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048)
- 2023(12758)
- 2022(10530)
- 2021(9576)
- 2020(7993)
- 2019(17649)
- 2018(17166)
- 2017(33061)
- 2016(17831)
- 2015(19353)
- 2014(18796)
- 2013(18309)
- 2012(16463)
- 2011(14391)
- 2010(14867)
- 2009(14227)
- 2008(14346)
- 2007(13040)
- 2006(11731)
- 2005(10811)
- 学科
- 业(87566)
- 企(80240)
- 企业(80240)
- 济(73404)
- 经济(73314)
- 管理(73206)
- 业经(29123)
- 方法(28515)
- 财(28098)
- 农(27949)
- 务(21804)
- 财务(21767)
- 财务管理(21746)
- 企业财务(20630)
- 数学(20247)
- 农业(20137)
- 数学方法(20002)
- 策(18641)
- 中国(18552)
- 技术(17934)
- 制(17256)
- 划(15408)
- 理论(14851)
- 和(13997)
- 贸(13955)
- 贸易(13941)
- 易(13588)
- 地方(12885)
- 体(12759)
- 经营(12625)
- 机构
- 学院(252295)
- 大学(241898)
- 济(108567)
- 管理(106653)
- 经济(106511)
- 理学(91118)
- 理学院(90378)
- 管理学(89343)
- 管理学院(88864)
- 研究(75893)
- 中国(62230)
- 财(54327)
- 京(49116)
- 财经(41945)
- 科学(40751)
- 江(40140)
- 经(37884)
- 农(37077)
- 所(36047)
- 中心(35545)
- 业大(31859)
- 研究所(31682)
- 州(31438)
- 经济学(31052)
- 北京(30537)
- 财经大学(30535)
- 商学(30385)
- 商学院(30102)
- 范(28866)
- 师范(28663)
- 基金
- 项目(157668)
- 科学(127768)
- 研究(123226)
- 基金(115196)
- 家(96955)
- 国家(95967)
- 科学基金(86034)
- 社会(80138)
- 社会科(76088)
- 社会科学(76074)
- 省(63178)
- 基金项目(60012)
- 教育(56485)
- 自然(53548)
- 自然科(52382)
- 自然科学(52374)
- 编号(51691)
- 自然科学基金(51514)
- 划(50657)
- 资助(46277)
- 成果(41322)
- 创(36264)
- 业(35821)
- 部(35106)
- 课题(34959)
- 发(34790)
- 重点(34668)
- 制(33136)
- 创新(32858)
- 国家社会(32517)
- 期刊
- 济(129622)
- 经济(129622)
- 研究(75908)
- 中国(49057)
- 财(46350)
- 管理(45984)
- 农(36019)
- 科学(29654)
- 教育(26575)
- 学报(26209)
- 融(26192)
- 金融(26192)
- 业经(25200)
- 农业(24789)
- 技术(24450)
- 大学(21694)
- 财经(20985)
- 学学(20629)
- 经济研究(20416)
- 经(18105)
- 问题(15883)
- 业(15291)
- 技术经济(14764)
- 财会(14194)
- 现代(13890)
- 贸(13736)
- 商业(13358)
- 会计(12457)
- 世界(12403)
- 经济管理(11766)
共检索到38647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何慧爽
一个行业的竞争力和绩效水平往往要受到行业进入条件和容易程度的影响。对于进入者而言,制约进入的根本技术因素是最低质量标准。在差异化产品市场中,无最低质量标准的限制且进入成本较小时,进入者无论是以高质量进入还是以低质量进入,所获得的利润是一样的,而在内生最低质量标准限制情况下,在位者和进入者达成竞争均衡时的利润有很大的差异,最低质量标准改变了在位者和进入者的质量选择,在位者是高质量产品企业所获得的利润小于在位者是低质量产品企业时所获得的利润,因此,如果在位者能够自由选择质量,在位者有可能选择生产低质量产品,进
关键词:
质量标准 进入阻止 产品质量 产品市场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刘华涛
激励性管制目前是西方发达国家自然垄断产业主流的管制方式,它的核心是让企业利用其信息优势和获利动机来达到管制目标。这种情况下,企业会通过采取策略性行为来获取利润。本文从俘获管制机构、降低产品或服务质量、消减高成本地区或低收入人群的服务等方面对企业的策略性行为进行分析,并结合发达国家的实践总结了这些策略性行为的治理措施。由此,对我国自然垄断产业激励性管制的应用提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应珊珊 徐幸
消费者在不同品牌产品之间进行选择时,传统的理论分析基于消费者完全理性的假设,即在纳入转换成本后,以不同品牌产品带来的净效用的大小作为选择依据。但在实际生活中,受购买环境、购买习惯、搜索成本的影响,消费者面临多种选择时往往存在惰性心理,在产品选择上表现为更倾向于重复购买,而不是与新品牌产品进行比较后理性选择购买,这赋予了在位企业额外的市场势力。已有的相关文献多集中于研究企业的策略对消费者惰性的影响,惰性消费者对在位企业的策略性行为的影响研究尚且空白。本文基于消费者惰性这一非理性行为,在动态博弈的框架下,分析随着惰性消费者比例变化,在位企业如何采取策略性行为。研究表明,随着惰性消费者比例的增加,在位企业更有激励通过限制性定价进行进入阻止。此外,惰性消费者比例越大,市场出现进入封锁的概率越小。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孟丁
平台型企业逐渐成为新经济的一种重要的产业组织现象。平台型企业独特的产业组织形态,决定了它独特的商业竞争战略。传统的竞争战略比如成本领先战略,差异化战略明显无法解释和指导平台企业的竞争战略。文章借鉴行动者网络理论,提出了平台企业竞争战略分析PSOTJ框架。然后在归纳产业组织理论基础上,分析了基于平台生命周期的平台企业的生态系统形成战略以及相应的策略性行为,同时给平台企业的职业经理人提供一个良好的实战指南。
关键词:
平台型企业 竞争战略 策略性行为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陈义国 马志勇
本文从产品纵向差异的角度出发,研究了垄断厂商为构建进入壁垒在选择产品质量方面所采取的策略性行为。通过采用一个扩展式博弈,分析了在位者和潜在进入者的质量选择行为所形成的各种产品质量组合及其支付。研究发现,在位者可以通过一部分研发投资,抢先承诺提供多档次质量的产品,填补消费者的需求空间,减少潜在进入者的期望收益,使其做出不进入的决定。所以,在位者在产品质量方面的策略性行为就构成了进入壁垒。
关键词:
进入壁垒 策略性行为 纵向差异 质量承诺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郑冠群 宋林 郝渊晓
企业行使社会责任可能是管理层的策略性行为,高管层特征是影响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质量的重要因素。在SCP分析范式下,笔者基于H-M理论框架,利用2009年~2011年我国上市公司企业社会责任报告评级得分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发现,上市公司高管层任职任期特征与薪酬激励特征对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质量有显著影响,总经理离职会恶化企业责任信息披露质量,剩余任期长短与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质量正相关;高管层持股比例、年薪收入与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质量正相关。这些相关性集中体现出:企业社会责任是高管层实现个人利益的策略性行为。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蒋传海 夏大慰
在很多市场上,消费者在不同品牌的产品之间转换消费将面临转移成本,即使在功能相同的产品之间进行转换消费,转移成本也会存在。文章主要是在动态博弈的框架下研究转移成本存在对企业的策略性行为和社会福利的影响。在产量竞争模型中,研究表明随着转移成本的变化,在位企业可以封锁、阻止或容纳进入,当进入发生时,社会福利增加。在引入产品差异而建立的价格竞争模型中,在位企业可能阻止或容纳潜在竞争企业的进入,但不能封锁进入,不管何种情况发生,社会福利都不会恶化。从公共政策的角度看,政府应该鼓励进入。文章的研究结果部分否定了Klemperer(1988)进入导致社会福利的恶化的研究结论。
关键词:
转移成本 进入阻止 进入容纳 社会福利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干春晖
1960年经济学家谢林(Schelling)首次在其名作《战略冲突》中给出了现代意义上的策略性行为(Strategic Behavior)概念,认为策略性行为是指企业通过影响竞争者对该企业行动的预期,使竞争者在预期的基础上作出对该企业有利的决策行为。现代产业组织学拓展了这一概念,认为策略性行为是一家企业为提高其利润所采取的旨在影响市场环境的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杨冬梅
"双边市场"是近年来产业组织和竞争战略理论研究的热点之一。具有"双边市场"特征的平台企业竞争策略性行为具有独特的特征,这些特征与传统单边市场中企业竞争策略行为有着根本的区别,给传统单边市场下的竞争理论提出了新的问题。本文首先介绍了现实经济生活中具有"双边市场"特征的典型平台企业案例,然后对"双边市场"理论进行了简要回顾,分析了平台企业竞争性策略行为对单边市场理论提出的挑战,最后从垄断定价、掠夺性定价、交叉补贴、捆绑销售等策略性行为角度,结合单边市场视角下的企业策略性行为进行了对比研究。
关键词:
双边市场 平台 价格结构 交叉网络效应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干春晖 姚瑜琳
新产业组织理论研究的焦点是策略性行为,本文从短期、中期、长期三个层面系统梳理和评述了西方策略性行为理论前沿,旨在为研究企业的竞争行为提供有效工具,深化对复杂交易现象背后的动机和福利效果的理解,同时也为政府制定保护竞争、促进竞争的公共政策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
关键词:
策略性行为 产业组织 竞争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陈艳莹 杨文璐
本文针对集体声誉行业的特点构建两阶段博弈模型,从竞争效应和质量效应两个方面系统考察了集体声誉下最低质量标准规制的福利效应。结果发现,最低质量标准通常具有的反竞争效应在集体声誉行业并不存在,适度并偏高的标准在提高质量水平的同时反而会增加行业当中的企业数量和改善社会福利。最后,结合我国乳品新国标的例子,对运用最低质量标准规制解决我国集体声誉行业普遍存在的质量问题提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龚强 成酩
食品行业最低质量标准体系是食品安全的重要保障。在当前,食品安全的现状尤显迫切,这对食品企业提出更高要求。然而,最低标准提高是否有利消费者还值得商榷,因为企业有可能通过提高价格转嫁生产成本而损害消费者福利。本文考察在产品差异化市场中提高最低质量标准的影响,发现在不同情况下提高质量标准对于厂商利润、消费者福利及社会总福利的影响不尽相同。若质量标准针对企业对设备与技术的先期投资,则严格的质量标准会增加消费者剩余且提高社会总福利,此时制定严格的标准更加有效;而若质量标准针对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的持续性投入,则严格的质量标准可能会降低消费者剩余且有损社会总福利。我们的理论发现和实际中HACCP控制产品质量的...
关键词:
最低质量标准 产品差异化 变动成本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霍云福 李贝贝 王辉坡
企业在定价决策过程中只考虑自身利益最大化,较少将消费者的策略性行为纳入决策过程。但是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消费者可以通过多样的手段获得企业销售的历史数据,基于历史数据消费者会做出不同的策略性反应。消费者的策略行为会给企业定价决策造成什么样的影响以及企业如何应对策略型顾客,基于此,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关于消费者策略行为对企业定价影响的相关文献,这对于我国企业制定更优的运营策略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消费者 策略性行为 企业定价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程鉴冰
本文认为在信息不对称和产品差异化的前提下,存在政府最低质量标准规制的必要性和必然性,而最低质量标准"阈值"的设置会对社会福利产生关键性影响。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国内最低质量标准对贸易的促进和国外最低质量标准对我出口影响的模型。实证检验发现:GB18401国内最低质量标准政府规制对出口纺织服装产生正向影响;国外(以日本《肯定列表制度》为例)政府最低质量标准规制对我国出口产生负向影响。
关键词:
信息不对称 最低质量标准 政府规制 阈值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