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489)
- 2023(15928)
- 2022(13726)
- 2021(12680)
- 2020(10661)
- 2019(23888)
- 2018(23522)
- 2017(45376)
- 2016(24755)
- 2015(27343)
- 2014(26453)
- 2013(26153)
- 2012(23878)
- 2011(21562)
- 2010(21203)
- 2009(19333)
- 2008(18699)
- 2007(16318)
- 2006(14069)
- 2005(11933)
- 学科
- 济(99185)
- 经济(99080)
- 管理(72888)
- 业(70145)
- 企(58587)
- 企业(58587)
- 方法(47112)
- 数学(41317)
- 数学方法(40946)
- 农(25694)
- 中国(25428)
- 财(24482)
- 地方(22193)
- 业经(21954)
- 学(21078)
- 技术(20280)
- 贸(18206)
- 贸易(18197)
- 易(17593)
- 农业(17524)
- 制(16737)
- 务(15668)
- 财务(15608)
- 财务管理(15584)
- 环境(15533)
- 理论(15512)
- 企业财务(14829)
- 和(14794)
- 银(14257)
- 银行(14190)
- 机构
- 大学(345382)
- 学院(343664)
- 管理(138271)
- 济(136581)
- 经济(133831)
- 理学(121494)
- 理学院(120133)
- 管理学(118116)
- 管理学院(117503)
- 研究(114093)
- 中国(82771)
- 科学(73200)
- 京(72648)
- 财(60172)
- 农(59869)
- 所(56898)
- 业大(55648)
- 研究所(52492)
- 中心(51505)
- 财经(49474)
- 江(48701)
- 农业(47389)
- 经(45236)
- 北京(45175)
- 范(44281)
- 师范(43754)
- 院(41686)
- 经济学(41328)
- 州(39604)
- 经济学院(37600)
- 基金
- 项目(247157)
- 科学(194483)
- 基金(179963)
- 研究(175943)
- 家(159100)
- 国家(157797)
- 科学基金(135329)
- 社会(112081)
- 社会科(106378)
- 社会科学(106352)
- 省(97380)
- 基金项目(96537)
- 自然(89763)
- 自然科(87697)
- 自然科学(87672)
- 自然科学基金(86139)
- 划(82224)
- 教育(80453)
- 资助(73115)
- 编号(69726)
- 重点(55511)
- 创(55047)
- 成果(54704)
- 部(53825)
- 发(52799)
- 创新(50794)
- 课题(48136)
- 科研(47609)
- 国家社会(46314)
- 教育部(45893)
- 期刊
- 济(140618)
- 经济(140618)
- 研究(96230)
- 中国(61968)
- 学报(60131)
- 科学(53068)
- 农(52658)
- 管理(49435)
- 大学(44621)
- 财(43660)
- 学学(42358)
- 教育(36406)
- 农业(36296)
- 技术(28168)
- 融(27333)
- 金融(27333)
- 业经(23783)
- 财经(23714)
- 经济研究(23426)
- 经(20199)
- 科技(19257)
- 业(19230)
- 问题(18313)
- 技术经济(16898)
- 图书(16543)
- 版(16435)
- 理论(15954)
- 商业(15922)
- 业大(15674)
- 资源(14992)
共检索到48197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程广帅 张赛 芦梦雅
基于2005—2020年省级面板数据,实证考察了最低工资对区域创新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考虑到最低工资与创新之间可能存在互为因果关系,用滞后一期的最低工资作为工具变量来解决这一问题。实证结果发现,最低工资促进了区域创新,其影响机制是要素替代效应和人力资本积累效应。稳健性分析表明,最低工资与区域创新之间确实存在正向因果关系。而异质性分析则表明,最低工资对区域创新的影响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这一影响在东部地区最为显著,西部地区次之,最弱的是中部地区。政府应该加大教育投资,提高劳动力质量,进一步优化教育结构和人力资本结构,通过相关政策激励企业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开展在职培训,提高员工技能水平和人力资本积累,破除影响劳动力流动的障碍,促进劳动力在不同行业和地区间的流动,加快不同知识、思想和观念的沟通、碰撞和交流,提高不同技能劳动力的互补性,从而激励创新。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刘恩猛 吕文栋
最低工资标准的提高对中小企业创新类型的选择有两方面的影响:一是挤压企业创新资源的投入而阻碍创新,二是促使企业通过创新提高劳动力边际收益产品来抵消最低工资带来的影响。文章利用浙江企业问卷调查数据,构建二元选择和多元选择的评定模型(Logit模型),检验了最低工资标准对企业是否研发创新的选择,以及四类非研发创新类型选择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较高的最低工资标准使企业,尤其是非劳动密集型企业更倾向于研发创新,使非研发创新企业更倾向于选择技术和知识采用,更不倾向于选择集成创新。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魏章进 陈树德
本文基于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数据(CHNS),采用面板数据混合估计方法(OLS)研究了最低工资标准提升对工资收入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最低工资标准提升显著提高了总体的工资水平,最低工资标准每提升1%,总体工资水平上涨0.148个百分点;第二,提升最低工资标准对不同工资分布群体具有异质性影响,最低工资对低收入群体的影响要大于高收入群体;第三,最低工资标准对男性、国有部门和高技能群体的收入弹性分别大于女性、非国有部门和低技能群体的收入弹性。一方面,政府要意识到提高最低工资水平对收入分配的积极效果,也要注意对总体工资水平上涨的影响;另一方面,非国有部门政策监管相比于国有部门政府要加大监管力度。此外,在低端劳动力短缺的背景下,无需过度顾虑最低工资的提高会削弱低技能工人的工资水平。
关键词:
最低工资 收入效应 实证研究 准自然实验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王梅
本文对我国东、中、西部三大区域最低工资制度对城市就业的影响进行了研究,首先,对三大区域最低工资实施概况及特点进行了分析,其次,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对三大区域最低工资标准对城镇就业的影响进行了计量分析,最后根据模型计量结论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最低工资标准城镇 就业面板 数据模型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余显财
权利福利是造成一些发达国家"高福利病"的重要诱因。由此,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许多国家都纷纷引入了以EITC制度为代表、再配之以最低工资制度组成的综合性工作福利制度。当前我国正处于公共财政建设和福利制度重构的重要时期,以医疗卫生体系为基本内容的权利福利制度改革因其"减支"而非"增收"的性质限制了其在刺激内需和就业方面的作用。借鉴和引进以"增收"和"刺激就业"为主要目标的EITC制度、配之以现行的最低工资制度来构建中国式工作福利制度是完善政府职能、改善民生和促进经济稳定发展的必要选择。本文在分析EITC制度和最低工资制度的作用机理、优势和经济影响的基础上,对我国未来EITC制度的政策目标和相关...
关键词:
EITC 最低工资 权利福利 工作福利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韩兆洲 魏章进
Using minimum wage standard data and related economic indicators of thirtyfive cities,We do Statistic analyze and determine coefficient of mean proportion method.In our paper,we denote problem of minimum wage of our country in order to supply some benefiting suggestions for govenment department.
关键词:
最低工资 比例系数 实证分析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吴忠 关娇 何江
科学合理的标准测算是最低工资制度有效推行并切实发挥权益保障效应的关键。本文基于文献政策梳理与灰色关联分析的组合方法筛选最低工资标准影响因子,并以1993-2016年间上海市相关统计数据作为研究样本,采用因子分析、因子回归和基于主要因子动态调整相结合的方法构建并实证分析了最低工资标准因子测算模型。研究结果发现:构建所得最低工资因子测算模型的模拟结果与实际执行标准拟合度较高,表明该模型对于最低工资测算具有显著科学可行性和适用性;所选9个因子均与上海市历年最低工资标准具有较强正向关联性,其中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和人均GDP的影响最为显著,而CPI和经济增长率的影响程度相对最弱;上海市最低工资制度具有较高含金量且受到相关政府部门高度关注,相关标准制定已由早期的"就业和物价导向"为主逐渐转变为近年来的"经济发展和收入支出导向",但最低工资与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人均GDP和职工平均工资等部分主要影响因子的比率关系仍不协调。总体说来,上海市最低工资增长和决定机制以及相应配套体制有待进一步完善,最低工资总体水平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在此基础上,为推动上海市乃至全国各地政府制定更为合理适度的最低工资标准而提出系列策略建议。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王光新 姚先国
最低工资制度是政府通过法律手段保障低工资工人的收入、维护劳动者最基本的权益而对劳动力市场进行人为干预的一种政策选择,它对就业的影响引起了人们的广泛争议。本文利用我国2000—2010年30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以最低工资制度最为直接的影响人群——其他人员的就业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可行的广义最小二乘(FGLS)方法考察了该制度对我国就业的影响。实证研究的结果表明,我国的最低工资水平相对于社会平均工资每提高10%,其他人员的就业在社会总就业中的比重下降约为2.3%,敏感性分析和动态回归把弹性范围扩大到-0.09~-0.29,这与国际上早期的时间序列研究的结论基本一致,这表明我国的最低工资制度对我国...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宁光杰
文章从企业、劳动者和政府三方利益的角度构建中国最低工资标准制定和调整影响因素的分析框架,在此基础上,运用全国287个地级市2006、2007年的数据实证分析中国最低工资标准确定的科学性问题。研究发现,中国最低工资的确定基本能够反映三方利益,是其博弈的结果,如高的失业率会导致低的最低工资水平,社会福利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最低工资水平的上升,企业利润扩大、外商投资和私营经济发展可以与最低工资水平的提高同时实现。但仍存在不足和改进的空间,如赡养系数的提高抑制了最低工资水平的增长,最低工资虽然能够随劳动生产率和平均工资水平上涨,但幅度较小。
关键词:
最低工资 劳动力市场 集体谈判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钱诚 胡宗万
基于中国最低工资调整和制造业人工成本变动事实,通过最低工资与企业人工成本关联机制的理论分析,运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的横截面数据,对最低工资调整的影响程度进行了实证考察,并针对完善最低工资调整提出政策建议。
关键词:
最低工资 制造业 人工成本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李后建
本文使用世界银行提供的关于中国制造业企业营商环境质量调查数据,检验了最低工资标准对企业创新行为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结果显示:在短期内,最低工资标准上浮会弱化企业的双元创新行为:探索式和开发式创新行为。进一步地,本研究还揭示了最低工资标准影响企业双元创新的调节机制和渠道机制。调节机制是法治质量水平和国有控股比例都弱化了最低工资标准对企业双元创新行为的消极影响。渠道机制分别为员工薪资、研发支出和员工培训。此外,稳健性检验结果表明,对于不同规模和不同创新水平的企业而言,最低工资标准对企业双元创新行为的影响具有异质性。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李后建
本文使用世界银行提供的关于中国制造业企业营商环境质量调查数据,检验了最低工资标准对企业创新行为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结果显示:在短期内,最低工资标准上浮会弱化企业的双元创新行为:探索式和开发式创新行为。进一步地,本研究还揭示了最低工资标准影响企业双元创新的调节机制和渠道机制。调节机制是法治质量水平和国有控股比例都弱化了最低工资标准对企业双元创新行为的消极影响。渠道机制分别为员工薪资、研发支出和员工培训。此外,稳健性检验结果表明,对于不同规模和不同创新水平的企业而言,最低工资标准对企业双元创新行为的影响具有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吴群锋 蒋为
文章构建了一个包含最低工资标准与企业家能力的创业选择模型,并提出理论假设,从理论上考察了最低工资标准与企业家能力对创业的影响。进一步,采用2011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与各地区最低工资标准数据,通过构建计量模型就最低工资标准对创业的影响进行了测算与检验。研究结果表明:最低工资标准所带来的劳动力成本效应显著抑制了各地区的创业活力,这一创业抑制效应不仅表现在对创业倾向的影响上,而且体现在对创业规模的抑制效应上。研究结果同样表明:最低工资对创业的抑制效应对于不同的创业行业与创业类型具有显著的差异性,对于服务业项目的创业与创立企业、合伙企业的创业类型的创业活动具有更强的抑制效应。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玉柯 陶永朝 张超
利用全国30个省份建筑业面板数据分析最低工资的就业效应,并用中介效应模型分析其作用机制。从全国来看,最低工资对建筑业就业具有正效应。进一步研究,这种正效应部分是通过人力资本水平提升和技术进步引起的劳动生产率提高实现的。最低工资对就业的影响存在阈值,在该阈值之前,提高最低工资会减少就业;超过该阈值,提高最低工资会增加就业。目前提高最低工资不仅有利于就业,而且对企业生产方式的改进和劳动生产率都有促进作用。
关键词:
最低工资 就业效应 作用机制 面板数据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王梅
本文对最低工资理论模型进行了拓展分析,并以深圳为案例分析了最低工资制度对区域就业的影响。在跨区域劳动力流动的情况下,区域劳动力市场均衡工资趋近最低工资标准,并且不会导致区域就业量的下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