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902)
- 2023(2809)
- 2022(2422)
- 2021(2089)
- 2020(1935)
- 2019(4409)
- 2018(4239)
- 2017(9158)
- 2016(4694)
- 2015(5554)
- 2014(5331)
- 2013(5639)
- 2012(5368)
- 2011(4839)
- 2010(4781)
- 2009(4456)
- 2008(4544)
- 2007(3881)
- 2006(3091)
- 2005(2671)
- 学科
- 济(28857)
- 经济(28830)
- 方法(20115)
- 数学(19257)
- 数学方法(19161)
- 管理(15727)
- 业(15663)
- 企(12832)
- 企业(12832)
- 财(7859)
- 务(5432)
- 财务(5431)
- 财务管理(5417)
- 企业财务(5190)
- 中国(4935)
- 农(4797)
- 贸(4745)
- 贸易(4745)
- 易(4592)
- 融(3982)
- 金融(3982)
- 地方(3969)
- 业经(3943)
- 学(3494)
- 制(3446)
- 农业(3430)
- 技术(3261)
- 银(3229)
- 银行(3226)
- 行(2991)
- 机构
- 大学(75009)
- 学院(73068)
- 济(34507)
- 经济(34083)
- 管理(30170)
- 理学(26880)
- 理学院(26670)
- 管理学(26340)
- 管理学院(26208)
- 研究(20350)
- 财(17017)
- 中国(16108)
- 财经(14266)
- 京(14008)
- 经(13139)
- 经济学(12173)
- 经济学院(11321)
- 财经大学(10888)
- 科学(10783)
- 农(10730)
- 业大(10130)
- 中心(9975)
- 江(9738)
- 所(9318)
- 商学(9253)
- 商学院(9205)
- 北京(8579)
- 农业(8569)
- 经济管理(8429)
- 融(8344)
- 基金
- 项目(50349)
- 科学(40500)
- 基金(39406)
- 研究(35357)
- 家(33578)
- 国家(33355)
- 科学基金(29578)
- 社会(24830)
- 社会科(23826)
- 社会科学(23823)
- 基金项目(20641)
- 自然(19022)
- 自然科(18608)
- 自然科学(18604)
- 自然科学基金(18312)
- 省(18265)
- 资助(17370)
- 教育(17045)
- 划(15482)
- 部(12570)
- 编号(12547)
- 教育部(11425)
- 国家社会(11030)
- 重点(11024)
- 人文(10926)
- 创(10530)
- 大学(10366)
- 科研(10097)
- 成果(9952)
- 发(9935)
共检索到9782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谢贵春
作为债务凭证,债券的"刚性兑付"应当被理解为发行人、担保人对债券持有人所负有的债券本息偿付义务。"打破刚性兑付"命题所要矫正的是行政力量过分介入的非市场化风险处置行为。以市场化为基本导向的债券信用风险处置应以保护投资者为重,以法制化作为基本支撑,建立全面的风险管理措施并辅之以必要的行政介入。目前《证券法》修订草案在风险应急处置机制方面存在着显著缺失,有必要通过明确界定"债券"涵义和范围、强化不同市场主体的职责、建立市场化的风险保障基金以及厘清监管机构的职责等措施加以改善。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谢丽媛
2017年4月24日《证券法(修订草案)》提请二审,先行赔付制度作为保护投资者的重要措施之一引发关注。先行赔付在法律本质上是先行赔付人与投资者之间达成的和解,先行赔付方案则是双方之间的和解协议。先行赔付制度化能够弥补传统诉讼时间成本过大、投资者较为分散且诉讼成本过高、投资者利益无法获得充分保护的不足。目前,先行赔付制度还在逐步制定中,本文从先行赔付主体、赔付范围、程序性规范以及先行赔付人的追偿权四个方面讨论先行赔付制度的构建。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谢丽媛
2017年4月24日《证券法(修订草案)》提请二审,先行赔付制度作为保护投资者的重要措施之一引发关注。先行赔付在法律本质上是先行赔付人与投资者之间达成的和解,先行赔付方案则是双方之间的和解协议。先行赔付制度化能够弥补传统诉讼时间成本过大、投资者较为分散且诉讼成本过高、投资者利益无法获得充分保护的不足。目前,先行赔付制度还在逐步制定中,本文从先行赔付主体、赔付范围、程序性规范以及先行赔付人的追偿权四个方面讨论先行赔付制度的构建。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陈小君
研究目的:明晰中国土地改革背景下科学与民主立法(修法)的价值方向。研究方法:以法规范分析为主,从法解释学与立法论的结合维度进行探求。研究结果:《农村土地承包法》修法正当其时,但修法与民法典分则修订起草的关系应加以研究,修法的科学性不容忽视,立法技术亟待提升。研究结论:该立法修正案(草案)极有必要重新整合,尤其需要深刻理解"三权分置"政策意蕴,进而将其转换为符合法逻辑体系的立法制度设计。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唐人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刘立春 漆苏
专利权期限补偿能够激发制药企业进行新药创新和上市销售的积极性,但同时会限制仿制药的竞争速度。基于中国国情,研究如何科学合理设计专利权补偿期。通过对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和地区药品专利权期限补偿制度的适用对象、申请流程和补偿期限的对比和研究,发现创新能力和药品结构导致了各国家和地区对于药品专利权期限进行补偿的形式和内容均有所不同。中国应将药品专利权期限条款应单独设置,并降低其激活条件的标准、更改专利权延长期限的起算时间点,以及将部分条款规定更加具体化。
关键词:
药品 专利 补偿期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贺雪峰 桂华 夏柱智
土地制度是国家的基础性制度,十八届三中全会部署征地制度、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宅基地制度改革"三项"试点任务,为修订《土地管理法》提供经验支撑。目前,《土地管理法修正案(草案)》已经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并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观察了解"三项"试点启动后各地的试点成效,结合对"修正案草案"解读,评析本轮土地制度改革的效果。总体结论是:现行征地制度基本合理;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须保持在"存量"范围内;农村宅基地退出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土地制度改革需稳妥推进。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潘彦 张银旗
2003年11月6日,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公布了针对1934年证券交易法案中关于监管净资本要求的修订征求意见稿。2004年6月 21日正式颁布修正案,宣布于2004年8月20日生效。SEC对券商净资本监管修正案标志着证券监管部门对券商监管资本的要求与巴塞尔委员会对银行的监管资本要求已趋于一致。应该说,关于券商监管是否采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王东伟
文章基于2009年《刑法修正案(七)》对于内幕交易角度的规定,对《刑法修正案(七)》施行后进行并购活动的48个上市公司进行实证检验,得出内幕交易依然存在,但是呈现频率降低同时内幕交易利润不断上升趋势的结论。据此,在证券市场法律体系建设形成一个完善体系的基础上,需要加强法律执行能力,将监管落实到位。
关键词:
刑法修正案(七) 内幕交易 法律监管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蔡春 杨肃昌 胡耘通
建立健全政府财务报告审计制度是建立健全政府治理体系,提高国家治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水平必不可少的重要基础制度建设,需要在审计法(修正草案)中以立法形式赋予国家审计对政府财务报告的审计监督权,即由国家审计机关主导政府财务报告的审计,由此需要修改审计法(修正草案)相应条款。本文还就审计全覆盖、审计管理体制、审计整顿、内部审计、社会审计、审计救助、审计监督权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相应条款的修改意见。
关键词:
审计法 修正草案 审计监督 政府财务报告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渠涛
《旅游法(草案)》于2012年3月14日在全国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第64次全体会议上审议并通过。看到这条消息,对于我这个既在旅行社做过随团领队,又在饭店做过经营管理等实际工作,而今又专门从事法律研究工作的人来说,其兴奋和喜悦溢于言表。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袁森庚
我国刑法第二百零一条修正案从立法理念到立法技术均对1997年刑法中关于偷税罪的规定进行了实质性修改,而且蕴含了巨大创新,必将对我国刑法和税法的理论、立法以及司法和税收执法实践产生深刻影响。因此,建议对其进行全面的归纳和分析,找出可进一步完善之处,这无疑将有助于丰富我国刑法和税法理论,以便改进立法,指导司法和税收执法实践活动。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顾立平
日本最新修订的著作权法于2013年1月起正式实施。其中,关于技术保护措施的条款于2012年10月1日先行实施,关于国立国会图书馆对电子资源的复制保存方式的条款从2013年7月1日起实施。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顾和军
一、修正案的主要内容日本修改《种苗法》一方面是顺应其国内“知识产权立国”战略的要求,另一方面主要是由于日本近年来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开发和培育的优良品种被日本的企业带到国外进行繁殖和栽培或是委托外国农业企业进行生产,然后将其收获物返销至日本,既侵犯了育种者的权利,又对其国内同类农业生产者造成了竞争压力。在此背景下,日本在原有法案基础上对《种苗法》进行了以下修正: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