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844)
- 2023(15728)
- 2022(13294)
- 2021(12684)
- 2020(10410)
- 2019(23704)
- 2018(22947)
- 2017(43866)
- 2016(23921)
- 2015(26276)
- 2014(26204)
- 2013(25202)
- 2012(23233)
- 2011(20113)
- 2010(20598)
- 2009(18628)
- 2008(18017)
- 2007(15296)
- 2006(13146)
- 2005(11606)
- 学科
- 济(89897)
- 经济(89784)
- 管理(70113)
- 业(65923)
- 企(54511)
- 企业(54511)
- 方法(40361)
- 财(36264)
- 数学(35275)
- 数学方法(34761)
- 中国(26130)
- 农(25705)
- 地方(21238)
- 务(19493)
- 财务(19436)
- 财务管理(19356)
- 制(19177)
- 业经(19137)
- 企业财务(18534)
- 学(17230)
- 农业(16958)
- 贸(15621)
- 贸易(15606)
- 易(15209)
- 理论(14979)
- 银(14927)
- 银行(14907)
- 财政(14731)
- 融(14690)
- 金融(14688)
- 机构
- 学院(315067)
- 大学(313265)
- 济(129593)
- 经济(126862)
- 管理(122483)
- 理学(105724)
- 理学院(104588)
- 研究(104207)
- 管理学(102783)
- 管理学院(102171)
- 中国(80706)
- 财(69655)
- 京(64989)
- 科学(61529)
- 财经(51982)
- 所(50902)
- 中心(49663)
- 江(48286)
- 农(47517)
- 经(47461)
- 研究所(45457)
- 业大(43034)
- 范(41687)
- 师范(41311)
- 经济学(40072)
- 北京(39819)
- 财经大学(38698)
- 院(38674)
- 州(37772)
- 农业(36881)
- 基金
- 项目(215740)
- 科学(171580)
- 研究(160990)
- 基金(157781)
- 家(137449)
- 国家(135998)
- 科学基金(117747)
- 社会(102839)
- 社会科(97573)
- 社会科学(97546)
- 省(83851)
- 基金项目(82551)
- 教育(75786)
- 自然(75311)
- 自然科(73520)
- 自然科学(73498)
- 自然科学基金(72147)
- 划(70596)
- 编号(65021)
- 资助(64337)
- 成果(53454)
- 重点(48933)
- 部(48772)
- 发(46526)
- 创(45614)
- 课题(45219)
- 国家社会(43201)
- 创新(42587)
- 教育部(42483)
- 性(41973)
- 期刊
- 济(138302)
- 经济(138302)
- 研究(94747)
- 中国(67663)
- 财(58716)
- 管理(45526)
- 学报(44956)
- 农(42636)
- 科学(42296)
- 教育(37770)
- 大学(35721)
- 学学(33645)
- 融(30590)
- 金融(30590)
- 农业(29445)
- 技术(28580)
- 财经(25383)
- 经济研究(22950)
- 经(21785)
- 业经(21480)
- 问题(17754)
- 业(16557)
- 财会(15876)
- 会计(15417)
- 版(15104)
- 贸(14811)
- 技术经济(13940)
- 理论(13733)
- 世界(13722)
- 科技(13568)
共检索到47486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李越冬 崔振龙 王星雨 聂光光
最高审计机关在维护财政政策的长期可持续领域发挥作用,有助于改善财政政策绩效,确保政府的透明和问责,以保障公民权利。本文对48个国家最高审计机关在维护财政政策可持续性领域所发挥的作用进行系统分析,发现最高审计机关拓展了在维护财政政策长期可持续性领域的权限和范围,在维护财政长期可持续性领域采用了科学多样的审计方法和审计方式,在维护财政可持续性领域积极与其他内外机构沟通和联动等特点。结合我国国情,从中获得对我国最高审计机关在维护财政政策长期可持续领域更好发挥作用的六方面启示,即扩展对财政部门内部控制审计,规范财政管理控制和决策流程;构建政府性债务预警模型,规避财政风险;完善财政审计专项小组,实现财政...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李越冬 周蕾 李纯清
采用比较分析和归纳总结的研究方法,对世界审计组织第21届大会各与会国家提交的国家论文进行总结分析,探讨国外经验,获取有价值的信息资源。根据世界审计大会提出的国家审计在国家治理中的六个作用,通过分析各国提交论文内容情况,总结了国家审计在国家治理中的作用、国家审计在促进国家治理过程中所面临的挑战及应对措施。在此基础上,针对不同国家的情况进行深入分析,为我国国家审计促进国家治理提出相应建议,以保障国家的长治久安。
关键词:
国家审计 国家治理 最高审计机关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审计署金融审计司课题组 袁野 吕劲松 刘志宏
本文首先从研究金融安全的含义开始,分析了金融安全与金融风险、金融危机之间的相互关系,重点分析了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影响我国金融安全的主要因素,包括经济增速下降、经济金融结构性矛盾、房地产行业金融隐患以及金融信息安全等;其次用"免疫系统"理论对审计机关在维护金融安全方面发挥作用的机制和条件进行了探讨,指出审计机关发挥作用的基础在于具备尽早识别各种风险和隐患的制度优势;最后围绕我国金融安全面临的现实问题,提出了金融审计在维护我国金融安全方面发挥作用的路径选择。主要包括:稳定宏观经济运行、优化经济金融结构、防范外生性金融风险、推动金融监管改革以及关注金融信息系统安全等方面,对未来金融审计的科学发展具有...
关键词:
审计 金融 机制 路径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上官泽明 王少华 谢志华
通过选取2008年、2010年、2012年和2015年的跨国数据,研究各国最高审计机关的财政审计结果抑制政府预算机会主义行为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1)财政审计结果的及时性、完整性、可理解性和整改回应性等质量,可以发挥信息鉴定作用,直接抑制预算机会主义行为;(2)财政审计结果可以发挥信号传递作用,向立法机关和社会公众反馈信息,通过提高立法监督能力和公众参与程度间接抑制预算机会主义行为;(3)在腐败控制能力较强的国家,财政审计结果可以同时发挥信息鉴定作用和信号传递作用来抑制预算机会主义行为,而在腐败控制能力较弱的国家,财政审计结果通过发挥信息鉴定作用直接抑制预算机会主义行为的效果更显著,通过信号传递作用抑制预算机会主义行为的机制则受到限制。研究结论对于在当前反腐败呈高压态势的环境下,审计机关坚持在中央审计委员会的领导下,继续全面提高财政审计结果质量,做好向人大汇报和社会公布工作,有效抑制预算机会主义行为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刘炜
南太平洋地区国家最高审计机关研修班于8月30日在辽宁大连召开,中国审计署副审计长董大胜参加研修班并作了专题报告。审计署审计长刘家义和商务部副部长崇泉出席了9月9日的研修班结业典礼。董大胜作了关于中国政治与经济和审计体制介绍的专题报告。他指出,中国与南太地区都属于发展中国家,在经济、政治、科技、文化、环境、医疗卫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贺鹏皓 庞静泊
世界银行对来自全球6大区域的18个最高审计机关遵守国际审计准则的情况进行了审核,核查内容主要包括最高审计机关的独立性、质量控制、审计计划阶段、审计执行阶段、审计报告及后续阶段五个部分。核查依据参照最高审计机关国际准则,核查方法采用了问卷调查与支撑性材料验证即自我评估与机构验证评级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本文通过研读调查问卷,梳理核查评价指标体系,以期为进一步提高我国审计机关审计质量、更好推进新时代审计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借鉴。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王宝庆
国家审计要立足于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确保国家经济稳定有效运行,保障国家的根本利益。具体来讲,主要通过以下几个实现途径:国家审计要积极发挥沟通协调作用国家审计部门应与相关政府机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贾松明
本文分别从当前宏观经济形势、我国政府债务风险和公共部门投资的挤出效应三个方面考察了我国积极财政政策的可持续性。认为我国当前的经济形势下 ,积极财政政策的淡出还为时尚早 ;我国单纯的国债风险并不高 ,但是我国政府的综合债务风险却相当大 ,控制我国综合债务风险的关键是控制存量 ;我国公共部门对民间投资的挤出效应不明显 ,当前民间投资不活跃的主要原因是另一种“挤出效应” ,即对民间投资的歧视和限制 ,要改变这种情况的主要方法是改革
关键词:
债务率 赤字率 挤出效应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杜娟
积极财政政策是中央在特定条件下实行的特殊政策 ,不能使之成为经济增长的长期依赖 ;但由于经济内在增长机制仍未形成 ,目前 ,保持政策的可持续性 ,仍然是保持我国经济发展可持续性的政策重点 ,并且这种政策还应持续一定时期
关键词:
政府投资 赤字财政 可持续性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金春雨 王伟强
我国财政收入与财政支出存在着显著的长期均衡关系,地方财政政策呈现出弱可持续性,各地区财政收支关系的断点位置表明我国的分税制改革对地方财政收支关系产生了广泛影响;我国财政收支关系符合"财政同步假说",但不同地区地方财政收支之间的因果关系仍存在较大的差异。在我国的30个地区中,有13个地区符合"财政同步假说",10个地区与"税收—支出假说"相符,4个地区支持"支出—税收假说",3个地区"机构分离假说"成立。因此,不同区域政府为了保持财政政策的可持续性,应针对财政失衡采取差异化策略,以促进财政收支趋于长期均衡。
关键词:
财政政策 财政收入 财政支出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李亮 徐怡
财政可持续性是财政治理的核心要义,财政可持续性评估对于及时识别财政压力和风险,明确并改进财政治理的薄弱环节具有重要意义。我国的财政可持续性问题一直受到广泛关注,并且随着我国人口结构逐步老龄化以及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任务的落实,人口老龄化、气候变化等因素必将对我国财政长期可持续性产生显著影响。欧盟已建立起包含财政预算分析、债务分析,同时还兼顾人口老龄化长期影响,涵盖短期、中期、长期的财政可持续性预测评估框架。借鉴欧盟财政可持续性评估经验,有利于搭建我国财政可持续性评估框架,为完善财政治理、维持良好的财政可持续性奠定坚实基础。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马丽丽
财政风险的管理并没有成熟的模式。我国目前的财政风险成因复杂,且没有统一管理财政风险的机构和相应制度。审计机关应充分利用审计工作的成果,促进政府降低财政风险。同时,审计机关把降低财政风险作为工作目标的一部分,也有利于改善其自身工作,实现对财政资金的高层次监督。
关键词:
财政风险 审计监督 管理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邓子基
财政平衡理论是财政学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财政收支矛盾是财政的主要矛盾,财政收支矛盾是绝对的,平衡是相对的,其运动轨迹表现为“不平衡-平衡-不平衡”;另一方面,财政收支又是彼此依存、相互统一的,即绝对的财政收支矛盾(不平衡)可以转化为相对的财政收支统一(平衡)。因此,财政收支运动是按照“平衡-不平衡-平衡”的转迹向前发展的。财政政策的可持续性实质上是财政风险的控制问题;“财政平衡”与“财政政策的可持续性”既有共通之处,也有差异之处。因此从整体上和中长期战略上看,必须实施平衡的财政政策。
关键词:
财政收支 财政平衡 财政政策 可持续性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国家发改委经济研究所课题组 刘国艳 王元 王蕴 刘雪燕 许生
为摆脱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发展的负面影响,自2008年年末我国开始实施以大力度的减税、大规模的政府投资为主要特点,以大量的债券发行和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为融资手段的、财政直接扩张与间接扩张并用的新一轮积极财政政策。从实施效果来看,本轮积极财政在总量型经济指标上表现较为明显,数量分析表明其对经济和投资增长的效果都优于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对经济增长"保八"目标的实现作出了实质性贡献。但同时,本轮积极财政政策却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此外,还带来了地方政府性债务规模的膨胀,尤其是利用政府融资平台筹资形成的政府债务"信贷化"倾向,可能导致财政风险和金融风险相互传导、叠加,对保持财政可持...
关键词:
积极财政 政策转型 可持续性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汪川 汪红驹
本文使用向量误差修正模型(VECM)以及情景模拟方法对我国公共财政的可持续性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新常态"条件下我国扩张型财政政策的政策空间。实证分析的结论显示,我国政府部门存在较好的财政纪律有助于避免债务负担率的无限上升;同时,目前债务和赤字率的上升会随着未来经济增速的恢复自动下降,不会对我国经济造成实质性损害。情景模拟的结论也显示,随着未来扩张型财政政策的推行,未来五年我国财政赤字率将处在4%—5%的范围,而政府部门债务率将处于60%—70%高负债区间,但我国政府部门债务仍具有较强的可持续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