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575)
- 2023(9548)
- 2022(7762)
- 2021(7125)
- 2020(5850)
- 2019(13372)
- 2018(12644)
- 2017(23605)
- 2016(12728)
- 2015(14304)
- 2014(13518)
- 2013(13582)
- 2012(12633)
- 2011(11658)
- 2010(11225)
- 2009(10304)
- 2008(9950)
- 2007(8484)
- 2006(7486)
- 2005(6778)
- 学科
- 济(55478)
- 经济(55406)
- 管理(33281)
- 业(32229)
- 方法(25905)
- 数学(23865)
- 数学方法(23727)
- 企(23577)
- 企业(23577)
- 中国(19740)
- 农(15222)
- 贸(14481)
- 贸易(14473)
- 易(14217)
- 财(12956)
- 学(11624)
- 业经(10769)
- 农业(10372)
- 制(9997)
- 环境(8750)
- 银(8686)
- 银行(8645)
- 行(8348)
- 融(8319)
- 金融(8319)
- 出(7978)
- 技术(7675)
- 关系(7602)
- 地方(7584)
- 发(7115)
- 机构
- 大学(189755)
- 学院(184745)
- 济(87329)
- 经济(86167)
- 研究(73801)
- 管理(68103)
- 理学(59854)
- 理学院(59136)
- 管理学(58214)
- 管理学院(57911)
- 中国(55546)
- 科学(45263)
- 京(41138)
- 农(39972)
- 所(38443)
- 财(35843)
- 研究所(35723)
- 农业(32188)
- 业大(31873)
- 中心(31589)
- 财经(29623)
- 经济学(29020)
- 经(27543)
- 经济学院(26360)
- 院(26358)
- 北京(26309)
- 江(24632)
- 科学院(23466)
- 财经大学(22515)
- 范(22178)
- 基金
- 项目(132119)
- 科学(104722)
- 基金(101014)
- 家(92777)
- 国家(92091)
- 研究(88237)
- 科学基金(76949)
- 社会(60828)
- 社会科(57830)
- 社会科学(57818)
- 基金项目(52764)
- 自然(50906)
- 自然科(49810)
- 自然科学(49789)
- 自然科学基金(49002)
- 省(47128)
- 划(42324)
- 资助(41456)
- 教育(39363)
- 部(30762)
- 重点(30629)
- 编号(30414)
- 发(28424)
- 创(27714)
- 国家社会(27574)
- 中国(26779)
- 科研(26266)
- 创新(26074)
- 教育部(25912)
- 计划(25775)
共检索到26992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马双 张劼 朱喜
本文以1998—2007年全国各市(地区、自治州、盟)最低工资标准随时间变化的外生差异来识别最低工资上涨与企业平均工资、企业雇佣人数的关系。利用1998—2007年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报表数据进行的分析显示,最低工资每上涨10%,制造业企业平均工资将整体上涨0.4%—0.5%。借助2006—2007年福建省最低工资上涨的"准自然实验"本文也证实了该结论。对于不同行业、不同人均资本水平的企业,最低工资上涨的影响也存在异质性。最低工资将更多地增加劳动密集型或人均资本较低企业的平均工资。研究还发现,最低工资每增加10%,制造业企业雇佣人数将显著减少0.6%左右。政府在制定最低工资时应权衡其在收入分配上...
关键词:
最低工资标准 平均工资 就业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王凯 顾昕
该文基于国内外最新可获得的数据,对中国的最低工资水平进行了历时态和共时态的比较研究。研究发现:在2005-2014年间,中国最低工资水平有所提高,地区差异也有所缩小,但增长速度不高,其占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之比有所下降。从国际比较的视角来看,中国最低工资水平低于其经济发展水平,但增速却不低。就中国所处的经济发展水平来看,其最低工资水平尚处在一个相对正常的区间。从最低工资标准的变化来看,中国的调整方式存在着法律法规不明确和主观随意性较大的问题。为了增强最低工资标准设定的合理性,中国应当保持一个适当的最低工资标准增长速度,并尝试建立最低工资标准的自动调整制度。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王光新 姚先国
最低工资制度是政府通过法律手段保障低工资工人的收入、维护劳动者最基本的权益而对劳动力市场进行人为干预的一种政策选择,它对就业的影响引起了人们的广泛争议。本文利用我国2000—2010年30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以最低工资制度最为直接的影响人群——其他人员的就业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可行的广义最小二乘(FGLS)方法考察了该制度对我国就业的影响。实证研究的结果表明,我国的最低工资水平相对于社会平均工资每提高10%,其他人员的就业在社会总就业中的比重下降约为2.3%,敏感性分析和动态回归把弹性范围扩大到-0.09~-0.29,这与国际上早期的时间序列研究的结论基本一致,这表明我国的最低工资制度对我国...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张璐 徐雷
基中国于2004~2011年的实证分析面板数据,可以发现,整体来看,最低工资水平的提升有助于促进劳动力就业;分地区来看,东部地区最低工资与劳动力就业成正相关,而中部地区最低工资标准的提升对劳动力就业具有负效应;分部门来看,城镇国有单位的劳动力就业与最低工资水平的滞后一期显著正相关,而私营企业的劳动力就业与当期最低工资水平成正相关。城镇化发展对提升西部地区劳动力就业的效应最显著,东部地区较高的投资水平对其劳动力就业具有显著的挤出效应,老龄化对东部地区的劳动力就业具有负效应。因此,政府需要充分考虑相关因素对劳动力就业的冲击,进一步理清最低工资的劳动力就业效应,通过就业政策和劳动力市场制度的完善,实...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罗小兰 丛树海
本文以最低工资标准对其他工资水平的影响为研究对象,运用经济学理论构建了一个包含攀比效应的均衡模型,并根据中国省际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我国最低工资标准对交通业、房地产业和金融业等高工资行业工资水平增长具有推动作用,而对建筑业、批发零售业和制造业等低工资行业工资水平增长的推动作用具有滞后性。同时,不同地区、不同时间段的最低工资标准对工资水平变化的影响也不同。总体来说,最低工资标准对平均工资变化具有极小的正影响,并且这种正影响不具有持续性。
关键词:
最低工资标准 其他工资 攀比效应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向攀 赵达 谢识予
本文根据是否遵守最低工资标准,将劳动部门分为正规部门和非正规部门。利用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CHNS)微观数据,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和MultiNoMial logit模型,本文实证研究了2004年以来,最低工资对正规部门和非正规部门工资和就业的影响。研究发现:最低工资每提高1%,正规部门工资会增加0.5%,非正规部门平均工资下降统计不显著,而处于最低工资线附近的非正规部门劳动者工资下降0.77%;最低工资提高使得失业者向非正规部门流动,而非正规部门劳动者向正规部门流动,最终将有利于劳动者在正规部门就业。因此,政府在制定最低工资制度时应全面考虑最低工资标准作用效果的部门差异。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叶林祥 李实 杨灿
为了使最低工资和平均工资具有可比性,文章对最低工资和平均工资的口径分别进行调整。如果在计算平均工资时加入城镇私营单位和个体就业人员,最低工资与平均工资的比值将上升6个百分点左右;如果各地最低工资标准包含个人缴纳的社会保险和住房公积金,最低工资与平均工资的比值将提高0.8个百分点;如果在平均工资中扣除加班工资,最低工资与平均工资的比值至少还会上升6个百分点左右。此外,如果以工资中位数度量平均工资,最低工资与平均工资的比值至少还会上升8个百分点。经过上述调整,2013年中国最低工资与平均工资的比值从28%上升到49%,已达到公认的40%~60%的合理水平。文章研究表明,从保护劳动者的实际利益出发,目前中国统一最低工资和平均工资口径或许比提高最低工资标准更加紧迫。最低工资政策要取得预期效果,不能仅提高标准,还应加强企业对最低工资政策执行情况的监督和检查。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邢春冰 李溢 李亚男
利用2021年底的最低工资调查数据,本文考察了员工对最低工资的信念(即员工所认为的最低工资水平)以及该信念如何影响员工对最低工资政策的态度。研究表明,企业员工对当地最低工资水平了解程度较低。薪酬受最低工资影响的程度以及获取相关信息的渠道和成本显著影响员工对最低工资水平的了解。教育水平、工作经验、网络信息以及薪酬参考最低工资能显著提高员工对最低工资水平认知的准确程度。多数员工(尤其是高收入员工和外来务工人员)对最低工资水平存在系统性高估。为员工提供真实的最低工资信息,能够改变他们对最低工资的态度及政策参与行为,这说明员工对最低工资的态度部分地基于错误信念。本文的结果表明,劳动力市场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和认知偏差,提供相关信息可以改善公共政策(如最低工资)的制定。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谢勇 王丽艳
扼要地回顾了我国最低工资制度的发展历程,分析了最低工资的构成及其地区间差异,并探讨了最低工资水平的高低与动态变化。研究显示,由于相关概念的界定模糊,从而导致各省市之间在最低工资标准的构成与内涵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近年来,尽管我国提高最低工资标准的频率和幅度均有所上升,但最低工资水平仍然偏低。
关键词:
最低工资标准 发展历程 构成 水平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梁永强
利用中国2001~2003年经济普查数据,从企业层面就FDI流入对内资企业的就业和工资水平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表明:FDI流入对内资企业工资水平的正面效应是非常明显的,但有别于以前结论的是,企业层面FDI流入对就业水平的促进作用并不明显。原因在于外资的进入可能会对内资企业产生挤出效应,从而抵消通过关联效应带来的就业增加。所有制、创新能力和出口倾向也是影响FDI流入对内资企业就业和工资水平产生效应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
FDI 内资企业 就业 工资水平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胡放之
FDI对湖北省的经济发展、就业状况及工资水平都带来了很大的影响。文章针对湖北省FDI的特点,从就业增长、就业结构和工资水平三个方面分析了FDI效应,提出了提升湖北FDI就业积极效应的建议。
关键词:
FDI 就业结构 工资水平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杨泽文 杨全发
本文利用中国1985~2001年的数据,从部门的角度对FDI对中国实际工资水平的影响进行了经验研究,发现劳动生产率是实际工资最重要的解释变量,对实际工资有正的效应,而FDI对东道国实际工资水平有正效应这一被普遍认同的结论在中国只有在1997年以后才适用,并且FDI这种效应主要通过劳动生产率间接地实现。同时,FDI份额对实际工资的影响比贸易依存度对实际工资的影响小,而中国产业结构调整有助于提高中国实际工资水平。本文最后提出了一些相关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FDI 实际工资 贸易依存度 部门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胡远华 柯慧飞
针对杭州地区农民工密集就业的制造业、建筑业和低端服务业企业的大规模调查,本文从企业和员工两个角度来分析最低工资制度对农民工就业和收入提升的影响。研究表明最低工资标准的变动只对低于法定工资标准的农民工的收入和就业有显著影响,对高于法定工资标准的农民工无显著影响。因此,现阶段杭州市的最低工资标准仍然较低,依然处于补涨阶段,不足以对农民工的收入和就业产生显著影响。所以,当地政府一方面要适当的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加强最低工资制度的可操作性;另一方面要加强和改善最低工资制度的执行,保障最低工资标准的有效性,切实维护农民工利益。
关键词:
最低工资 农民工 就业 收入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刘玉成
文章基于中国1996-2012年省际面板数据和城镇单位行业面板数据,在控制了教育、劳动供给、经济开放、经济发展、就业环境和时间等因素后,考查了相对最低工资和绝对最低工资的提升对城镇单位就业性别差异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低工资对就业性别差异的影响存在自我修正机制,当期影响与滞后影响方向相反;相对最低工资的综合影响以正向为主,但影响较微弱,绝对最低工资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滞后效应中,综合影响以负向为主;在高工资行业和女性就业集中度较低的行业中,相对最低工资的当期影响存在一致的负向性、滞后影响以正向为主,绝对最低工资的当期影响以负向为主、滞后影响以正向为主;在女性就业集中度较高的行业中绝对工资的滞后影响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