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759)
- 2023(16916)
- 2022(14341)
- 2021(13395)
- 2020(11435)
- 2019(25952)
- 2018(25676)
- 2017(50319)
- 2016(27495)
- 2015(30277)
- 2014(29994)
- 2013(29736)
- 2012(27440)
- 2011(24711)
- 2010(24596)
- 2009(23057)
- 2008(22789)
- 2007(20472)
- 2006(17879)
- 2005(15478)
- 学科
- 济(113844)
- 经济(113715)
- 业(84361)
- 管理(78216)
- 企(62006)
- 企业(62006)
- 方法(53895)
- 农(50029)
- 数学(48627)
- 数学方法(48071)
- 农业(32733)
- 财(31389)
- 中国(27135)
- 业经(26943)
- 制(23253)
- 贸(22745)
- 贸易(22741)
- 易(22163)
- 学(21262)
- 地方(21042)
- 务(19560)
- 财务(19500)
- 财务管理(19452)
- 企业财务(18527)
- 策(17290)
- 银(16996)
- 银行(16941)
- 技术(16912)
- 体(16219)
- 融(16130)
- 机构
- 学院(390976)
- 大学(386188)
- 济(162406)
- 经济(159271)
- 管理(153198)
- 理学(133544)
- 理学院(132194)
- 管理学(129874)
- 管理学院(129178)
- 研究(127415)
- 中国(97812)
- 农(85716)
- 科学(79759)
- 京(78423)
- 财(73899)
- 农业(66989)
- 业大(66093)
- 所(64901)
- 中心(61336)
- 财经(59192)
- 研究所(59041)
- 江(58514)
- 经(54044)
- 经济学(49146)
- 北京(47993)
- 范(47324)
- 师范(46710)
- 州(45700)
- 院(45040)
- 经济学院(44741)
- 基金
- 项目(267334)
- 科学(210214)
- 基金(195645)
- 研究(189495)
- 家(172076)
- 国家(170628)
- 科学基金(146325)
- 社会(121356)
- 社会科(114999)
- 社会科学(114965)
- 省(105654)
- 基金项目(103685)
- 自然(96960)
- 自然科(94770)
- 自然科学(94739)
- 自然科学基金(93093)
- 划(88634)
- 教育(86625)
- 资助(80442)
- 编号(75987)
- 成果(60047)
- 重点(59911)
- 部(59353)
- 发(57329)
- 创(55713)
- 科研(52191)
- 创新(52120)
- 课题(51693)
- 教育部(50362)
- 国家社会(50305)
- 期刊
- 济(174363)
- 经济(174363)
- 研究(104790)
- 农(83836)
- 中国(69605)
- 学报(66047)
- 科学(58843)
- 财(57203)
- 农业(56667)
- 管理(51443)
- 大学(49733)
- 学学(47678)
- 融(38682)
- 金融(38682)
- 业经(34252)
- 技术(32751)
- 教育(31435)
- 财经(28642)
- 业(28513)
- 经济研究(27129)
- 问题(24441)
- 经(24427)
- 版(20980)
- 统计(19714)
- 技术经济(19458)
- 世界(18377)
- 策(18240)
- 贸(18064)
- 商业(17878)
- 理论(17858)
共检索到56133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程秀娟
从保障粮食供给安全和农民收益角度出发,以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作为准自然实验,利用双重差分法分别考察该政策对小麦和稻谷的播种面积、产量、价格波动与种植收益的影响。结果显示,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对小麦和稻谷的播种面积具有显著正向影响,有效支撑了国家粮食供给安全;对小麦总产量具有显著增产效应,有助于实现小麦增产高产、提升粮食生产能力;能够有效减少小麦和稻谷的价格波动,国内外粮价倒挂明显收窄,相比之下,稻谷价格波动受该项政策的影响更加突出;对小麦和稻谷的种植收益具有显著负向影响,对稳定并提高粮食生产积极性的激励不足。中国粮食市场发育仍然处于自发调节、以家庭经营为主的组织方式,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建议保持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框架,增强政策弹性,实施渐进式改革。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张爽
本文依据农户供给行为理论和价格预期理论建立粮食主产区早籼稻和混合麦两个主要粮食品种的粮农供给行为模型,采用幼稚性与适应性两种农户价格预期方式模拟了最低收购价影响粮食供给的途径和主产区粮农在最低收购价政策下的供给行为。实证结果表明:政府每年公布的最低收购价格是影响主产区农户粮食供给的主要因素之一;最低收购价格通过引导粮农的价格预期从而对他们的粮食供给行为起导向作用。近年国家稳步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水平,对有效保护粮农利益、调动农民粮食生产积极性,保证重点粮食品种的市场供给起到重要作用。同时,粮食主产区农户小规模分散式的供给行为对粮价信号的放大作用在最低收购价政策制定与执行的过程中应被予以足够重视。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爽
本文选取2004-2010年全国287个市区粮食品种的数据,借鉴农户供给行为理论和价格预期理论,建立了主产区早籼稻、混合麦两个主要粮食品种的粮农供给反应模型,以检验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对主产区的农户粮食完善供给的作用。实证表明,最低收购价政策对粮食主产区农户的粮食供给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基于此研究结论,本文针对最低收购价政策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关键词:
粮食收购 最低收购价政策 农户供给效应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曹慧 张玉梅 孙昊
2017年初,中国已开始着手调整稻谷最低收购价格,本文在此基础上重点讨论了稻谷和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改革对粮食市场和农民收入的影响。通过运用全球农业贸易局部均衡模型(PEATSim),本文设计了2017年稻谷最低收购价格、"成本+利润"、保本价和取消最低收购价格等政策模拟方案,在开放市场条件下评估了各种最低收购价格调整方案对粮食生产、消费、价格和农民收入可能产生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2017年稻谷最低收购价格的下降对中国粮食市场的影响总体比较小,小幅下调小麦最低收购价格的影响也比较有限;但较大幅度下调(超过
关键词:
粮食最低收购价 改革 效果评估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丰 胡舟
本文基于农户供给行为理论和价格预期理论,建立主产区稻农的供给行为模型。采用GLS法对2004-2014年稻谷主产区早籼稻、中晚籼稻和粳稻三个品种的面板数据进行估计,考察了农业种粮成本上升时的粮食最低收购政策实施效果。实证结果表明,政府每年公布的最低收购价对主产区稻农的种植行为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但各类生产成本,尤其是劳动力成本的上升一定程度抑制了最低收购价的实施效果。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朱满德 严西南
最低收购价政策是稳定生产者预期、保护和调动生产者种粮积极性的重要工具之一。利用DEA-Malmquist方法与双重差分模型考察最低收购价政策的实施及其改革调整对小麦全要素生产率的现实影响,结果表明:中国小麦全要素生产率总体保持增长态势,主要由技术进步驱动;最低收购价政策的实施显著促进了小麦技术进步与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政策的改革调整总体促进了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但年际波动较为明显。结论的政策启示在于:要坚持和完善最低收购价政策,发挥稳预期、稳信心功能和对技术进步、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支撑作用,同时要增强政策弹性和实施灵活性,更加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在政策改革调整时要注重采取综合措施保障种粮基本收益,防范对粮食生产和全要素生产率的可能冲击,牢牢掌握粮食安全主动权。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闫晗 乔均 杜蓉
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是我国政府针对粮食行业实施的重要政策。基于2008-2018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本文采用三阶段DEA法、面板Tobit模型以及变系数模型,聚焦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对粮食加工综合技术效率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通过价格"倒逼"和保障粮食加工业可获得粮食数量变动趋势稳定的方式,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的实施促进了粮食加工业综合技术效率提高;由社会发展程度不同,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实施对粮食加工业综合技术效率的影响具有地区异质性,其中,东部地区影响为负,中、西地区影响为正。因此,在确保粮食生产安全的同时,我国短期内应分地区逐步推进粮食价格市场化改革,取消东部地区的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提高中西部地区的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的实施力度;长期而言,我国应全面实现粮食价格市场化改革,创新建立粮食生产保险制度和加工粮食专项储备制度等促进粮食生产和粮食加工业发展的政策,强化相关配套体系建设。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郑风田 普蓂喆
本文以小麦为例,从消费者、生产者、私人粮企、政府等多个角度分析现行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的社会福利影响,认为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在初期达到了社会效益和参与主体效益双赢的局面,但随着国内外形势变化,生产者、私人粮企和社会总福利受到损害。基于此,现行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功过兼有,目标价格制度也存在一定不足,粮食价格调控政策应谨慎渐进调整。
关键词:
粮食最低收购价 托市收购 社会福利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陈会玲 李宁 何啟
近两年,顺应粮食收储制度市场化改革大势,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正逐步进行适应性调整,但最低收购价格政策的未来完善举措及粮食价格形成机制改革抉择由其政策效应历史地决定,很有必要对最低收购价政策的粮食安全效应进行实证分析和理论探讨。本文以湖北省为例,分析自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实施以来的粮食安全状况,采用2010~2016年湖北省中籼稻的历史面板数据实证研究粮食最低收购价对粮食产量和农民经营性收入的影响,深入探究其作用机理,并为未来我国粮食政策走向提出可资借鉴的建议。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波
本文基于2005-2014年省级面板数据,以早籼稻、中籼稻、晚籼稻、粳稻、小麦等五种主要粮食品种为例,构建了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效果模型,使用双重差分设计和反事实模拟方法进行评价。双重差分回归结果表明,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影响存在明显的区域和品种异质性,该结论也得到了反事实模拟方法的验证。因此,我国政府在设计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时,应实行差别化定价政策,以充分体现品种差异、品质差异和区域差异,促进粮食供给结构调整。同时,从最低收购价格中把粮食补贴剥离出来,发挥最低收购价政策兜底作用,调动市场在价格调节与资源配置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波
本文基于2005-2014年省级面板数据,以早籼稻、中籼稻、晚籼稻、粳稻、小麦等五种主要粮食品种为例,构建了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效果模型,使用双重差分设计和反事实模拟方法进行评价。双重差分回归结果表明,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影响存在明显的区域和品种异质性,该结论也得到了反事实模拟方法的验证。因此,我国政府在设计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时,应实行差别化定价政策,以充分体现品种差异、品质差异和区域差异,促进粮食供给结构调整。同时,从最低收购价格中把粮食补贴剥离出来,发挥最低收购价政策兜底作用,调动市场在价格调节与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张建杰
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的有效性事关国家粮食安全大计。笔者以小麦为例,对其最低收购价政策执行前后、执行省区与非执行省区产出的总量、结构与效率进行动态及静态比较,结果表明,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托市效应较为明显,执行省区小麦的产出集中度、播种面积、单产、销售价格以及规模报酬优势稳步提升;同时,最低收购价对非执行省区的"基准价"功能以及辐射传导作用使政策托市效应一定程度上也溢向了非执行省区。适度扩大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的范围与品种,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高粮农收入有重要作用。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士海 李先德
本文利用双差分模型和面板数据模型对小麦、早籼稻、晚籼稻、粳稻、黄玉米、油脂业用大豆和食品业用大豆等七种粮食产品近十年的周度价格数据进行研究,旨在考察中国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是否起到了对粮食市场的托市效应。研究结果显示,最低收购价政策对大部分粮食品种存在托市效应,其中小麦的政策效果最为明显,油脂业用大豆的政策效应为负,同样的政策对主产区和主销区的影响也有所不同。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施勇杰
本文介绍了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的基本情况,分析了目前政策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并从宏观层面提出重新设计最低收购价政策的思考,建立以直接补贴为核心的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
关键词:
粮食 最低收购价政策 直接补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