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283)
2023(10670)
2022(9243)
2021(8574)
2020(7260)
2019(16887)
2018(16513)
2017(33029)
2016(18014)
2015(20130)
2014(20336)
2013(20123)
2012(19001)
2011(17156)
2010(17283)
2009(15979)
2008(16169)
2007(14579)
2006(12471)
2005(11249)
作者
(51647)
(43428)
(43338)
(41521)
(27850)
(20871)
(19970)
(16831)
(16192)
(15715)
(14693)
(14438)
(13846)
(13769)
(13693)
(13460)
(13432)
(12822)
(12718)
(12455)
(10792)
(10705)
(10619)
(9924)
(9900)
(9746)
(9677)
(9677)
(8790)
(8709)
学科
(72869)
经济(72799)
管理(51508)
(50843)
(40896)
企业(40896)
方法(35061)
数学(31174)
数学方法(30805)
(21355)
(21326)
中国(18509)
(16695)
贸易(16691)
(16292)
业经(15125)
(14982)
(14691)
地方(13879)
农业(13705)
(13226)
财务(13197)
财务管理(13168)
(12673)
银行(12650)
企业财务(12501)
(12057)
(11932)
金融(11930)
(11850)
机构
学院(259460)
大学(258695)
(110318)
经济(108014)
管理(99490)
研究(87770)
理学(85585)
理学院(84652)
管理学(83226)
管理学院(82725)
中国(67476)
(52932)
(52915)
科学(52650)
(44909)
(44621)
财经(41798)
中心(41269)
研究所(40577)
(39061)
业大(38024)
(37983)
农业(35327)
经济学(34541)
(33207)
北京(33083)
师范(32899)
经济学院(31399)
(31245)
(31104)
基金
项目(169699)
科学(133807)
研究(124522)
基金(123916)
(107640)
国家(106757)
科学基金(91100)
社会(79015)
社会科(74990)
社会科学(74968)
(65717)
基金项目(64880)
自然(58726)
教育(57672)
自然科(57367)
自然科学(57347)
自然科学基金(56364)
(55904)
资助(51412)
编号(50764)
成果(42272)
(38696)
重点(38404)
(36646)
(35287)
课题(34980)
(33495)
教育部(33247)
创新(32987)
科研(32906)
期刊
(118216)
经济(118216)
研究(76476)
中国(46680)
(41392)
(40189)
学报(39536)
科学(36080)
管理(34508)
大学(29713)
(28961)
金融(28961)
学学(28129)
农业(26772)
教育(25517)
技术(21124)
财经(20716)
经济研究(19917)
业经(19603)
(17785)
问题(15846)
(14556)
(14069)
技术经济(12949)
理论(12616)
统计(12345)
(12255)
国际(12229)
商业(12180)
(11390)
共检索到38082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卞志村  管征  
本文采用一个简单的前瞻性(Forward-looking)模型分析了中央银行确定最优货币政策规则的过程。通过对比分析混合名义收入目标和严格通胀水平目标,我们发现这两种目标都是中央银行最优货币政策规则的有效实现形式,从损失函数的角度来看这两种目标应该是无差异的。因此,我国中央银行并不一定必须执行通货膨胀定标的货币政策框架,可以考虑执行既重视产出因素也重视通货膨胀因素的混合名义收入目标框架。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刘斌  
本文根据中国的实际数据 ,在估计混合型模型的基础上 ,以福利为基准 ,通过随机模拟 ,得到最优前瞻性区间和最优前瞻性货币政策规则。与其他规则相比 ,该前瞻性规则具有其优越性。另外 ,本文分析了前瞻性规则与经济预测的关系 ,并对进一步改进中国当前货币政策的决策和操作提出几点建议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张玉鹏  王茜  
前瞻性货币政策规则的传统GMM估计策略存在两个严重的参数识别问题,即由遗漏变量导致的工具变量非外生性问题以及参数的弱识别问题。本文构建前瞻性货币政策规则的参数识别框架:首先,在考虑时变均衡名义利率和时变通胀目标的前提下,通过求解典型的新凯恩斯模型,得到前瞻性货币政策规则中遗漏变量的表达式。其次,采用Forni et al.(2009)的动态因子模型从宏观经济变量中提取共同因子,将其作为前瞻性货币政策规则的控制变量,以解决由遗漏变量所致的工具变量非外生性问题。最后,为解决参数的弱识别问题,采用Bai&Ng(2008)的LARS-EN方法从宏观经济变量中分别提取对未来通胀率和产出缺口具有较强解释力...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力  徐枫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指出,未来健全宏观调控体系的改革方向是"采取相机调控、精准调控措施,适时预调微调""增强可预期性和透明度,创新调控思路和政策工具,在区间调控基础上加大定向调控力度,增强针对性和准确性"。具体到货币政策调控,需要央行根据实际创新运用政策工具,不断丰富和完善货币政策工具组合,实现经济增长和物价稳定等多重货币政策目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张成思  计兴辰  
前瞻性货币政策理念在各国央行实践中已被广为接受。本文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对前瞻性货币政策演进的基本逻辑进行深入阐释。在理论层面,本文提出前瞻性货币政策兴起的三个彼此联系但又并不完全相同的历史背景,即卢卡斯批判、通胀目标制以及货币政策反应方程领域的研究推进。在实践层面,本文分析了市场预期引导渠道(即央行沟通和媒体报道)在前瞻性货币政策操作中的应用逻辑,并对货币政策前瞻指引的前提条件、实践种类、传导路径和有效性进行系统梳理。综合来看,虽然前瞻性货币政策理念的兴起源于不同的历史背景,但是中央银行对预期概念的认可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张成思  计兴辰  
前瞻性货币政策理念在各国央行实践中已被广为接受。本文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对前瞻性货币政策演进的基本逻辑进行深入阐释。在理论层面,本文提出前瞻性货币政策兴起的三个彼此联系但又并不完全相同的历史背景,即卢卡斯批判、通胀目标制以及货币政策反应方程领域的研究推进。在实践层面,本文分析了市场预期引导渠道(即央行沟通和媒体报道)在前瞻性货币政策操作中的应用逻辑,并对货币政策前瞻指引的前提条件、实践种类、传导路径和有效性进行系统梳理。综合来看,虽然前瞻性货币政策理念的兴起源于不同的历史背景,但是中央银行对预期概念的认可、对预期变量的应用以及对预期引导的重视都成为前瞻性货币政策从理论走向实践的基本逻辑。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张成思  
前瞻性货币政策可以理解为一套系统的政策框架,涵盖政策目标变量的选择、政策反应形式以及政策传导体系的构建前瞻性货币政策理念的提出随着全球经济运行不断面临各种新局面和新挑战,各国货币当局普遍认识到前瞻性货币政策的重要性。前瞻性货币政策的基本涵义是货币当局基于对未来相关经济指标的前瞻(预测)考虑,相应制定当前的货币政策。尽管前瞻性货币政策是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匡可可  张明  
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后,前瞻性指引(Forward Guidance)作为美联储非常规货币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了各方的广泛关注。从本质上来说,前瞻性指引是央行通过与公众的沟通来管理市场预期的一种工具。前瞻性指引不是一个全新概念。自20世纪90年代起,有些发达国家央行就开始通过对利率政策进行定性描述的方式来与公众沟通。新西兰和挪威等实施通货膨胀目标制的国家还会定期发布对未来政策利率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张成思  计兴辰  
前瞻性货币政策理念在各国央行实践中已被广为接受。本文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对前瞻性货币政策演进的基本逻辑进行深入阐释。在理论层面,本文提出前瞻性货币政策兴起的三个彼此联系但又并不完全相同的历史背景,即卢卡斯批判、通胀目标制以及货币政策反应方程领域的研究推进。在实践层面,本文分析了市场预期引导渠道(即央行沟通和媒体报道)在前瞻性货币政策操作中的应用逻辑,并对货币政策前瞻指引的前提条件、实践种类、传导路径和有效性进行系统梳理。综合来看,虽然前瞻性货币政策理念的兴起源于不同的历史背景,但是中央银行对预期概念的认可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程均丽  林峰  
本文在全面回顾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提出有必要融合货币政策前瞻性指引的透明度、交流沟通与非常规政策的两个层面,就此进行理论分析。同时,采用2006年1月1日—2017年12月31日间银行固定利率国债即期收益率数据,运用EGARCH模型实证检验中国货币政策前瞻性指引的有效性。结果显示,中国人民银行通过交流沟通进行的弱式前瞻性指引或广义上的前瞻性指引,对债券市场会产生影响,其中对中短期债券的影响更为显著,并且在影响方向上符合其货币政策意图。我们认为,在经济新常态下,中央银行应倚重前瞻性指引的调控作用,以平衡的方式实现货币政策目标,稳定经济中的短期波动,保持宏观经济的健康性,同时推动改革开放。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肖卫国  张晨冉  
通过构建前瞻性、后顾性和混合型泰勒规则的反应函数,从管制利率和市场利率两个角度,分别检验三种泰勒规则对我国货币政策的适用性。结果表明:前瞻性泰勒规则反应函数效果更好,更能描述我国利率的具体走势;利用市场利率更能够体现货币政策逆周期调控特征,更适合作为我国利率操作目标。因此,央行在制定货币政策时应进一步增强调控的前瞻性,继续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促进我国经济转型升级。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黄昌利  尚友芳  
此次金融危机的教训引发了国内外学者和货币当局重新审视货币政策的目标及传导机制。当前中国股市剧烈震荡,房地产价格不断攀升,资产价格问题应当会对货币政策的选择产生影响。本文将房地产价格和股票价格引入前瞻性泰勒规则中,发现目前央行的利率反应机制主要是针对产出缺口,建议货币当局应该加强货币政策对通胀变动的反应,并应该更多地关注资产价格。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屈晓娟  
本文首先阐述了泰勒规则的内容,尤其着重说明了前瞻性泰勒规则与开放经济的关系,然后论证了泰勒规则在我国的适用性,从相关的经济数据出发,为我国货币政策的选择提出了建议。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魏革军  
货币政策的功能在于通过货币政策工具的有效实施,实现货币当局预先设定的货币政策目标。尽管各国货币当局在制定货币政策最终目标时存在一定差别,然而最终效果的实现都与货币政策操作规则紧密相关。货币政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莫敏   张馨月  
稳健的货币政策是新发展格局下实现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面对当前数量型货币政策有效性下降而价格型货币政策尚不完善的局面,为提升货币政策宏观调控的有效性,以前瞻性指引为代表的货币政策预期管理工具的引入成为重要考量。文章基于有限理性预期视角,利用DSGE模型并结合价格型与数量型货币政策规则,在不同有限理性预期以及不同提前期情况下,对中国人民银行实施前瞻性指引的有效性进行模拟验证。研究发现:增加前瞻性指引有利于货币政策实现事先调控,但是要注意实施的提前期与透明度,增加信息披露程度,积极引导主体形成相应预期,提升货币政策宏观调控的有效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