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878)
- 2023(7035)
- 2022(6183)
- 2021(5602)
- 2020(5056)
- 2019(11690)
- 2018(11414)
- 2017(22286)
- 2016(12608)
- 2015(14373)
- 2014(14893)
- 2013(14874)
- 2012(14287)
- 2011(12915)
- 2010(13010)
- 2009(12265)
- 2008(12653)
- 2007(11754)
- 2006(9962)
- 2005(9054)
- 学科
- 济(57712)
- 经济(57660)
- 管理(32317)
- 业(31474)
- 方法(26898)
- 数学(24096)
- 数学方法(23875)
- 企(23212)
- 企业(23212)
- 农(16128)
- 地方(15321)
- 中国(13797)
- 财(13274)
- 学(12677)
- 农业(10987)
- 贸(10932)
- 贸易(10932)
- 易(10557)
- 业经(10266)
- 制(9345)
- 地方经济(9286)
- 和(8771)
- 环境(8370)
- 融(8290)
- 金融(8288)
- 银(8105)
- 银行(8077)
- 务(7861)
- 财务(7841)
- 财务管理(7815)
- 机构
- 大学(190360)
- 学院(189151)
- 济(77786)
- 经济(76047)
- 管理(69805)
- 研究(66980)
- 理学(59879)
- 理学院(59094)
- 管理学(58053)
- 管理学院(57688)
- 中国(49721)
- 科学(42994)
- 京(40808)
- 农(36307)
- 所(36012)
- 财(35005)
- 研究所(32912)
- 中心(31163)
- 业大(30038)
- 江(29376)
- 农业(29001)
- 财经(27976)
- 范(26543)
- 师范(26269)
- 北京(25946)
- 经(25209)
- 经济学(24505)
- 院(23753)
- 州(23400)
- 经济学院(22427)
- 基金
- 项目(125001)
- 科学(96860)
- 研究(90500)
- 基金(88464)
- 家(77939)
- 国家(77294)
- 科学基金(64277)
- 社会(55711)
- 社会科(52678)
- 社会科学(52661)
- 省(49573)
- 基金项目(46976)
- 划(42443)
- 教育(41895)
- 自然(41210)
- 自然科(40161)
- 自然科学(40148)
- 自然科学基金(39424)
- 编号(37733)
- 资助(36869)
- 成果(31280)
- 重点(28960)
- 发(28501)
- 部(28117)
- 课题(26495)
- 创(25408)
- 科研(24437)
- 创新(23911)
- 计划(23620)
- 教育部(23271)
共检索到27600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张倩倩 李恩平
实行最低工资制度有利于维护劳动者的权益,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本文选择了经济欠发达和中等发达的11个省份,对其最低工资标准的现状进行区域比较,认为这些省份的最低工资标准的增长速度并没有跟上城镇职工平均工资的增长速度;剔除物价指数后的实际最低工资同名义最低工资差距越来越大;最低工资标准的增长速度与人均GDP的增长速度还有较大差距;而且各年的最低工资标准基本都低于月人均消费性支出,且差额越来越大。建议在制定和调整最低工资标准时要全面考虑各种影响因素,使最低工资标准合理改进。
关键词:
最低工资标准 区域比较 人均GDP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魏章进 韩兆洲 余鹏翼
最低工资标准是最低工资制度能否有效实施的关键,本文归纳了最低工资的各种影响因素,对最低工资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定性分析以及灰关联定量分析。结果表明现阶段我国的最低工资标准依然处于补涨阶段,并与主要的经济水平发展指标具有较强关联性,但是与消费价格指数和人均就业面并不存在最为紧密的相关。
关键词:
最低工资 影响因素 灰关联分析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李福莉
文章利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277个地级市最低工资标准数据,对中国最低工资标准和工业企业利润率的整体特征、区域特征和行业特征进行了详实地分析,研究发现:中国整体最低工资标准逐年上升,但最低工资占职工平均工资的比值始终低于国际通用水平且呈波动下降趋势。东部地区最低工资标准始终处于全国领先地位,但东部地区最低工资占职工平均工资的比值略低于其他地区。中国工业企业利润率整体呈上升态势,但增速缓慢。西部地区工业企业利润率明显地低于东部、中部和东北地区,中部地区工业企业利润率在2008年以后反超东部地区。中国工业企业利润率存在显著的行业差异。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张西业 程名望
最低工资制度是世界各国普遍采用的劳动保障制度,其目的在于维护劳动者取得劳动报酬的合法权利,保障劳动者尤其是低收入劳动者及其家庭成员的基本生活。文章依据相关法规政策规定的最低工资标准制定时需要考虑的因素,从保障低收入劳动者基本生活需要的角度,应用统计性描述方法对1993-2012年上海市最低工资与职工平均工资、人均GDP、最低社会保障线、人均消费性支出等进行分析。分析结果发现上海市最低工资与职工月平均工资的比远低于40%~60%的国际标准,与人均GDP的比值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表明上海市最低工资标准偏低,需要
关键词:
最低工资 平均工资 社会保障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吴潇雯 曾晓慧
通过对2014年广东省最低工资标准评估发现,扣除物价增长因素后,近三年,广东最低工资标准基本与GDP、人均GDP实现同步增长;从增幅看,最低工资标准增长基本与近年经济发展同步增长;从数额看,广东近六成职工的正常工作时间工资已高于最低工资,当前最低工资标准的调整对企业总成本的影响不会太大。根据评估情况,我们建议,通过建立最低工资标准定期调整机制,改变最低工资标准偏低的现状,探索制订行业最低工资标准,加强劳动定员定额标准建设,完善最低工资制度。
关键词:
最低工资标准 工资水平 基本保障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刘军胜 苏海南
最低工资制度在我国诞生于1993年,最低工资标准在我国执行十余年来,几经修订和调整,在人民社会经济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对我国29个省市最低工资标准近十年来的变动趋势进行了一些粗浅的分析,对有关最低工资标准的变动和调整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供有关部门修改和完善最低工资标准时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
最低工资标准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张学鹏 宋蕾
运用全国31个省级面板数据分别从静态和动态实证分析收入、支出和劳动力市场供求状态三方面因素对中国最低工资标准及其变动的影响,得出以下重要结论:静态研究发现,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城镇居民定基消费者价格指数对最低工资标准的影响最大,人均GDP次之,其他因素影响很小。动态研究发现,城镇居民环比消费者价格指数对最低工资标准增长变动的影响最大,其他因素影响很小。最后,根据实证分析结果,结合实际情况,对中国最低工资标准的确定提出了一些值得参考的建议。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宁光杰
文章从企业、劳动者和政府三方利益的角度构建中国最低工资标准制定和调整影响因素的分析框架,在此基础上,运用全国287个地级市2006、2007年的数据实证分析中国最低工资标准确定的科学性问题。研究发现,中国最低工资的确定基本能够反映三方利益,是其博弈的结果,如高的失业率会导致低的最低工资水平,社会福利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最低工资水平的上升,企业利润扩大、外商投资和私营经济发展可以与最低工资水平的提高同时实现。但仍存在不足和改进的空间,如赡养系数的提高抑制了最低工资水平的增长,最低工资虽然能够随劳动生产率和平均工资水平上涨,但幅度较小。
关键词:
最低工资 劳动力市场 集体谈判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郑志国
我国《促进就业规划》提出"十二五"时期绝大多数地区最低工资标准达到当地城镇从业人员平均工资的40%以上。但是目前绝大多数省份的最低工资标准明显低于当地城镇从业人员平均工资的40%。为实现"十二五"规划目标,有必要采用比例法来制定最低工资标准,即按照从业人员平均工资的适当比例来确定最低工资标准。各地采用比例法制定当地最低工资标准,关键是准确统计当地城镇从业人员的平均工资,把最低工资标准控制在当地平均工资的40%~60%之间。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刘贯春 陈登科 丰超
通过利用1998—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251个地级市统计数据,以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离散程度作为资源错配的度量指标,本文实证检验了最低工资标准对中国资源错配的影响,并重点探讨了潜在的作用机制。研究结果发现,最低工资标准的上调有利于改善资源错配,且该效应在东、中、西三大区域趋于增强。同时,最低工资标准对不同类型企业的资源错配具有异质性影响,伴随着国有企业和非出口企业的资源错配得到改善,非国有企业和出口企业并未受到显著影响。进一步的传导机制检验结果表明,通过增加低效率企业退出市场的概率和对企业生产率的非对称提升作用两条途径,最低工资标准使得企业生产率的分布收紧,从而改善了资源错配。此外,上述机制在不同类型企业中存在显著差异,从而使得最低工资标准的资源错配改善效应存在异质性。对于国有企业和非国有企业而言,企业生产率的非对称效应占据主导地位;对于出口企业和非出口企业而言,低效率企业退出市场占据主导地位。本文的研究结论表明,尽管最低工资标准在短期内可能会通过推动劳动成本上升而降低社会就业,但从长期看有助于通过"倒逼机制"来改善资源在不同企业间的错配,从而实现经济增长与结构转型。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刘贯春 陈登科 丰超
通过利用1998—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251个地级市统计数据,以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离散程度作为资源错配的度量指标,本文实证检验了最低工资标准对中国资源错配的影响,并重点探讨了潜在的作用机制。研究结果发现,最低工资标准的上调有利于改善资源错配,且该效应在东、中、西三大区域趋于增强。同时,最低工资标准对不同类型企业的资源错配具有异质性影响,伴随着国有企业和非出口企业的资源错配得到改善,非国有企业和出口企业并未受到显著影响。进一步的传导机制检验结果表明,通过增加低效率企业退出市场的概率和对企业生产率的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邸俊鹏 韩清
本文采用"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1996~2010年的微观数据以及全国12个省份的最低工资数据,在控制地区差异和时间趋势的基础上,实证分析了最低工资标准上调对我国城镇居民工资收入的期望、整个分布以及低收入群体的异质性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最低工资每提高1%,工资收入平均提高0.6%。最低工资对收入的影响主要集中在低收入人群,而对于高收入群体是否存在溢出效应是不确定的。最低工资对低收入群体中不同年龄和技能水平的劳动力具有异质性影响。最低工资有利于低收入者工资水平的提升,尤其对中老年低技能劳动力发挥了重要保障作用。最后给出相应的政策启示和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吴春明 王成民
案情简介卞某2009年入职某汽车生产企业从事机械工艺设计工作,双方签订了3年期的劳动合同,约定工资为每月2800元。合同于2011年12月31日到期后,因受市场需求影响,用人单位决定不再续订劳动合同并签发了终止劳动合同证明书。在经济补偿金方面,用人单位主张按照合同约定工资2800元计算,卞某主张按照终止劳动合同前12个月的平均工资4200元计算,双方发生争议。卞某于2012年2月向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起仲裁申请,仲裁委在调解未果的情况下于3月12日开庭审理了此案。需要说明的是,当地省政府于2012年2月29日下发了《关于公布全省最低工资标准的通知》并于3月1日起执行,将原来的月最低工资标准...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刘金焕 陈丽珍
基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海关数据库的匹配数据,文章探究了最低工资标准对中国企业进口学习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低工资标准明显促进了中国企业的进口学习效应;最低工资标准对处于衰退期企业的进口学习效应具有最大的正向促进效应,对处于初创期和成熟期企业进口学习效应的正向促进效应最小;考虑到企业的异质性特征,最低工资标准对资本品进口企业、进口来源于OECD国家的企业、一般贸易企业、私营企业和东部地区企业的进口学习效应具有更大的正向促进效应;从影响机制来看,最低工资标准通过成本效应抑制了企业的进口学习效应,但通过创新效应促进了企业的进口学习效应,且成本效应小于创新效应。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张军 赵达 周龙飞
虽然最低工资政策的出发点是为了维持正规部门低收入者生活水平,但本文发现其执行效果并不局限于此,而是在一定条件下对中国经济存在"大推进"作用,即有利于更高工资、更高消费和正规化均衡的实现。结果显示:最低工资标准对正规部门就业者工资收入提升弹性大于非正规部门就业者,且从分位数看表现为"U"型,因此,最低工资标准上涨拉大了部门间和部门内就业者工资差距;最低工资标准提高对消费支出刺激作用明显,每10%的增长预计能够带来四省市城镇居民消费支出增加约11.67亿元;随着本地实际最低工资标准的提高,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中的正规部门出现扩张,非正规部门出现收缩,而制造业和房地产业则呈现出"逆正规化"趋势。基于"大推进"理论,本文分析认为,在最低工资标准大范围、高频率、大幅度攀升背景下,需求和行业TFP增速是就业正规化出现行业异质性的重要原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