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541)
2023(7839)
2022(6506)
2021(5907)
2020(5178)
2019(12101)
2018(11729)
2017(23974)
2016(12947)
2015(14972)
2014(15306)
2013(15478)
2012(14588)
2011(13273)
2010(13317)
2009(12571)
2008(12828)
2007(11639)
2006(9791)
2005(8815)
作者
(38908)
(32871)
(32593)
(31258)
(21046)
(15768)
(15090)
(12721)
(12346)
(11704)
(11148)
(11010)
(10335)
(10329)
(10261)
(10221)
(10079)
(9578)
(9537)
(9527)
(8107)
(8056)
(8009)
(7466)
(7449)
(7419)
(7280)
(7180)
(6571)
(6470)
学科
(64479)
经济(64412)
(39686)
管理(39269)
方法(36150)
数学(33197)
数学方法(33016)
(32152)
企业(32152)
(17607)
(15595)
中国(14379)
(12732)
贸易(12727)
(12314)
(11823)
财务(11809)
财务管理(11779)
业经(11535)
(11313)
企业财务(11270)
(10755)
地方(10489)
(10371)
金融(10369)
农业(10047)
(9836)
银行(9816)
(9276)
(8218)
机构
大学(201926)
学院(199193)
(89826)
经济(88171)
管理(79654)
理学(68958)
理学院(68291)
管理学(67408)
管理学院(67025)
研究(63885)
中国(50388)
(42636)
(40933)
科学(36132)
财经(34717)
(32874)
(32144)
(31696)
中心(30712)
经济学(29480)
(29335)
研究所(28698)
业大(28548)
经济学院(27093)
农业(26144)
财经大学(26103)
北京(25663)
(23489)
师范(23255)
(22873)
基金
项目(130042)
科学(103307)
基金(97350)
研究(94001)
(83856)
国家(83209)
科学基金(72104)
社会(61638)
社会科(58680)
社会科学(58660)
基金项目(51400)
(49212)
自然(46407)
自然科(45382)
自然科学(45368)
自然科学基金(44634)
教育(44271)
(41780)
资助(41219)
编号(37303)
(30949)
成果(29995)
重点(29022)
(27218)
教育部(27092)
(26914)
国家社会(26055)
人文(25994)
科研(25577)
大学(25428)
期刊
(92442)
经济(92442)
研究(57597)
(34591)
中国(34491)
学报(29820)
(28071)
科学(26698)
管理(26634)
大学(22669)
(22237)
金融(22237)
学学(21515)
财经(18802)
农业(18329)
技术(16318)
(16031)
经济研究(15514)
教育(15382)
业经(14215)
问题(13000)
(11583)
技术经济(11173)
理论(10855)
统计(10829)
(10255)
商业(10241)
实践(9671)
(9671)
(9585)
共检索到28794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于静  陈工孟  孙彬  
本文以国内303名候选证券分析师2005—2007年的15083篇研究报告为研究样本。依据事件期市场、规模和行业调整超额收益率模型定量,评选出了50名最佳证券分析师,并检验了这50名分析师战胜市场的能力。研究发现,最佳证券分析师推荐的股票具有三个月的投资价值,尤其是一个月的投资价值,并且推荐前股票没有超额收益率。这些实证结果表明最佳证券分析师兼具择股和择时的能力,也间接地表明了我国的证券市场还没有达到半强式有效。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胡奕明  金洪飞  
本文通过对分析师信息收集方式、分析技术和手段、选股动机等几方面的 Probit 分析,发现他们已有一定的声誉构建意识,但关注的层面有别。在建立公司内部声誉和机构投资者客户层面的声誉时会更多地通过私人信息的收集、分析手段的运用来积累,但面对社会大众的市场声誉却未发现这种主动性。分析师非常看重信息资源的优势,私人信息是分析师获得声誉的基础。分析师在积累自身声誉时,对技术面甚至形象面考虑较多,而对投资者利益保护一类的道德面重视不够。这一结论也表明,中国缺乏分析师声誉回报机制,无论是证券公司内部还是在整个市场,都没有将分析师声誉与其回报联系起来。由此我们建议,尽快建立分析师声誉回报机制。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菊仙  王玉涛  鲁桂华  
笔者考察了券商机构距离上市公司注册地的远近对证券分析师行为的影响。地理距离的远近决定了分析师获取私有信息的难易程度和成本,从而对他们的行为产生影响。笔者的研究发现:地理距离越远,证券分析师更新盈余预测的频率越低,预测准确度越低;当市场化程度较高时,地理距离对证券分析师的负向影响减弱。这说明,私有信息是影响分析师预测行为的重要信息来源,当距离远时,分析师获取私有信息的难度加大,不利于他们做出有效预测,而市场化程度较高时,公开信息可靠性的增强减弱了地理距离对分析师行为的负面影响。本研究对于我国资本市场参与者、监管层、学术界理解地理位置与证券分析师行为的关系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林靖  周铭山  董志勇  
本文考察了针对证券分析师的第一次执法事件对分析师作为公司外部治理监督者作用的影响。我们发现,相比于2006年《证券法》修订案实施之前,在针对分析师的处罚事件之后,分析师跟踪显著抑制了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程度,考虑内生性问题后得到的实证结果进一步支持了上述发现。我们还进一步发现,执法对明星分析师的影响更显著,且机构投资者对明星分析师发挥外部治理监督作用具有显著影响。因此,本文认为,证券执法比立法更为重要。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林靖  周铭山  董志勇  
本文考察了针对证券分析师的第一次执法事件对分析师作为公司外部治理监督者作用的影响。我们发现,相比于2006年《证券法》修订案实施之前,在针对分析师的处罚事件之后,分析师跟踪显著抑制了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程度,考虑内生性问题后得到的实证结果进一步支持了上述发现。我们还进一步发现,执法对明星分析师的影响更显著,且机构投资者对明星分析师发挥外部治理监督作用具有显著影响。因此,本文认为,证券执法比立法更为重要。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冯旭南  李心愉  
2005-2009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用股价波动同步性作为公司特质信息的代理变量,我们研究中国证券分析师跟进行为对资本市场信息传递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证券分析师跟进与股价波动同步性正相关。借用Chan和Hameed(2006)的说法,就是中国证券分析师较少反映公司特质信息,而更多地反映来自市场层面的信息,这和Piotroski和Roulstone(2004)等人关于美国证券市场的研究结论相一致。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林晚发  赵仲匡  刘颖斐  宋敏  
本文研究发现,信用评级增加了分析师预测的公共信息,同时没有减少分析师预测的私有信息,即信用评级信息能够改善股票市场信息环境。具体地,本文利用2006-2016年上市公司数据实证发现,信用评级能显著提高分析师预测精度、降低分析师预测分歧度与乐观偏差,且这种效应在信息不对称程度高、低能力分析师跟踪的企业以及外资参股的评级机构中更加显著,这说明信用评级向分析师提供了新的信息。进一步地,信用评级只增加了分析师预测的公共信息,对私有信息没有显著影响,同时也不影响分析师的调研行为,上述结论表明信用评级信息披露并不影响分析师拥有私有信息的优势,且信用评级机构与分析师之间存在互补而非替代关系。因此,金融监管应该加强对评级机构尽职调研的要求,充分发挥信用评级机构的信息中介功能。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金雪军  蔡健琦  
2003年4月28日,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发布公告,与美国10家投资银行达成和解协议。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不再对该10家投资银行所属的证券分析师在20世纪90年代末出于公司及其客户的利益发布有偏差的分析报告误导投资者,严重损害投资者利益的行为进行指控。同时,该10家投资银行同意共同支付总计约为14亿美元的和解金。和解金的构成是:罚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何玉  张天西  
有效资本市场需要证券分析师,因为证券分析师可以提高资本市场效率,有利于证券价格更快向价值回归,证券分析师对成熟的资本市场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及证券价值投资理念的确立,证券分析师必将在我国资本市场日益发挥重大作用。但是,证券分析师作用良好发挥的前提是对证券分析师的有效监管。我们应在充分认识我国目前证券分析师行业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制定科学合理的监管措施,以促进证券分析师行业的良性发展,从而更好地促进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彭韶兵  王昱升  高洁  
证券分析师倾向于高估有利消息,低估不利消息,这导致分析师产生乐观倾向,但分析师的预测依然比纯数理模型的预测准确。本文认为,这是因为稳健分析师的存在。稳健分析师发布更为客观的预测报告,在赢得声誉的同时,也约束了其他分析师的乐观倾向,削弱分析师与投资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保证分析师发挥中介作用,进而提高市场效率。本文采用2005-2010年中国资本市场证券分析师盈余预测的数据,借鉴Hugon和Muslu(2010)的分析方法,对不同类型的分析师进行研究。结果显示:稳健分析师做出的盈余预测调整,能引起更强烈的市场反应;稳健分析师的行为动机是获得就职优质券商的机会,从而最大化个人利益。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郑方镳  吴超鹏  
自20世纪60年代美国证券分析师行业形成以来,对分析师报告市场反应的研究一直都是金融学界最活跃、最前沿的热点课题之一。本文对该领域的研究文献进行了系统梳理,回顾了该领域的四大热点问题,讨论了不同学术观点的论战,展望了该领域未来的研究方向,以期能为国内学者有的放矢地开展该领域的研究提供一个清晰的理论脉络。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徐立平  刘建和  
本文利用上海证券报每周一"本周股评家最为看好的个股"这一栏目的长期荐股统计数据对A股市场中证券分析师荐股的市场影响能力进行了非正常收益率和成交量的实证研究。实证的结果发现证券分析师荐股受到整个市场行情发展状况的影响很大,而对市场量价的影响只存在短期效应,最终影响不大。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董望  陈俊  陈汉文  
本文以2007-2016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从分析师跟踪、盈余预测精确度和分歧度三个方面考察了内控质量对分析师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内控质量越高的公司能够吸引更多的分析师跟随;内控质量更高的公司分析师的盈余预测也显著更为准确,不过上述经验关系只存在于高估实际盈余的样本组中;没有明显的证据表明内控质量影响了分析师预测分歧度。本文在拓展内部控制经济后果研究和分析师决策过程研究的同时,研究结论也对当前的市场监管具有一定的政策启示意义。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周冬华  
选取针对2003~2009年度年报发布的分析师预测样本,分别从横截面角度和时间角度分析了证券分析师在决定跟进某上市公司时,是否会受到公司治理质量及其变化的影响。研究发现,证券分析师偏好跟进公司治理质量高的上市公司。进一步将公司治理划分为内部公司治理和外部公司治理后发现,相对于外部公司治理,证券分析师更偏好跟进内部公司治理质量高的上市公司。在内部公司治理质量各衡量指标方面,信息披露质量越高、监督机制越完善的上市公司,证券分析师跟进的比例越高,而公司管理层的权力越大,公司内部和外部信息不对称的程度越严重,则证券分析师跟进的比例越低。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周冬华  赵玉洁  
分析师跟进能够有效缓解上市公司和信息使用者之间存在的信息不对称程度,发挥信息中介的作用。本文从"信息中介——审计风险——审计费用"这一链条研究了分析师跟进与审计费用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发现,分析师跟进与审计费用显著负相关,明星分析师跟进更有利于降低审计费用。进一步研究发现,分析师跟进与审计费用之间的负相关关系取决于会计师事务所依赖分析师研究报告的程度,对于信息自给能力较强的会计师事务所而言,其依赖分析师研究报告的程度较低,分析师跟进与审计费用的负相关关系程度较低。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