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359)
2023(10876)
2022(9681)
2021(9197)
2020(7613)
2019(17827)
2018(17693)
2017(34630)
2016(18795)
2015(21230)
2014(21150)
2013(20736)
2012(19056)
2011(17165)
2010(16941)
2009(15122)
2008(14613)
2007(12304)
2006(10672)
2005(9198)
作者
(53011)
(44055)
(43525)
(41504)
(28158)
(21072)
(19862)
(17300)
(16764)
(15484)
(15210)
(14667)
(13810)
(13771)
(13476)
(13456)
(13033)
(12983)
(12613)
(12414)
(10855)
(10735)
(10420)
(9993)
(9852)
(9689)
(9662)
(9628)
(8665)
(8573)
学科
(73804)
经济(73711)
管理(51190)
(49731)
(41665)
企业(41665)
方法(35564)
数学(31085)
数学方法(30764)
(18932)
中国(17922)
(17710)
(16041)
业经(15682)
地方(15645)
(14177)
贸易(14167)
(13782)
农业(12717)
理论(12351)
(11845)
(11496)
(11450)
财务(11392)
财务管理(11370)
环境(11280)
技术(11242)
(10922)
金融(10920)
企业财务(10805)
机构
大学(261937)
学院(258342)
管理(105567)
(102509)
经济(100294)
理学(92030)
理学院(91021)
管理学(89490)
管理学院(89040)
研究(87869)
中国(64608)
(55653)
科学(54524)
(45730)
(43671)
研究所(40122)
(39568)
中心(39450)
业大(38693)
财经(37517)
北京(35399)
(35086)
(34475)
(34333)
师范(34189)
(31998)
农业(30967)
经济学(30269)
(29180)
财经大学(28451)
基金
项目(184026)
科学(144321)
研究(134602)
基金(134186)
(117591)
国家(116332)
科学基金(99467)
社会(83795)
社会科(79389)
社会科学(79365)
基金项目(72072)
(70004)
自然(65611)
自然科(64016)
自然科学(64000)
自然科学基金(62828)
教育(61029)
(59926)
资助(55622)
编号(54714)
成果(44278)
(40911)
重点(40791)
(38441)
(38038)
课题(37009)
创新(35417)
科研(35228)
教育部(35162)
大学(34636)
期刊
(107523)
经济(107523)
研究(76916)
中国(44479)
学报(41009)
科学(38125)
管理(37333)
(35798)
(32547)
大学(30842)
学学(28981)
教育(27983)
农业(25584)
(23554)
金融(23554)
技术(20910)
财经(17657)
经济研究(16992)
业经(16528)
(14899)
图书(14557)
问题(13852)
(13611)
理论(13465)
科技(12939)
实践(12545)
(12545)
现代(11725)
技术经济(11698)
资源(11419)
共检索到36891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高海红  
本文采用一般购买力平价(G-PPP)模型对东盟国家和中国、日本、韩国的货币合作程度进行经验研究。在计量方法上,我们运用Johansen的多变量协整分析方法,样本期间采用1994到2003年的月度数据,分别对6组实际汇率的关系进行检验。检验结果表明,除了一组实际汇率关系不存在G-PPP外,其他5组关系之间的G-PPP都成立,表明样本国家基本具有形成最优货币区(OCA)的潜力。这一结论的延伸判断是,目前在该地区存在的非制度性货币合作形式,在事实上低估了该地区实际存在经济联系的紧密程度。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何东  
金融危机的发生一般会到导致一国货币政策公信力的丧失,如何在危机发生后尽快稳定人们的预期,避免本国经济陷入汇率贬值——通货膨胀——汇率贬值的恶性循环和长期的萧条之中,并尽快重新恢复货币政策效力,促进本国经济恢复增长是金融危机发生后一国货币政策的首要目标。东亚发生危机的部分国家在危机发生之后较快地稳定了汇率和通胀,重新建立了可信的货币政策名义锚,货币政策的操作是比较成功的,本文对它们共性的做法进行了总结并得出若干有益的启示。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王志宇  
本文在修正BE模型的基础上计算了东亚国家之间的最优货币区指数,认为东亚各国的最优货币区指数有减少的趋势,表明东亚货币合作存在可行性;截面数据的最优货币区指数显示在中国大陆、香港、台湾地区、韩国和日本这些次区域内先进行货币合作是较为可行的现实选择;另外与欧洲相比,东亚地区的最优货币区指数较大,表明东亚的货币合作将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朱孟楠  陈淼鑫  
由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蒙代尔教授所创立的“最优货币区”理论,40多年来在 欧洲得到了广泛而渐趋深入的实施。本文从对最优货币区理论发展的回顾和 简单评述出发,通过对最优货币区标准的比较以及成本与收益分析,探讨了 在东亚地区建立单一货币区的可行性,并提出了具体的实施建议。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黄继炜  
从蒙代尔的"三元悖论"出发,本文在总结类似指数优缺点的基础上,建立了一个测度汇率稳定性、资本项目开放度和货币政策独立性之间三元关系的指数组合。并对中国及一些东亚国家的三元指数进行分析。我们发现,"三元指数"之间并不是平等关系,随着资本项目开放度不断提高,各国的汇率稳定性和货币政策独立性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而扩大汇率浮动程度对货币政策独立性的支持作用较小。这个结论有助于我国更好地处理国内外经济关系。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陈淼鑫  
由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蒙代尔教授创立的“最优货币区”理论 ,4 0多年来 ,随着欧洲货币联盟的形成和欧元的诞生 ,得到了不断的发展和完善。本文将主要通过对建立最优货币区标准的比较以及加入货币区成本收益的分析 ,探讨在东亚地区建立单一货币区的可行性 ,并提出了相应的实施建议。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徐明棋  
本文扼要回顾了最优货币区理论的发展脉络,并从货币一体化理论的角度评述了东亚货币一体化的可能性及存在的主要障碍。本文认为,虽然单一货币离东亚十分遥远,但实现汇率稳定的机制性安排仍是可能的,它将引导东亚向更高的货币一体化阶段迈进。作者提出了一些初步的设想和中国应采取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洪林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化的发展,世界范围内的区域金融合作也深入开展起来。欧元的成功实践为国际货币体系改革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也为东亚国家(地区)开展货币合作提供了良好的示范效应。本文先从东亚货币合作的必要性出发,然后对货币合作的理论基础——最优货币区理论进行探讨,接着按照最优货币区理论的标准和结论对东亚货币合作的经济基础进行分析,最后对东亚货币合作给出一些看法。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温丽  刘昭媛  
介绍了东亚国家城镇化的发展现状,总结了其城镇化建设的有益经验,认为城镇化是随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必然产物。借鉴日本、韩国和新加坡等东亚国家城镇化建设的一些经验和做法将有益于中国的城镇化发展,具体经验包括政府的适度引导、统筹城乡发展,积极培育城市主导产业并形成多极多层次的城镇体系。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郑海青  
文章分析了金融发展与人均GDP之间互动发展的关系;然后通过构造衡量金融中介、金融市场和金融结构的不同指标,检测东亚各国的金融体系的规模、行为及效率,结论是三个指标都证明了中国和日本属于银行主导型金融体系,而对其他东亚国家则因不同的指标,结论有不相一致的地方。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朱芳  
最优货币区理论,为欧洲货币联盟的成立和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欧元的成功,对世界区域货币合作具有重要启示:建立在区域经济合作基础上的货币合作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通过区域货币合作,建立东亚货币区是大势所趋。现阶段,实现东亚货币区可以考虑采取分步走的方式,即先建立一些次区域货币区,然后逐步向外围国家和地区扩展,最终过渡到整个东亚国家和地区。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立军  陈增灵  
虽然建立最优货币区对东亚的货币合作最具吸引力,但现阶段东亚既不具备建立最优货币区的经济条件,又不具备建立最优货币区的政治条件。当我们深入分析东亚各国和地区面临的汇率制度选择时,会发现它们的最佳汇率制度是不同的,因此不存在建立东亚最优货币区的动力基础,所以建立东亚最优货币区不具备可行性。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万志宏  戴金平  
传统最优货币区理论在进行货币区的成本—收益分析时,强调一体化与对称性对加入货币区决策的影响。然而,一体化与区域对称性不仅内生于汇率制度选择,同时它们之间也相互影响。本文在宏观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探讨货币合作,指出货币区的动态最优决策取决于经济现实基础和动态约束条件,并针对东亚地区在一体化和区域对称性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初步的分析,结果表明东亚地区部分满足促进汇率合作的动态约束条件。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黄梅波  
本文根据最优货币区理论对东亚货币合作的可能性进行了分析。本文认为 ,从各国经济相互依存度的角度来看 ,东亚地区与欧盟相比还存在差距。东亚地区在一体化道路上的主要障碍在于其经济发展水平的层次性和差异性。从政治的角度来说 ,东亚各国也不具备组成货币区的条件 ,这些都使得东亚货币合作仅能在较浅的层次上进行 ,要达到货币一体化、组成最优货币区还任重道远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叶艳华  
对东亚国家来说,北极地区具有重要的经济、科研、交通和军事价值。近年来,东亚国家通过定期开展北极科考活动、积极参与北极能源勘探与开发、不断谋求加入北极国际组织以及拥护并参与重新修订北极法律等方式,努力增强东亚国家参与北极地区事务的影响力,加大参与北极事务的力度,谋求北极事务话语权。北极地区严酷的气候条件和特殊的地理位置导致油气勘探开发成本过高,再加上开采技术不成熟、生态破坏和法律制度缺陷等障碍,使北极国家在开发北极上难以拒绝非北极国家的参与,东亚国家在人力、资金、技术以及市场等方面都具有较大优势,因此在北极开发中,东亚国家和北极国家之间开展互利合作是发展的必然趋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