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288)
- 2023(15014)
- 2022(12595)
- 2021(11704)
- 2020(10072)
- 2019(23414)
- 2018(22943)
- 2017(43887)
- 2016(23394)
- 2015(26794)
- 2014(26586)
- 2013(26476)
- 2012(24629)
- 2011(22271)
- 2010(22060)
- 2009(20606)
- 2008(20060)
- 2007(17570)
- 2006(15257)
- 2005(13807)
- 学科
- 济(119847)
- 经济(119743)
- 管理(66442)
- 业(62521)
- 方法(52998)
- 企(49999)
- 企业(49999)
- 数学(47856)
- 数学方法(47377)
- 中国(29234)
- 农(27018)
- 财(26775)
- 地方(23400)
- 业经(22120)
- 贸(21255)
- 贸易(21244)
- 学(20954)
- 易(20650)
- 制(18546)
- 农业(18232)
- 务(16446)
- 财务(16401)
- 财务管理(16359)
- 融(15906)
- 金融(15903)
- 环境(15644)
- 银(15640)
- 和(15630)
- 银行(15612)
- 企业财务(15519)
- 机构
- 大学(343138)
- 学院(340266)
- 济(157327)
- 经济(154596)
- 管理(133207)
- 研究(117469)
- 理学(115144)
- 理学院(113942)
- 管理学(112155)
- 管理学院(111515)
- 中国(90796)
- 京(71454)
- 财(69339)
- 科学(67900)
- 所(58077)
- 财经(55934)
- 中心(54389)
- 研究所(52654)
- 农(52203)
- 经(50972)
- 经济学(50441)
- 江(48867)
- 业大(47220)
- 经济学院(45409)
- 北京(45166)
- 范(41882)
- 院(41866)
- 财经大学(41589)
- 师范(41489)
- 农业(40840)
- 基金
- 项目(226405)
- 科学(180035)
- 基金(168817)
- 研究(164159)
- 家(146622)
- 国家(145504)
- 科学基金(125779)
- 社会(108291)
- 社会科(102955)
- 社会科学(102931)
- 基金项目(88245)
- 省(84914)
- 自然(80044)
- 自然科(78267)
- 自然科学(78244)
- 自然科学基金(76907)
- 教育(75010)
- 划(72076)
- 资助(70458)
- 编号(64532)
- 成果(52206)
- 部(51818)
- 重点(50800)
- 发(48760)
- 国家社会(46630)
- 创(46529)
- 教育部(45109)
- 科研(43893)
- 创新(43694)
- 课题(43557)
- 期刊
- 济(168583)
- 经济(168583)
- 研究(101045)
- 中国(61636)
- 财(54590)
- 学报(49731)
- 管理(48532)
- 科学(47126)
- 农(45918)
- 大学(38416)
- 学学(36269)
- 融(31216)
- 金融(31216)
- 农业(31166)
- 技术(30392)
- 经济研究(29054)
- 财经(28607)
- 教育(27326)
- 经(24650)
- 业经(24121)
- 问题(22308)
- 贸(20194)
- 统计(20092)
- 技术经济(18914)
- 世界(17889)
- 业(17515)
- 策(17373)
- 国际(17312)
- 决策(16022)
- 理论(15949)
共检索到50525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赵卓 王敏
文章利用我国1996-2010年的省级面板数据,考察了最低工资上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发现:最低工资标准和经济增长在一个较长时期内互为格兰杰因果关系,而总体上最低工资标准的上涨有助于经济增长。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范玉波 刘小鸽
最低工资制度在提高低收入者收入的同时,会对经济结构产生影响,具有经济结构效应。利用2008—2013年省际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从三次产业结构与出口结构两个角度进行了考察,结果显示最低工资制度产生了明显的经济结构效应。利用准自然实验的方法检验计量回归结果,表明结果是稳健的。最低工资制度促进了第三产业比例的增长,但对出口中的加工贸易与高新技术产业比例产生了负面的影响,这就要求政府在利用最低工资制度促进转型升级的同时,采取相应政策措施提升高新技术产业及加工贸易竞争力,促进其发展。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田贵贤
基于中国2003~2013年的省级面板数据,选取制造业就业作为研究对象,利用动态面板模型分别对最低工资、最低工资与平均工资的比重和就业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经验分析。研究表明:最低工资的提高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就业。最低工资与平均工资的比重和制造业就业存在非线性关系,且呈倒"U型"曲线,临界值为0.375;东中西部的临界值分别为0.377、0.385、0.356。这一结论的政策含义是:目前全国绝大多数省份最低工资与平均工资的比重偏低,未达到临界值,最低工资标准仍有较大上调空间;如果数理统计具有现实意义,提高最低工资可能会促进制造业就业水平。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玉柯 陶永朝 张超
利用全国30个省份建筑业面板数据分析最低工资的就业效应,并用中介效应模型分析其作用机制。从全国来看,最低工资对建筑业就业具有正效应。进一步研究,这种正效应部分是通过人力资本水平提升和技术进步引起的劳动生产率提高实现的。最低工资对就业的影响存在阈值,在该阈值之前,提高最低工资会减少就业;超过该阈值,提高最低工资会增加就业。目前提高最低工资不仅有利于就业,而且对企业生产方式的改进和劳动生产率都有促进作用。
关键词:
最低工资 就业效应 作用机制 面板数据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刘苓玲 黄钢
通过构建一个由最低工资标准等因素共同决定的劳动力就业函数,从理论层面分析最低工资标准提升等因素对城镇劳动力就业的影响。同时基于中国2004-2011年的省际面板数据,引入技术进步、城镇化、老年抚养比等指标,运用面板分位数回归方法进行实证分析。综合比较来看:现阶段最低工资标准提升与城镇劳动力就业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而技术进步对城镇劳动力就业的影响不能一概而论,具有不确定性。其他控制变量如城镇化发展有利于提高城镇劳动力就业,而老年抚养比、对外开放度的提高却与城镇劳动力就业呈负相关关系。其对策含义为:要充分考虑相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罗燕 韩冰
广东省自1995年实施最低工资制度以来,广东各城市的最低工资标准均有不同幅度的提高,但与北京、上海相比,广东省在最低工资标准方面的竞争优势并不明显,而且未能与职工平均工资和人均GDP的变动相适应。本文基于2004-2011年广东21个城市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发现广东省平均最低工资标准的就业效应显著为正。因此广东省可继续上调最低工资标准,并加强宣传和监管力度,以缓解当前广东省招工难的压力、维持社会和谐稳定。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刘玉成
文章基于中国1996-2012年省际面板数据和城镇单位行业面板数据,在控制了教育、劳动供给、经济开放、经济发展、就业环境和时间等因素后,考查了相对最低工资和绝对最低工资的提升对城镇单位就业性别差异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低工资对就业性别差异的影响存在自我修正机制,当期影响与滞后影响方向相反;相对最低工资的综合影响以正向为主,但影响较微弱,绝对最低工资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滞后效应中,综合影响以负向为主;在高工资行业和女性就业集中度较低的行业中,相对最低工资的当期影响存在一致的负向性、滞后影响以正向为主,绝对最低工资的当期影响以负向为主、滞后影响以正向为主;在女性就业集中度较高的行业中绝对工资的滞后影响以...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田贵贤
本文利用全国30个省份的建筑业面板数据分析最低工资的就业效应,并用中介效应模型分析其作用机制。从全国来看,最低工资对建筑业就业具有正效应。进一步研究后发现,这种正效应部分是通过人力资本水平提升和技术进步引起的劳动生产率提高来实现的。最低工资对就业的影响存在阈值,在该阈值之前,提高最低工资会减少就业;超过该阈值,提高最低工资则增加就业。目前,提高最低工资有利于就业,对企业生产方式的改进和劳动生产率提高也有促进作用。
关键词:
最低工资 就业效应 面板数据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兰岚 金喜在 李盛基
最低工资制度是政府维护劳动者权益的政策手段,对于保障劳动者薪资报酬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分析最低工资制度对不同行业就业量的影响,对于正确认识和把握最低工资制度与各行业就业量的关系,进而制定科学、合理的最低工资制度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实证研究表明:最低工资水平对就业量的影响体现出地区差异性和行业差异性,不同地区和不同行业的最低工资标准在合理性方面各有偏重,仍需进一步完善。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伍业君 王磊 桑铁柱
基于产品空间与比较优势演化理论,本文运用中国2002-2007年31个省级区域的面板数据对中国地区经济复杂度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实证结果显示,地区经济复杂度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稳定、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经济复杂度对中国各地区的经济增长均起着重要作用,但对各地区的影响程度不同,对东中部地区,经济复杂度的影响更大,而对西部地区的影响相对较小,并且这些结论不受控制变量和内生性问题的影响。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磊 伍业君
已有关于经济体复杂度的文献都聚焦于出口产品技术含量的测度及其决定因素的分析上,而对经济体复杂度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尤其是地区经济复杂度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机理缺乏深入的研究。利用四位码企业生产层面的数据,首次测度了中国地区的经济复杂度,在此基础上,运用联立方程模型对经济复杂度驱动地区经济增长的机理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经济复杂度主要通过地区专业化驱动地区经济增长。除人力资本以外,要素投入、外商直接投资、出口以及交通基础设施都直接或间接地对地区经济增长和地区专业化产生正面影响。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刘盾
本文基于后凯恩斯主义的Bhaduri-Marglin模型和内生性技术进步理论,利用我国1978—2017年的省级面板数据,估计了提高平均真实工资率对我国总需求和劳动生产率增长的潜在影响。通过引入真实工资影响的非线性特征、分别核算东部与内陆地区的总需求和劳动生产率区制、使用更加全面稳健的估计方法等,对现有相关研究做出改进,并得出如下结论:当前我国的总需求和劳动生产率均处于"工资拉动增长"的区制。提高真实工资增长率,不仅会通过"马克思-希克斯"效应驱使厂商提高劳动生产率,还会通过提高劳动收入份额促进总需求增长,而后者又通过"卡尔多-凡登"效应进一步促进劳动生产率增长。这种效应在内陆地区比在东部地区更加明显。多措并举地提高真实工资增速,提高劳动报酬占初次分配的比重,有利于实现内生需求创造与供给效率提升的协同,助力"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王一楠 任巍 黄嘉欣
最低工资制度作为一项公共政策,其利弊备受争议。本文基于对该制度不同实施阶段的作用机制分析,从城市和农村两方面入手,对2003-2013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探究了该制度对和谐劳动关系的影响效应。研究结果显示:无论城市还是农村,我国最低工资制度的实施都可以显著降低劳动争议案件的发生,有利于和谐劳动关系建设;但城市中最低工资制度与劳动关系和谐程度呈现U型关系,理论上这与该制度实施对低技能劳动群体的淘汰作用和对高技能劳动群体的溢出效应相关。基于研究结论,指出大多数省市区应控制最低工资标准相较于居民收入水平的比值,并通过对相关的社会经济因素的合理引导,实现对劳动关系的积极影响。
关键词:
最低工资 劳动争议 劳动关系 工会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张剑 王玉峰 周子琪
本文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对买方垄断特征下的劳动力市场供求关系进行理论分析,采用各省份2008~2016年最低工资数据匹配"其他就业人员"指标,通过静态和动态模型回归,发现最低工资标准的上调提升城市的非正规就业水平。对不同行业而言,最低工资上涨的就业创造和消失存在一定的异质性。为解决可能存在的样本选择偏误及政策内生性问题,本文将重庆市作为处理组,采用合成控制法构造"反事实"状态,客观评估最低工资调整的政策效果,并通过安慰剂试验进行稳健性检验,再次验证最低工资提高的就业创造效应。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许广月
本文通过构建耕地资源与经济增长之间的计量模型,利用中国省级样本数据,检验与分析了耕地资源与经济增长的内在依存和因果关系。研究得出了以下两点结论:第一,东部地区、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耕地资源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协整关系;第二,从短期来看,无论是东部地区,还是中部地区,抑或是西部地区,耕地资源与经济增长两者之间存在双向因果关系;从长期来看,东部和中部地区存在从耕地资源到经济增长的单向因果关系,西部地区存在耕地资源与经济增长的双向因果关系。
关键词:
耕地资源 经济增长 面板数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