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027)
2023(15691)
2022(13532)
2021(12487)
2020(10288)
2019(23625)
2018(23583)
2017(44778)
2016(24397)
2015(27541)
2014(27576)
2013(27455)
2012(25725)
2011(23659)
2010(23802)
2009(21955)
2008(21217)
2007(18869)
2006(17061)
2005(15535)
作者
(74219)
(61605)
(61242)
(58186)
(39321)
(29569)
(27595)
(24182)
(23656)
(22122)
(21081)
(20850)
(19900)
(19760)
(19191)
(19047)
(18331)
(17937)
(17721)
(17630)
(15461)
(15376)
(14979)
(14239)
(13931)
(13768)
(13717)
(13568)
(12679)
(12214)
学科
(117780)
经济(117671)
管理(66656)
(63449)
(50903)
企业(50903)
方法(44405)
数学(37890)
数学方法(37515)
中国(31299)
地方(29564)
(28548)
(25645)
业经(25288)
(22072)
农业(19715)
(18451)
(18436)
贸易(18420)
(17728)
环境(17246)
地方经济(17185)
(17113)
理论(17002)
(16515)
金融(16514)
(16464)
银行(16403)
(15862)
技术(15815)
机构
大学(356955)
学院(354918)
(148484)
经济(145325)
管理(135663)
研究(130519)
理学(116018)
理学院(114648)
管理学(112699)
管理学院(112089)
中国(96454)
科学(81335)
(78379)
(67676)
(64848)
(62560)
研究所(61537)
中心(57022)
业大(54185)
(53734)
财经(51169)
北京(50394)
农业(48949)
(48333)
师范(47812)
(47217)
(46423)
经济学(44728)
(43335)
经济学院(39841)
基金
项目(236686)
科学(184504)
研究(171747)
基金(169622)
(149252)
国家(147977)
科学基金(125140)
社会(107435)
社会科(101689)
社会科学(101660)
(93008)
基金项目(89411)
自然(81276)
自然科(79303)
自然科学(79284)
(78392)
自然科学基金(77863)
教育(77750)
资助(70697)
编号(69369)
成果(56903)
(54887)
重点(53486)
(51393)
课题(49050)
(48642)
创新(45425)
科研(44781)
国家社会(43798)
发展(43585)
期刊
(174590)
经济(174590)
研究(112014)
中国(73902)
学报(59259)
(57469)
科学(54502)
管理(52915)
(46907)
大学(44284)
教育(41955)
学学(41588)
农业(40169)
(32142)
金融(32142)
技术(31852)
经济研究(28318)
业经(27333)
财经(25601)
问题(22232)
(22063)
(21095)
图书(19069)
技术经济(19022)
科技(17330)
理论(17018)
世界(16477)
现代(16424)
(16131)
(15991)
共检索到54645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郭元晞  
本文认为,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是我国新形势下的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经济建设实际相结合的产物。在这个理论中最根本的就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可以说,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核心、出发点和归宿,就是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这是他的理论的主要支柱和贯穿始终的中心内容。所谓实事求是,在经济领域首先必须认清我国生产力的实际状况。中中近一百多年的历史已经明白无误地告诉我们,没有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中国就不可能摆脱受欺负、受凌辱、任人摆布的地位;没有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就没有人民的地位和政治上的民主;没有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任何理想都会成为空想,而不会成为科学。发展生产力的前提...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宋醒民  
学了小平同志最近的重要谈话,感触很深。小平同志虽然年寿这么高,可是他的思想仍然充满着青春的活力,紧紧地扣住时代的脉搏,鲜明地反映着时代的要求,发出了时代的最强音。这是值得我们每个理论工作者效法的。小平同志是一个十分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李全武  
邓小平经济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本质的重要内容;2发展生产力是一个渐进的过程;3发展生产力是一项巨大的系统工程。笔者认为,这些思想,充分反映出发展生产力在邓小平经济思想中的核心地位,对于我国集中力量发展经济,加快现代化建设的步伐,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周林  王秀仪  
一、“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的科学论断,第一次把人们从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困惑中解放出来“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早已为人们所熟知,“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则是闪烁着现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宗寒  
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最根本最紧迫的任务是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在社会发展中,起最终决定性作用的是生产力。物质技术基础不增强,我们就不能进一步建设好自己的国家。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关键是深化体制改革,扩大对外开放。要在加速科技进步,转变发展方式上下功夫,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推动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邓虎林  李志群  
不解放思想,不转换脑筋,旧的体制、旧的传统就难以打破,新的思维方式和生产方式就难以建立。只有解放思想,才能解放生产力,生产力的解放又能促进思想的解放,它们两者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辩证关系。解放思想.解放生产力,再解放思想,再解放生产力,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致无穷,而解放思想和解放生产力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会使解放思想与解放生产力进入到新的水平,由此不断地推动经济和社会向前发展。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张祥解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张祥解  
面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面对社会环境的深刻变化,我们党提出了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在全党范围内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这对于加强和提高我们党的执政能力、市场经济驾驭能力,不仅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而且将产生深远的历史影响。
[期刊] 改革  [作者] 董朝才  
小平同志南巡讲话中指出:"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这一论断高度概括了改革的意义,揭示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的实质。一、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必须从传统体制是如何压抑了生产力去理解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是推动人类社会前进的根本动力,其中生产力充满活力的变化、运动和发展则是诱发上述一系列运动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李丹福  包德坚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学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的体会李丹福,包德坚邓小平同志作为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大胆地进行了社会主义理论创新,倡导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全面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邓小平文...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卫兴华  
毛泽东关于革命与建设的理论,贯穿着两个要点:一是解放与发展生产力;二是满足人民需要,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并提出通过农业社会主义改造",使全体农村人民共同富裕起来",将社会主义与"共同富裕"联系起来。根据我国的国情,从发展生产力和增进人民利益出发,在各个历史阶段,都重视利用和发展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采取了和平赎买的政策,发展和创新了马克思主义。在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中,毛泽东区分了不同经济成分的不同社会性质,重视和强调社会主义国营(国有)经济的领导作用。毛泽东的这些经济思想,起着承上(马恩列理论)启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作用,对我国当前的经济理论与实践,依然具有指导意义。
[期刊]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傅允生  
社会主义再认识──邓小平生产力思想研究傅允生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邓小平思想的核心,也是我们改革、开放的主基调。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涉及到怎样认识社会主义,如何建议社会主义。前者属于思想认识范畴,所要解决的问题是要在理论上搞清楚社会主义的本质...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刘伟  
基本经济制度即生产关系的制度体现,生产关系的确立及其变革取决于生产力的性质和发展要求,一定国家一定历史时期基本经济制度的选择取决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历史要求。一、封建经济解体后中国为何没有走向资本主义经济社会?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之间的矛盾,从秦朝起直至清朝,中国经历了大小数百起农民起义,次数之多规模之大是世界上任何其他封建文明都不可比的,但由于种种原因,农民起义和农民革命都不是真正的制度革命,封建的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依然延续下来,直到19世纪中叶,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情况发生了改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