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964)
- 2023(17359)
- 2022(14473)
- 2021(13585)
- 2020(11410)
- 2019(26357)
- 2018(25655)
- 2017(48599)
- 2016(26151)
- 2015(29281)
- 2014(28745)
- 2013(28735)
- 2012(26368)
- 2011(23787)
- 2010(23497)
- 2009(22013)
- 2008(21646)
- 2007(19185)
- 2006(16511)
- 2005(14342)
- 学科
- 济(113680)
- 经济(113556)
- 业(77569)
- 管理(69786)
- 企(53553)
- 企业(53553)
- 农(53289)
- 方法(52773)
- 数学(47921)
- 数学方法(47426)
- 农业(35591)
- 中国(30423)
- 财(27992)
- 业经(27597)
- 贸(23171)
- 贸易(23164)
- 易(22638)
- 学(21084)
- 制(20872)
- 地方(20526)
- 务(16954)
- 财务(16911)
- 财务管理(16872)
- 银(16623)
- 银行(16568)
- 融(16052)
- 金融(16049)
- 企业财务(16028)
- 技术(16006)
- 环境(15921)
- 机构
- 学院(377501)
- 大学(375113)
- 济(161152)
- 经济(158323)
- 管理(145610)
- 研究(127581)
- 理学(127425)
- 理学院(126066)
- 管理学(123979)
- 管理学院(123307)
- 中国(98202)
- 农(83125)
- 科学(78963)
- 京(76809)
- 财(69771)
- 农业(64748)
- 所(64416)
- 业大(63541)
- 中心(60212)
- 研究所(59054)
- 财经(56850)
- 江(53729)
- 经(52137)
- 经济学(50067)
- 北京(47467)
- 范(46767)
- 师范(46182)
- 经济学院(45507)
- 院(44848)
- 州(42532)
- 基金
- 项目(261207)
- 科学(205838)
- 基金(192723)
- 研究(185373)
- 家(170268)
- 国家(168823)
- 科学基金(144135)
- 社会(120898)
- 社会科(114472)
- 社会科学(114440)
- 基金项目(102054)
- 省(101477)
- 自然(93914)
- 自然科(91803)
- 自然科学(91771)
- 自然科学基金(90182)
- 划(85595)
- 教育(84055)
- 资助(78237)
- 编号(72844)
- 重点(58995)
- 部(58466)
- 成果(57467)
- 发(56639)
- 创(54452)
- 国家社会(51299)
- 创新(51026)
- 科研(50972)
- 教育部(49695)
- 课题(49671)
- 期刊
- 济(171203)
- 经济(171203)
- 研究(102090)
- 农(83072)
- 中国(68107)
- 学报(65300)
- 科学(58969)
- 农业(56414)
- 财(52687)
- 大学(49432)
- 管理(47610)
- 学学(47478)
- 融(35471)
- 金融(35471)
- 业经(33328)
- 技术(30236)
- 教育(29731)
- 业(27887)
- 财经(27603)
- 经济研究(27159)
- 问题(24121)
- 经(23654)
- 版(21166)
- 世界(19423)
- 贸(18978)
- 统计(18742)
- 技术经济(18396)
- 业大(17494)
- 科技(17269)
- 策(17070)
共检索到53868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罗小兰
论文以FGT指数为媒介对中国最低工资与农村贫困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理论研究显示,最低工资可以减少农村贫困,也可以增加农村贫困。其能否减贫及减贫幅度主要取决于最低工资农民工就业弹性。实证分析表明,在当前农民工就业弹性下,在1067元/年官方贫困线、每天人均1.25美元、每天人均2美元三条不同贫困线下,中国最低工资对农村贫困率、贫困深度、贫困强度都具有减少作用。分地区的检验进一步表明,东、中、西部地区最低工资对农村贫困具有减少作用,且减幅随着地区就业弹性变化而变化。
关键词:
最低工资 农村贫困 就业弹性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罗小兰
文章探讨了我国最低工资标准对农民工就业的影响。研究表明,最低工资标准对农民工就业的影响存在一个阈值。在该阈值之前,最低工资标准的增加会促进农民工就业,而超过该阈值后,农民工就业就会随着最低工资标准的增加而减少。进一步的地区及行业分析表明,最低工资标准东、西部为正作用,中部为负作用;制造业为正作用,建筑业为负作用。文章最后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最低工资 农民工 就业效应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王雅丽 张锦华 吴方卫
最低工资政策是国家的重要保障制度,最低工资标准的改变通常伴随着就业和收入的"双刃剑"效应。本文利用2013年和2014年的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使用准自然实验、Heckman两步法和分位数回归方法,在考虑最低工资水平提升的就业效应的基础上,实证分析了最低工资水平调整对农民工工资的影响,又进一步从群体异质性的角度深化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未考虑就业效应的情况下,最低工资水平的提升对农民工的收入正效应存在高估;在考虑就业效应的前提下,对初中及以下的农民工存在收入正效应,但是却降低了高中、中专和大学专科及以上的农民工工资水平,大学专科及以上群体下降得更为明显;收入分组情况下,对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效应影响较大,尤其是学历低和收入低的农民工的收入效应显著提高。
关键词:
最低工资 就业效应 收入效应 农民工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孙中伟 舒玢玢
最低工资标准是一项旨在"维护劳动者取得劳动报酬的合法权益,保障劳动者个人及其家庭成员的基本生活"的"保障制度",但在政策执行层面却不仅是保障制度,还被附加了更多政策目标,成为"工资增长制度"。本文利用珠三角农民工201 0年截面数据以及2 000~201 0年的面板数据研究发现,最低工资标准对农民工工资增长具有显著作用,但仍存在一定问题:其一,最低工资标准设置偏低;其二,小时最低工资"软约束";其三,最低工资标准执行情况并不理想。另外,我们认为最低工资制度在政策实践上被操作为工资增长制度,尽管发挥了一定作用,但也可能造成了一些不良后果:其一,给企业依照最低工资标准执行低工资提供了合法性借口;其...
关键词:
最低工资标准 工资 珠三角 农民工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郭凤鸣 张世伟
文章基于2012和2013年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和城市宏观经济数据,应用基于分层模型的双重差分方法,分析了最低工资提升对低收入农民工过度劳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农民工群体过度劳动严重;最低工资的提升不但未能缓解低收入农民工的过度劳动,而且增加了小学及以下受教育水平的女性农民工过度劳动的概率,也加重了初中教育水平男性农民工过度劳动的程度。因此,政府部门一方面需要进一步明确月最低工资所对应的法定工作小时数,或实施小时最低工资制度;另一方面需要加强对最低工资实施和法定工作时间的监管。只有结合严格的工作时间规定,控制企业的加班成本,才能有效控制最低工资提升对低收入农民工过度劳动的不利影响,使最低工资政策真正发挥保护低收入群体的作用。
关键词:
最低工资 过度劳动 多层模型 双重差分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石娟
本文利用我国东部地区1995-2012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就最低工资对农民工就业的影响及其传导机制进行研究,结果显示:上调最低工资会对东部地区农民工的就业产生负面影响,且当期影响大于滞后影响;最低工资的就业负效应在短期主要是以提升劳动生产率的中介效应形式体现,在长期主要是通过缩减员工规模或企业退出市场等直接效应形式表现。考虑到目前最低工资的相对水平仍然偏低、最低工资的上调有利于促进企业提升劳动生产率以及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帮助企业摆脱"技工荒"困境等现实原因,东部地区不应暂停对最低工资的调整。
关键词:
最低工资 就业影响 农民工 中介效应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丁守海
本文利用Stiglitz-Salop的离职模型分析发现,当提高最低工资标准时,如果监管严格,离职率会随工资上升而下降;如果监管乏力,则会出现离职率随工资上涨而上升的"悖论"。利用北京市827名农民工的调查数据,本文通过建立农民工离职的Logit模型和多元Logit模型验证了上述结论。由于最低工资制度缺乏严格的监管基础,要化解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后出现的农民工离职率猛增问题,就不能单纯依赖于加强监管,还必须通过设计特别的税收优惠或就业补贴政策,来提高企业对最低工资制度的执行力。
关键词:
最低工资标准 农民工 离职率 影响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张世伟 杨正雄
依据2007年和2008年中国居民收入调查数据,本文应用基于回归调整的自然实验法分析了最低工资标准提升对低技能农民工就业和工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最低工资标准提升对女性农民工就业产生了显著的消极影响;最低工资标准提升促进了男性农民工月工资和小时工资的显著增长,但小时工资增长幅度明显低于月工资增长幅度;最低工资标准提升导致男性农民工工作时间显著延长。因此,政府适度渐进地提升最低工资标准,对企业用工时间进行严格监管,大力发展农村的教育和医疗卫生事业,将不仅有助于农民工工资的稳定增长和抑制农民工过度劳动的持续加剧,而且不会对就业产生较大的消极影响。
关键词:
最低工资标准 农民工 就业 工资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郭凤鸣 张世伟
基于2013年中国流动人口动态调查数据,综合考虑微观个体因素和区域经济因素,文章应用经济计量方法分析了最低工资标准对农民工工资和工作时间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最低工资标准对农民工月工资增长产生了积极影响,但导致农民工工作时间延长,进而导致农民工小时工资增长不显著;最低工资标准对低技能农民工月工资增长和工作时间延长的影响明显大于对高技能农民工月工资增长和工作时间延长的影响。
关键词:
农民工 最低工资 工资 工作时间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郭凤鸣 张世伟
基于2013年中国流动人口动态调查数据,综合考虑微观个体因素和区域经济因素,文章应用经济计量方法分析了最低工资标准对农民工工资和工作时间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最低工资标准对农民工月工资增长产生了积极影响,但导致农民工工作时间延长,进而导致农民工小时工资增长不显著;最低工资标准对低技能农民工月工资增长和工作时间延长的影响明显大于对高技能农民工月工资增长和工作时间延长的影响。
关键词:
农民工 最低工资 工资 工作时间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何宗樾 宋旭光
本文以CFPS家庭数据为样本,借鉴A-F多维贫困测算框架,重新估计了中国25个省份在教育、健康、医保、就业和收入等五个维度的多维贫困。在此基础上,笔者引入户籍制度变量来解释农民工多维贫困的原因。研究发现:户籍制度本身隐含着对流入人口的制度性歧视,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农民工群体的自由流动和迁移,降低了个体外出寻求就业机会的可能性,进而加剧了农民工群体的多维贫困和不平等程度。进一步研究发现:教育机会、就业机会和收入水平是户籍制度影响个体多维贫困的主要途径。具体而言:第一,户籍身份隐含教育机会和教育质量的不均等,导致教育回报率城乡差距的进一步扩大,进而影响农民工的教育选择与教育投入。第二,劳动者户籍身份的差异导致农民工获取就业机会不均等,但是就业机会不均等的影响深度随着教育年限的增加将会逐步被削弱。第三,劳动力市场对非城镇户籍劳动者的收入歧视依然存在,导致农民工落入多维贫困的概率更高。这也意味着,现阶段户籍制度所隐含的社会分割在改革进程中尚未从根本上扭转,因而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提升教育质量,缩小城乡教育回报差距,是改善就业与收入机会不均等的关键。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张智勇
本文对最低工资不利于农民工就业的各种观点进行了反驳。指出,政府需要制定相应的劳动力保护政策,以维护社会公平。通过制定最低工资,吸引农民工加入工会,壮大农民工在经济利益上合法抗争和博弈的能力,同时建立和健全农民工的社会保障体系,可以阻止农民工劳动供给曲线向右下方的无限制发散。本文提出了农民工实行最低工资的可行性,并对最低工资法的实施效果给予了肯定性评价。
关键词:
最低工资 农民工 就业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杨娟 李实
随着农民进城务工数量的持续增加,收入不平等的加剧和最低工资标准的显著提高,最低工资的作用和影响再次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本文通过应用大规模的流动人口监测数据库和一些宏观数据,分析了最低工资标准的提高对流动人口就业、工作时间和工资的影响。结果显示,最低工资标准的提高对就业仅有微弱的影响,仅对女性和中部农民工的负面影响显著。但最低工资标准提高后,会显著增加男性及非国有企业农民工的工作时间。
关键词:
最低工资 流动人口 收入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胡远华 柯慧飞
针对杭州地区农民工密集就业的制造业、建筑业和低端服务业企业的大规模调查,本文从企业和员工两个角度来分析最低工资制度对农民工就业和收入提升的影响。研究表明最低工资标准的变动只对低于法定工资标准的农民工的收入和就业有显著影响,对高于法定工资标准的农民工无显著影响。因此,现阶段杭州市的最低工资标准仍然较低,依然处于补涨阶段,不足以对农民工的收入和就业产生显著影响。所以,当地政府一方面要适当的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加强最低工资制度的可操作性;另一方面要加强和改善最低工资制度的执行,保障最低工资标准的有效性,切实维护农民工利益。
关键词:
最低工资 农民工 就业 收入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姚峥嵘 王希泉
最低工资标准的推行与农民工等低收入群体息息相关,从企业社会责任的角度,研究最低工资标准对农民工健康教育与行为的影响。基于健康经济学和最低工资理论,提出企业社会责任视角的最低工资标准影响农民工健康的理论框架,通过多期三重差分模型,运用卫健委流动人口健康面板数据,得出最低工资对农民工健康教育与行为可能存在的各种影响,并结合个体和群体层面存在的学历、收入等异质性,针对企业和政府提出有益于农民工健康教育与行为的激励策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