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036)
- 2023(13281)
- 2022(11819)
- 2021(11169)
- 2020(9426)
- 2019(21982)
- 2018(21965)
- 2017(42218)
- 2016(23258)
- 2015(25912)
- 2014(26059)
- 2013(25752)
- 2012(23837)
- 2011(21402)
- 2010(21155)
- 2009(19221)
- 2008(18826)
- 2007(16202)
- 2006(14039)
- 2005(11900)
- 学科
- 济(89016)
- 经济(88914)
- 管理(63705)
- 业(61066)
- 企(49914)
- 企业(49914)
- 方法(42441)
- 数学(36789)
- 数学方法(36280)
- 农(25378)
- 学(22099)
- 财(22085)
- 中国(22080)
- 地方(20840)
- 业经(19659)
- 农业(17426)
- 理论(15494)
- 制(15033)
- 贸(14622)
- 贸易(14615)
- 和(14583)
- 务(14450)
- 财务(14380)
- 财务管理(14351)
- 环境(14313)
- 技术(14119)
- 易(14105)
- 企业财务(13582)
- 银(12451)
- 银行(12404)
- 机构
- 大学(325337)
- 学院(322633)
- 管理(128107)
- 济(120749)
- 经济(117860)
- 理学(111698)
- 理学院(110363)
- 研究(108903)
- 管理学(108268)
- 管理学院(107708)
- 中国(78491)
- 科学(71865)
- 京(69539)
- 农(56727)
- 所(55505)
- 财(55179)
- 业大(52182)
- 研究所(51234)
- 中心(49425)
- 江(47260)
- 范(45349)
- 师范(44914)
- 财经(44697)
- 农业(44621)
- 北京(43460)
- 经(40634)
- 院(39863)
- 州(38453)
- 师范大学(36573)
- 经济学(35155)
- 基金
- 项目(229416)
- 科学(179245)
- 研究(165133)
- 基金(164879)
- 家(144849)
- 国家(143643)
- 科学基金(122438)
- 社会(101466)
- 社会科(95909)
- 社会科学(95878)
- 省(91442)
- 基金项目(88735)
- 自然(81841)
- 自然科(79903)
- 自然科学(79877)
- 自然科学基金(78414)
- 划(76804)
- 教育(75849)
- 资助(67957)
- 编号(67436)
- 成果(54525)
- 重点(51436)
- 部(50024)
- 发(48439)
- 创(47143)
- 课题(46736)
- 科研(44290)
- 创新(44033)
- 计划(42558)
- 教育部(42182)
- 期刊
- 济(128830)
- 经济(128830)
- 研究(91358)
- 中国(59712)
- 学报(56028)
- 农(50770)
- 科学(50669)
- 管理(43404)
- 大学(41479)
- 财(41425)
- 学学(38847)
- 教育(37317)
- 农业(35514)
- 技术(27597)
- 融(24042)
- 金融(24042)
- 业经(21300)
- 财经(20501)
- 经济研究(19436)
- 图书(18588)
- 业(18375)
- 经(17336)
- 问题(17119)
- 资源(16543)
- 版(16527)
- 科技(16493)
- 理论(15464)
- 技术经济(15314)
- 业大(14611)
- 实践(14380)
共检索到45977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李恩平 张倩
最低工资标准的制定关系着劳动者基本收入水平的维护,探明最低工资标准适度性问题是科学合理地制定最低工资标准的重要前提。针对山西省及周边部分省份最低工资标准的适度性进行评价与比较,选取最低工资标准的影响因素进行相关回归分析,对最低工资标准实施的相对适度水平进行判别并利用ELES模型进一步对各省最低工资标准进行理论测算,结果表明:(1)最低工资标准与职工平均工资、人均GDP、人均消费支出都存在比例失衡的问题,失业率对最低工资标准起着重要的监测与预警作用;(2)五个省份目前实际执行的最低工资标准与理论值相比仍有较大的差距,其中陕西省和山西省差距最小,湖北省和河南省次之,安徽省差距最大。鉴于此,提出应该按照发展线水平加快调整省内较低档次的最低工资标准。
关键词:
最低工资标准 适度性 ELES模型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吴忠 关娇 何江
科学合理的标准测算是最低工资制度有效推行并切实发挥权益保障效应的关键。本文基于文献政策梳理与灰色关联分析的组合方法筛选最低工资标准影响因子,并以1993-2016年间上海市相关统计数据作为研究样本,采用因子分析、因子回归和基于主要因子动态调整相结合的方法构建并实证分析了最低工资标准因子测算模型。研究结果发现:构建所得最低工资因子测算模型的模拟结果与实际执行标准拟合度较高,表明该模型对于最低工资测算具有显著科学可行性和适用性;所选9个因子均与上海市历年最低工资标准具有较强正向关联性,其中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和人均GDP的影响最为显著,而CPI和经济增长率的影响程度相对最弱;上海市最低工资制度具有较高含金量且受到相关政府部门高度关注,相关标准制定已由早期的"就业和物价导向"为主逐渐转变为近年来的"经济发展和收入支出导向",但最低工资与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人均GDP和职工平均工资等部分主要影响因子的比率关系仍不协调。总体说来,上海市最低工资增长和决定机制以及相应配套体制有待进一步完善,最低工资总体水平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在此基础上,为推动上海市乃至全国各地政府制定更为合理适度的最低工资标准而提出系列策略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魏章进 韩兆洲
文章简要评述了现有的测算最低工资标准的各种方法,对测算贫困线的马丁法进行了借鉴和改进,提出了测算最低工资的一种新方法—改进的马丁法,并对广州、北京、上海、深圳、四个城市的最低工资标准进行了实证分析。
关键词:
最低工资 测算方法 马丁法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林原 曹媞
本文从经济转型期我国的现实国情出发,分析了应用马丁法测算最低工资标准的局限性。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基于改进马丁法的最低工资标准测算模型,并以北京市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
关键词:
最低工资 马丁法 测算模型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叶志鹏 郑苏法
本文利用1994-2010年统计数据,总结了浙江省在最低工资标准制定方面的主要问题。通过引入德尔菲法重建了最低工资标准测算模型,并通过相关性检验将人均GDP、CPI等关联因素纳入最低工资标准动态调整机制中,最终构建了一套基于GDP的最低工资标准德尔菲法测算模型,并利用浙江省统计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本文最后提出如何有效发挥最低工资标准制定机制的若干政策建议。
关键词:
最低工资标准 GDP 德尔菲法 测算模型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刘金祥
最近几年是我国最低工资标准调整频率最快、调整幅度最大的几年。1994年至2004年3月,10年间全国每个省份平均调整最低工资标准3.8次左右。2004年4月至2006年底,不到3年里,每个省份平均调整1.9次左右。在调整频率加快的同时,最低工资标准提高幅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韩兆洲 魏章进
Using minimum wage standard data and related economic indicators of thirtyfive cities,We do Statistic analyze and determine coefficient of mean proportion method.In our paper,we denote problem of minimum wage of our country in order to supply some benefiting suggestions for govenment department.
关键词:
最低工资 比例系数 实证分析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邸俊鹏 韩清
本文采用"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1996~2010年的微观数据以及全国12个省份的最低工资数据,在控制地区差异和时间趋势的基础上,实证分析了最低工资标准上调对我国城镇居民工资收入的期望、整个分布以及低收入群体的异质性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最低工资每提高1%,工资收入平均提高0.6%。最低工资对收入的影响主要集中在低收入人群,而对于高收入群体是否存在溢出效应是不确定的。最低工资对低收入群体中不同年龄和技能水平的劳动力具有异质性影响。最低工资有利于低收入者工资水平的提升,尤其对中老年低技能劳动力发挥了重要保障作用。最后给出相应的政策启示和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鲍春雷
本文通过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对我国最低工资标准上调的就业效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社会平均工资上涨带动了最低工资的上调,但最低工资上调并未显著造成社会平均工资上涨;控制了GDP和社会平均工资的影响后,我国最低工资标准上调并未对就业产生明显的影响;部分低收入行业的工资和就业受最低工资标准上调的影响明显。
关键词:
最低工资 就业 面板数据模型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王国洪 杨翠迎
文章以2000年~2011年我国30个省级面板数据为基础,利用可行的广义最小二乘法(FGLS),对影响我国最低工资标准的因素进行了定量研究。研究发现,最低生活保障和职工平均工资是影响我国最低工资标准的最主要因素,失业率和人均固定资产投资对我国最低工资标准也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为了制定科学合理的最低工资标准,应综合考虑多种影响因素,并合理调节最低工资标准、失业保险金标准和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之间的待遇梯度。
关键词:
最低工资 影响因素 广义最小二乘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魏章进 韩兆洲
文章归纳了最低工资测算方法,并在因子分析基础上揭示了当前我国最低工资标准制定的主要影响因素;提出了最低工资的因子测算模型,选取我国36个大中城市进行实证研究并提出动态调整模型,测算和调整我国的最低工资标准。
关键词:
最低工资 测算方法 因子回归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郑志国
我国《促进就业规划》提出"十二五"时期绝大多数地区最低工资标准达到当地城镇从业人员平均工资的40%以上。但是目前绝大多数省份的最低工资标准明显低于当地城镇从业人员平均工资的40%。为实现"十二五"规划目标,有必要采用比例法来制定最低工资标准,即按照从业人员平均工资的适当比例来确定最低工资标准。各地采用比例法制定当地最低工资标准,关键是准确统计当地城镇从业人员的平均工资,把最低工资标准控制在当地平均工资的40%~60%之间。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吴忠 关娇 何江
科学合理的测算方法是最低工资标准制定及其制度有效施行并切实发挥权益保障效应的关键。本研究以上海市2007—2016年相关统计数据作为研究样本,分别采用比重法、恩格尔系数法、国际收入比例法、因子测算模型和ELES模型等5种方法实证测算最低工资标准,进而构建基于CRITIC-熵权法进行客观赋权的组合测算模型,并以灰色关联分析所得主要影响因子作为参考依据进行动态调整。研究结果发现:(1)5种单一算法中比重法和恩格尔系数法所得理论最低工资标准整体水平偏低,国际收入比例法所得温饱线与执行标准较接近而发展线则显著偏高,因子测算模型和ELES模型测算结果总体较为理想;(2)构建所得最低工资标准组合测算模型的模拟结果与实际执行标准拟合度较高,表明上海市近10年来最低工资标准制定含金量较高,相应标准已基本满足低收入劳动者生存和温饱需求,尤其近年来相关情况已得到显著改善;(3)深入分析来看,上海市最低工资标准仍普遍低于发展线需求,且与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人均GDP和职工平均工资等主要影响指标的比率关系并不协调,表明上海市最低工资标准制定及相应配套体制仍有较大提升改善空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