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750)
2023(12787)
2022(10544)
2021(9620)
2020(7740)
2019(17627)
2018(17093)
2017(32604)
2016(16974)
2015(19289)
2014(18982)
2013(19000)
2012(18433)
2011(17094)
2010(17484)
2009(16538)
2008(15624)
2007(13755)
2006(12732)
2005(12259)
作者
(48622)
(40280)
(40186)
(38379)
(26122)
(19255)
(18223)
(15658)
(15468)
(14354)
(13981)
(13453)
(13178)
(12920)
(12748)
(12671)
(11851)
(11714)
(11674)
(11000)
(10431)
(9718)
(9666)
(9397)
(9195)
(9137)
(8829)
(8573)
(8157)
(7966)
学科
(97345)
经济(97258)
(43335)
管理(43043)
中国(34000)
(32816)
企业(32816)
方法(30645)
(28447)
金融(28447)
地方(27473)
数学(27060)
数学方法(26917)
(25931)
银行(25922)
(25307)
(21939)
业经(19738)
(19572)
贸易(19553)
(19027)
(19007)
(18503)
地方经济(15964)
农业(15320)
(14926)
(14140)
环境(13509)
(12770)
产业(11719)
机构
大学(249750)
学院(249650)
(126593)
经济(124414)
研究(98488)
管理(88741)
中国(83141)
理学(73968)
理学院(73103)
管理学(72308)
管理学院(71830)
(56909)
(54203)
科学(52160)
(49590)
中心(44598)
财经(44322)
研究所(44305)
经济学(42370)
(40445)
经济学院(37959)
(36853)
(36307)
北京(36146)
(34712)
财经大学(33033)
(32554)
师范(32295)
(30225)
科学院(29643)
基金
项目(152777)
科学(121583)
研究(116875)
基金(112684)
(96867)
国家(96082)
科学基金(81793)
社会(79139)
社会科(75488)
社会科学(75474)
基金项目(57393)
(56209)
教育(51627)
(47662)
资助(47284)
自然(47059)
自然科(45969)
自然科学(45956)
自然科学基金(45185)
编号(44875)
(39939)
成果(37876)
(35487)
重点(35108)
国家社会(34666)
发展(33709)
(33186)
课题(32649)
中国(32043)
(31855)
期刊
(149769)
经济(149769)
研究(89766)
中国(56257)
(42871)
金融(42871)
(41515)
管理(36008)
(35154)
科学(32159)
学报(31706)
经济研究(26200)
大学(25325)
教育(24363)
学学(23754)
农业(23730)
财经(23608)
业经(21094)
技术(20978)
(20612)
问题(19673)
(19568)
国际(19536)
世界(17720)
技术经济(13904)
(13206)
经济问题(12054)
统计(12007)
现代(11346)
商业(11260)
共检索到41683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余静文  
金融自由化改革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具有异质性。根据金融深化理论,金融自由化改革有利于经济的发展,然而,金融自由化改革也提高了经济的脆弱性,诸多发展中国家在金融改革之后均爆发了危机。本文提出最优金融条件假说对这种异质性进行解释。金融自由化改革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取决于一国最优金融条件,金融自由化程度与一国最优金融条件的背离对经济发展水平有负面的影响。通过63个国家1981—2005年的数据,本文验证了最优金融条件假说,并以此为基础对中国金融改革进行了分析。中国金融自由化程度对经济发展将产生两方面影响。首先,金融自由化程度与最优金融条件的背离对经济发展的负面影响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而增强。其次,中国未来...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林毅夫  孙希芳  姜烨  
处于一定发展阶段的经济体的要素禀赋结构决定了该经济体的最优产业结构、具有自生能力的企业的规模特征和风险特性,从而形成对金融服务的特定需求。另一方面,各种金融制度安排在动员储蓄、配置资金和分散风险方面各有优势和劣势。因此,各个经济发展阶段的最优金融结构需要与相应阶段实体经济对金融服务的需求相适应,以有效地实现金融体系的基本功能,促进实体经济发展。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张羽  赵晓梦  
基于最优金融结构理论,本文试图解释在以技术密集度不断提高为主要形式的产业结构升级过程中金融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动态演进关系。理论分析表明,不同金融制度安排在服务不同行业时的效率存在差异,导致金融结构对产业发展的影响存在结构性的"行业效应",而这种行业效应又进一步导致金融结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呈现出基于产业结构的非线性特征。我们选取1999-2011年间中国30个地区20个制造业行业为样本,分别采用双重差分法和门限回归对上述行业效应和非线性特征进行检验。结果显示,提升直接融资比例有利于技术密集型行业的发展,且作用渠道主要为资本积累;相对应地,随着技术密集型产业占比的提高,金融结构对经济增长影响效应由负转正且呈增强态势。由此可见,进一步提升金融体系中的直接融资比例,将有利于中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创新驱动型经济增长。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李广众,王美今  
Using the cointegration analysis technology and causality analysis technology,we discus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inancial intermediaries development and economic growth in China,Evidences from the multivariate VAR system show that:(i)as far a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inancial intermediaries scale and economic growth is concerned,what Robinson (1952) declared is right, “where enterprise lead finance follows”; (ii)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inancial intermediaries efficiency and economic growth,the view of many endogenous economic growth models can be supported by China case.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洪正   张琳   肖锐  
为理解中国特色金融分权制度在经济赶超中的关键作用及其决定机制,本文在事实梳理与实证分析基础上,构建模型证明:中国特色的金融分权形成主要是由经济赶超发展过程中国有企业主导的产业升级所致。在有序产业升级下,金融分权可以克服信贷市场不完善对资源配置效率的不利影响,实现经济赶超发展;与此对应形成了最优金融分权,在增长路径上表现出向地方和市场逐渐倾斜的特点。进一步考虑地方政府为地方经济发展而对金融资源展开竞争后,产业结构较为先进的地区会吸引落后地区的金融资源,最终导致其地方政府向市场分权水平高于产业结构落后地区。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任晓猛  张一林  
本文基于新结构经济学视角下的最优金融结构理论,以要素禀赋结构为出发点,提出了一种新的最优金融结构度量方法并构建了新结构最优金融结构指标。本文应用该指标,通过实证研究发现,经济发展的水平和结构均与最优金融结构有关,偏离最优金融结构将会显著影响经济增长速度,这种影响在国家(地区)收入水平上表现出异质性。本文的研究为新结构经济学视角下的最优金融结构理论提供了实证证据,印证了金融结构与产业结构匹配的必要性。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付琳茹  
金融是经济的血液,一国的经济的健康良好发展,离不开金融的支持。那么,如何能发挥金融支持的效率,如何让经济发展能尽量的发挥其潜在的增长动力,这又与金融的结构密切相关,与经济发展阶段的资源禀赋相关。文章针对不同经济发展阶段适配对应最优金融结构理论进行初步探讨,并基于此探讨经济发展阶段对金融结构的内在需求。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吕铁  余剑  
本文旨在梳理金融与经济发展的关系,首先通过经济金融理论以及计量方法分析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继而描述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表现,并通过信贷市场、资本市场和出口市场三大渠道,阐述国内实体经济尤其是工业经济在金融功能受到抑制下的反应,进而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韩文秀  
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迄今经历了从急转直下到低速徘徊的两个阶段。我国自2008年底以来已经出台了一系列扩大内需、稳定内需、促进增长、调整结构的措施,这些已经开始见效,并将继续取得成效。预期中国和美国经济可能大体上同时恢复,中国经济是更高水平上的恢复。相比较而言,我国经济是金融危机期间世界经济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危机过后,我国经济在世界上的地位必将进一步上升。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郭印  王敏洁  
在气候问题备受关注的国际大背景下,发展低碳经济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的重视。自2003年英国提出"低碳经济"发展概念以来,发达国家在发展低碳经济方面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中国目前面临巨大的温室气体减排压力,能源安全和生态安全面临威胁。应该借鉴国际低碳经济发展经验,在加强法律和政策支持、优化能源利用结构和产业结构、加强低碳技术的国际合作和自主研发能力、实施低碳化的城市公共交通以及倡导绿色消费等方面促进低碳经济的发展。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尹雷  赫国胜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是否存在最优金融结构问题将关系到金融结构失衡程度与优化方向,因此深入探讨最优金融结构变得尤为重要。本文首先依据微观经济学理论分析了金融结构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并提出了存在最优金融结构的理论假设。然后选取33个国家1989年至2009年的面板数据,建立静态与动态面板数据模型,运用GMM估计、固定效应与随机效应回归方法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1)金融结构与经济发展之间关系是非线性的,二者呈现"倒U"型关系;(2)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最优金融结构,证实了本文的理论假设。最后提出了金融结构优化的政策意见。
[期刊] 改革  [作者] 李建伟  余斌  
2010年中国经济的外部环境不会有大幅度好转,在不同调控政策和外部发展环境的组合情景下,2010年中国经济增长存在二次探底、平稳较快增长和高速增长等多种前景。不同政策组合可能会导致GDP增速呈现6.9%~10.6%的大幅度变化。2010年全年物价涨幅可控制在3%以内,但2010年第四季度当季可能出现严重通货膨胀现象。要实现经济增长9%左右的理想状态,需要保持宏观调控政策力度的稳定性,优化财政支出结构。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鲁瑞生  
民营经济发展与金融支持鲁瑞生一、金融对民营经济支持不力的原因(一)“所有制歧视”导致金融机构不愿提供贷款支持,限制了民营经济的发展。长期以来,“一大二公”的社会思潮一直左右着人们的思维,这种意识形态的障碍反映在金融部门对民营经济资金支持上,表现为金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