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040)
- 2023(4432)
- 2022(3819)
- 2021(3496)
- 2020(2870)
- 2019(6554)
- 2018(6360)
- 2017(12758)
- 2016(7064)
- 2015(7818)
- 2014(7757)
- 2013(7388)
- 2012(7002)
- 2011(6355)
- 2010(6601)
- 2009(6075)
- 2008(5904)
- 2007(5412)
- 2006(4946)
- 2005(4508)
- 学科
- 济(27079)
- 经济(27049)
- 管理(22113)
- 业(21415)
- 企(16328)
- 企业(16328)
- 方法(11363)
- 数学(10504)
- 数学方法(10345)
- 中国(9998)
- 农(9905)
- 财(8950)
- 策(7429)
- 农业(6393)
- 制(6074)
- 贸(5795)
- 贸易(5793)
- 业经(5735)
- 易(5664)
- 地方(5552)
- 及其(5463)
- 政策(5236)
- 银(5094)
- 银行(5092)
- 务(4923)
- 财务(4911)
- 行(4910)
- 财务管理(4905)
- 环境(4673)
- 税(4668)
- 机构
- 学院(98060)
- 大学(95627)
- 济(45715)
- 经济(44777)
- 管理(39512)
- 理学(33668)
- 研究(33387)
- 理学院(33383)
- 管理学(32925)
- 管理学院(32742)
- 中国(26153)
- 财(22298)
- 京(19462)
- 科学(17799)
- 财经(16871)
- 所(16132)
- 中心(15744)
- 江(15465)
- 经(15314)
- 农(14409)
- 研究所(14371)
- 经济学(13912)
- 经济学院(12472)
- 业大(12412)
- 范(12398)
- 北京(12397)
- 师范(12318)
- 财经大学(12244)
- 院(12057)
- 州(11992)
- 基金
- 项目(61996)
- 科学(50056)
- 研究(48572)
- 基金(45170)
- 家(37988)
- 国家(37649)
- 科学基金(33006)
- 社会(31501)
- 社会科(29964)
- 社会科学(29957)
- 省(24292)
- 基金项目(22911)
- 教育(22469)
- 编号(20346)
- 自然(20258)
- 划(20231)
- 自然科(19804)
- 自然科学(19801)
- 自然科学基金(19477)
- 资助(19114)
- 成果(17039)
- 课题(14365)
- 部(14322)
- 发(13912)
- 重点(13823)
- 策(13286)
- 创(12939)
- 性(12763)
- 国家社会(12679)
- 教育部(12555)
共检索到15264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周文
基于2002年、2007年、2012年和2015年中国投入产出局部闭模型的实证分析结果表明,2002—2015年间,中国各行业增加1单位最终需求,能够直接、间接、引致拉动的就业人数均大幅下降;分时段看,这种下降有逐渐减缓的趋势;分行业看,这种下降存在显著的动态差异。2002—2015年间,中国各行业单位最终需求拉动就业效率下降总体上有三方面的原因:单位产出就业人数变动、产业结构调整和需求结构调整,其中需求结构调整是主要原因。因此,为了缓解当前面临的就业压力,主要应该从需求结构入手,顺应消费结构的变化,满足高质量的消费需求以拉动就业;调整固定资产投资结构,引导资金投向更能够拉动就业的行业;调整出口结构,尝试资本输出带动劳动输出。
关键词:
最终需求 就业 投入产出局部闭模型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温学敏
一、银行信贷资产质量下降原因剖析 (一)客观原因 1.新旧体制并存、摩擦。长期以来,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企业的定额资金由国家财政拨给,生产中的资金不足部分,由银行信贷解决。1983年起银行统管流动资金后,财政撒手不管,形成企业流动资金银行一家独揽,扭曲了银企关系,银行贷款变成"全额信贷"。企业实行承包后,出现经营行为短期化,为了追求承包期内的效益,该摊的成本不摊,该提的费用不提,多数企业虚盈实亏,企业自补流动资金的能力低微,且不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陈君平
近几年来,有关杂志对医院经济管理质量下降的原因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讨。笔者认为,会计基础工作质量下降是普遍存在的,并且逐步成弱化趋势。会计基础工作质量下降,必然导致会计工作秩序的混乱,出现许多不规范的经济行为。会计基础工作质量的下降成为当前整个医院经济管理工作的难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精贤
一、现状我国的宏观经济效益,近几年不仅没有明显提高,反而呈下降趋势,1990年表现得尤为突出.具体表现是:资金利税率不断下降,产品成本逐年上升,产值利税率逐渐跌落,社会总产值中物质消耗比重连年提高社会,生产效果不断降低,固定资产投资交付使用率不断减少,亏损企业增加. 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我国近十多年社会生产效果,是逐年降低的.“五五”时期,“六五”时期,1986年至1989年,我国的社会生产效果(%)分别为:43.9,42.7,41.3,40.4,39.4,37.9.其中,工业社会生产效果(%)也是逐年下降的,各期的数字是:34.6,33.1,31.9,30.9,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许新
新华书店经营效益下降的原因与对策许新(江苏镇江市新华书店212000)近几年来,新华书店的经营效益不断下降,许多城市店的的图书经营利润率已由过去的4~6%下降到3~4%,县级以下的农村店图书经营的胜润率大都由过去的6~8%下降到3~5%;更有不少的店...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李方旺 刘金云
论财政收入占GDP比重下降的原因及对策李方旺,刘金云改革开放以来,在国民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呈持续大幅度下降的态势,由1980年的25.7%下降到1994的11.6%,共下降了14.1个百分点。其中,经济增长最快的“八五”时期,...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孔庆峰 孙旭蕾
通过对我国1997-2004年贸易条件的计算及分析,发现近年来我国贸易条件有下降的趋势。我国贸易条件下降的原因同贸易条件恶化论所说的有所不同,主要与我国的贸易方式、出口市场过于集中以及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关税的大幅度下降有关,在分析这些原因的基础上,给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贸易条件 价格指数 贸易方式 关税
[期刊] 预测
[作者]
邢兰荣
信贷资产质量下降的原因分析及对策邢兰荣(中国人民银行河北省分行调统处050081)目前信贷资产质量下降,已成为金融业经营和银行机构转换过程中的突出问题。若任其发展,将危及着金融机构的生存和发展。同时大量贷款的沉淀与死滞迫使银行增加新贷款,以维持企业的...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吴乐珍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一直沿着投资驱动的路径不断发展,但消费率严重偏低并持续下降,已成为我国经济进一步增长的主要制约因素。切实优化国民收入分配结构,构建"藏富于民"的收入分配机制,加大财税手段对收入分配的调节力度,实现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供给,对于增强居民消费倾向以及我国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型都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消费率 国民收入结构 基本公共服务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刘浩 沈甫明
增值税税负下降原因及对策□刘浩沈甫明新税制实施两年多,目前已基本步入正常轨道。1995年全国增值税收入3038.1亿元(包括进口环节增值税,下同),比1994年2660.9亿元,增长12.4%,1996年1-7月增值税收入1917.5亿元,完成全年计...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钱晟
我国经济转型期财政比重下降的原因与对策研究钱晟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以及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特别指出了当前我国财政收入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以及中央财政占财政收入的比重过低这一财政领域令人忧虑的问题,...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韩正安
我国近年来的投资与政府支出对国民收入的乘数效应因边际消费倾向的下降、储蓄转化为投资的机制不健全、产业结构的不合理及供给的低效率等原因而持续下降。解决的主要途径或措施应为 :1.通过收入分配的公平调节 ,社会福利制度改革等提高社会消费水平 ;2 .通过金融管理体制改革及资本的市场化发展促进储蓄向投资的转化 ;3.强化供给管理 ,通过产业倾斜政策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优化产业结构与提高供给效率。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刘成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汪强
毕业设计(论文)是本科教学的重要环节,也是影响本科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文章首先分析了毕业设计(论文)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系列的质量监控措施,以期使本科生的毕业设计(论文)质量得到有效提高。
关键词:
毕业设计 毕业论文 学生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梁华
流通经济效益下降有其深刻的历史背景和发展原因。物资工作为此必须及时作出分析和调整,以适应新形势的要求。 一、宏观方面的原因分析 1.全社会总供求关系的变化 从今后一段时间看,重演1985年和1988年那样的消费狂潮的可能性已经很小。占最终需求大头的消费需求将在较长时期内呈平稳缓慢增长状态。从1989年至今,居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