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002)
- 2023(8307)
- 2022(6732)
- 2021(6215)
- 2020(5044)
- 2019(11086)
- 2018(10893)
- 2017(20969)
- 2016(11640)
- 2015(12432)
- 2014(11936)
- 2013(11961)
- 2012(10920)
- 2011(9621)
- 2010(9491)
- 2009(8674)
- 2008(8407)
- 2007(7700)
- 2006(6796)
- 2005(5714)
- 学科
- 济(49410)
- 经济(49349)
- 农(44853)
- 业(39533)
- 农业(29557)
- 管理(26317)
- 方法(19044)
- 企(18421)
- 企业(18421)
- 数学(17795)
- 数学方法(17713)
- 业经(15606)
- 财(13349)
- 中国(13294)
- 收入(11146)
- 贸(10484)
- 贸易(10482)
- 易(10307)
- 农业经济(9826)
- 制(9779)
- 劳(9574)
- 劳动(9556)
- 地方(9067)
- 村(8898)
- 农村(8892)
- 发(8795)
- 学(7781)
- 策(7564)
- 技术(7497)
- 发展(7434)
- 机构
- 学院(163014)
- 大学(157248)
- 济(73369)
- 经济(72316)
- 管理(62730)
- 理学(56014)
- 农(55866)
- 理学院(55495)
- 管理学(54654)
- 研究(54409)
- 管理学院(54403)
- 农业(43236)
- 中国(42281)
- 业大(35980)
- 科学(34827)
- 京(30730)
- 财(28857)
- 所(28172)
- 农业大学(27321)
- 中心(26038)
- 研究所(25937)
- 财经(23547)
- 江(23511)
- 经济学(22435)
- 经(21840)
- 业(21368)
- 经济管理(21210)
- 经济学院(20674)
- 省(20044)
- 科学院(18731)
- 基金
- 项目(116972)
- 科学(91901)
- 基金(86504)
- 研究(82004)
- 家(77482)
- 国家(76723)
- 科学基金(65039)
- 社会(55497)
- 社会科(52332)
- 社会科学(52317)
- 省(47068)
- 基金项目(47001)
- 自然(41795)
- 自然科(40877)
- 自然科学(40862)
- 自然科学基金(40163)
- 划(38322)
- 教育(35146)
- 资助(33314)
- 编号(32588)
- 农(32479)
- 发(26196)
- 部(26023)
- 重点(25767)
- 创(24829)
- 业(24765)
- 国家社会(23837)
- 成果(23827)
- 创新(23217)
- 科研(22710)
- 期刊
- 济(80658)
- 经济(80658)
- 农(60613)
- 农业(40905)
- 研究(40288)
- 中国(32596)
- 学报(31925)
- 科学(27591)
- 大学(24348)
- 学学(23970)
- 业经(21016)
- 财(19278)
- 业(19052)
- 管理(16711)
- 融(16549)
- 金融(16549)
- 农业经济(13261)
- 农村(13091)
- 村(13091)
- 问题(12516)
- 经济研究(11631)
- 财经(10997)
- 版(10881)
- 技术(10623)
- 业大(10598)
- 世界(10235)
- 农业大学(9671)
- 经(9382)
- 经济问题(9199)
- 农村经济(8808)
共检索到22966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郭凤鸣 张世伟
文章基于2012和2013年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和城市宏观经济数据,应用基于分层模型的双重差分方法,分析了最低工资提升对低收入农民工过度劳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农民工群体过度劳动严重;最低工资的提升不但未能缓解低收入农民工的过度劳动,而且增加了小学及以下受教育水平的女性农民工过度劳动的概率,也加重了初中教育水平男性农民工过度劳动的程度。因此,政府部门一方面需要进一步明确月最低工资所对应的法定工作小时数,或实施小时最低工资制度;另一方面需要加强对最低工资实施和法定工作时间的监管。只有结合严格的工作时间规定,控制企业的加班成本,才能有效控制最低工资提升对低收入农民工过度劳动的不利影响,使最低工资政策真正发挥保护低收入群体的作用。
关键词:
最低工资 过度劳动 多层模型 双重差分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张世伟 杨正雄
依据2007年和2008年中国居民收入调查数据,本文应用基于回归调整的自然实验法分析了最低工资标准提升对低技能农民工就业和工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最低工资标准提升对女性农民工就业产生了显著的消极影响;最低工资标准提升促进了男性农民工月工资和小时工资的显著增长,但小时工资增长幅度明显低于月工资增长幅度;最低工资标准提升导致男性农民工工作时间显著延长。因此,政府适度渐进地提升最低工资标准,对企业用工时间进行严格监管,大力发展农村的教育和医疗卫生事业,将不仅有助于农民工工资的稳定增长和抑制农民工过度劳动的持续加剧,而且不会对就业产生较大的消极影响。
关键词:
最低工资标准 农民工 就业 工资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王雅丽 张锦华 吴方卫
最低工资政策是国家的重要保障制度,最低工资标准的改变通常伴随着就业和收入的"双刃剑"效应。本文利用2013年和2014年的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使用准自然实验、Heckman两步法和分位数回归方法,在考虑最低工资水平提升的就业效应的基础上,实证分析了最低工资水平调整对农民工工资的影响,又进一步从群体异质性的角度深化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未考虑就业效应的情况下,最低工资水平的提升对农民工的收入正效应存在高估;在考虑就业效应的前提下,对初中及以下的农民工存在收入正效应,但是却降低了高中、中专和大学专科及以上的农民工工资水平,大学专科及以上群体下降得更为明显;收入分组情况下,对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效应影响较大,尤其是学历低和收入低的农民工的收入效应显著提高。
关键词:
最低工资 就业效应 收入效应 农民工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杨娟 李实
随着农民进城务工数量的持续增加,收入不平等的加剧和最低工资标准的显著提高,最低工资的作用和影响再次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本文通过应用大规模的流动人口监测数据库和一些宏观数据,分析了最低工资标准的提高对流动人口就业、工作时间和工资的影响。结果显示,最低工资标准的提高对就业仅有微弱的影响,仅对女性和中部农民工的负面影响显著。但最低工资标准提高后,会显著增加男性及非国有企业农民工的工作时间。
关键词:
最低工资 流动人口 收入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胡远华 柯慧飞
针对杭州地区农民工密集就业的制造业、建筑业和低端服务业企业的大规模调查,本文从企业和员工两个角度来分析最低工资制度对农民工就业和收入提升的影响。研究表明最低工资标准的变动只对低于法定工资标准的农民工的收入和就业有显著影响,对高于法定工资标准的农民工无显著影响。因此,现阶段杭州市的最低工资标准仍然较低,依然处于补涨阶段,不足以对农民工的收入和就业产生显著影响。所以,当地政府一方面要适当的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加强最低工资制度的可操作性;另一方面要加强和改善最低工资制度的执行,保障最低工资标准的有效性,切实维护农民工利益。
关键词:
最低工资 农民工 就业 收入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石娟
本文利用我国东部地区1995-2012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就最低工资对农民工就业的影响及其传导机制进行研究,结果显示:上调最低工资会对东部地区农民工的就业产生负面影响,且当期影响大于滞后影响;最低工资的就业负效应在短期主要是以提升劳动生产率的中介效应形式体现,在长期主要是通过缩减员工规模或企业退出市场等直接效应形式表现。考虑到目前最低工资的相对水平仍然偏低、最低工资的上调有利于促进企业提升劳动生产率以及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帮助企业摆脱"技工荒"困境等现实原因,东部地区不应暂停对最低工资的调整。
关键词:
最低工资 就业影响 农民工 中介效应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郭凤鸣 张世伟
基于2013年中国流动人口动态调查数据,综合考虑微观个体因素和区域经济因素,文章应用经济计量方法分析了最低工资标准对农民工工资和工作时间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最低工资标准对农民工月工资增长产生了积极影响,但导致农民工工作时间延长,进而导致农民工小时工资增长不显著;最低工资标准对低技能农民工月工资增长和工作时间延长的影响明显大于对高技能农民工月工资增长和工作时间延长的影响。
关键词:
农民工 最低工资 工资 工作时间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郭凤鸣 张世伟
基于2013年中国流动人口动态调查数据,综合考虑微观个体因素和区域经济因素,文章应用经济计量方法分析了最低工资标准对农民工工资和工作时间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最低工资标准对农民工月工资增长产生了积极影响,但导致农民工工作时间延长,进而导致农民工小时工资增长不显著;最低工资标准对低技能农民工月工资增长和工作时间延长的影响明显大于对高技能农民工月工资增长和工作时间延长的影响。
关键词:
农民工 最低工资 工资 工作时间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韩笑 张世伟
通过空间面板杜宾模型分析最低工资对农民工劳动供给是否存在空间溢出效应。研究发现,最低工资对农民工劳动供给不存在空间溢出效应,主要表现为最低工资对农民工的就业不存在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对农民工工作时间存在显著消极的空间溢出效应。最低工资对女性农民工就业呈现出倒"U"型的影响,对男性农民工就业的影响不显著;最低工资对女性农民工和男性农民工工作时间呈现出倒"U"型的影响。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姚峥嵘 王希泉
最低工资标准的推行与农民工等低收入群体息息相关,从企业社会责任的角度,研究最低工资标准对农民工健康教育与行为的影响。基于健康经济学和最低工资理论,提出企业社会责任视角的最低工资标准影响农民工健康的理论框架,通过多期三重差分模型,运用卫健委流动人口健康面板数据,得出最低工资对农民工健康教育与行为可能存在的各种影响,并结合个体和群体层面存在的学历、收入等异质性,针对企业和政府提出有益于农民工健康教育与行为的激励策略。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姚峥嵘 王希泉
最低工资标准的推行与农民工等低收入群体息息相关,从企业社会责任的角度,研究最低工资标准对农民工健康教育与行为的影响。基于健康经济学和最低工资理论,提出企业社会责任视角的最低工资标准影响农民工健康的理论框架,通过多期三重差分模型,运用卫健委流动人口健康面板数据,得出最低工资对农民工健康教育与行为可能存在的各种影响,并结合个体和群体层面存在的学历、收入等异质性,针对企业和政府提出有益于农民工健康教育与行为的激励策略。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张智勇
本文对最低工资不利于农民工就业的各种观点进行了反驳。指出,政府需要制定相应的劳动力保护政策,以维护社会公平。通过制定最低工资,吸引农民工加入工会,壮大农民工在经济利益上合法抗争和博弈的能力,同时建立和健全农民工的社会保障体系,可以阻止农民工劳动供给曲线向右下方的无限制发散。本文提出了农民工实行最低工资的可行性,并对最低工资法的实施效果给予了肯定性评价。
关键词:
最低工资 农民工 就业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李盛基 吕康银 徐雄彬
最低工资制度作为缓解劳资矛盾的政策措施之一,其建立与否以及最低工资标准制定的是否合理一直是国内学者争论的焦点问题。本文定量分析最低工资制度对各省市、自治区失业率的政策效果,结果显示,部分省份的最低工资对失业率产生影响,而大部分省份最低工资对失业率不显著;若最低工资标准维持在社会平均工资的30%时,既能保障劳动者的基本生活需要,同时还能降低劳动力市场的失业率。
关键词:
最低工资 失业率 劳动市场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金岳 郑文平 王文凯
最低工资标准是保障我国低收入者生活水平、激发我国城镇低收入家庭消费潜力的重要手段。在实现“共同富裕”目标背景下,从比较分析的视角对最低工资的消费带动作用进行准确检验,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本文运用1992—2009年中国城镇住户调查数据,以家庭人均收入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最低工资线家庭为研究对象,分别检验了最低工资认定及标准提升对于最低工资线家庭消费水平的实际影响效果。结果发现,最低工资线家庭本身具有抑制自身消费的倾向,其消费水平也显著低于相近条件下的其他家庭,并呈现出显著的结构性特征。本文进一步以2004年《最低工资规定》实施为政策冲击,检验了最低工资标准提升对于最低工资线家庭消费水平的影响,发现了不同条件下的差异性结果:与收入情况相近的家庭相比,最低工资线家庭的消费水平并未得到显著提升;而与包括中高收入家庭在内的全部样本相比,最低工资线家庭的消费水平得到了显著改善。这一结果与最低工资的消费抑制倾向形成了有效呼应,同时为我国消费升级背景下最低工资标准的实际影响效果及相关政策制定提供了思路与借鉴。
关键词:
最低工资标准 城镇居民消费 比较分析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罗小兰
论文以FGT指数为媒介对中国最低工资与农村贫困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理论研究显示,最低工资可以减少农村贫困,也可以增加农村贫困。其能否减贫及减贫幅度主要取决于最低工资农民工就业弹性。实证分析表明,在当前农民工就业弹性下,在1067元/年官方贫困线、每天人均1.25美元、每天人均2美元三条不同贫困线下,中国最低工资对农村贫困率、贫困深度、贫困强度都具有减少作用。分地区的检验进一步表明,东、中、西部地区最低工资对农村贫困具有减少作用,且减幅随着地区就业弹性变化而变化。
关键词:
最低工资 农村贫困 就业弹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