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017)
2023(6591)
2022(5201)
2021(4642)
2020(4042)
2019(8882)
2018(8677)
2017(16782)
2016(8720)
2015(9438)
2014(9182)
2013(9206)
2012(8207)
2011(6813)
2010(6998)
2009(6859)
2008(7328)
2007(6688)
2006(5876)
2005(5554)
作者
(23841)
(20032)
(20025)
(18584)
(12884)
(9299)
(8990)
(7623)
(7433)
(7236)
(6737)
(6703)
(6603)
(6208)
(6183)
(5943)
(5941)
(5796)
(5715)
(5680)
(5025)
(4888)
(4781)
(4582)
(4570)
(4528)
(4423)
(4298)
(3951)
(3762)
学科
(69353)
(66692)
企业(66692)
管理(48008)
(43553)
经济(43488)
业经(23719)
(20459)
方法(18466)
(18180)
(18059)
财务(18049)
财务管理(18040)
企业财务(17117)
农业(14422)
技术(14239)
企业经济(11765)
(11589)
数学(11372)
数学方法(11327)
(11035)
经营(10668)
技术管理(9901)
(9823)
(9731)
理论(9198)
(8774)
决策(8497)
中国(8177)
体制(8097)
机构
学院(132124)
大学(123749)
(60531)
经济(59704)
管理(59618)
理学(51104)
理学院(50771)
管理学(50458)
管理学院(50218)
研究(34768)
中国(30930)
(30301)
(24598)
财经(23895)
(21727)
(21679)
(20870)
商学(18790)
商学院(18637)
科学(17945)
经济学(17676)
财经大学(17473)
业大(17205)
农业(17052)
经济管理(16781)
(16418)
中心(16332)
经济学院(16166)
(15949)
北京(14997)
基金
项目(81718)
科学(67492)
研究(62854)
基金(61694)
(51592)
国家(51028)
科学基金(47186)
社会(42841)
社会科(40783)
社会科学(40774)
(33198)
基金项目(32775)
自然(29652)
自然科(29063)
自然科学(29055)
自然科学基金(28667)
教育(27484)
(27148)
(25559)
编号(24658)
资助(24208)
(21357)
创新(18840)
(18742)
(18327)
国家社会(17990)
成果(17915)
(17665)
重点(17518)
人文(16977)
期刊
(71545)
经济(71545)
研究(37098)
(29145)
管理(27965)
中国(23146)
(21602)
农业(15135)
科学(15016)
业经(14737)
技术(13969)
学报(13130)
财经(12715)
(12141)
金融(12141)
大学(11336)
学学(11195)
(11063)
经济研究(10759)
(10646)
财会(10472)
技术经济(9873)
问题(8919)
会计(8745)
现代(8130)
世界(7669)
商业(7599)
经济管理(7213)
通讯(7064)
会通(7060)
共检索到19728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晓辉  刘志远  田马飞  李宾  
作为旨在促进公平收入的重要政策工具,最低工资制度的影响广泛而深远。文章考察了最低工资标准上涨背景下企业是否会利用杠杆操纵达到提升自身资金获取能力的目的。研究发现,最低工资标准上调会显著加剧企业杠杆操纵行为,其作用机制在于最低工资标准上调带来的经营杠杆提升引发了企业债务融资能力受限问题。在劳动力依赖程度高、劳动力质量低、面临的融资约束强、融资结构更依赖银行融资以及成本转嫁能力弱的企业中这种加剧作用更明显;最低工资标准上调引发的杠杆操纵使企业在获取更多信贷资金的同时,也增大了企业债务违约风险,并最终降低了企业价值;而政府减税政策能够有效缓解最低工资标准上调对企业杠杆操纵的加剧作用。文章对政府协调政策利弊,实现中国最低工资政策工具的优化,避免短期风险隐患的累积,并最终助力“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刘行  赵晓阳  
作为保障劳动者权益的重要举措,中国的最低工资标准制度产生了持续而广泛的影响。本文尝试从企业避税视角理解这一制度的潜在影响。理论上,最低工资标准的上涨会增加企业的劳动力成本与生产调整难度,这会使企业在遭遇负面冲击时更有可能陷入经营困境,此时企业通过税收规避抵御风险的需求增加。以中国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结果支持了上述理论推断。企业所在地区的月最低工资标准每上涨100元,企业通过避税所带来的所得税现金流出会下降约2.52%。进一步,最低工资标准上涨对企业避税的促进作用主要集中在那些劳动力成本更有可能因最低工资标准上调而增加的企业(劳动密集度较高、平均工资水平较低和成本转嫁能力较弱的企业),以及遭遇负面冲击时更有可能陷入经营困境的企业(成长性较高、规模较小、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入较少和经营杠杆系数较高的企业)。最后,最低工资标准上涨背景下的企业避税行为降低了企业经营风险,提升了企业价值。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李后建  
本文使用世界银行提供的关于中国制造业企业营商环境质量调查数据,检验了最低工资标准对企业创新行为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结果显示:在短期内,最低工资标准上浮会弱化企业的双元创新行为:探索式和开发式创新行为。进一步地,本研究还揭示了最低工资标准影响企业双元创新的调节机制和渠道机制。调节机制是法治质量水平和国有控股比例都弱化了最低工资标准对企业双元创新行为的消极影响。渠道机制分别为员工薪资、研发支出和员工培训。此外,稳健性检验结果表明,对于不同规模和不同创新水平的企业而言,最低工资标准对企业双元创新行为的影响具有异质性。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张明源  薛宇择  
本文利用工业企业数据库和境外投资企业名录的匹配数据,以及手工收集的各地区每年度最低工资标准数据,实证考察了最低工资标准与微观企业对外投资行为的关系。我们发现,提高最低工资标准会"倒逼"企业"走出去",促使企业对外投资。在使用工具变量和以企业变更经营地点构造准自然实验来控制内生性问题后,这种正向作用仍然显著。进一步分析发现,最低工资标准的提高,会促使融资能力强、资本密集度大、生产率高的优秀企业进行对外投资。本文结论表明,在我国劳动成本不断提高的背景下,最低工资相关政策的制定需要充分协调企业实际经营活动,既要引导企业积极转变原有发展方式,勇敢"走出去",又需避免产业"空心化"的问题。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李后建  
本文使用世界银行提供的关于中国制造业企业营商环境质量调查数据,检验了最低工资标准对企业创新行为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结果显示:在短期内,最低工资标准上浮会弱化企业的双元创新行为:探索式和开发式创新行为。进一步地,本研究还揭示了最低工资标准影响企业双元创新的调节机制和渠道机制。调节机制是法治质量水平和国有控股比例都弱化了最低工资标准对企业双元创新行为的消极影响。渠道机制分别为员工薪资、研发支出和员工培训。此外,稳健性检验结果表明,对于不同规模和不同创新水平的企业而言,最低工资标准对企业双元创新行为的影响具有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刘金焕  陈丽珍  
基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海关数据库的匹配数据,文章探究了最低工资标准对中国企业进口学习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低工资标准明显促进了中国企业的进口学习效应;最低工资标准对处于衰退期企业的进口学习效应具有最大的正向促进效应,对处于初创期和成熟期企业进口学习效应的正向促进效应最小;考虑到企业的异质性特征,最低工资标准对资本品进口企业、进口来源于OECD国家的企业、一般贸易企业、私营企业和东部地区企业的进口学习效应具有更大的正向促进效应;从影响机制来看,最低工资标准通过成本效应抑制了企业的进口学习效应,但通过创新效应促进了企业的进口学习效应,且成本效应小于创新效应。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林灵  阎世平  
本文考察最低工资标准变动对制造业企业外资持股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最低工资标准向上调整对外资持股的影响存在双重异质性效应:一是资本异质性效应,最低工资标准提高对港澳台资持股比例的负面影响显著大于对外商持股比例的影响;二是行业异质性效应,外资持股减少的效应在劳动密集型行业中较强,在技术密集型行业中较弱。进一步探索性分析显示:港澳台资受负面影响较大的原因可能在于其企业劳动密集度较高,同时工资分布更偏向于最低工资标准邻近区域;提高最低工资标准显著增加了企业陷入外资与实收资本双减困境的概率。本文使用Heckman两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李后建  王颖  
利用我国25个城市最低工资标准数据匹配到世界银行关于中国制造业企业调查数据,从实证角度探究了最低工资标准对企业产能利用率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表明,最低工资标准上浮会显著降低企业的产能利用率。同时,本文还揭示了最低工资标准影响企业产能利用率的调节机制和渠道机制。进一步研究发现,对不同规模和类型企业而言,最低工资标准上浮对企业产能利用率的影响存在异质性。研究结论为深层次理解经济转型时期,中国制造业企业产能过剩的原因提供了新的线索。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林灵  阎世平  
本文考察最低工资标准变动对制造业企业外资持股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最低工资标准向上调整对外资持股的影响存在双重异质性效应:一是资本异质性效应,最低工资标准提高对港澳台资持股比例的负面影响显著大于对外商持股比例的影响;二是行业异质性效应,外资持股减少的效应在劳动密集型行业中较强,在技术密集型行业中较弱。进一步探索性分析显示:港澳台资受负面影响较大的原因可能在于其企业劳动密集度较高,同时工资分布更偏向于最低工资标准邻近区域;提高最低工资标准显著增加了企业陷入外资与实收资本双减困境的概率。本文使用Heckman两阶段方法纠正样本自选择行为,还做了多种稳健性检验,发现以上研究结论依然成立。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李后建  秦杰  张剑  
为了探究最低工资标准如何影响企业雇佣结构,采用城市最低工资数据匹配世界银行提供的企业问卷调查数据库,实证检验了最低工资标准对企业雇佣结构的影响及作用机制。与经济理论预期一致的是,研究发现最低工资标准的上调会"倒逼"企业提高管理水平,具体表现为最低工资标准的上调会促使企业显著调减非生产性正式职工和低技能正式职工的比例,不过,最低工资标准的上调也会激励企业通过显著调增临时工的比例来提高用工灵活性;其次,最低工资标准的上调会导致劳动力市场上更加严重的女性就业歧视问题,具体表现为最低工资标准上调会激励企业调减女性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李后建  王颖  
利用我国25个城市最低工资标准数据匹配到世界银行关于中国制造业企业调查数据,从实证角度探究了最低工资标准对企业产能利用率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表明,最低工资标准上浮会显著降低企业的产能利用率。同时,本文还揭示了最低工资标准影响企业产能利用率的调节机制和渠道机制。进一步研究发现,对不同规模和类型企业而言,最低工资标准上浮对企业产能利用率的影响存在异质性。研究结论为深层次理解经济转型时期,中国制造业企业产能过剩的原因提供了新的线索。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鲍春雷  
本文通过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对我国最低工资标准上调的就业效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社会平均工资上涨带动了最低工资的上调,但最低工资上调并未显著造成社会平均工资上涨;控制了GDP和社会平均工资的影响后,我国最低工资标准上调并未对就业产生明显的影响;部分低收入行业的工资和就业受最低工资标准上调的影响明显。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郭娟娟  
文章基于Heckman模型,采用1998~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与283个城市最低工资匹配数据,运用倍差法实证检验了城市最低工资标准对企业引资(FDI)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最低工资标准对企业FDI决策和FDI数量均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在进行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依然成立。其中,最低工资标准对外资、劳动密集型以及东部地区企业FDI的抑制作用较为明显,对企业引进港澳台地区资本的影响有限,且最低工资标准的动态效应呈"倒U"型变化趋势。此外,最低工资标准通过成本效应抑制了企业的FDI,通过生产率效应促进企业的FDI,但前者作用效果更大。最低工资标准显著提升了地区FDI的质量;并通过改善各城市资源配置对FDI规模具有正向影响。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许和连  张彦哲  王海成  
本文基于285个地级市2004-2007年的最低工资标准数据、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海关进出口数据库的匹配数据,考察了出口对企业最低工资遵守情况的影响。研究发现,与非出口企业相比,出口企业能更好地遵守最低工资标准,本文结论在克服内生性问题后依然成立。同时,没有证据表明出口企业更倾向于将工资压缩在略高于最低工资标准线的水平,出口对低收入劳动者工资水平具有实质性影响。影响渠道检验表明,工资溢价和供应链压力是出口导致企业更好遵守最低工资标准的主要渠道。以上发现表明中国在创造出口奇迹过程中实现了劳资双方的共赢,这在某种程度上说明对外开放与维护劳动者权益并行不悖。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蒋灵多  陆毅  
在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及妥善处置僵尸企业过程中,谨防新僵尸企业形成与处置现有僵尸企业同等重要。本文基于1998—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城市统计年鉴数据与城市最低工资数据,利用2004年中国《最低工资规定》颁布这一准自然实验,构建双重差分模型探讨最低工资标准对新僵尸企业形成的影响。研究表明,样本期内僵尸企业平均占比为13.92%;不同行业及不同所有制样本的僵尸企业占比存在明显差异;最低工资标准显著抑制了新僵尸企业的形成,且结果十分稳健。最低工资标准促使企业精简雇佣人员实现内部结构调整,提高企业生产率、利润率并降低企业负债率,从而抑制僵尸企业的形成;最低工资标准对异质企业新僵尸企业的形成具有不同影响,更大程度作用于劳动密集型行业企业及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此外,最低工资标准还有利于对现有僵尸企业的妥善处置。政府应更多运用市场机制处置僵尸企业并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促进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推动中国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