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430)
2023(10768)
2022(9274)
2021(8254)
2020(7193)
2019(16627)
2018(16355)
2017(31746)
2016(17250)
2015(19906)
2014(20157)
2013(20060)
2012(19014)
2011(17564)
2010(17821)
2009(16986)
2008(16822)
2007(15458)
2006(13695)
2005(12698)
作者
(51838)
(43842)
(43803)
(41820)
(27791)
(20766)
(19914)
(17032)
(16364)
(15483)
(15131)
(14472)
(14074)
(13950)
(13814)
(13614)
(13109)
(12896)
(12724)
(12569)
(11072)
(10857)
(10559)
(9963)
(9944)
(9854)
(9666)
(9587)
(8865)
(8545)
学科
(92942)
经济(92836)
管理(54208)
(47789)
(39523)
企业(39523)
方法(35257)
数学(31203)
数学方法(30947)
(21949)
地方(20599)
中国(20445)
(19941)
(19016)
业经(17672)
(17417)
(13636)
贸易(13630)
(13608)
地方经济(13539)
(13158)
农业(12950)
(12821)
(12818)
金融(12814)
银行(12794)
(12792)
财务(12758)
财务管理(12722)
环境(12721)
机构
大学(264367)
学院(263031)
(120753)
经济(118363)
管理(97951)
研究(92289)
理学(83521)
理学院(82575)
管理学(81297)
管理学院(80789)
中国(70084)
(56551)
(54855)
科学(53581)
(47428)
财经(44182)
(42596)
研究所(42546)
中心(41684)
(41053)
(39749)
经济学(39000)
业大(36696)
经济学院(34875)
北京(34754)
农业(33292)
(32767)
(32508)
师范(32464)
财经大学(32392)
基金
项目(166028)
科学(130500)
研究(121778)
基金(121027)
(104561)
国家(103730)
科学基金(88327)
社会(79716)
社会科(75568)
社会科学(75545)
(64420)
基金项目(63847)
教育(55862)
自然(54912)
(53690)
自然科(53582)
自然科学(53565)
自然科学基金(52629)
资助(49755)
编号(48563)
成果(40663)
(37922)
重点(37730)
(36454)
(34468)
(34026)
课题(33987)
国家社会(33292)
教育部(32810)
创新(32061)
期刊
(141882)
经济(141882)
研究(82372)
中国(52439)
(46104)
学报(39359)
(38981)
管理(36910)
科学(36396)
大学(30157)
学学(28707)
(25540)
金融(25540)
农业(25346)
财经(23645)
经济研究(23303)
教育(23190)
技术(23021)
(20425)
业经(20268)
问题(18537)
技术经济(15059)
(14494)
统计(13567)
(13184)
世界(13003)
理论(12604)
国际(12204)
(12147)
(12093)
共检索到40477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郭玲玲  
研究最低工资制度就业、收入分配等其他经济影响的文献并没有很好地解答如下两个问题,其一,最低工资制度如何被建立;其二,最低工资制度具有何种规范价值。文章从政治经济学角度对这两个问题进行解答,研究发现在政治法律层面,最低工资制度的实现是一个政治过程,而在社会层面,依托于积极的民众支持;最低工资制度的规范价值不仅在于缓解收入差距,还包括修正雇佣双方不平等议价能力、平衡需求和供给、推进高效率高端增长路线的实现、减轻劳动市场外部性和社会成本等规范价值。文章在政治经济分析的框架内认识最低工资制度,不仅实现了对最低工资制度的辩护,也为后来的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孔丽娜  韩兆洲  
目前最低工资制度在我国实施存在着标准偏低、制度不能切实落实等问题。本文从博弈论的角度出发,首先进行劳资双方博弈分析,对最低工资制度的合理性进行论证。在此基础上,通过对政府与企业行为进行博弈分析,剖析原因,寻找双方的均衡点,达到既保障劳动者生活权益,又维护企业的经营权益,促进本地经济发展的目的,推进最低工资制度的健康发展。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姜广东  王菲  
最低工资的就业效应是劳动经济学中最富争议的研究主题之一。本文使用我国1995—2010年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的年度面板数据,应用计量经济学的实证研究方法,采用截面数据加权的方式以消除截面异方差,依据设定的理论模型进行广义最小二乘法回归,对我国劳动力市场中最低工资的就业效应分时间、分区域和分产业进行系统的研究,对每一个回归结果进行分析,并给出综合结论和对策。
[期刊] 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韦鸿  
刘玉成博士撰写的《最低工资制度与中国就业性别差异》已于2015年4月由中国出版集团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出版。该书是一本系统研究最低工资对就业性别差异影响的学术性专著,是作者长期在最低工资、就业、经济增长等领域内辛勤耕耘的结晶。现阶段我国的就业结构性矛盾突出,单纯通过劳动力市场来消除这些结构性矛盾还不现实,在优化和配置资源方面,除了市场这只无形的手之外,还需要其他力量加以干预,最低工资制度就是一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王梅  
本文对最低工资理论模型进行了拓展分析,并以深圳为案例分析了最低工资制度对区域就业的影响。在跨区域劳动力流动的情况下,区域劳动力市场均衡工资趋近最低工资标准,并且不会导致区域就业量的下降。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石娟  
本文从保障劳动者合法劳动权益、缩小贫富差距、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提高劳动生产率四个方面分别阐述了实行最低工资制度的必要性,并从最低工资标准调整的频率和幅度、职工平均工资、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消费性支出以及地区GDP四个维度对我国中部地区最低工资标准的实际保障程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我国中部地区制定的最低工资标准对低收入人群的实际保障力度非常有限,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相关改进意见。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兰岚  金喜在  李盛基  
最低工资制度是政府维护劳动者权益的政策手段,对于保障劳动者薪资报酬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分析最低工资制度对不同行业就业量的影响,对于正确认识和把握最低工资制度与各行业就业量的关系,进而制定科学、合理的最低工资制度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实证研究表明:最低工资水平对就业量的影响体现出地区差异性和行业差异性,不同地区和不同行业的最低工资标准在合理性方面各有偏重,仍需进一步完善。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塞风  甄煜炜  
自1984年新西兰颁布《产业调停仲裁法》,从而建立起世界上第一个最低工资制度至今,最低工资制度已经从个别国家的实践逐步发展成为世界性的作法,到目前为止,世界上已有130多个国家建立了最低工资制度。 我国于1995年1月1日生效的《劳动法》中,规定了在我国建立最低工资制度的内容。充分认识最低工资制度对我国这样一个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发展中大国可能产生的影响,以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尽量减弱其消极影响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王美艳  
本文利用翔实的宏观数据和微观调查数据,从最低工资制度应该覆盖的劳动力范围、最低工资标准应该如何确定和调整,以及最低工资制度的执行应该如何监管等方面,对中国的最低工资制度进行了分析和讨论。自2004年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颁布《最低工资规定》,推动中国全面实施最低工资制度,迄今为止只有八、九年的时间。最低工资制度的设计和执行中尚存在诸多问题,需要继续加以改进和完善。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杨欣  
美国最低工资有联邦与州之分。由于适用普遍性与合理工资水平之间的内在紧张难以消除,最低工资呈向下发展趋势。为了补足最低工资的低水平,20世纪90年代,一些地方政府启动了生活工资立法,形成新的最低工资形式。我国最低工资实施的背景与美国有相似之处,可考虑借鉴其经验,构建多元最低工资结构,这种多元结构应建立在劳动者"参与中心型"的立法机制之上。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田青久  金喜在  
作为一项工资保障制度,最低工资制度是政府干预劳动力市场的手段,维护了劳动者取得劳动报酬的合法权益,保障了劳动者的基本生活。美国最低工资制度发展较为完善,对我国进一步完善最低工资制度具有一定启示。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魏章进  韩兆洲  
最低工资制度的实行曾备受争议,国内也有学者对其提出质疑。本文归纳了国外最低工资理论研究结果,对我国最低工资的理论研究和最低工资标准的制定提出有益启示。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王梅  
本文对我国东、中、西部三大区域最低工资制度对城市就业的影响进行了研究,首先,对三大区域最低工资实施概况及特点进行了分析,其次,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对三大区域最低工资标准对城镇就业的影响进行了计量分析,最后根据模型计量结论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刘贯春  吴辉航  刘媛媛  
研究目标:从就业视角考察最低工资制度对中国产业结构的影响。研究方法:基于企业"就业创造"率和家庭"就业接受"率的双重视角,利用拓展搜寻模型探讨最低工资制度如何通过企业生产率和工资水平转变产业结构,并采用1998~2013年251个地级市面板数据开展实证检验。研究发现:最低工资标准提升有利于工业发展,但不利于农业和服务业的发展,农业抑制效应和工业增长效应主要体现在经济落后地区和经济发达地区,而服务业抑制效应在所有地区均有体现,且最低工资制度对于产业内部的结构变迁具有一定解释力。研究创新:拓展搜寻模型为考察最低工资制度的经济效应提供理论框架,并证实最低工资标准提升存在显著的结构性就业效应。研究价值:有助于深入理解最低工资制度在产业结构转型中的重要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