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680)
2023(18175)
2022(15606)
2021(14471)
2020(12307)
2019(28220)
2018(27583)
2017(52483)
2016(28771)
2015(32167)
2014(31704)
2013(31417)
2012(28710)
2011(26115)
2010(25736)
2009(23865)
2008(23419)
2007(20337)
2006(17804)
2005(15979)
作者
(83744)
(69774)
(69351)
(65790)
(44269)
(33396)
(31275)
(27354)
(26556)
(24683)
(23830)
(23623)
(22209)
(22022)
(21606)
(21504)
(20876)
(20791)
(20029)
(19929)
(17411)
(17186)
(16770)
(15741)
(15624)
(15422)
(15393)
(15224)
(14022)
(13715)
学科
(113793)
经济(113631)
管理(83681)
(78274)
(64043)
企业(64043)
方法(53515)
数学(47101)
数学方法(46624)
中国(33141)
(31689)
(30582)
业经(25119)
(24641)
(24410)
(23198)
贸易(23186)
(22578)
地方(20393)
农业(20373)
(19294)
财务(19220)
财务管理(19183)
(18625)
银行(18557)
企业财务(18228)
(18122)
金融(18119)
环境(17822)
(17685)
机构
大学(411485)
学院(405671)
(167671)
经济(164402)
管理(158044)
研究(141590)
理学(137510)
理学院(135961)
管理学(133633)
管理学院(132916)
中国(106511)
(88121)
科学(87574)
(77879)
(71470)
(71050)
研究所(65440)
业大(63968)
中心(63328)
财经(62413)
(57567)
(57027)
农业(56037)
北京(55823)
经济学(51863)
(51453)
(51139)
师范(50855)
经济学院(46851)
财经大学(46657)
基金
项目(282255)
科学(221519)
基金(207381)
研究(201073)
(183598)
国家(182163)
科学基金(155015)
社会(129058)
社会科(122458)
社会科学(122429)
基金项目(109577)
(107157)
自然(101710)
自然科(99335)
自然科学(99306)
自然科学基金(97549)
(91658)
教育(91463)
资助(85669)
编号(79396)
成果(64521)
重点(63693)
(62951)
(59029)
(58499)
创新(54721)
课题(54522)
科研(54505)
国家社会(54394)
教育部(53856)
期刊
(176606)
经济(176606)
研究(119803)
中国(78187)
学报(71223)
(63663)
科学(62939)
(58850)
管理(57179)
大学(53576)
学学(50595)
农业(43428)
教育(40526)
(35640)
金融(35640)
技术(31792)
财经(30895)
经济研究(29678)
业经(27249)
(26397)
问题(23346)
(23204)
科技(20019)
(19972)
(19885)
图书(19677)
理论(18888)
技术经济(18810)
业大(18195)
世界(17733)
共检索到59355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张剑  王玉峰  周子琪  
本文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对买方垄断特征下的劳动力市场供求关系进行理论分析,采用各省份2008~2016年最低工资数据匹配"其他就业人员"指标,通过静态和动态模型回归,发现最低工资标准的上调提升城市的非正规就业水平。对不同行业而言,最低工资上涨的就业创造和消失存在一定的异质性。为解决可能存在的样本选择偏误及政策内生性问题,本文将重庆市作为处理组,采用合成控制法构造"反事实"状态,客观评估最低工资调整的政策效果,并通过安慰剂试验进行稳健性检验,再次验证最低工资提高的就业创造效应。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兰岚  金喜在  李盛基  
最低工资制度是政府维护劳动者权益的政策手段,对于保障劳动者薪资报酬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分析最低工资制度对不同行业就业量的影响,对于正确认识和把握最低工资制度与各行业就业量的关系,进而制定科学、合理的最低工资制度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实证研究表明:最低工资水平对就业量的影响体现出地区差异性和行业差异性,不同地区和不同行业的最低工资标准在合理性方面各有偏重,仍需进一步完善。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蒲艳萍  张玉珂  
利用2001—2016年中国23个工业行业省际面板数据,采用系统GMM方法,从细分行业视角实证检验了最低工资制度的就业效应。研究发现:在不同特点的行业组,最低工资制度的就业效应存在着显著的异质性。为检验不同特点行业最低工资制度就业效应的异质性特征,依据要素密集度、行业规模、国有资本比重等对全样本进行划分。分样本估计结果显示:最低工资制度抑制资本密集度高、规模小、国有资本占比低行业的就业,对劳动密集型、国有资本占比较高行业的就业没有显著冲击,不仅如此,最低工资制度促使规模较大行业吸纳更多劳动力就业。进一步,最低工资标准的提升对黑色金属矿采选业、食品制造业、金属制品业等11个工业行业的就业影响显著为负,对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2个工业行业的就业影响显著为正,对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有色金属矿采选业等10个行业的就业影响不显著。各级政府最低工资标准的制定应充分考虑行业特征,使最低工资标准能真正发挥保障劳动者权益的最大功效。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王一楠  任巍  黄嘉欣  
最低工资制度作为一项公共政策,其利弊备受争议。本文基于对该制度不同实施阶段的作用机制分析,从城市和农村两方面入手,对2003-2013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探究了该制度对和谐劳动关系的影响效应。研究结果显示:无论城市还是农村,我国最低工资制度的实施都可以显著降低劳动争议案件的发生,有利于和谐劳动关系建设;但城市中最低工资制度与劳动关系和谐程度呈现U型关系,理论上这与该制度实施对低技能劳动群体的淘汰作用和对高技能劳动群体的溢出效应相关。基于研究结论,指出大多数省市区应控制最低工资标准相较于居民收入水平的比值,并通过对相关的社会经济因素的合理引导,实现对劳动关系的积极影响。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王海成  苏梽芳  渠慎宁  
本文基于20002013年省级面板数据,在采用差值法估算全国及各省非正规就业规模的基础上,应用动态面板模型考察了就业保护制度对非正规就业的影响,研究发现:全国与各省城镇非正规就业率都呈现出大幅增加趋势,就业结构表现为非正规化;最低工资制度及社会保险制度对非正规就业产生了显著的负向作用;以"民工荒"到来的2004年作为分界点进行分样本检验,结果显示"民工荒"到来后并不改变上述结论,而且还发现,"民工荒"到来后最低工资制度对非正规就业的负向作用变小,而社会保险制度对非正规就业的负向作用变大。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王海成  苏梽芳  渠慎宁  
本文基于2000~2013年省级面板数据,在采用差值法估算全国及各省非正规就业规模的基础上,应用动态面板模型考察了就业保护制度对非正规就业的影响,研究发现:全国与各省城镇非正规就业率都呈现出大幅增加趋势,就业结构表现为非正规化;最低工资制度及社会保险制度对非正规就业产生了显著的负向作用;以"民工荒"到来的2004年作为分界点进行分样本检验,结果显示"民工荒"到来后并不改变上述结论,而且还发现,"民工荒"到来后最低工资制度对非正规就业的负向作用变小,而社会保险制度对非正规就业的负向作用变大。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王梅  
本文对我国东、中、西部三大区域最低工资制度对城市就业的影响进行了研究,首先,对三大区域最低工资实施概况及特点进行了分析,其次,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对三大区域最低工资标准对城镇就业的影响进行了计量分析,最后根据模型计量结论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韦鸿  
刘玉成博士撰写的《最低工资制度与中国就业性别差异》已于2015年4月由中国出版集团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出版。该书是一本系统研究最低工资对就业性别差异影响的学术性专著,是作者长期在最低工资、就业、经济增长等领域内辛勤耕耘的结晶。现阶段我国的就业结构性矛盾突出,单纯通过劳动力市场来消除这些结构性矛盾还不现实,在优化和配置资源方面,除了市场这只无形的手之外,还需要其他力量加以干预,最低工资制度就是一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周广肃  
本文首次利用CFPS微观家户数据和与之相配的县(区)最低工资数据,研究了最低工资标准对于家庭创业的影响,并对相关影响机制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最低月工资标准每提高100元,家庭创业的概率显著提高1.0个百分点。即使克服潜在内生性问题后,结论保持稳健。机制的探讨发现,影响效果主要源于最低工资水平提高带来的工资效应与挤出雇佣就业效应;分样本分析表明,结论主要存在于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较低的目标群体。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周广肃  
本文首次利用CFPS微观家户数据和与之相配的县(区)最低工资数据,研究了最低工资标准对于家庭创业的影响,并对相关影响机制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最低月工资标准每提高100元,家庭创业的概率显著提高1.0个百分点。即使克服潜在内生性问题后,结论保持稳健。机制的探讨发现,影响效果主要源于最低工资水平提高带来的工资效应与挤出雇佣就业效应;分样本分析表明,结论主要存在于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较低的目标群体。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刘贯春  吴辉航  刘媛媛  
研究目标:从就业视角考察最低工资制度对中国产业结构的影响。研究方法:基于企业"就业创造"率和家庭"就业接受"率的双重视角,利用拓展搜寻模型探讨最低工资制度如何通过企业生产率和工资水平转变产业结构,并采用1998~2013年251个地级市面板数据开展实证检验。研究发现:最低工资标准提升有利于工业发展,但不利于农业和服务业的发展,农业抑制效应和工业增长效应主要体现在经济落后地区和经济发达地区,而服务业抑制效应在所有地区均有体现,且最低工资制度对于产业内部的结构变迁具有一定解释力。研究创新:拓展搜寻模型为考察最低工资制度的经济效应提供理论框架,并证实最低工资标准提升存在显著的结构性就业效应。研究价值:有助于深入理解最低工资制度在产业结构转型中的重要性。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周申  何冰  
本文基于2000-2015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在劳动力成本上升、劳动力市场管制趋严的背景下,分析贸易开放对中国非正规就业的影响,构建以最低工资为门槛变量的面板门槛模型,实证检验了贸易开放对非正规就业影响的门槛效应。研究结果表明:贸易开放对非正规就业的影响存在显著的以最低工资标准为门槛的双门槛效应,即当最低工资标准未跨过第一个门槛值或跨越第二个门槛值后,贸易开放对非正规就业不存在显著的影响;而当最低工资标准位于两个门槛值之间时,贸易开放对非正规就业具有显著的正效应,贸易开放促进了非正规就业的发展;进口贸易的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姜广东  王菲  
最低工资的就业效应是劳动经济学中最富争议的研究主题之一。本文使用我国1995—2010年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的年度面板数据,应用计量经济学的实证研究方法,采用截面数据加权的方式以消除截面异方差,依据设定的理论模型进行广义最小二乘法回归,对我国劳动力市场中最低工资的就业效应分时间、分区域和分产业进行系统的研究,对每一个回归结果进行分析,并给出综合结论和对策。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胡远华  柯慧飞  
针对杭州地区农民工密集就业的制造业、建筑业和低端服务业企业的大规模调查,本文从企业和员工两个角度来分析最低工资制度对农民工就业和收入提升的影响。研究表明最低工资标准的变动只对低于法定工资标准的农民工的收入和就业有显著影响,对高于法定工资标准的农民工无显著影响。因此,现阶段杭州市的最低工资标准仍然较低,依然处于补涨阶段,不足以对农民工的收入和就业产生显著影响。所以,当地政府一方面要适当的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加强最低工资制度的可操作性;另一方面要加强和改善最低工资制度的执行,保障最低工资标准的有效性,切实维护农民工利益。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