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318)
2023(8007)
2022(7078)
2021(6714)
2020(5836)
2019(13626)
2018(13739)
2017(25816)
2016(14734)
2015(17118)
2014(17718)
2013(17378)
2012(16587)
2011(14948)
2010(15514)
2009(14414)
2008(14986)
2007(14105)
2006(12096)
2005(10936)
作者
(46052)
(38661)
(38225)
(36950)
(24461)
(18845)
(17770)
(15166)
(14404)
(14123)
(13164)
(13077)
(12417)
(12392)
(12240)
(12132)
(11947)
(11355)
(11319)
(11193)
(9778)
(9639)
(9576)
(8948)
(8786)
(8722)
(8703)
(8634)
(7994)
(7928)
学科
(58711)
经济(58646)
管理(40198)
(37895)
(30834)
企业(30834)
方法(28939)
数学(25198)
数学方法(24777)
(16631)
(16476)
(15583)
中国(14892)
(12017)
业经(11546)
(11545)
贸易(11538)
地方(11346)
理论(11256)
(11168)
农业(10734)
(10604)
财务(10573)
财务管理(10531)
企业财务(9854)
(9762)
(9564)
银行(9529)
(8960)
(8536)
机构
学院(218203)
大学(217966)
(81186)
经济(79008)
管理(77293)
研究(73866)
理学(65269)
理学院(64423)
管理学(62805)
管理学院(62393)
中国(57230)
科学(49336)
(47725)
(41924)
(40222)
(40033)
研究所(36316)
(36301)
中心(35246)
业大(34805)
农业(33314)
财经(31131)
北京(30328)
(30138)
师范(29777)
(28980)
(27875)
(26283)
技术(25971)
(25350)
基金
项目(135877)
科学(103315)
研究(97298)
基金(94557)
(83375)
国家(82649)
科学基金(68562)
社会(56624)
(54484)
社会科(53329)
社会科学(53309)
基金项目(49884)
教育(46383)
(45936)
自然(45750)
自然科(44625)
自然科学(44608)
自然科学基金(43758)
编号(41740)
资助(40442)
成果(35434)
重点(31327)
(29439)
课题(29234)
(28780)
(27128)
科研(26648)
计划(25828)
大学(25791)
创新(25413)
期刊
(93819)
经济(93819)
研究(63007)
中国(46106)
学报(39181)
(37345)
(34162)
科学(33328)
大学(28441)
教育(28379)
管理(26741)
学学(26536)
农业(24728)
技术(20984)
(18770)
金融(18770)
财经(15358)
业经(15222)
经济研究(14374)
(13956)
(13199)
图书(12990)
问题(12525)
(12261)
统计(11612)
技术经济(11351)
财会(10628)
理论(10536)
(10472)
资源(10027)
共检索到3332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江忠伟  
在进行多元方差分析时,检验统计量的选择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通常的做法是:先采用似然比检验方法、贝叶斯检验方法、并-交检验方法等导出一个统计量,然后再将该统计量做适当变换,转换成渐近分布为F分布,再进行假设检验。能否先将数据做变换,再由变换后的数据导出F检验统计量呢?文章将进行探讨。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江忠伟  郭新颖  
多因素多元方差分析的主要任务是检验各个因素的不同水平对实验数据的影响是否显著。通常都是先构建检验统计量,然后对检验统计量变形,转化成服从F分布的统计量,再进行假设检验。换个角度,直接从数据出发,对数据进行投影降维,然后基于投影后的数据构造F检验统计量进行假设检验。这种分析方法的关键是如何选取投影方向,文章对其进行探讨。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湘来  韩之俊  
本文采用方差分析方法对MTS中特征选择问题进行研究,给出了方差分析的计算步骤。在综合两水平信噪比之差与方差分析的显著性结果的基础上,本文得到了有效特征选择的四种类型。此外,本文还给出了一个应用实例,以供参考。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晓华  
数理统计学教材中一般会介绍单因素方差分析和双因素方差分析,对多因素方差分析没有涉及。文章在双因素方差分析的基础上,将影响因素拓展为三个因子,并对三因素方差分析从模型的构建,方差平方和的分解和模型检验统计量的确定等进行了严格的数学推导,在此基础上,可以进一步构造多因素方差分析模型。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凌宇  王桂明  
文章在明确了方差分析与虚拟变量模型两者基本原理的基础上,探讨了两者的内在相互关系,并以实证分析详细论述了虚拟变量在单因素方差分析中的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徐光辉  
设G为n阶简单图,λn(G)为G的最小特征值。本文证明了:若G为n阶单圈图,G为C3的每个顶点分别与Pk-1,Pk1-1,Pk2-1的一个一度点相连而得的单圈图,其中k≥k1≥k2≥1,k-k2≤1,k+k1+k2=n,则λn(G)≤λn(G)等号成立当且仅当GG。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潘伟  张珍花  
双因子因素分析在生产和生活的实践中已有着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本文详细地介绍了双因子等重复试验的原理,以及用SPSS软件进行双因子等重复试验方差分析的过程。这将对统计方法与统计软件的应用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戴金辉  代金辉  
跳水运动员的成绩普遍采用裁判员打分的形式,所以跳水运动员的成绩除了受运动员动作完成情况影响外,还受到裁判员主观因素的影响。文章采用有交互作用的双因素方差分析方法,对跳水运动员成绩进行评价,分析运动员、裁判员和裁判员对运动员的主观因素对跳水运动员成绩的影响,为客观、公正评价运动员的成绩和裁判员评分水平,提供了理论支持。
[期刊]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冯小芸  陈旭  王国平  
设图G是点集为V(G)={v_1,v_2,…,v_n}的简单连通图,则G的邻接矩阵是A(G)=(a_(ij))_(n×n),其中若v_i和v_j相邻,则a_(ij)=1,否则a_(ij)=0.由于A(G)是实对称的,因此可将其特征值设为λ_1(G)≥λ_2(G)≥…≥λ_n(G),且A(G)的特征值也称为G的特征值.该文在仅有三个悬挂点的图的所有连通补图中,确定了其最小特征值达到最小值时的唯一图.
[期刊]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冯小芸  陈旭  王国平  
设图G是点集为V(G)={v_1,v_2,…,v_n}的简单连通图,则G的邻接矩阵是A(G)=(a_(ij))_(n×n),其中若v_i和v_j相邻,则a_(ij)=1,否则a_(ij)=0.由于A(G)是实对称的,因此可将其特征值设为λ_1(G)≥λ_2(G)≥…≥λ_n(G),且A(G)的特征值也称为G的特征值.该文在仅有三个悬挂点的图的所有连通补图中,确定了其最小特征值达到最小值时的唯一图.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颜铁成  
因素分析,又称因子分析,简单地说是用少数不可观测的“因素”去解释多个观测变量之间的聚类和相关关系。迄今已有很多成熟的算法,如主成分法、主因素法、极大似然法等等。其算法的核心,是求解多个变量相关矩阵或约相关矩阵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这些方法已被集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宋喜芳  李建平  胡希远  
【目的】探讨模型选择信息量准则AIC在方差分析模型选择中的必要性和意义。【方法】简要介绍了模型选择信息量准则AIC的概念,推导了AIC在方差分析模型选择的公式,并运用AIC对水稻品种比较试验数据进行了最佳ANOVA模型选择分析。【结果】对5个水稻品种比较试验进行方差分析模型的选择是必要的;AIC准则在方差分析模型选择中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结论】AIC可用于方差分析模型的选择,以改进方差分析结论的可靠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戴金辉  
文章在单因素方差分析模型的基础上,通过散点图和方差齐性检验,判断模型中是否存在异方差性。如果存在异方差,进一步讨论异方差出现的原因及如何进行修正,使单因素方差分析在理论上更加完善。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戴金辉  
文章在单因素方差分析模型的基础上,通过散点图和方差齐性检验,判断模型中是否存在异方差性。如果存在异方差,进一步讨论异方差出现的原因及如何进行修正,使单因素方差分析在理论上更加完善。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刁玥  贾贺然  孟鑫淼  高颖  张佳男  
【目的】力学特征值分析法是评价结构力学性能的有效方法。在木结构领域,以北美ASTM E2126标准,欧洲EN 12512标准和日本Y&K法的3种评估方法接受度较高。正交胶合木(CLT)被认为是一种可建造多高层木结构建筑的重要木质复合材料,目前针对其材料本身特性的研究较为广泛,但是针对其连接系统的开发和研究尚处于初期阶段。【方法】本研究设计了一种用于CLT墙体和楼板连接的T型金属连接件,结合对该连接件构造的抗剪试件试验结果,分别采用上述3种分析方法对节点刚度、屈服点特性和延性系数等力学性能参数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Y&K法所得屈服点性质与另两种方法所得点相差较大,EN法计算所得刚度值和延性值略大于另两种方法,ASTM法和EN法在屈服荷载数值的差异性受试验曲线特征影响较大。【结论】综合比较以上对比结果,对于本文设计的CLT墙体-楼板节点,以及其他力-变形曲线发展较为平缓、破坏模式为延性破坏的木结构节点,Y&K法分析结果更具有实际工程应用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