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464)
- 2023(6744)
- 2022(5350)
- 2021(4701)
- 2020(4036)
- 2019(8896)
- 2018(8607)
- 2017(16841)
- 2016(8957)
- 2015(9862)
- 2014(9549)
- 2013(9711)
- 2012(8619)
- 2011(7343)
- 2010(7506)
- 2009(7191)
- 2008(7513)
- 2007(6895)
- 2006(6050)
- 2005(5829)
- 学科
- 业(68475)
- 企(66210)
- 企业(66210)
- 济(48925)
- 经济(48862)
- 管理(48025)
- 业经(23858)
- 方法(21848)
- 财(19529)
- 农(18054)
- 务(17187)
- 财务(17183)
- 财务管理(17178)
- 企业财务(16282)
- 数学(14773)
- 数学方法(14729)
- 技术(14690)
- 农业(14025)
- 企业经济(11763)
- 策(11586)
- 划(11141)
- 经营(10603)
- 技术管理(9977)
- 和(9837)
- 制(9622)
- 理论(9529)
- 中国(8812)
- 体(8686)
- 决策(8411)
- 体制(7947)
- 机构
- 学院(137894)
- 大学(129103)
- 济(65112)
- 经济(64257)
- 管理(61796)
- 理学(53129)
- 理学院(52769)
- 管理学(52407)
- 管理学院(52151)
- 研究(37462)
- 中国(32555)
- 财(30311)
- 京(25899)
- 财经(24326)
- 农(23383)
- 经(22114)
- 江(21494)
- 科学(19716)
- 经济学(19510)
- 商学(19200)
- 商学院(19043)
- 业大(18608)
- 农业(18431)
- 所(18098)
- 经济管理(17843)
- 经济学院(17822)
- 财经大学(17804)
- 中心(17383)
- 州(16457)
- 研究所(15913)
- 基金
- 项目(86205)
- 科学(71122)
- 研究(65354)
- 基金(65242)
- 家(54960)
- 国家(54393)
- 科学基金(49965)
- 社会(44850)
- 社会科(42715)
- 社会科学(42706)
- 省(34892)
- 基金项目(34425)
- 自然(31534)
- 自然科(30920)
- 自然科学(30914)
- 自然科学基金(30502)
- 教育(28632)
- 业(27945)
- 划(27024)
- 资助(26211)
- 编号(25406)
- 创(22278)
- 创新(19740)
- 部(19396)
- 制(18993)
- 国家社会(18895)
- 发(18725)
- 重点(18509)
- 成果(17860)
- 人文(17694)
共检索到20387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刘贯春 张军 陈登科
本文构建了一个包含劳动力(技能工和非技能工)和生产者的两部门"效率工资"拓展模型,试图从企业生产率的视角理解最低工资如何影响技能溢价。理论分析表明,在最低工资制度的外生冲击下,企业生产率在技能溢价的形成中同时扮演着"中介效应"和"调节效应"的双重角色,进而本文提出两个基本命题。随后,利用2004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251个地级市统计数据,展开了系列实证检验。结果发现,最低工资与技能溢价显著正相关,具体表现为:企业生产率越高,最低工资对技能溢价的正向作用越大;最低工资显著改善了企业生产率,从而扩大了技能溢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刘贯春 张军 陈登科
本文构建了一个包含劳动力(技能工和非技能工)和生产者的两部门"效率工资"拓展模型,试图从企业生产率的视角理解最低工资如何影响技能溢价。理论分析表明,在最低工资制度的外生冲击下,企业生产率在技能溢价的形成中同时扮演着"中介效应"和"调节效应"的双重角色,进而本文提出两个基本命题。随后,利用2004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251个地级市统计数据,展开了系列实证检验。结果发现,最低工资与技能溢价显著正相关,具体表现为:企业生产率越高,最低工资对技能溢价的正向作用越大;最低工资显著改善了企业生产率,从而扩大了技能溢价。由此可见,最低工资制度的执行不能抑制技能溢价,反而加剧了这一现象。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刘贯春 张军
本文利用251个地级市统计数据和1998—2007年工业企业数据库,试图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视角理解最低工资制度对企业间工资差距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最低工资标准的提升显著改善了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且该效应随着企业生产率水平的提高趋于减弱,即存在非对称特征。同时,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是决定平均工资上涨的重要因素,越是人均工资低的企业,生产率对工资上涨的正向作用越大。由此可见,最低工资制度的执行有利于降低企业间工资差距。此外,地级市层面、双重差分估计及联立方程组等系列稳健性检验仍支持上述结论。
关键词:
最低工资制度 生产率 企业间工资差距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刘贯春 张军
本文利用251个地级市统计数据和1998—2007年工业企业数据库,试图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视角理解最低工资制度对企业间工资差距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最低工资标准的提升显著改善了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且该效应随着企业生产率水平的提高趋于减弱,即存在非对称特征。同时,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是决定平均工资上涨的重要因素,越是人均工资低的企业,生产率对工资上涨的正向作用越大。由此可见,最低工资制度的执行有利于降低企业间工资差距。此外,地级市层面、双重差分估计及联立方程组等系列稳健性检验仍支持上述结论。
关键词:
最低工资制度 生产率 企业间工资差距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邹丰华 吕康银
最低工资制度的实施可能提高作为劳动需求方企业的人力成本,但是企业出于经济理性会采取减少劳动力雇佣、加大劳动者有效劳动时间等方式增加单位劳动力的产出,或者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方式增加单位劳动时间的产出,以部分抵消成本上升对企业效益的负面影响。基于已有理论和实证研究成果,利用工业企业数据库的样本数据,应用双重差分模型对最低工资标准和企业劳动生产率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最低工资制度的实施能够显著提升企业的劳动生产率,最低工资标准的制定和实施能够"迫使"企业提高单位劳动产出以弥补劳动力成本的上升。
关键词:
最低工资标准 劳动生产率 双重差分模型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胡兵 王浩 吴吕思敏 张科
现有文献在探讨最低工资标准上调对旅游企业劳动生产率的影响时,局限于从单一理论视角提出线性相关性的假设。文章基于效率工资理论和组织公平理论,从人力资本结构和薪酬差距两方面系统剖析最低工资标准上调如何影响旅游企业劳动生产率。基于2000—2020年中国A股旅游上市公司的实证检验发现,最低工资标准上调对旅游企业劳动生产率的影响呈现出先增强、后减弱的倒U形非线性关系;进一步研究发现,人力资本层次越高,上述倒U形关系曲线越平缓,薪酬差距越大,上述倒U形关系曲线越陡峭。文章从理论层面解析了最低工资标准上调与旅游企业劳动生产率的非线性动态关系,并且分别从人力资本结构和薪酬差距视角,进一步揭示出最低工资标准上调影响旅游企业劳动生产率的边界机制;从实践层面有助于为旅游企业面临最低工资标准调整时,如何优化人力资本结构和薪酬差距以提升劳动生产率提供决策参考。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耿伟 杨晓亮
本文将最低工资纳入扩展Kee和Tang(2016)模型,考察最低工资上涨对企业出口国内附加值率的影响及作用机制。分析显示:最低工资上涨降低了企业出口国内附加值率,并且通过"成本效应"和"相对价格效应"两个渠道来降低企业出口国内附加值率。之后,我们使用中国企业微观数据和各城市最低工资数据,以2004年中国《最低工资规定》颁布为"准自然实验"构建倍差模型进行经验研究。结果表明:最低工资上涨显著地抑制了企业出口国内附加值率上升。通过构建中介效应模型对影响机制分析显示,"成本效应"表现为最低工资上涨显著地提高了企业的边际成本,垄断竞争市场结构下上升的成本无法完全传递至价格,进而抑制了出口国内附加值率的提升;"相对价格效应"表现为最低工资上涨显著地提升了国内中间品的价格,使得企业更多地使用进口中间品进行生产,进而抑制了出口国内附加值率的提升。异质性分析表明,相较于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企业,最低工资上涨对劳动密集型企业出口国内附加值率的抑制作用更大。此外,最低工资上涨对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加工贸易企业和东部地区企业出口国内附加值率的抑制作用尤为显著。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陈强远 钱学锋 李敬子
基于双城模型,本文构建了大城市企业生产率溢价的概念框架,考察了选择效应、分类效应、集聚效应与竞争效应如何导致城市间异质性企业生产率分布差异;同时,基于1998—2007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据,实证回答了中国大城市的企业生产率溢价之谜。研究发现:(1)城市的企业生产率溢价是集聚效应、选择效应、分类效应和竞争效应共同作用的结果,不同行业中这四种作用的溢价贡献不同;(2)集聚效应提高了大部分行业的企业生产率溢价;(3)竞争效应不一定导致大城市企业生产率呈现更大的"贫富不均";(4)城市间异质性企业区位选择存在着"水往高处流"现象;(5)大城市并不一定有更高的市场进入门槛。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亚丽 项本武
基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文章使用OP、LP等方法从企业微观层面实证分析了区位选择对企业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发现:(1)我国城市有效就业密度的产出弹性为6%,表明城市产业聚集为微观企业提供了生产率溢价;(2)虽然存在行业差异,但大部分制造业行业从产业聚集中显著获得生产率收益,依赖于本地市场及上下游联系紧密的行业受益更多;(3)企业在不同规模城市的生产率溢价存在差异,城市规模越大,生产率溢价越高;(4)若不克服内生性偏误和样本选择偏误,会高估城市产业聚集的产出弹性。本文政策涵义在于,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可以为处于新常态的中国经济提供增长动力,同时,产业聚集作为人口聚集的前导力量有利于破解人口城市化慢于土地城市化的困境。
关键词:
城市产业聚集 生产率溢价 半参数估计
[期刊]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作者]
王延中 王国洪
本研究以我国大陆31个省份20032014年的数据为样本,运用广义最小二乘法(FGLS)实证研究了最低工资标准对我国体制内和体制外就业人员的影响,并进一步分析了最低工资标准对不同地区、不同劳动生产率就业人员的影响。研究表明,最低工资标准的提高对就业存在一定的负向影响,其中,最低工资标准与体制内人员的就业存在较弱的正向关系,而对体制外人员的就业存在显著的负向影响。我国东、中、西部地区最低工资标准对就业的影响存在较大的差异,东部地区最低工资标准的提高对就业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中、西部地区最低工资标准的提高对就
关键词:
最低工资标准 劳动生产率 就业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阳立高 刘洁菲 韩峰
运用固定效应模型,依据手工查找最低工资标准数据和中国城市面板数据,考量最低工资标准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提升最低工资标准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负向影响显著。机制检验显示:最低工资标准通过技术创新和要素替代效应两个渠道抑制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异质性分析显示:最低工资标准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抑制作用存在区域、城市规模和城市等级的差异,对西部地区抑制作用显著,城市规模越小、行政等级越低,抑制作用越显著。鉴于此,应完善最低工资制度,加速推进要素禀赋结构转型,实施地区差异化的环境规制和技术升级政策,加强区域经济联动,协同推动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整体提升。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祝树金 彭彬 李丹 汤超
最低工资制度作为保障劳动者权益的重要举措,对企业经营活动具有重要的影响。本文基于2000—2013年中国制造业企业数据,从融资约束视角考察了最低工资制度影响企业成本加成的机理与效应。研究发现:最低工资制度会通过提高企业的融资约束水平降低成本加成,企业研发和进口中间品质量是最低工资引致的融资约束抑制企业成本加成的重要途径;对于中西部地区企业、内资企业和加工贸易企业,最低工资的融资约束作用更大;最低工资制度还通过促进低效率企业退出、新企业进入提高了行业的资源配置效率。本研究从理论上拓展了最低工资制度影响企业成本加成的新路径,同时为提高制造业行业资源配置效率提供了启示。
关键词:
最低工资 成本加成 融资约束 资源配置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刘金焕 陈丽珍
基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海关数据库的匹配数据,文章探究了最低工资标准对中国企业进口学习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低工资标准明显促进了中国企业的进口学习效应;最低工资标准对处于衰退期企业的进口学习效应具有最大的正向促进效应,对处于初创期和成熟期企业进口学习效应的正向促进效应最小;考虑到企业的异质性特征,最低工资标准对资本品进口企业、进口来源于OECD国家的企业、一般贸易企业、私营企业和东部地区企业的进口学习效应具有更大的正向促进效应;从影响机制来看,最低工资标准通过成本效应抑制了企业的进口学习效应,但通过创新效应促进了企业的进口学习效应,且成本效应小于创新效应。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李磊 马欢 徐刚
本文构建跨省界城市对的工业企业数据集,结合国家企业注册登记数据精准识别工业企业退出年份,研究最低工资标准上调对企业退出的影响,并检验企业工业机器人使用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最低工资标准上调将导致企业退出概率增加;而企业使用工业机器人可以抑制最低工资上调导致的企业退出风险。以上结果在使用跨省界区县对的宏观数据检验时依然稳健。此外,机制研究结果表明,企业使用工业机器人的成本节约效应和生产率提升效应降低了其退出风险。本文研究对“稳企业”及产业智能化转型具有较强政策借鉴意义。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林灵 阎世平
本文考察最低工资标准变动对制造业企业外资持股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最低工资标准向上调整对外资持股的影响存在双重异质性效应:一是资本异质性效应,最低工资标准提高对港澳台资持股比例的负面影响显著大于对外商持股比例的影响;二是行业异质性效应,外资持股减少的效应在劳动密集型行业中较强,在技术密集型行业中较弱。进一步探索性分析显示:港澳台资受负面影响较大的原因可能在于其企业劳动密集度较高,同时工资分布更偏向于最低工资标准邻近区域;提高最低工资标准显著增加了企业陷入外资与实收资本双减困境的概率。本文使用Heckman两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