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945)
- 2023(8780)
- 2022(7423)
- 2021(6871)
- 2020(5539)
- 2019(12921)
- 2018(12985)
- 2017(25598)
- 2016(13887)
- 2015(15767)
- 2014(16248)
- 2013(16468)
- 2012(15976)
- 2011(14909)
- 2010(15617)
- 2009(14876)
- 2008(14758)
- 2007(13344)
- 2006(12396)
- 2005(11855)
- 学科
- 济(65820)
- 经济(65741)
- 业(35658)
- 管理(35398)
- 企(26858)
- 企业(26858)
- 中国(23841)
- 方法(21564)
- 地方(18749)
- 农(18662)
- 数学(17778)
- 数学方法(17606)
- 业经(15188)
- 银(15054)
- 银行(15036)
- 制(14650)
- 行(14596)
- 财(14309)
- 融(14297)
- 金融(14297)
- 贸(12703)
- 贸易(12690)
- 农业(12575)
- 学(12441)
- 易(12236)
- 发(11425)
- 地方经济(10513)
- 理论(10056)
- 和(9841)
- 环境(9657)
- 机构
- 大学(211490)
- 学院(209891)
- 济(90829)
- 经济(88730)
- 研究(77034)
- 管理(75819)
- 中国(64294)
- 理学(62851)
- 理学院(62029)
- 管理学(61190)
- 管理学院(60762)
- 京(47164)
- 财(46393)
- 科学(43372)
- 所(39847)
- 研究所(35139)
- 财经(35112)
- 中心(34877)
- 江(33678)
- 农(32710)
- 经(31623)
- 北京(31467)
- 范(30822)
- 师范(30572)
- 经济学(28251)
- 州(27722)
- 院(27132)
- 财经大学(25806)
- 业大(25712)
- 经济学院(25303)
- 基金
- 项目(120308)
- 科学(93907)
- 研究(93723)
- 基金(84734)
- 家(71916)
- 国家(71205)
- 科学基金(59669)
- 社会(59038)
- 社会科(55860)
- 社会科学(55845)
- 省(46478)
- 基金项目(43836)
- 教育(42973)
- 划(39517)
- 编号(39509)
- 资助(35214)
- 成果(35139)
- 自然(34948)
- 自然科(34016)
- 自然科学(34005)
- 自然科学基金(33393)
- 发(31761)
- 课题(28294)
- 部(27577)
- 重点(27222)
- 发展(26198)
- 展(25760)
- 创(24671)
- 性(24638)
- 教育部(23889)
共检索到35199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孙天琦 刘社芳
本文对有关最后贷款人职能界定、承担主体、援助对象、援助标准、资金来源、道德风险的产生及防范等方面的理论观点进行了梳理。在此基础上,得出几点对我国最后贷款人制度的启示:(1)通过法律明确LLR的职能定位;(2)限定救助对象;(3)提高贷款利率;(4)缩短贷款期限;(5)坚持透明原则;(6)加大惩罚力度。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刘莉亚 周峰
最后贷款人救助是金融监管中的关键组成部分,也是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的基石。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前,针对传统理论的救助原则争议不断,但并未取得实质性的理论突破。金融危机以后,最后贷款人理论出现了三个显著的转变:其一,传统最后贷款人理论的争议融入当前的金融市场环境中;其二,最后贷款人理论的关注焦点由单个问题机构转移到对市场的救助,即"最后做市商"职能;其三,危机管理模式不再局限于最后贷款人的"救"与"不救",针对"如何救"出现了突破,即提出"自救机制"。本文系统梳理并分析了最后贷款人理论的发展变革,以及危机后新的理论突破,并结合我国的金融环境与制度现状,对我国金融监管实践提出建议。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周厉
充当最后贷款人是中央银行的一项主要职能,也是西方经济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古典最后贷款人理论从中央银行对付系统性危机的实践出发,从宏观上论证了最后贷款人存在的必要性、中央银行作为最后贷款人的可能性和现实性,并从收益和成本衡量的角度出发,提出了具体政策措施———巴吉特原则。伴随着20世纪70年代以来金融危机的频繁发生以及危机理论的发展,当代最后贷款人理论从多角度深化了对最后贷款人制度的合理性、经济效应、政策措施的研究,使最后贷款人制度的理论基础更加接近现代金融环境,在研究视角、手段、方法和成果上出现了进步和创新。当代最后贷款人理论受到了当代西方经济学两大宏观经济思潮———国家干预与自由放任交替式...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刘社芳
作为中央银行的主要职能之一,最后贷款人问题一直是经济学研究的热点。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给全球金融体系和实体经济产生了巨大冲击,面对这场百年不遇的金融危机,美联储采取的救助政策和政策安排也是前所未有的,传统的最后贷款人角色在此次危机管理中发生了深刻变化,最后贷款人理论和实践得到了进一步创新与拓展。因此系统地梳理最后贷款人理论与实践发展动态,对完善我国最后贷款人制度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李世宏
“最后贷款人”是中央银行的一项重要职能 ,它是指在商业银行出现危机和流动资金短缺的情况下 ,中央银行或货币管理当局向商业银行提供融资或流动资金援助 ,这个职能通常由中央银行提供。在信用货币制度下 ,中央银行具有酌情发行货币进行信用创造的功能 ,当金融机构或金融...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钱皓 孙天琦
本文在对香港金融管理局履行最后贷款人角色和国内近几年地方政府动用公共资源对地方法人类金融机构进行资本救助、财务重组情况进行总结的基础上,研究认为:处置地方法人类金融机构的风险,必须发挥地方政府的积极作用;建立我国基于市场机制作用的真正的LLR制度;更严格地限制异地非金融机构类股东入股地方法人类金融机构;适当扩大外汇储备的运用范围。
关键词:
香港 最后贷款人 援助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徐洪才
这场百年一遇的全球金融危机,进一步促使人们重新思考中央银行如何扮演"最后贷款人"角色的问题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杜金岷 危勇
最后贷款人思想产生伊始,其道德风险问题就引起了人们的关注。随着最后贷款人理论的演进,对道德风险问题的认识也不断得到发展和深化。本文对最后贷款人道德风险理论进行回顾,研究了几种主要理论的思想起源、政策内涵和实施障碍,在此基础上得出了防范最后贷款人道德风险的一些政策启示。
关键词:
最后贷款人 道德风险 金融稳定 政策启示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田湘龙
中央银行贷款在引导商业银行调整资产结构、增强流动性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近年来,中央银行最后贷款人作用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实现了中央银行对经济金融宏观调控方式和手段的创新,并存在进一步深化的空间。
关键词:
中央银行 最后贷款人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危勇 满一兴
源于最后贷款人的道德风险问题很早以前就为经济学家所关注。为了有效防范道德风险,最后贷款人理论的集大成者巴杰特提出了惩罚“微弱少数”的思想(“巴杰特规则”)。随着现代金融体系的巨大变化和最后贷款人使用方式的相应发展,对“巴杰特规则”的理解和运用也不断得到深化。本文在研究巴杰特规则及相应策略的基础上,提出了完善我国最后贷款人制度的有关建议。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阿蒂夫·米安 阿米尔·苏菲 王宇
中央银行之所以必须充当"最后贷款人",是为了避免发生银行挤兑导致的健康银行破产和支付系统崩。关于中央银行救助对象有两种观点:一是必须保护存款人和支付清算系统,但不需要对银行的长期债权人或者股东进行救助;二是考虑到银行特殊的贷款职能,必须保护银行债权人和股东。
关键词:
中央银行 银行挤兑 市场救助 支付系统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汤凌霄
国外对最后贷款人(the Lender of Last Resort,LOLR)的研究有两百余年历史,近来国内对LOLR的介绍、运用也逐渐增多,但从成本收益视角全面系统地梳理和评析的并不多见。为补这一缺陷,本文拟从成本收益角度,对LOLR的成本、收益内涵界定,LOLR的有效性,以及降低LOLR成本的制度安排予以综述。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莫怩
最后贷款人制度作为金融安全网的三大支柱之一,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在我国银行业经营过程中起事中监督作用。当前,我国的最后贷款人制度仍存在最后贷款人职责不十分明确、操作的法律依据不清晰等缺陷。为了有效提高银行业危机应对能力与效率,我国需要从法律上确立明确的最后贷款人救助规则和建设性模棱两可原则,同时完善相关的配套措施。
关键词:
贷款 银行危机 最后贷款人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韩倩倩 潘爱玲
通过对预算管理理论演进与发展历程的系统梳理,指出企业预算管理的本质是一种真实的计划,预算管理的发展受到了企业管理理论与社会经济实践的强烈推动。但是,预算管理本身会计属性的制约使得预算管理发展面临极大障碍。因此,如何导入各种先进的企业管理理念、管理方法并为预算管理所用,成为企业预算管理模式创新的关键。
关键词:
预算管理 模式 演进 创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