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162)
- 2023(16158)
- 2022(14043)
- 2021(13166)
- 2020(10842)
- 2019(25008)
- 2018(24746)
- 2017(47572)
- 2016(25801)
- 2015(28663)
- 2014(28423)
- 2013(27933)
- 2012(25790)
- 2011(23414)
- 2010(23152)
- 2009(21297)
- 2008(20648)
- 2007(17897)
- 2006(15641)
- 2005(13735)
- 学科
- 济(101516)
- 经济(101401)
- 管理(70299)
- 业(66064)
- 企(55390)
- 企业(55390)
- 方法(47155)
- 数学(39960)
- 数学方法(39472)
- 贸(26357)
- 贸易(26344)
- 农(26339)
- 易(25548)
- 中国(25403)
- 财(25179)
- 学(24647)
- 业经(22549)
- 地方(22102)
- 理论(19010)
- 制(17682)
- 农业(17555)
- 和(16069)
- 务(15912)
- 财务(15844)
- 财务管理(15817)
- 融(15373)
- 金融(15370)
- 银(15235)
- 环境(15217)
- 银行(15177)
- 机构
- 大学(365265)
- 学院(363518)
- 济(144063)
- 经济(140982)
- 管理(138305)
- 研究(125955)
- 理学(120224)
- 理学院(118813)
- 管理学(116508)
- 管理学院(115893)
- 中国(92192)
- 科学(80168)
- 京(77488)
- 财(65070)
- 所(64325)
- 农(61959)
- 研究所(59074)
- 业大(56206)
- 中心(55965)
- 财经(52806)
- 江(51627)
- 农业(49165)
- 范(48575)
- 北京(48491)
- 经(48054)
- 师范(48017)
- 院(45904)
- 经济学(44043)
- 州(42746)
- 经济学院(39836)
- 基金
- 项目(252794)
- 科学(197210)
- 基金(183034)
- 研究(181398)
- 家(161870)
- 国家(160608)
- 科学基金(135983)
- 社会(113108)
- 社会科(107029)
- 社会科学(107003)
- 省(97864)
- 基金项目(96756)
- 自然(90104)
- 自然科(87951)
- 自然科学(87923)
- 自然科学基金(86340)
- 划(83741)
- 教育(83161)
- 资助(75981)
- 编号(73357)
- 成果(59647)
- 重点(57424)
- 部(55352)
- 发(54195)
- 创(52408)
- 课题(50791)
- 科研(48923)
- 创新(48909)
- 教育部(47104)
- 大学(46765)
- 期刊
- 济(154272)
- 经济(154272)
- 研究(107031)
- 中国(64978)
- 学报(63196)
- 科学(56297)
- 农(55814)
- 管理(49593)
- 财(48311)
- 大学(46727)
- 学学(44234)
- 教育(40068)
- 农业(38794)
- 融(32096)
- 金融(32096)
- 技术(28658)
- 经济研究(26271)
- 财经(25630)
- 业经(25263)
- 经(22044)
- 问题(20833)
- 贸(20270)
- 业(20137)
- 图书(17936)
- 国际(17541)
- 版(17416)
- 科技(17305)
- 理论(16590)
- 商业(16190)
- 技术经济(16079)
共检索到52567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卢万青
把我国的外贸失衡和汇率失衡看作是全国性失衡是不恰当的,基于最优货币区理论研究视角,本文认为我国外贸失衡主要是指东部地区的外贸失衡,我国汇率被低估主要是指东部地区的汇率被低估,而中西部地区并不存在外贸失衡和汇率被低估的现象。因此,要调节我国汇率和外贸的区域性失衡,依靠人民币升值虽然会减少东部的汇率和贸易失衡,但会增加中部和西部的汇率和外贸失衡,而实施地区差异化的外贸政策、产业政策和财政税收政策是解决我国汇率和外贸的区域性失衡的可行办法。
关键词:
汇率失衡 外贸失衡 最优货币区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廖泽芳 李婷
文章利用VAR模型考察2000~2015年期间中美货币政策对双边贸易的非对称传导事实,从理论上分析中美贸易失衡调整的汇率传递因素,并根据贸易价格汇率传递模型,估计了中美两国出口和进口价格方程,实证检验了中美两国进出口汇率传递的异质性:美国从中国进口的汇率弹性较低,对中国出口的汇率弹性较高,而中国从美国进口的汇率弹性较高,对美国出口的汇率弹性较低,贸易定价模式不同以及汇率制度、通胀率、企业经营效率及商品品质等方面的差异是中美汇率传递异质的主要影响因素。因此,美国扩张性货币政策对中美贸易余额调整的作用非常有限,中美贸易差额不在于人民币汇率的高低,而在于中美国际分工地位和经济结构差异。同时,中国应稳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改善企业经营环境,提高出口商品质量,争取对外贸易定价权。
关键词:
货币政策 汇率传递 贸易失衡调整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廖泽芳 李婷
文章利用VAR模型考察20002015年期间中美货币政策对双边贸易的非对称传导事实,从理论上分析中美贸易失衡调整的汇率传递因素,并根据贸易价格汇率传递模型,估计了中美两国出口和进口价格方程,实证检验了中美两国进出口汇率传递的异质性:美国从中国进口的汇率弹性较低,对中国出口的汇率弹性较高,而中国从美国进口的汇率弹性较高,对美国出口的汇率弹性较低,贸易定价模式不同以及汇率制度、通胀率、企业经营效率及商品品质等方面的差异是中美汇率传递异质的主要影响因素。因此,美国扩张性货币政策对中美贸易余额调整的作用非常有限,
关键词:
货币政策 汇率传递 贸易失衡调整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夏斌 陈道富
中国汇率升值预期过高的基本原因是货币性的,而实际上实体经济层面升值压力并不大。人民币将会在双向波动、小幅升值过程中保持相对稳定,并在适当时机适度扩大浮动区间。当前,汇率对世界贸易基本格局的影响已经弱化,不能依赖汇率自发调整贸易失衡。中美应加强合作,共同进行经济结构调整。中国应强化内需主导战略,与亚洲国家一起在经济和货币上,逐步摆脱对美国的过度依赖。
关键词:
人民币汇率 世界贸易格局 国际货币体系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卢万青
本文从汇率、总量和结构三个方面探讨我国贸易顺差的形成原因,认为我国贸易失衡的主要原因并非是人民币低估引起的。文章认为,用人民币升值来调节由结构原因引起的外贸失衡是不恰当的,汇率政策只能作为辅助调节措施。我国主要调节措施应包括缩减加工贸易规模、平衡经济结构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等。
关键词:
外贸失衡 人民币汇率 结构不平衡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赵文生 刘树林
本文阐释了"货币稀释理论",据此理论建立了流动性过剩与全球失衡的一般均衡模型。在均衡解的表达式中包括利率、通货膨胀、经济增长、消费(或储蓄)、金融发展、流动性过剩、外汇储备、经济地位等宏观经济变量。然后通过理论推演得出如下结论:(1)货币经济中的实际利率小于自给自足经济中的实际利率,由此得出金融资产具有流动性溢价,推广了Caballero et al.(2008)的结论。(2)在主权货币作为国际储备货币条件下,全球失衡是必然的。(3)中国的马歇尔K值被高估。我们提出了"总K值""有效K值"和"流动性过剩放
关键词:
流动性过剩 全球失衡 货币稀释理论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赵文生 刘树林
本文阐释了"货币稀释理论",据此理论建立了流动性过剩与全球失衡的一般均衡模型。在均衡解的表达式中包括利率、通货膨胀、经济增长、消费(或储蓄)、金融发展、流动性过剩、外汇储备、经济地位等宏观经济变量。然后通过理论推演得出如下结论:(1)货币经济中的实际利率小于自给自足经济中的实际利率,由此得出金融资产具有流动性溢价,推广了Caballero et al.(2008)的结论。(2)在主权货币作为国际储备货币条件下,全球失衡是必然的。(3)中国的马歇尔K值被高估。我们提出了"总K值""有效K值"和"流动性过剩放大系数"概念,并用中国数据验证了中国的"有效K值"明显低于其"总K值"。(4)给出并严格证明了经常账户和贸易余额、资产供求的渐近表达式,论证了经常账户和贸易余额之间的关系。利用此模型可以分析不同宏观经济变量的冲击对全球失衡的影响,从而全面理解世界经济,为经济理论、金融理论和世界经济研究提供新的分析思路。
关键词:
流动性过剩 全球失衡 货币稀释理论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王芳 李霄阳
全球经济失衡具体表现为美国经常账户差额的持续恶化。本文在现有文献基础上,深入研究了当前国际货币体系偏离世界经济贸易格局而引起的国际货币失衡问题,进而探讨了国际货币失衡与全球经济失衡之间的关系。首先,构建了高度简化的理论分析框架,并推导证明:在美国贸易地位下降而美元国际地位保持不变的情况下,美国经常账户恶化将不可避免。该判断与历史经验相吻合。其次,本文构造了用于测度国际货币格局偏离贸易格局程度的货币失衡指标,使用向量误差修正模型(VECM)进行时间序列分析,发现国际货币失衡与全球经济失衡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作者认为,只有提升新兴贸易大国货币地位,降低货币失衡程度,才能实质性地解决全球经济失衡问题。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朱孟楠 韩晓雪
本文通过CKM理论证明了购买力平价理论的正确性,实际均衡汇率是动态平稳过程。并通过修正KMC-STR模型的结构突变函数,建立S-STR模型。该模型能更好地解释存在多个结构突变点、并有升值趋势的非线性稳定问题。由此模型对人民币实际均衡汇率进行估计,并得到5个阶段的测算,发现人民币现阶段处于略微高估状态,而非低估。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裴平 孙兆斌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被逐步纳入到世界经济运行的轨道。作为货币尚未国际化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的国际收支失衡导致了严重的货币错配。本文从国际收支失衡的角度,采用AECM指数体系,对1985~2004年中国的货币错配进行了实证分析。分析结果表明,1985年以来中国的货币错配日益严重,虽然货币错配及其风险尚未达到不可控制的程度,但已对中国经济产生了较大的负面影响。因此,政府和企业都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对货币错配及其风险进行控制和管理。
关键词:
货币错配 国际收支失衡 AECM指数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王晓兰 丁彦
区域发展不平衡一直是我国长期存在的国情之一,我国对外贸易也存在区域之间的失衡问题。以我国传统的三大区域东中西部的出口企业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东中西部地区在出口水平方面的差异,进一步探究了造成出口省际失衡的原因,并运用面板数据进一步验证了三地区贸易失衡的影响因素,最后针对分析结果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对外贸易 区域不平衡 出口企业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张淑芹 王玉凤
本文从战争视角切入,对全球失衡进行了深入分析。鉴于美元的中心地位,文中引入一国货币为国际储备货币,构建了基于垄断竞争和黏性价格的两国一般均衡模型,考察了储备货币发行国的财政冲击和货币冲击对全球失衡以及他国经济与福利的影响。美国巨额战争开支引致的财政恶化是影响其经常账户赤字的重要因素。得益于美元的国际储备货币地位,美国的巨额赤字才得以弥补,美元换财富的模式才得以持续;而非储备货币国家的产出、消费、经常项目和贸易条件等在长期都受到负面冲击,居民福利下降。为应对"美元霸权",中国应积极推进人民币国际化。
关键词:
全球失衡 财政冲击 货币冲击 战争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赵海华
文章首先使用Johansen-Juselius协整检验方法,对我国的货币需求函数进行了实证检验。在此基础上,采用货币过剩法度量了1994~2010年期间我国的货币流动性失衡状况,结论为:以广义货币过剩指标衡量的我国货币流动性呈现短缺与过剩交替的周期性波动状态。基于我国货币需求函数基本稳定的实证结论,我国的货币流动性失衡主要源于货币供给变化,最后结合1993年以来我国货币政策变化分析了货币流动性从过剩到短缺周期性变化的原因。
关键词:
流动性失衡 货币过剩法 货币需求函数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刘秀光
我国的区域经济失衡已经比较严重,而区域经济失衡是为非均衡发展战略付出的代价。改变这种状况,传统的财政政策的调控虽然有效,但作用也有限,起根本作用的是西部地区金融资源的配置状况,解决西部地区内源融资和外源融资方面存在的问题。从总体上看,除了继续加强传统财政政策手段的力度以外,通过"区域经济调节税"扩展传统财政政策手段是现实生产率与历史贡献相统一的具体体现。通过区域经济失衡的货币性因素分析,有助于正确选择解决区域经济失衡的宏观经济政策。
关键词:
区域经济失衡 货币性因素 金融资源配置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李宝瑜 张莉
目前,学术界在人民币汇率问题的研究上存在着分歧。尤其是对均衡汇率的测算,在方法上存在不足。多数模型的设计实质上是把名义汇率或实际有效汇率的平滑值当作了均衡汇率,而非真正的经济学意义上的均衡汇率。本文设计了一种“多目标两阶段估值”的方法来测算均衡汇率:在第一阶段,依据实现均衡汇率的各个目标,分别估算不同目标条件下的均衡汇率;第二阶段,以第一阶段估算的均衡汇率和实现均衡汇率的各目标建立计量模型,得到均衡汇率精算值。在深入分析汇率失衡给宏观经济带来的后果的基础上,依据均衡汇率的计算结果,本文认为,提升汇率符合中国的长期利益和根本利益,而且在现阶段政府还不应该放弃对汇率调整的干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