是核桃的展叶期和花期等,主要选择铜制剂+代森类、抗生素类+代森类等类型的混合药剂。未来应关注核桃细菌性黑斑病菌的致病因子和致病机制研究,为病菌早期快速检测和全程绿色防控提供理论基础。
关键词:
核桃 细菌性黑斑病 研究现状 未来展望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克钧 朱月林 侯喜林 张蜀宁 曹寿椿
选取84份经芜菁花叶病毒(TuMV)、霜霉病菌[Peronosporaparasitica(Pers.)Fr.]、黑斑病菌[Alternariabrasicae(Berk)Sac.]单抗鉴定后筛选出的自交系,于1992~1993年对其进行上述3种病害苗期人工诱发接种多抗性联合鉴定,获得21份三抗材料。经鉴定,确认为三抗抗源材料。探讨了多抗性联合鉴定的技术与方法。
关键词:
不结球白菜 抗病育种 多抗性鉴定 抗源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马燕 陈俊愉
本项研究的主要目的是确定在培育刺玫月季新品种中所用的部分亲本与杂种的抗黑斑病的能力.研究的方法是通过对离体叶片进行人工接种后培养,观察其感病过程,并进行统计.再综合对照植株在露地的发病率,提出确定植株抗黑斑病等级的数量化模型,筛选出抗性较强的亲本及杂种.文中还对月季育种中的有关抗黑斑病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郭艳红 张颢 陈宇春 蹇洪英 陈敏 唐开学 邱显钦
【目的】黑斑病是月季露地种植中的重要病害,其病原菌为蔷薇盘二孢(Marssonina rosae),筛选出抗黑斑病的月季种质资源是月季抗病育种的物质基础。【方法】为了筛选出高抗黑斑病月季种质资源,于月季黑斑病盛发期,对野生蔷薇属9个组的46份野生种进行黑斑病室内鉴定和田间鉴定的抗病性评价。对筛选出的免疫材料和高感材料进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等3种酶活性的测定,并利用电镜扫描对其进行叶片组织结构形态观察。【结果】室内鉴定结果与田间鉴定结果基本一致。46份蔷薇属种质资源中鉴定出2份免疫材料,13份高抗材料。感染黑斑病后,3种酶活性抗病品种均比感病品种高,感病野生种粉红香水月季的PPO活性上升幅度最大,达到767.78%。扫描电镜观察显示免疫材料金樱子叶表皮细胞排列紧密,蜡质层密质均匀,气孔开合度小,叶片结构不易感染黑斑病原菌;高感材料粉红香水月季叶表皮细胞排列疏松,蜡质层疏散不均匀,气孔开合度大,叶片结构较易感染黑斑病原菌。【结论】叶片酶活性、叶片表皮蜡质层和气孔开合度可以作为黑斑病抗性筛选的初步鉴定指标。筛选出的黑斑病免疫及高抗野生种质资源,可作为抗病育种亲本材料,利用杂交育种或分子育种等手段,选育出高抗黑斑病的月季新品种。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陈莹 柳李旺 谢学文 孟霖 刘博 王晓武 李宝聚 武剑
【目的】鉴定白菜类作物黑斑病抗性,同时进行白菜黑斑病抗病QTL定位研究,为白菜抗黑斑病品种改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喷雾法接种芸薹生链格孢(Alternaria brassicicola)分生孢子液于30 d苗龄的白菜离体叶片或植株,黑暗保湿处理后统计病情指数,比较在接种后不同接种部位和不同保湿天数抗性的差异。以优化后的方法鉴定白菜品种的黑斑病抗性,利用白菜重组自交系(RILs)群体进行黑斑病抗性QTL定位。【结果】优化了白菜黑斑病抗性鉴定方法,并利用该方法鉴定了70份白菜类作物品种的黑斑病抗性,筛选出14份抗黑斑病材料。同时利用白菜RILs群体,定位出两个黑斑病抗性QTL位点,分别位于A0...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阎文昭 王大一
1989年至1992年采用薯块针刺接种培养方法,对473份甘薯品种资源进行了黑斑病抗性鉴定与筛选,结果未发现免疫抗性品种;抗病品种共19份,占4.0%;感病与高感病品种共367份,占77.6%;中间型耐病品种共87份,占18.4%。
关键词:
甘薯 黑斑病 种质资源 鉴定筛选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赵永强 孙厚俊 陈晓宇 邢继英 谢逸萍
为了明确硅对甘薯苗期黑斑病抗性的影响,以胜利百号(Triumph 100)薯苗为材料,用不同浓度的硅酸盐溶液预处理5 d后接种甘薯黑斑病菌,每24 h调查薯苗的发病情况。结果表明,硅能够延长甘薯黑斑病的潜伏期,显著降低发病率与病情指数,减轻其对薯苗的危害,提高甘薯苗期对黑斑病的抗性。
关键词:
硅 甘薯 黑斑病 抗病性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凤兰 徐家炳 严红 李明远
采用4×4完全双列杂交对大白菜苗期黑斑病的抗性遗传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两个抗病亲本和两个感病亲本抗性差异显著;两个抗病亲本杂交的F1仍表现抗病,两个感病亲本的F1仍表现感病,一个抗病亲本和一个感病亲本杂交的F1表现中间偏抗类型,F1的抗性和中亲值差异显著,但未达到极显著水平,为部分显性,正反交差异不显著呈现核遗传,细胞质作用不显著。一般配合力的F值极显著,而特殊配合力F值不显著,大白菜苗期对黑斑病的抗性以加性效应为主,其广义遗传力为64.45%,狭义遗传力为61.95%。
关键词:
大白菜,黑斑病,遗传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肖长坤 李勇 李健强
黑斑病是危害十字花科蔬菜生产的世界性真菌病害 ,2 0世纪 90年代前后在我国北方严重发生 ,目前在生产中仍有潜在风险。黑斑病病原芸薹链格孢、甘蓝链格孢、萝卜链格孢的鉴定主要借助病菌形态、病原变异、核酸序列、同工酶与酶联免疫分析 ,其中从核酸水平进行病原鉴定更为快捷 ;黑斑病菌毒素等次生代谢产物是重要致病因子。分子生物学方法已用于十字花科蔬菜种传黑斑病菌种的检测和鉴定。在该病害的防治方法中 ,种子处理及施用高效低毒杀菌剂是有效途径。今后应在分子水平上注重对病原种群构成、病害流行及种子健康检测方法的研究 ,同时加强该病害生物防治的基础和技术性探索。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向玉英 朱湘渝 侯艳
经10年在华北各省市田间试验和室内抗病测试证明:中林-115、中林-379、中林-34是抗干部溃疡病(Dothiorella gregaria)和叶部黑斑病(Marssonina brunnea)的杨树新品种,比北京杨、Ⅰ-214等有显著的抗病力,比群众杨降低溃疡病发病率80%~100%,比加杨、Ⅰ-214和P15A降低黑斑病发病率80%以上,并对杨树的其它病虫如天牛等,也有较强的抗性。它们也是华北地区速生、优质、繁殖易、成活高、适应性强的杨树良种,现正在大量推广使用。
关键词:
杨树新品种 抗病性 溃疡病 黑斑病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新荣 Jacob Y Mastrantuono S Bazzano J Minot J C Voisin R Esmenjaud D
针对月季栽培过程中出现的最严重的根结线虫病防治问题 ,开展了月季对根结线虫抗性遗传研究。研究结果如下 :①对常用的 4种月季砧木R .multifloraK1 ,K2 ,CE63及R .indica对 4种常见根结线虫即南方根结线虫 (Meloidogyneincognita)、爪哇根结线虫 (M .javanica)、花生根结线虫 (M .arenaria)及北方根结线虫 (M .hapla)的抗性进行了测定 ,得出只有北方根结线虫能侵染月季 ,其余 3种不能侵染。②根结指数与对数转化后的每克根中雌虫数、雄虫数、3~ 4龄幼虫数之和、2龄幼虫数、卵数、成虫及 3~ 4龄幼虫数之总和、2龄幼虫...
关键词:
月季 根结线虫 抗性遗传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海娥 乐文全 张新忠
综述了梨黑星菌的分化类型、侵入机制、抗性遗传及抗性机理的研究进展。梨黑星菌在叶片中寄生的具体位置是果胶层。V.nashicola对抗性、易感和非寄主材料的初期侵染相似,当真菌侵入角质层之后,亚角质层菌丝在易感材料中的增长速率远远高于抗性和非寄主材料,并且在抗性和非寄主材料上出现死亡菌丝,这些都表明抗性是在真菌侵入角质层之后表达的。梨黑星病抗性等位基因和敏感性等位基因定位于不同的连锁基因组上,梨黑星病抗性基因与苹果黑星病抗性基因具有同源性。
关键词:
梨黑星菌 专化型 果胶层 连锁图谱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戴良英 高必达 李健强
为培育和筛选李抗病品种提供理论依据 ,对李细菌性黑斑病病菌侵染李的过程和组织病理解剖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病原细菌从伤口、气孔和皮孔侵入李果实、叶片和枝梢 ;病斑深达中果皮数层细胞 ,自果皮向果心可分为 3层 ,第 2层被大量细菌定殖 ,第 3层下缘呈扩散状 ,接近内果皮 ;电镜观察表明病原细菌定殖于细胞间隙 ,使细胞膜和细胞壁离解 ,叶绿体受损 .
关键词:
李 黑斑病菌 侵染过程 组织病理解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