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470)
- 2023(2022)
- 2022(1701)
- 2021(1476)
- 2020(1342)
- 2019(3090)
- 2018(3081)
- 2017(5596)
- 2016(3088)
- 2015(3537)
- 2014(3661)
- 2013(3762)
- 2012(3576)
- 2011(3160)
- 2010(3084)
- 2009(2742)
- 2008(2769)
- 2007(2548)
- 2006(2284)
- 2005(1968)
- 学科
- 济(14342)
- 经济(14236)
- 方法(8125)
- 数学(7413)
- 收入(7347)
- 业(7204)
- 数学方法(7156)
- 财(6506)
- 管理(6294)
- 农(5283)
- 国民(4317)
- 国民收入(4126)
- 富(3989)
- 财富(3989)
- 学(3891)
- 企(3841)
- 企业(3841)
- 农业(3787)
- 中国(3624)
- 分配(2462)
- 社会(2095)
- 业经(1937)
- 制(1909)
- 地方(1899)
- 理论(1839)
- 和(1831)
- 税(1707)
- 税收(1648)
- 障(1642)
- 保障(1636)
- 机构
- 大学(48131)
- 学院(46884)
- 济(19528)
- 经济(19076)
- 研究(17492)
- 管理(16893)
- 理学(14784)
- 理学院(14566)
- 管理学(13922)
- 管理学院(13851)
- 中国(12776)
- 科学(11882)
- 京(10936)
- 所(9383)
- 财(9348)
- 农(8665)
- 研究所(8628)
- 业大(7735)
- 中心(7631)
- 财经(7310)
- 北京(7148)
- 范(6814)
- 农业(6782)
- 师范(6761)
- 经(6668)
- 江(6663)
- 经济学(6541)
- 院(6473)
- 经济学院(5935)
- 师范大学(5577)
- 基金
- 项目(33058)
- 科学(26090)
- 基金(24877)
- 家(22458)
- 国家(22308)
- 研究(21952)
- 科学基金(18955)
- 社会(14501)
- 社会科(13679)
- 社会科学(13674)
- 自然(12628)
- 自然科(12370)
- 自然科学(12366)
- 自然科学基金(12113)
- 基金项目(12090)
- 省(11761)
- 资助(11497)
- 划(10470)
- 教育(9761)
- 编号(8196)
- 重点(7498)
- 部(7167)
- 成果(6972)
- 科研(6710)
- 国家社会(6605)
- 计划(6350)
- 发(6342)
- 大学(5857)
- 教育部(5844)
- 课题(5791)
共检索到6976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黎明 梁志军
测算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线的方法有很多种,但很多方法以营养标准为基础,可操作性不强。文章提出采用收入分布函数对贫困线进行测算的方法,并通过对北京市相关数据的实证分析,给出科学的测算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科学性和较强的实用性。
关键词:
收入分布函数 低保线 相对贫困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黄大利,李亚奇
恩格尔系数法测算居民最低生活费用保障线的局限性黄大利,李亚奇居民最低生活费用保障线,即西方一些国家所称的"贫困线"。它是一个国家为救济其社会成员中收入难以维持家庭基本生活需要而制定的一种社会救济标准。建立居民最低生活费用保障线制度十分必要。它不仅是完...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卢媛 刘黎明
保障性住房作为当前备受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通过提出一种基于收入分布函数拟合方法的保障性住房准入标准线测算方法,把计算结果与实际准入标准线做对比分析,得出如下结论:廉租住房和经济适用房现行准入标准过低,保障性住房体系内三种主要保障模式比例失调。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涛 阮敬
文章用原始样本数据的分组均值与总体方差为参数的正态函数作为插值基函数,构造出线性正态插值函数曲线以拟合中国城乡居民收入的概率分布函数曲线。在相同的样本总量条件下,利用拟合的正态插值函数曲线计算出拟合的函数面积估计值并比对相应的样本数据直方图面积,进而得出此正态插值函数拟合方法与样本数据分组数之间的关系,由此关系可以得到适用于构造正态插值函数拟合方法的样本最优分组数。
关键词:
分组均值 插值基函数 最优分组数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李亚奇
建立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线(贫困线)制度是促进改革与发展的客观要求李亚奇居民最低生活费用保障线,即西方一些国家所称的"贫困线"。它是指一个国家为救济社会成员因自然、社会、经济和生理等方面原因收入减少或中断,难以维持基本生活需要而制定的一种社会救济标准。围...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俊杰 张建坤
住房保障收入线的确定,是明确住房保障对象的前提和保证住房保障制度顺利实施的基础。本文从住房支付能力的角度出发,根据"剩余收入法"的基本原理,通过分析居民的实际支出情况,提出了更为合理的住房保障收入线的测定方法,并采用ELES模型和房价约束原理,对南京市2003-2012年十年间各个年度的理论住房保障收入线进行了测算,与实际采用的住房保障收入线的比较分析表明,理论测算方法更为科学合理,更能准确地反映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保障需求。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陈建东 罗涛 赵艾凤
收入分布函数的研究对于收入不平等的探讨意义重大,但是国内该领域的研究尚待进一步的拓展。笔者在文献回顾的基础上梳理了国外的相关研究,把常用的分布函数分成两参数分布和多参数分布函数两类,介绍了各类函数拟合居民实际收入分布的效果及其与基尼系数的关系;同时,本文剖析了各类函数之间的内在联系;进一步,基于分布函数的角度,笔者研究了收入流动性与收入不平等之间的联系,分析了平均数和中位数比值与基尼系数之间的数学关系以及如何利用该比值来估计分布函数的参数。利用这些研究结果,文章探讨了2010年我国城镇居民的收入结构和贫困问题并提出了一些前瞻性的研究建议。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张萌旭 陈建东 蒲明
本文利用2005~2010年安徽省城镇住户调查数据探讨我国城镇居民的收入分布函数。研究表明,部分分布函数估计的拟合效果优于非参数估计,而参数估计中,多参数分布函数的拟合效果比两参数分布函数好。本文探讨了部分分布函数的特点以及在收入不平等领域的运用,发现居民平均收入与中位数的比值可以直接用来衡量居民的收入不平等。本文研究了在某些分布条件下,贫困发生率与基尼系数之间的数量关系。
关键词:
收入分布函数 参数估计 非参数估计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黎波 迟巍 余秋梅
收入差距扩大的成因分解方法的最新研究强调描述整个收入分布,并且对收入分布的变化进行分解,进而得到各个统计量的分解,这类方法的优点是可以显示收入差距的变化主要集中在哪些收入群体中。本文着重介绍了两类对收入分布函数进行成因分解的半参数化方法:一类是Lemieux及其合作者们发展起来的权重重置法;另一类是Machado和Mata首创的基于分位数回归的分解方法。
关键词:
收入分布 半参方法 权重重置 分位数回归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刘穷志 罗秦
针对当前关于收入不平等程度估计的争议,本文设计了隐性收入估计方法和收入分布函数优劣判别方法。实证分析表明,中国城乡家庭隐性收入规模一般在20%左右,城镇高收入户隐性收入最高,隐性收入规模达到了70%以上。中国城镇居民家庭的收入差距大于农村居民家庭的收入差距,两者均呈现逐年扩大的趋势,目前全国居民家庭基尼系数超过了0.5。要正确认识中国居民收入不平等程度,关注高收入者的收入膨胀,利用有效方法揭示高收入者的灰色收入规模,坚决打击非法所得,抑制城乡收入差距过快扩大的趋势。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黄恒君
文章提出基于函数的收入分布变迁分析方法:在拟合收入分布函数序列的基础上,进行函数型主成分分析。利用该建模思路,对2000~2010年中国城镇居民收入分布变迁规律进行探索分析。
关键词:
函数型主成分 收入分布变迁 收入差距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彭兆祺 曹心影
劳动收入的概率密度分布预测对于制定社会保障规章和政策至关重要。本文应用最大熵原理,从理论上推导了劳动收入的概率密度分布函数。应用该模型编制数值计算程序,以失业率为边界条件,对国民劳动收入的人口数目分布进行了数值计算,结果表明,高收入人数占就业总人数的百分比较低,中低收入的人数居多,分布曲线的峰值位于0.5万元位置。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赵万水
我国农村居民基本生活保障由个人、家庭、农村集体、社会和政府五个层面组成。由于历史、经济和社会等方面原因,家庭、农村集体、社会和政府四个层面的保障均呈现弱势,目前,农村居民个人生活保障中非财政保障水平下降,财政保障力度又明显不足。为此,应建起以家庭为基础、以土地为依托、以政府为主体的保障体系,从而保障农村居民的基本生活水平。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刘靖 张车伟 毛学峰
本文使用多年微观家计调查的数据,利用核密度估计分解方法,分析1991~2006年间收入分布变动的差异,通过分解差异的不同来源考察其所代表的不同的福利含义,并试图回答改革过程中增长与不平等对于分布变动的相对影响。研究发现,这十五年间收入分布的显著变动主要体现在中等收入组分布密度的下降以及中低收入组向高收入组的流动,同时分布多年呈现出双峰或多峰形状说明了异质性群体的存在。分布变化的首要原因为均值效应(增长),其次为方差效应(不平等),残差效应(异质性群体)的效果最小。分布变动主要源于收入的增长和福利的改善,不平等效应虽然也起到很大作用,但整体效果小于均值效应,而异质性群体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低收入组,...
关键词:
收入分布 核估计 分解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