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847)
- 2023(5740)
- 2022(4947)
- 2021(4262)
- 2020(3606)
- 2019(8047)
- 2018(7821)
- 2017(16038)
- 2016(8224)
- 2015(9021)
- 2014(8947)
- 2013(9132)
- 2012(8817)
- 2011(8036)
- 2010(8251)
- 2009(7875)
- 2008(7483)
- 2007(6868)
- 2006(6595)
- 2005(6132)
- 学科
- 济(59993)
- 经济(59956)
- 管理(24487)
- 税(22101)
- 税收(20662)
- 收(20488)
- 业(19093)
- 方法(17480)
- 地方(16490)
- 数学(16079)
- 数学方法(15999)
- 财(15440)
- 企(13690)
- 企业(13690)
- 地方经济(12484)
- 中国(11544)
- 农(9918)
- 学(9145)
- 财政(9133)
- 业经(8975)
- 制(7950)
- 政(7754)
- 农业(7581)
- 经济学(7339)
- 环境(7277)
- 家(6641)
- 贸(6462)
- 贸易(6457)
- 出(6456)
- 体(6381)
- 机构
- 大学(122662)
- 学院(122539)
- 济(68250)
- 经济(67244)
- 研究(46089)
- 管理(44323)
- 理学(37548)
- 财(37423)
- 理学院(37161)
- 管理学(36815)
- 管理学院(36559)
- 中国(35394)
- 财经(27420)
- 经(24867)
- 京(24313)
- 经济学(24119)
- 科学(23610)
- 所(23197)
- 经济学院(21521)
- 研究所(20205)
- 财经大学(20045)
- 中心(19481)
- 江(18730)
- 院(15856)
- 北京(15741)
- 省(14470)
- 农(14255)
- 州(14219)
- 科学院(13476)
- 社会(13455)
- 基金
- 项目(72686)
- 科学(57923)
- 基金(55232)
- 研究(54269)
- 家(47172)
- 国家(46861)
- 科学基金(40319)
- 社会(39170)
- 社会科(37420)
- 社会科学(37411)
- 基金项目(27877)
- 省(26180)
- 资助(23347)
- 自然(22590)
- 教育(22432)
- 自然科(22082)
- 自然科学(22078)
- 自然科学基金(21684)
- 划(21237)
- 编号(20255)
- 国家社会(17918)
- 成果(17579)
- 发(17067)
- 部(16660)
- 济(16095)
- 重点(16059)
- 经济(15961)
- 性(15183)
- 教育部(14905)
- 人文(14650)
共检索到20329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龚六堂 邹恒甫
本文推广了Barro(1990)和Gong—Zou(1999)关于政府税收与经济增长的模型,讨论了多级政府下的政府花费、税收和政府间的转移支付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就特殊形式的生产函数和效用函数,导出了经济增长率与政府税收和政府转移支付的关系;通过数值方法讨论了政府税收和政府转移支付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杰 龚新蜀 刘林
中央转移支付无论是总量还是在新疆经济中所占的比重近几年来都有明显的加速增长势头,尤其是西部大开发政策实施以后,中央转移支付的增长速度已然超过了新疆经济的发展速度。新疆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外部的帮助、国家的扶植和自身的努力,外商直接投资可以看做外部的帮助,转移支付是国家扶植地方的重要手段,地方财政支出代表自身努力。基于此,结合转移支付、财政支出以及外商直接投资,利用回归和灰色关联的分析方法,综合分析了分税制改革后它们对新疆经济的影响,研究发现它们对新疆经济都具有促进作用。回归后发现转移支付和财政支出对新疆经济增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龙
文章运用近16年的转移支付数据验证了龚六堂2000年的观点,即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的转移支付率与地方经济增长率之间是"倒U型"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推导出地方经济增长和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的转移支付之间也存在着这样"倒U"关系。用这种关系解释两个问题:第一,转移支付对地方经济增长有部分正的刺激作用,无论是富裕地区还是贫穷地区,中央政府都应该对其地方政府给予转移支付,同时转移支付也不是越多越好,也应该有个量的限制,当地方政府的收益足够大时,转移支付对经济增长的刺激就不再那么明显,反而会抑制地方经济增长;第二
关键词:
转移支付 经济增长 财政分权 区域经济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郭庆旺 贾俊雪 高立
本文构建了一个多级政府框架下的两部门内生增长模型,探究最优中央财政转移支付规模及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并以中国现实数据为基础,利用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和系统GMM分析了中央财政转移支付的地区经济增长效应。研究表明,最优的中央财政转移支付规模主要取决于财政收支分权水平。1995年以来中国中央财政转移支付规模总体上较为合理,有助于地区经济增长但影响并不显著;2002年所得税分享制度改革以来,中央财政转移支付规模增长过快,与中国的财政收支分权水平不相适应,对地区经济增长产生抑制作用;东部地区中央财政转移支付规模偏大,进而不利于地区经济增长但显著性不够稳健;地方公共资本投资和财政收入政策与中央财政转移支付政...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张恒龙 秦鹏亮
本文通过对分税制以来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计量分析,检验了不同类型的政府间转移支付对省际经济收敛作用的影响。分析结果显示,转移支付从总体上发挥了缩小区域间经济差距的作用,有助于省际经济收敛,具有正的乘数效应,长期看有利于经济增长。其中财力性转移支付和专项转移支付具有显著均等化作用,而且财力性转移支付明显有利于经济增长,而税收返还倾向于扩大地区经济的差距。检验结果与目前转移支付的结构变化趋势是吻合的。
关键词:
分税制 政府间转移支付 经济收敛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尹志超 吴子硕
经济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必然要求。依托于数字技术的移动支付能否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新引擎、新动能?文章使用2016-2020年中国县域数据及北京大学县域数字普惠金融数据,运用双向固定效应和工具变量法实证研究了移动支付对县域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发现,移动支付可以显著促进县域经济增长,移动支付指数每提高1%,县域实际GDP提高约1849万元。机制分析表明,缓解信息不对称、降低金融约束、缓解市场规模约束以及促进创业、带动就业是移动支付发挥作用的主要渠道。异质性分析显示,移动支付对贫困县、西部地区、低经济发展区域的经济有更为显著的正向推动作用,表明移动支付能够发挥普惠效应,从而为实现共同富裕提供推动力。进一步分析表明,移动支付与“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在促进县域经济增长中存在协同作用。文章的研究为移动支付对县域经济的增长效应提供了经验证据,也为相关政策制定提供了参考依据。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王贤彬 周海燕
基于经济增长目标与计划外实际增长分解的新视角,本文以中央财政转移支付为核心解释变量,构建了经济增长与目标值设定的地区差异的理论假说。本文实证发现,转移支付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效应逐年递减,对实际经济增长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影响计划外的增长实现的,对目标值的影响相对较小,并且在东部沿海和内陆地区呈现出巨大的异质性。在东部地区,经济增长受到转移支付显著的正面影响,当地方获得更多或者预期到将会有更多的中央财政支持时,地方官员倾向于制定更高的经济增长目标值;而在内陆地区则呈现出显著的负面影响,中央对内陆地区倾斜的转移支付政策降低了该地区经济增长目标以及实际经济增长。这表明,区域间的增长目标管理存在差异,东部沿...
关键词:
转移支付 经济增长 经济增长目标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曾明 华磊 彭小建
基于索洛增长模型,以地方政府财政自给能力作为门槛变量,利用中国31个省级行政区的面板数据,构建面板门槛模型。从财政自给的视角实证考察了1994-2012年财政转移支付与地区经济增长的关系。结果发现:中央转移支付能够有效促进地区经济增长,其促进地区经济增长的效应随着地方政府财政自给能力的提升呈现先增强后减弱的态势,"分水岭"为67%的财政自给水平。通过对各省级行政区的财政自给能力进行分区发现,当前绝大多数省份处于中下及低财政自给能力的"尴尬区间"。从整体上看,1994-2012年间,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效率是在下降的,其对于地区经济增长的促进效应也呈现下降趋势,提升地方财政自给能...
关键词:
财政自给 转移支付 经济增长 门槛效应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昱辉
文章以泰尔指数衡量了我国地方财政支出差异,并且运用格兰杰因果检验、协整检验、脉冲响应函数以及方差分解分析经济增长、中央转移支付与地方财政支出差异之间的关系,以及经济增长、中央转移支付对地方财政支出差异的影响,结果表明:经济增长扩大了地方财政支出差异,而中央转移支付缩小了地方财政支出差异。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王立国 张洪伟
在财政分权背景下,一些制度的设立对地方政府经济性投资效率具有一定的影响。研究发现,财政分权度、专项性转移支付、政府治理水平会提高地方政府的经济性投资效率,而政府预算外收入以及一般性转移支付并没有很好地提升地方政府投资效率。因此,要想提高地方政府的经济性投资效率,需要进一步完善转移支付制度,加强地方政府预算外收入的管理,提高地方政府治理水平。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邹恒甫 龚六堂
一、前言公共财政理论主要是讨论各种政府税收政策、政府公共开支的确定,以及它们对经济增长和社会福利的影响等等。从Pigou、Gordon和Diamond开始, 到20世纪70年代的Mirrless完善了收入税理论,微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刘小勇
本文实证检验了分税制和转移支付对地方政府财政努力的影响,通过引入空间效应,将总效应分解为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我们发现,地方财政收入分成比例的提高会提高地方政府财政努力程度,财政转移支付依赖越高则地方政府财政努力程度越低,并且地方政府会依据过去的分成比例和财政转移支付来决定其财政努力水平。利用空间计量模型,我们还发现,地方政府之间存在横向模仿行为,横向政府间财政策略存在空间外溢性。
关键词:
财政努力 分成比例 模仿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帅青红 李成林 胡宏鑫 苗苗
本文基于电子支付及GDP相关数据,对我国电子支付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计量分析。研究发现:网上支付、移动支付与经济增长之间不存在长期稳定关系;电子支付中的移动支付和网上支付在短期内都对经济增长具有较为显著的促进作用,之后逐渐减小,趋于相对稳定;同时,经济增长对于移动支付和网上支付的促进作用具有滞后性;方差分析结果表明,电子支付在经济增长的贡献度中,移动支付贡献增长速度逐渐减弱,相反网上支付增长速度增强。总体而言,网上支付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超过移动支付。此外,经济增长对于电子支付中的网上支付和移动支付都具有较大的贡献度。
关键词:
电子支付 网上支付 移动支付 经济增长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马拴友
本文在经济增长框架中分析了税收与投资和经济增长的关系 ,认为宏观税负与投资和经济增长不是单调关系 ,存在使投资率或经济增长率最大化的最优宏观税负。我们通过不同的凹投资函数模型设定 ,估计宏观税负与总投资和民间投资的关系 ,发现投资或经济增长率与宏观税负呈显著的非线性函数关系 ,我国的最优宏观税负估计是 1 8— 1 9% ,这与国际上关于最优税率约为 2 0 %的估计基本一致 ,因此宏观税负还有一定的提高空间。若考虑到估计的误差 ,则我国目前1 4%的宏观税负已接近最优区间 ,将宏观税负提高到 2 0 %左右应是一个渐进过程。
关键词:
投资率 经济增长率 宏观税负 凹函数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彭志文 郭路
本文沿循Romer(1990)的分析框架,从居民福利最大化的条件出发分析财政支出结构、最优税率和经济增长,发现政府财政支出存在一种最优结构,并且存在一个满足最优财政支出的最优税率区间,在最优税率区间内,税率变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不大。进一步的数值模拟表明:公共资本投入比科教投入更能促进经济增长,而且现阶段我国的税率还有下调的空间。
关键词:
财政支出 最优税率 经济增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