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561)
- 2023(18014)
- 2022(15702)
- 2021(14615)
- 2020(12489)
- 2019(29053)
- 2018(28889)
- 2017(55744)
- 2016(30492)
- 2015(34643)
- 2014(34743)
- 2013(34159)
- 2012(31313)
- 2011(28241)
- 2010(28164)
- 2009(26028)
- 2008(25754)
- 2007(22871)
- 2006(19740)
- 2005(17446)
- 学科
- 济(120763)
- 经济(120599)
- 管理(91470)
- 业(85647)
- 企(71649)
- 企业(71649)
- 方法(58896)
- 数学(51607)
- 数学方法(50920)
- 财(34625)
- 农(32480)
- 中国(31326)
- 业经(26898)
- 学(26193)
- 制(25571)
- 地方(22990)
- 贸(22028)
- 贸易(22020)
- 务(22002)
- 财务(21913)
- 财务管理(21861)
- 农业(21441)
- 易(21380)
- 企业财务(20718)
- 理论(19819)
- 和(18854)
- 银(18787)
- 银行(18728)
- 环境(18653)
- 技术(18643)
- 机构
- 大学(436700)
- 学院(434673)
- 济(172161)
- 管理(171714)
- 经济(168365)
- 理学(149178)
- 理学院(147529)
- 管理学(144718)
- 管理学院(143932)
- 研究(141728)
- 中国(105467)
- 京(92263)
- 科学(89517)
- 财(81270)
- 农(71836)
- 所(71427)
- 业大(66781)
- 中心(65544)
- 研究所(65159)
- 财经(64930)
- 江(63761)
- 经(58890)
- 北京(57965)
- 农业(56463)
- 范(56215)
- 师范(55633)
- 经济学(52194)
- 院(51547)
- 州(51146)
- 财经大学(48302)
- 基金
- 项目(298460)
- 科学(233842)
- 基金(216423)
- 研究(215453)
- 家(188891)
- 国家(187372)
- 科学基金(160814)
- 社会(134667)
- 社会科(127596)
- 社会科学(127562)
- 省(117028)
- 基金项目(115016)
- 自然(106149)
- 自然科(103660)
- 自然科学(103631)
- 自然科学基金(101742)
- 教育(99907)
- 划(98395)
- 资助(89780)
- 编号(88200)
- 成果(71417)
- 重点(66675)
- 部(65749)
- 发(62274)
- 创(61593)
- 课题(60362)
- 科研(57703)
- 创新(57522)
- 教育部(56290)
- 大学(55966)
- 期刊
- 济(183587)
- 经济(183587)
- 研究(123353)
- 中国(80853)
- 学报(71141)
- 农(64290)
- 财(64065)
- 科学(63811)
- 管理(61357)
- 大学(53818)
- 学学(50628)
- 教育(46200)
- 农业(43813)
- 技术(38490)
- 融(35303)
- 金融(35303)
- 财经(31510)
- 业经(30330)
- 经济研究(29124)
- 经(26860)
- 问题(24265)
- 业(22646)
- 图书(22289)
- 技术经济(21093)
- 版(21058)
- 理论(20993)
- 统计(20410)
- 科技(20399)
- 实践(19169)
- 践(19169)
共检索到62554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兰岚 金喜在 李盛基
最低工资制度是政府维护劳动者权益的政策手段,对于保障劳动者薪资报酬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分析最低工资制度对不同行业就业量的影响,对于正确认识和把握最低工资制度与各行业就业量的关系,进而制定科学、合理的最低工资制度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实证研究表明:最低工资水平对就业量的影响体现出地区差异性和行业差异性,不同地区和不同行业的最低工资标准在合理性方面各有偏重,仍需进一步完善。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姜广东 王菲
最低工资的就业效应是劳动经济学中最富争议的研究主题之一。本文使用我国1995—2010年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的年度面板数据,应用计量经济学的实证研究方法,采用截面数据加权的方式以消除截面异方差,依据设定的理论模型进行广义最小二乘法回归,对我国劳动力市场中最低工资的就业效应分时间、分区域和分产业进行系统的研究,对每一个回归结果进行分析,并给出综合结论和对策。
关键词:
最低工资制度 就业效应 产业转移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王一楠 任巍 黄嘉欣
最低工资制度作为一项公共政策,其利弊备受争议。本文基于对该制度不同实施阶段的作用机制分析,从城市和农村两方面入手,对2003-2013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探究了该制度对和谐劳动关系的影响效应。研究结果显示:无论城市还是农村,我国最低工资制度的实施都可以显著降低劳动争议案件的发生,有利于和谐劳动关系建设;但城市中最低工资制度与劳动关系和谐程度呈现U型关系,理论上这与该制度实施对低技能劳动群体的淘汰作用和对高技能劳动群体的溢出效应相关。基于研究结论,指出大多数省市区应控制最低工资标准相较于居民收入水平的比值,并通过对相关的社会经济因素的合理引导,实现对劳动关系的积极影响。
关键词:
最低工资 劳动争议 劳动关系 工会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张剑 王玉峰 周子琪
本文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对买方垄断特征下的劳动力市场供求关系进行理论分析,采用各省份2008~2016年最低工资数据匹配"其他就业人员"指标,通过静态和动态模型回归,发现最低工资标准的上调提升城市的非正规就业水平。对不同行业而言,最低工资上涨的就业创造和消失存在一定的异质性。为解决可能存在的样本选择偏误及政策内生性问题,本文将重庆市作为处理组,采用合成控制法构造"反事实"状态,客观评估最低工资调整的政策效果,并通过安慰剂试验进行稳健性检验,再次验证最低工资提高的就业创造效应。
[期刊] 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韦鸿
刘玉成博士撰写的《最低工资制度与中国就业性别差异》已于2015年4月由中国出版集团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出版。该书是一本系统研究最低工资对就业性别差异影响的学术性专著,是作者长期在最低工资、就业、经济增长等领域内辛勤耕耘的结晶。现阶段我国的就业结构性矛盾突出,单纯通过劳动力市场来消除这些结构性矛盾还不现实,在优化和配置资源方面,除了市场这只无形的手之外,还需要其他力量加以干预,最低工资制度就是一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孔丽娜 韩兆洲
目前最低工资制度在我国实施存在着标准偏低、制度不能切实落实等问题。本文从博弈论的角度出发,首先进行劳资双方博弈分析,对最低工资制度的合理性进行论证。在此基础上,通过对政府与企业行为进行博弈分析,剖析原因,寻找双方的均衡点,达到既保障劳动者生活权益,又维护企业的经营权益,促进本地经济发展的目的,推进最低工资制度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
最低工资 劳资 博弈论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郭玲玲
研究最低工资制度就业、收入分配等其他经济影响的文献并没有很好地解答如下两个问题,其一,最低工资制度如何被建立;其二,最低工资制度具有何种规范价值。文章从政治经济学角度对这两个问题进行解答,研究发现在政治法律层面,最低工资制度的实现是一个政治过程,而在社会层面,依托于积极的民众支持;最低工资制度的规范价值不仅在于缓解收入差距,还包括修正雇佣双方不平等议价能力、平衡需求和供给、推进高效率高端增长路线的实现、减轻劳动市场外部性和社会成本等规范价值。文章在政治经济分析的框架内认识最低工资制度,不仅实现了对最低工资制度的辩护,也为后来的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蒲艳萍 张玉珂
利用2001—2016年中国23个工业行业省际面板数据,采用系统GMM方法,从细分行业视角实证检验了最低工资制度的就业效应。研究发现:在不同特点的行业组,最低工资制度的就业效应存在着显著的异质性。为检验不同特点行业最低工资制度就业效应的异质性特征,依据要素密集度、行业规模、国有资本比重等对全样本进行划分。分样本估计结果显示:最低工资制度抑制资本密集度高、规模小、国有资本占比低行业的就业,对劳动密集型、国有资本占比较高行业的就业没有显著冲击,不仅如此,最低工资制度促使规模较大行业吸纳更多劳动力就业。进一步,最低工资标准的提升对黑色金属矿采选业、食品制造业、金属制品业等11个工业行业的就业影响显著为负,对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2个工业行业的就业影响显著为正,对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有色金属矿采选业等10个行业的就业影响不显著。各级政府最低工资标准的制定应充分考虑行业特征,使最低工资标准能真正发挥保障劳动者权益的最大功效。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黄伟 魏薇 孙贺
文章评估了北京市最低工资制度的实施状况,并采用中介效应法分析最低工资的就业效应及其内在作用机制。作者研究发现:一是最低工资对建筑业就业产生负效应;二是建筑行业最低工资的就业负效应,部分是通过技术装备率的中介效应实现的,最低工资增长促使企业用资本替代劳动,最终影响就业水平。其它原因可能是建筑企业直接减少招聘、裁员来应对人工成本上涨;三是最低工资促进了劳动生产率提高,并没有作用于就业水平。
关键词:
收入差距 最低工资 就业影响 劳动效率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王梅
本文对我国东、中、西部三大区域最低工资制度对城市就业的影响进行了研究,首先,对三大区域最低工资实施概况及特点进行了分析,其次,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对三大区域最低工资标准对城镇就业的影响进行了计量分析,最后根据模型计量结论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最低工资标准城镇 就业面板 数据模型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周培煌 赵履宽
本文运用我国30个省、市、自治区建筑业1995~2006年的面板数据,研究发现最低工资对我国建筑业就业存在显著的负效应,大致为最低工资每增长10个百分点,将导致建筑业就业水平下降1.3个百分点。进一步地,本文基于中介效应模型探讨最低工资就业效应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最低工资的就业负效应主要是以直接效应的形式表现的,即企业以减少或冻结招聘甚至减员来应对最低工资增长的冲击;同时,最低工资还通过促使企业用资本替代劳动、提高劳动生产率方式间接导致就业岗位的减少。而由于我国技术工人比例显著偏低,因此企业无法用技术工人替代相对不经济的普通操作工人的办法来应对最低工资增长。
关键词:
最低工资 就业效应 非自愿性失业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金露 曲秉春 李盛基
基于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 2011年和2012年的数据,运用自然实验方法和双重差分方法,定量分析最低工资制度对劳动供给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总体上,最低工资标准的提升对劳动者就业具有积极作用,同时还有利于增加劳动者的劳动时间;不同地区的考察结果表明,最低工资制度的劳动供给效应具有显著的地区差异,对于西部地区的劳动供给具有促进效应,而对于东部地区的劳动供给则具有抑制效应;最低工资调整幅度的考察结果得出,最低工资调整幅度在30%以下时,其具有促进劳动供给的作用,而调整幅度超过30%时,则具有抑制劳动供给的作用。
关键词:
最低工资制度 就业 劳动供给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田贵贤
本文利用全国30个省份的建筑业面板数据分析最低工资的就业效应,并用中介效应模型分析其作用机制。从全国来看,最低工资对建筑业就业具有正效应。进一步研究后发现,这种正效应部分是通过人力资本水平提升和技术进步引起的劳动生产率提高来实现的。最低工资对就业的影响存在阈值,在该阈值之前,提高最低工资会减少就业;超过该阈值,提高最低工资则增加就业。目前,提高最低工资有利于就业,对企业生产方式的改进和劳动生产率提高也有促进作用。
关键词:
最低工资 就业效应 面板数据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翁杰 徐圣
文章从理论上分析了最低工资制度影响资本和劳动收入分配格局的主要作用机制,并认为该制度的实施既可以通过补偿效应和溢出效应提升劳动收入份额,也可以通过淘汰效应和替代效应使收入分配格局向资本方倾斜,因此,最低工资制度影响收入分配的效应是不确定的。文章利用2002~2012年中国工业部门的省级面板数据,研究了最低工资制度影响收入分配的实际效应。结果发现,最低工资标准的提高对劳动收入份额有明显的降低作用,但效应比较小。进一步分析发现,最低工资标准的提高会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就业人数,但同时显著促进了人均资本量的提高。文章认为,最低工资标准的提高改变了资本和劳动的相对价格,促使企业调整要素投入决策,加快了资本替代劳动的进程,资本深化导致了收入分配格局向资本方的倾斜。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塞风 甄煜炜
自1984年新西兰颁布《产业调停仲裁法》,从而建立起世界上第一个最低工资制度至今,最低工资制度已经从个别国家的实践逐步发展成为世界性的作法,到目前为止,世界上已有130多个国家建立了最低工资制度。 我国于1995年1月1日生效的《劳动法》中,规定了在我国建立最低工资制度的内容。充分认识最低工资制度对我国这样一个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发展中大国可能产生的影响,以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尽量减弱其消极影响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