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557)
- 2023(3606)
- 2022(3058)
- 2021(2720)
- 2020(2189)
- 2019(5115)
- 2018(4859)
- 2017(9382)
- 2016(4854)
- 2015(5379)
- 2014(5191)
- 2013(4939)
- 2012(4413)
- 2011(3838)
- 2010(3801)
- 2009(3418)
- 2008(3502)
- 2007(3288)
- 2006(2795)
- 2005(2442)
- 学科
- 济(22113)
- 经济(22058)
- 管理(15798)
- 业(15534)
- 企(12812)
- 企业(12812)
- 方法(10679)
- 数学(9766)
- 数学方法(9719)
- 农(7000)
- 财(6752)
- 中国(5788)
- 贸(4799)
- 贸易(4798)
- 易(4701)
- 务(4298)
- 财务(4296)
- 财务管理(4288)
- 业经(4137)
- 企业财务(3743)
- 农业(3521)
- 融(3302)
- 金融(3302)
- 市场(3227)
- 学(3165)
- 环境(3161)
- 制(3155)
- 产品(3054)
- 银(2891)
- 银行(2888)
- 机构
- 大学(68549)
- 学院(67318)
- 济(34341)
- 经济(33849)
- 管理(27954)
- 理学(24749)
- 理学院(24539)
- 管理学(24229)
- 管理学院(24112)
- 研究(21882)
- 中国(16502)
- 财(15818)
- 京(13401)
- 财经(13207)
- 经(12266)
- 经济学(11929)
- 科学(11170)
- 经济学院(10991)
- 中心(10621)
- 财经大学(10222)
- 所(10081)
- 农(9532)
- 江(9304)
- 研究所(9188)
- 业大(8867)
- 商学(8450)
- 商学院(8375)
- 北京(8365)
- 经济管理(8179)
- 院(7831)
- 基金
- 项目(48021)
- 科学(39148)
- 基金(37883)
- 研究(34754)
- 家(33947)
- 国家(33226)
- 科学基金(28774)
- 社会(24957)
- 社会科(23885)
- 社会科学(23878)
- 基金项目(19766)
- 自然(17944)
- 自然科(17563)
- 自然科学(17558)
- 自然科学基金(17278)
- 省(17037)
- 教育(15604)
- 资助(15600)
- 划(14464)
- 编号(12736)
- 部(11596)
- 国家社会(11581)
- 重点(10489)
- 教育部(10440)
- 创(10111)
- 人文(10103)
- 制(9740)
- 发(9647)
- 成果(9481)
- 创新(9480)
共检索到9727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邹红 肖翰 宋泽 熊倩倩
最低工资政策需要兼顾企业生产成本和家庭生活福利。本文通过构建理论模型刻画最低工资成本在企业部门和家户部门的传递过程,首次结合住户调查、超市价格和工业企业等多套数据库,从生活成本视角考察最低工资标准调整对城镇家庭消费效用的影响及其价格传递机制,进而测算包含收入补偿和消费效用损失的净福利变化。研究发现:(1)企业的价格转移行为是引起家庭消费效用损失的主要原因,最低工资上调导致企业的平均工资水平上升和劳动力成本增加,并且通过理论模型估算的成本价格传递弹性和由实证估计得到的最低工资价格弹性系数都说明,企业的价格转移行为导致最终消费品价格的上涨;(2)最低工资提升10%,家庭生活成本总体增加2.47%—6.76%,经济生活成本约增加122—334元/季度,其中食品和鞋服价格受到最大影响;(3)在收入补偿和消费效用损失的共同作用下,最低20%和中间60%收入家庭将分别获益658元/季度和469—556元/季度。本文的发现有助于多措并举完善最低工资配套设计,为推动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中国式现代化和扩大内需提供路径参考。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盛龙飞
利用VAR模型对最低工资标准的价格传递效应进行了分析。估计结果显示,最低工资标准对北京市城市居民消费价格的影响程度非常低且不具有统计显著性。最低工资标准没有通过影响平均工资进而造成通货膨胀压力,可以紧密联系价格的变动适时调整最低工资标准以保障劳动者的基本生活。
关键词:
最低工资 价格传递 向量自回归模型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段志民 郝枫
家庭在福利分析中具有重要地位,但家庭收入如何受最低工资政策影响却很少得到关注。本文采用2005-2015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数据,利用多时期双重差分和再中心化影响函数回归方法实证考察了最低工资政策对我国城镇家庭收入及其分布的影响。研究发现:①最低工资标准上涨显著提升了处于贫困标准1~2倍家庭的收入水平,对贫困标准以下或高于贫困标准2倍以上的家庭收入没有影响;②最低工资标准提升可有效减缓城镇家庭收入不平等,尤其对家庭收入分布较低分位部分的不平等程度有明显改善;③最低工资政策对家庭收入的最终影响取决于工资溢出效应和就业挤出效应的比较,且其对不同收入等级家庭中成员的收入和就业影响存在明显的异质性。政府在制定最低工资政策时,应针对低收入女性劳动力出台相应的配套措施,以保证各类低收入家庭均能从最低工资标准提升中受益。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金岳 郑文平 王文凯
最低工资标准是保障我国低收入者生活水平、激发我国城镇低收入家庭消费潜力的重要手段。在实现“共同富裕”目标背景下,从比较分析的视角对最低工资的消费带动作用进行准确检验,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本文运用1992—2009年中国城镇住户调查数据,以家庭人均收入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最低工资线家庭为研究对象,分别检验了最低工资认定及标准提升对于最低工资线家庭消费水平的实际影响效果。结果发现,最低工资线家庭本身具有抑制自身消费的倾向,其消费水平也显著低于相近条件下的其他家庭,并呈现出显著的结构性特征。本文进一步以2004年《最低工资规定》实施为政策冲击,检验了最低工资标准提升对于最低工资线家庭消费水平的影响,发现了不同条件下的差异性结果:与收入情况相近的家庭相比,最低工资线家庭的消费水平并未得到显著提升;而与包括中高收入家庭在内的全部样本相比,最低工资线家庭的消费水平得到了显著改善。这一结果与最低工资的消费抑制倾向形成了有效呼应,同时为我国消费升级背景下最低工资标准的实际影响效果及相关政策制定提供了思路与借鉴。
关键词:
最低工资标准 城镇居民消费 比较分析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许明 李逸飞
本文探究了最低工资政策的实施对多产品出口企业产品加成率的影响效应,尤其是:最低工资政策引致的成本不完全传递和多产品加成率差异化调整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1)总体上,最低工资政策使多产品出口企业的产品加成率相比未受影响企业降低了1.24%—1.70%。(2)在策略上,最低工资政策促使企业将一部分成本通过价格传递给消费者以应对劳动力成本上升,提高了核心产品的价格、加成率和质量。(3)在福利上,最低工资政策提高了企业内部的资源配置效率,总体上改善了多产品出口企业的福利,在更大程度上实现了劳动者与企业的"双赢"。本文的发现弥补了相关文献忽视多产品企业的典型事实和企业面对政策冲击的内部资源配置行为,有助于重新审视最低工资政策对出口企业行为的影响,对培育国内市场、提升出口企业竞争新优势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祝树金 彭彬 李丹 汤超
最低工资制度作为保障劳动者权益的重要举措,对企业经营活动具有重要的影响。本文基于2000—2013年中国制造业企业数据,从融资约束视角考察了最低工资制度影响企业成本加成的机理与效应。研究发现:最低工资制度会通过提高企业的融资约束水平降低成本加成,企业研发和进口中间品质量是最低工资引致的融资约束抑制企业成本加成的重要途径;对于中西部地区企业、内资企业和加工贸易企业,最低工资的融资约束作用更大;最低工资制度还通过促进低效率企业退出、新企业进入提高了行业的资源配置效率。本研究从理论上拓展了最低工资制度影响企业成本加成的新路径,同时为提高制造业行业资源配置效率提供了启示。
关键词:
最低工资 成本加成 融资约束 资源配置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付文林
最低工资制度对劳动就业、收入分配和产业结构升级具有多重影响。文章通过构建一个纳入调整成本的劳动力需求模型,利用省级分行业数据,分析了最低工资制度的就业效应与工资性收入分配效应。结果发现,最低工资制度对低工资部门的就业存在一定的负面影响,尤其会造成经济欠发达的中西部省份就业机会的损失;最低工资制度目前未起到缩小工资收入分配差距的作用。因此文章建议,各级政府在实施劳动力市场干预制度时,应制定有针对性的促进低技术劳动者人力资本积累的配套政策。
关键词:
最低工资 调整成本 劳动力需求 收入分配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李连友 黄保聪 谭光荣
现有文献对劳动保护如何影响社保基金征缴缺少关注。本文基于2004年的《最低工资规定》改革构建非参断点回归模型,探究最低工资对社保基金收入的影响及潜在机制。研究发现,最低工资对社保基金收入产生了显著而稳健的抑制作用。具体地,最低工资标准提高产生了缴费基数效应和要素替代效应,降低了企业的工资总额和从业人数,提高了资本劳动比,进而减少了社保基金收入。而且,在那些经济越落后、劳动越集聚、企业规模越小的地区以及那些工资水平较低的企业中,这种抑制作用越明显。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于新亮 宋爽爽 孙峥岫
从理论上讲,最低工资制度能够保障低技能劳动者工资水平,但企业也可能因为技能溢价,更大幅度地提升高技能劳动者的工资,进而导致工资差距拉大,工作贫困率不降反升。本文借助中国最低工资标准调整的准实验,使用模糊双重差分法评估最低工资标准调整对工作贫困的政策效果。研究表明,最低工资标准上调显著提高了劳动者的工作贫困发生率,尤其对农村户籍、跨市流动和低技能劳动者的影响更为明显。此外,最低工资标准的调整在就业正规性、劳动强度和消费水平三方面产生了福利再分配效应。当最低工资标准超过平均工资水平的59.11%时,劳动者能够跨越工作贫困陷阱。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周广肃
本文首次利用CFPS微观家户数据和与之相配的县(区)最低工资数据,研究了最低工资标准对于家庭创业的影响,并对相关影响机制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最低月工资标准每提高100元,家庭创业的概率显著提高1.0个百分点。即使克服潜在内生性问题后,结论保持稳健。机制的探讨发现,影响效果主要源于最低工资水平提高带来的工资效应与挤出雇佣就业效应;分样本分析表明,结论主要存在于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较低的目标群体。
关键词:
最低工资 创业 弱势群体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周广肃
本文首次利用CFPS微观家户数据和与之相配的县(区)最低工资数据,研究了最低工资标准对于家庭创业的影响,并对相关影响机制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最低月工资标准每提高100元,家庭创业的概率显著提高1.0个百分点。即使克服潜在内生性问题后,结论保持稳健。机制的探讨发现,影响效果主要源于最低工资水平提高带来的工资效应与挤出雇佣就业效应;分样本分析表明,结论主要存在于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较低的目标群体。
关键词:
最低工资 创业 弱势群体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王光新 姚先国
最低工资制度是政府通过法律手段保障低工资工人的收入、维护劳动者最基本的权益而对劳动力市场进行人为干预的一种政策选择,它对就业的影响引起了人们的广泛争议。本文利用我国2000—2010年30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以最低工资制度最为直接的影响人群——其他人员的就业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可行的广义最小二乘(FGLS)方法考察了该制度对我国就业的影响。实证研究的结果表明,我国的最低工资水平相对于社会平均工资每提高10%,其他人员的就业在社会总就业中的比重下降约为2.3%,敏感性分析和动态回归把弹性范围扩大到-0.09~-0.29,这与国际上早期的时间序列研究的结论基本一致,这表明我国的最低工资制度对我国...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余显财
权利福利是造成一些发达国家"高福利病"的重要诱因。由此,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许多国家都纷纷引入了以EITC制度为代表、再配之以最低工资制度组成的综合性工作福利制度。当前我国正处于公共财政建设和福利制度重构的重要时期,以医疗卫生体系为基本内容的权利福利制度改革因其"减支"而非"增收"的性质限制了其在刺激内需和就业方面的作用。借鉴和引进以"增收"和"刺激就业"为主要目标的EITC制度、配之以现行的最低工资制度来构建中国式工作福利制度是完善政府职能、改善民生和促进经济稳定发展的必要选择。本文在分析EITC制度和最低工资制度的作用机理、优势和经济影响的基础上,对我国未来EITC制度的政策目标和相关...
关键词:
EITC 最低工资 权利福利 工作福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