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792)
2023(5575)
2022(4956)
2021(4593)
2020(4212)
2019(10116)
2018(10021)
2017(20332)
2016(11241)
2015(13018)
2014(13511)
2013(13546)
2012(12915)
2011(11611)
2010(11748)
2009(11375)
2008(11571)
2007(10763)
2006(9269)
2005(8530)
作者
(34154)
(28663)
(28656)
(27631)
(18182)
(13791)
(13424)
(11226)
(10868)
(10335)
(9808)
(9649)
(9190)
(9166)
(9165)
(8975)
(8928)
(8520)
(8376)
(8305)
(7220)
(7104)
(7032)
(6678)
(6550)
(6504)
(6486)
(6465)
(5837)
(5797)
学科
(47959)
经济(47919)
(28806)
管理(28175)
方法(26738)
数学(24281)
数学方法(24081)
(22890)
企业(22890)
(18354)
银行(18209)
(16894)
(15961)
(12479)
(12341)
(11927)
金融(11925)
中国(11453)
(10680)
制度(10672)
业务(10107)
(10006)
贸易(10000)
(9741)
(9727)
地方(9011)
银行制(8619)
业经(8303)
农业(8093)
(7848)
机构
大学(165780)
学院(163383)
(70163)
经济(68595)
管理(62817)
研究(54494)
理学(53217)
理学院(52642)
管理学(51769)
管理学院(51465)
中国(50838)
(35120)
(33716)
(33450)
科学(33369)
(28706)
中心(28060)
农业(26990)
财经(26626)
(26305)
研究所(26077)
业大(25687)
(25021)
(24075)
银行(24019)
经济学(22703)
(22487)
北京(22187)
(21333)
经济学院(20799)
基金
项目(104123)
科学(80647)
基金(75712)
研究(73793)
(65874)
国家(65367)
科学基金(55108)
社会(45984)
社会科(43653)
社会科学(43634)
(40482)
基金项目(40280)
自然(36214)
自然科(35345)
自然科学(35333)
自然科学基金(34691)
教育(34390)
(34235)
资助(32586)
编号(30072)
成果(24605)
(23877)
重点(23543)
(22004)
(21162)
科研(20654)
教育部(20312)
课题(20311)
创新(19876)
大学(19684)
期刊
(72482)
经济(72482)
研究(50574)
(35146)
金融(35146)
中国(30113)
(29519)
(26864)
学报(26764)
科学(23604)
管理(19762)
大学(19606)
学学(18616)
农业(17180)
财经(13722)
技术(13379)
教育(12994)
(11559)
经济研究(11520)
业经(11106)
理论(10293)
问题(10237)
(9593)
实践(9503)
(9503)
技术经济(8946)
统计(8873)
(8416)
农村(7992)
(7992)
共检索到25194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曾诗鸿  
日本、韩国等国家曾经因为银行不良贷款造成了银行危机和一定程度上的社会问题,银行不良贷款已经成为一个令经济界、政界、学术界十分关注的问题。本文认为银行不良贷款是一种“金融污染”,会对一个国家的福利产生负面影响。本文从现有文献的不足出发,设计了一个含有贷款、银行不良贷款的社会福利函数(效用函数),对银行不良贷款的生成机制与路径进行分析。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金碧英  
银行不良贷款是产生金融体系脆弱性和银行危机的主要原因,高不良资产对银行和经济有重要影响。本文利用博弈论的方法分析了在不考虑市场风险和预算软约束的情况下,银行不良贷款产生的机理。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刘儒昞  
不良贷款是指借款人未能按原定的贷款协议按时偿还商业银行的贷款本息,或者已有迹象表明借款人不可能按原定的贷款协议按时偿还商业银行的贷款本息而形成的贷款。我国自2002年全面实行贷款五级分类制度,该制度按照贷款的风险程度,将银行信贷资产分为五类:正常、关注、次级、可疑和损失。不良贷款主要指次级、可疑和损失类贷款。据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提供的数据,到2006年6月末,我国商业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阎永新  韩文秀  
信用风险是造成国有银行不良贷款的根本原因。根治国有银行不良贷款的主要途径有三个:银行上市建立银行内部监督机制,建立信用评级机构完善外部监督机制,政府制定灵活的金融政策。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刘莹  
银行作为我国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信贷业务风险越来越高,银行不良贷款规模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本文在分析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不良贷款现状及原因的基础上,从风险导向角度研究不良贷款的内部审计处置方法,并提出基于现代风险导向的不良贷款处置策略,以期为创新银行内部审计模式、提高不良贷款处置效率提供参考。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徐辉  李健  钟惠波  
本文以1999至2010年12年间国内14家商业银行样本数据为基础,立足于随机前沿效率分析原理,利用参数估计SFA分析法,评估分析金融改革以来银行业不良贷款与成本效率分布及演化趋势。研究表明:(1)成本效率估计在引入或不引入不良贷款情况下,存在显著差异。(2)在引入不良贷款的估计模型中,国有商业银行成本效率呈改善趋势,否则,呈下降趋势。无论是否引入不良贷款率,股份制商业银行成本效率均呈改善趋势;股份制银行成本效率高于国有商业银行。(3)未能发现资产规模、权益与银行成本效率之间的显著性相关关系,但不良贷款对成本效率具有负效应。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曹芳  丁文锋  
与金融领域的其他改革相比,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改革显得有些滞后,此间严峻的不良贷款问题明显成为其改革进程的巨大障碍。十几年来,各方为扫清这一障碍采取了诸多措施,但效果并不显著。解决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问题须做通盘考虑,既要有全方位的宏观视角,又要有行之有效的微观思路,综合分析解决这一问题的内外因素,才能有效克服此障碍。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唐小果  
针对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现状,提出运用利息率和贷款抵押的选择效应和诱导作用控制不良贷款的产生,强调只有建立完善的信贷管理制度,才能从根本上控制不良贷款的新增。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沈梅  
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形成的制度根源是 :经济转型时期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产权制度安排 ,政府对信贷决策的干预以及导致企业骗贷和拖欠的社会信用制度的缺失。要根本上解决不良贷款的再生问题 ,就必须进行制度上的创新 ,从源头上防止新的不良贷款的产生。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孙丽  张雨濛  
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形势严峻,再次成为焦点话题,引起了政府、社会和银行业的广泛关注。本文通过对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现状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上市银行的利润几乎全部处于下降状态,2015年三个季度的拨备覆盖率不但逐季下降,工商银行、中国银行等多家银行的拨备覆盖率甚至已经接近150%的监管红线,银行对不良贷款的承受能力正不断减弱。本文针对16家上市银行重点分析了不良贷款的行业、地区分布和贷款对象的结构特征,发现2015年不良贷款主要集中于华东及沿海一带,行业主要集中于制造业、批发零售业和采矿业等产能过剩的行业,公司不良贷款高于个人,而且随着不良资产规模的扩大,行业及地区的范围都会有所扩散,商业银行对不良...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进铭  廖鹏  谢娟娟  
运用方向性距离函数和超效率DEA模型测度了我国1 1家上市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约束下的效率,并与未考虑不良贷款的情况下得到的银行效率作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大型商业银行并没有因为资产规模大而带来更高的收益和绩效,其效率值落后于股份制商业银行的效率;受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上市商业银行效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动趋势。未考虑不良贷款时得到的银行效率值低于不良贷款约束下的银行效率,在银行效率的测度中考虑不良贷款是很有必要的。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孟猛  
东亚国家在20世纪长达三十多年的时间中经济呈现出令人惊奇的持续高速发展态势,赢得了“亚洲奇迹”的赞誉,并以一种经济发展模式被国际经济组织推荐给广大发展中国家。按照国际上现存的公认说法“东亚模式”被定义为一种政府对经济实施强干预的经济模式。银行体系作为东亚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正常运转是这种模式存在的基础。但随经济的发展东亚银行体系中的不良贷款问题逐渐激化,它的存在已严重的威胁到东亚国家经济稳定与发展。东亚银行国家所普遍存在的不良贷款现象,根源于政府的强保护政策。下面我们通过对东亚银行体系不良贷款的形成进行博弈分析,探讨东亚银行不良贷款的解决出路。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曾诗鸿  刘煜辉  段辰菊  
本文从日本、中国的国有商业银行具有高不良贷款的现实出发研究商业银行各分支机构的经理人员(代理人)的行为,第一部分的引言强调研究国有商业银行各分支机构的经理人员行为的必要性,并且对现有文献进行了回顾。第二部分扩展了基本的监管模型,研究了国有商业银行各分支机构的经理人员(代理人)在支付矩阵下的行为,第三部分得出结论:在我们的研究范围内,银行不良贷款的产生是因为商业银行在不同的行为参数下,依赖自己的行为参数从效用最大化出发进行博弈的结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