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352)
2023(10689)
2022(8776)
2021(8286)
2020(6905)
2019(16073)
2018(15402)
2017(29259)
2016(15846)
2015(17636)
2014(16988)
2013(16921)
2012(15396)
2011(14061)
2010(13767)
2009(12773)
2008(12389)
2007(10455)
2006(9077)
2005(8141)
作者
(46057)
(38597)
(38452)
(36349)
(24288)
(18564)
(17209)
(15280)
(14661)
(13304)
(13273)
(12708)
(12274)
(12244)
(12051)
(11970)
(11516)
(11217)
(11145)
(10963)
(9560)
(9321)
(9288)
(8825)
(8734)
(8595)
(8345)
(7974)
(7764)
(7608)
学科
(71606)
经济(71535)
管理(42684)
(42259)
方法(37811)
数学(35435)
数学方法(35016)
(30768)
企业(30768)
(21429)
中国(21122)
(20558)
贸易(20552)
(20230)
(15816)
(13187)
农业(12663)
(12440)
业经(12373)
(10961)
环境(10059)
(9952)
银行(9915)
(9554)
技术(9481)
(9455)
出口(9447)
出口贸易(9447)
(9418)
金融(9418)
机构
大学(228606)
学院(225522)
(106944)
经济(105586)
管理(88037)
研究(80759)
理学(77961)
理学院(77142)
管理学(75684)
管理学院(75303)
中国(62059)
科学(48484)
(47463)
(43420)
(43410)
(40814)
研究所(37780)
业大(36934)
财经(36265)
中心(35853)
经济学(35234)
农业(34765)
(33616)
经济学院(32046)
北京(29865)
(29705)
(28741)
财经大学(27578)
(25607)
经济管理(25345)
基金
项目(160422)
科学(127722)
基金(122760)
(110390)
国家(109620)
研究(108302)
科学基金(93424)
社会(74315)
社会科(70901)
社会科学(70884)
基金项目(63807)
自然(62016)
自然科(60769)
自然科学(60749)
自然科学基金(59726)
(58580)
资助(52003)
(50939)
教育(49220)
编号(38756)
(37069)
重点(36305)
(33529)
(33449)
国家社会(33063)
科研(31895)
教育部(31766)
创新(31501)
中国(30780)
计划(30303)
期刊
(101541)
经济(101541)
研究(62801)
学报(40706)
中国(40690)
(37998)
科学(36559)
管理(30854)
大学(30498)
(30312)
学学(29303)
农业(26315)
经济研究(19753)
财经(18154)
(17969)
金融(17969)
技术(16842)
(15870)
(15690)
(15518)
业经(15166)
问题(14472)
统计(14114)
国际(13990)
教育(13769)
世界(13112)
(12608)
技术经济(11883)
理论(11320)
决策(11187)
共检索到32197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马双  邱光前  
本文基于各地市最低工资标准在增幅上的外生差异,利用2005-2006年中国海关进出口微观数据考察了最低工资标准上涨与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价格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1)劳动密集型行业最低工资每提高10%,出口产品价格将上升1.12%。相较于印度,当最低工资标准提高116%以后,中国出口产品的价格优势将不复存在。(2)东部地区最低工资标准上涨对商品出口价格的影响最大,中部地区其次,西部地区影响不显著。(3)以加工贸易方式出口的产品,其价格受最低工资标准提高的影响大于一般贸易出口方式。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田曦  朱春昊  
该文以小家电产品为例,探讨了自2004年起我国实施的最低工资标准对我国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首先,该文采用事后推理测算方法,利用中国海关2002—2010年8位HS编码的企业出口记录数据,计算出企业层面小家电产品的出口质量并分析变化趋势。测算结果显示,我国出口小家电产品质量整体上处于上升趋势,但不同贸易方式、不同所有权类型的企业小家电出口产品的质量变化有明显差异。然后,该文从企业成本角度实证分析了城市最低工资标准的提高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最低工资标准与企业出口产品的质量显著负相关,在不同所有制和贸易方式下,最低工资标准对劳动密集型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程度存在显著...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陈虹  
采用劳工标准中间变量对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比较优势和出口量进行了回归分析,得出制造业工资水平的提高与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比较优势以及出口比例之间存在着负相关关系的结论。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王静波  
本文通过对劳动密集型产品在出口上所面临的困难的论述,从国际贸易理论、内部均衡目标的实现两个方面,分析了我国在目前及很长一段时期内,仍应坚持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的出口结构,并提出了具体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李艳丽  
本文利用1999年第一季度到2010年第一季度中国对8个国家(地区)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面板数据,考虑进口国的收入水平、国内的劳动力成本等控制变量,分析了人民币汇率与主要竞争对手货币汇率变化对中国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的影响。结果表明,人民币汇率变化对中国出口并无显著影响,而主要竞争对手欧盟货币汇率的变化对中国的出口产生了较大影响,其他发展中国家竞争对手货币汇率对中国出口也没有显著影响,而且各因素对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的具体影响在2005年人民币汇改前后存在差异。基于以上结论,本文就中国的汇率政策和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夏冰  
本文从出口比例、国际需求、流转形态、流转周期、战略转换规律和未来发展环境等方面分析和论证了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在我国的对外贸易中仍占有重要地位,剖析了提高我国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的竞争力的六个决定因素,认为我国应在劳动密集型产品的技术、特色、设计、经营规模、价格、投向等方面挖掘其生产和出口的发展潜力,在我国全面扩大技术密集型产品出口的条件尚不完全具备的情况下,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品,扩大对外贸易。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杨玉真  魏敏  
在国际贸易遭到新冠疫情严重冲击的时代背景下,中国立足于发挥规模市场优势,建构国内外双循环发展格局,这为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带来新的发展机遇。但就目前情况而言,中国劳动密集型产品在出口均价及国际市场份额占比等方面均呈现下滑态势。加之劳动力成本上升、反倾销风险较高、出口结构较为集中等问题日益凸显,致使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面临严峻挑战。由此,需从加快产业梯度转移、构建贸易壁垒防范体系、持续推进数字化转型等方面来提高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竞争力。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俞升  
本文首先在出口总量和结构上,考察了中国与东盟5国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结构的相似程度与竞争关系,其次通过价格比较,证明了各国出口同一产品的竞争关系存在,并且分析了各国出口价格竞争优势与出口增长的联系,最后,提出了改善竞争关系与加强合作的一些建议。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田贞余  
中国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市场占有率和显示比较优势指数均表明,现阶段中国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具有相当强的出口竞争力,而且这种竞争力具有持续性,因此中国应该继续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提高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技术含量。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刘力  
在目前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讨论中,一种比较流行的观点认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就是变劳动力密集型经济为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经济。以此为依据,外贸领域内抑制和否定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的观点日渐突出。本文对此持不同看法,认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不能否定劳动密集型经济,在今后较长的一段时间内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仍需大力发展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曾国平  徐耀  
我国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企业的低价竞销行为是导致我国出口贸易条件恶化、出口企业利润率下滑和贸易摩擦增加的重要因素。文章运用不同博弈模型分析了同种产品同质和不同质两种情况下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企业低价竞销行为的原因和形成机制,并在此基础上给出了我国出口企业长期健康发展的启示。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甘行琼  蒋炳蔚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甘行琼  蒋炳蔚  
经济新常态下,为有效应对经济增速放缓并实现产业结构升级,作为我国宏观调控手段之一的出口退税政策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基于2006~2015年的三类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月度出口数据,采用干预模型进行研究发现,出口退税率与服装及衣着附件的出口额占比正向相关;出口退税率的政策边际效果逐渐减弱;出口退税率对提高纺织纺线及织物和鞋类的出口占比有正向作用但不显著。通过调高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出口退税率进而促进其产业增长的政策目的难以实现,反而客观上延缓了我国对产业结构的宏观调整步伐。建议整体降低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出口退税率、细化产业出口退税率、积极寻求其他解决劳动力转移的对策,以相对较低的出口退税率"倒逼"生产资源的合理流动。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袁富华  
数据分析显示,立足于比较优势的中国劳动密集型制造业———无论是传统劳动密集型行业———还是“以就业增长为重要目标的新兴主导产业”,其出口增长与就业增长之间没有呈现出显著的一致性。以促进就业为目标的比较优势策略持续到今天,其拒绝劳动力增加的趋势开始显现,中国就业问题的应对策略值得重新思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