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240)
2023(13202)
2022(11431)
2021(10850)
2020(8995)
2019(20903)
2018(20952)
2017(40412)
2016(22224)
2015(25092)
2014(25260)
2013(24755)
2012(22742)
2011(20294)
2010(20479)
2009(18848)
2008(18548)
2007(16234)
2006(14230)
2005(12820)
作者
(63000)
(52123)
(51702)
(49348)
(33370)
(24979)
(23621)
(20431)
(19890)
(18817)
(17940)
(17484)
(16607)
(16559)
(16174)
(16129)
(15541)
(15449)
(14925)
(14879)
(12998)
(12746)
(12473)
(11865)
(11751)
(11695)
(11626)
(11623)
(10494)
(10212)
学科
(83637)
经济(83504)
管理(67188)
(60970)
(52356)
企业(52356)
方法(38677)
数学(33172)
数学方法(32784)
(24369)
(22736)
中国(21317)
(20462)
业经(19535)
(17929)
地方(15852)
理论(15719)
(15669)
贸易(15660)
(15286)
(15254)
财务(15218)
财务管理(15186)
(14875)
银行(14832)
企业财务(14398)
农业(14255)
(14211)
金融(14208)
(14024)
机构
大学(311841)
学院(308868)
管理(123770)
(121784)
经济(118938)
理学(106907)
理学院(105740)
管理学(104036)
管理学院(103460)
研究(101100)
中国(78413)
(66409)
科学(61098)
(59327)
(49944)
(47702)
中心(47247)
财经(46762)
(46269)
研究所(45117)
业大(45060)
(42398)
北京(42198)
(40336)
师范(39944)
(37501)
农业(37145)
(36711)
经济学(36399)
财经大学(34964)
基金
项目(210493)
科学(165335)
研究(157407)
基金(152249)
(131311)
国家(130199)
科学基金(112269)
社会(97825)
社会科(92659)
社会科学(92636)
(81766)
基金项目(80842)
教育(73018)
自然(72390)
自然科(70658)
自然科学(70645)
自然科学基金(69355)
(68524)
编号(65089)
资助(62774)
成果(53722)
(47036)
重点(46611)
课题(44772)
(44124)
(43643)
(41847)
创新(41120)
教育部(40803)
项目编号(40387)
期刊
(133005)
经济(133005)
研究(94665)
中国(60541)
学报(46545)
管理(45828)
(45802)
(43053)
科学(42906)
教育(38209)
大学(36012)
学学(33584)
(32881)
金融(32881)
农业(29027)
技术(27444)
财经(22770)
业经(20957)
经济研究(20381)
(19202)
理论(18448)
实践(17159)
(17159)
问题(17133)
图书(16612)
科技(14704)
(14542)
技术经济(14125)
(13974)
现代(13849)
共检索到45926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郑晓亚  孙歌睿  陈华  
利率市场化改革背景下,中国版最优贷款利率应运而生,信贷市场价格决定机制在制度层面出现了根本性变化。制度变迁对市场监管者与市场参与者提出了全新的要求。本文选取美国为样本,比较研究我国与发达市场国家最优贷款利率的共性与差异,结合回顾西方学界研究,以期为我国利率形成机制的构建与完善提供参考。研究表明,我国现阶段的最优贷款利率在形成基础、市场地位与决定机理等方面存在异质特征。明确市场监管者的干预边界,提升利率传导效力,强化商业银行的自主定、报价能力,是充分释放市场化利率定价机制效力的有效路径。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郑晓亚  赵自然  陈华  
利率走廊,是我国未来货币政策工具转型的可行制度安排。借鉴成熟市场国家经验,从商业银行贷款定价方式出发,探讨与利率走廊相对应的政策利率对信贷渠道及实体经济的传导,能够为未来相关配套机制的搭建提供参考与建议。研究发现,现阶段市场利率尚不具备作为银行信贷定价基准的实施要件;同时,相对较长的重定价期限使贷款对基准利率调整的响应相对迟缓。商业银行可考虑与利率走廊配套的政策利率保持紧密联动的基准利率作为阶段性选择,未来在利率走廊对货币市场利率波动的平抑效力充分释放后,市场利率基准可成为与国际金融市场接轨日渐紧密的商业银行部分人民币贷款产品的合理选择。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唐红娟  李树杰  
作为一种已被世界各国普遍接受的扶贫模式,农户联保贷款具有自动瞄准、互相监督、还款共生和培训互助等独特的运行机制。然而,农户联保贷款在我国还存在着排除最贫困农户、小组组建困难、道德风险大和贷款手续繁杂等缺陷。本文提出:重点向最贫困、信誉好的农户倾斜、培育良好信用文化环境、灵活确定联保农户数量、免费向农户提供技术指导和理财培训等完善与改进的措施。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袁江  
最优贷款利率机制在多个国家和地区发挥重要作用,其为商业银行划定了市场化的指导性贷款利率下限,有利于避免银行业出现过度竞争现象最优贷款利率(Prime Rate)是商业银行向最优质客户收取的贷款利率。虽然其在各国的形成条件存在差别,但却发挥着保障银行业市场化运营、维护本国金融稳定的积极作用。"中国版"最优贷款利率机制——贷款基础利率集中报价与发布机制已经正式运行,未来需要进一步培养商业银行的自主定价能力,建设更加完善的金融市场,并积极推进其他金融配套改革。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李旭旦  丁俊锋  
文章通过对江西定南县利率改革试点进行个案研究,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探讨了如何构造信贷市场资金价格形成机制。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杜金泉  李松  王哲尔  
涉农贷款风险补偿是解决"三农"融资问题的重要尝试,但在运行中广泛存在持续性不足、信用风险聚集以及机构意愿不足并存的问题。本文从激励的角度研究了风险补偿实施中存在的问题根源,研究结果表明:涉农贷款风险补偿受到了金融机构隐藏成本信息、贷款管理道德风险以及政府机构违约可能性的困扰,导致了政府高运行成本和金融机构低参与意愿并存,影响了涉农贷款的长期持续性。据此,本文提出如下建议:采用依贷款规模单调递减的菜单式补偿、基于相对绩效递增的损失分担比例和分离托管与结算的制度安排,在提高机构参与积极性同时降低补偿成本,保障补偿机制持续有效性,确保信贷资金持续流向"三农"领域,持续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彭兴韵  
LPR宣告贷款基准利率名存实亡改革开放以来,央行确定的存贷款利率,既是管制利率,又是我国的货币政策工具之一。存贷款利率的变动,并不取决于资金的供求关系,而是取决于央行根据宏观经济形势变化而实施的政策意图。但中国在渐进式的利率市场化过程中,逐步扩大并最终放开了存贷款的基准利率,利率市场化改革就是要让市场在利率的形成中起决定性的作用,存贷款利率并不直接决定于央行。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张蕾  罗瑜  陈璐  
我国LPR机制改革的推出,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能够通过市场化手段推动贷款利率的并轨,贷款实际利率的下降最终依然取决于商业银行资金成本的下降2019年8月17日,人民银行公告实施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形成机制改革。新的机制要求各报价行以公开市场操作利率(主要指中期借贷便利利率,MLF)加点的形式进行报价,并从即日起新发放贷款主要参照贷款市场报价利率进行定价。此次LPR机制改革的实质是推动信贷市场利率"换锚",以中期货币政策利率作为"桥梁",加强信贷市场利率与货币政策利率、货币市场利率的联系,推动信贷市场利率决定的市场化。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黄可权  张启文  
完善贷款利率定价机制是缓解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难的重要手段。目前,涉农金融机构贷款利率定价缺乏针对性、差异性和技术性,对现代农业领域金融资源有效配置产生了抑制作用。应坚持均衡适度、科学合理的原则,在充分吸收借鉴传统农贷利率定价有益经验的基础上,研究设计适合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需求特点的贷款利率定价模式,并辅之以相应配套的支持措施,以优化改进利率定价机制,提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绩效,切实发挥好利率定价在农村金融资源配置中的重要作用,进而为现代农业加快发展提供有力的金融支撑。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汪险生  郭忠兴  
本文以重庆江津区及江苏新沂市为典型地区,分析了流转型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的运行机制及其改良方案。研究表明,土地租金年付制导致流转型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面临着土地经营权不稳定性的矛盾。与此同时,由于土地股份制不仅生成成本高,而且运行成本也不低,致使基于土地股份制的农地抵押贷款难以在实践中推行。为此,本文提出引入土地银行制度,充分发挥银行"散存整贷"、"短存长贷"的功能,在促进土地流转的同时增强流转型土地经营权的稳定性,为农地抵押贷款创造有利条件。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汪险生  郭忠兴  
本文以重庆江津区及江苏新沂市为典型地区,分析了流转型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的运行机制及其改良方案。研究表明,土地租金年付制导致流转型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面临着土地经营权不稳定性的矛盾。与此同时,由于土地股份制不仅生成成本高,而且运行成本也不低,致使基于土地股份制的农地抵押贷款难以在实践中推行。为此,本文提出引入土地银行制度,充分发挥银行"散存整贷"、"短存长贷"的功能,在促进土地流转的同时增强流转型土地经营权的稳定性,为农地抵押贷款创造有利条件。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赵炳起  李永宁  
国家助学贷款要办好,关键在机制。本文在反思国家助学贷款运行机制现状的基础上,从寻求制度突破的角度,提出了完善国家助学贷款运行机制的具体策略与优化的具体目标。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晋生  
国家助学贷款工作是党和政府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一项重大措施,受到数十万经济困难生和家长的广泛赞同。但是,在国家助学贷款的实际工作中遇到很多困难和问题。本文认为,国家助学贷款的发展中这一系列的深层次问题主要产生于国家助学贷款现行的运行机制。因此,反思国家助学贷款运行机制中的制度摩擦因素,完善运行机制体系,才能推进国家助学贷款工作的顺利进行。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郑宏威  刘冰  
LIBOR替代利率的改革背景20世纪80年代,全球金融市场进入快速发展周期,利率掉期、货币衍生品等多元化金融产品逐渐普及,各类场内外金融场景应运而生,国际市场需要一个统一的利率衡量标准用于各类金融机构和实体之间的交易。在此背景下,1986年,英国银行间协会推出LIBOR(London Interbank Offered Rate,伦敦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LIBOR覆盖5个币种(美元、欧元、英镑、日元、瑞士法郎)和7个利率期限(隔夜、1周、 1个月、 2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形成了35个不同期限与币种的LIBOR利率定价机制。关于LIBOR报价的形成机制,英国银行家协会选定20家银行作为参考银行,每日伦敦时间11:00之前,这20家银行向LIBOR管理机构IBA(ICE Benchmark Administration)报出各自在伦敦同业拆借市场上的拆借利率,IBA从报价中去除最高1/4的报价和最低1/4的报价,剩下的报价计算算术平均数作为LIBOR的最终公布价格。
关键词: 定价机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