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321)
2023(6535)
2022(5681)
2021(4813)
2020(4160)
2019(9667)
2018(9301)
2017(18608)
2016(9446)
2015(10274)
2014(10287)
2013(10758)
2012(10265)
2011(9605)
2010(9918)
2009(9322)
2008(9075)
2007(8148)
2006(7874)
2005(7522)
作者
(27518)
(23191)
(23088)
(22497)
(14922)
(10970)
(10551)
(8864)
(8759)
(8557)
(8382)
(7708)
(7691)
(7572)
(7515)
(7336)
(6837)
(6622)
(6563)
(6202)
(6186)
(5735)
(5645)
(5631)
(5389)
(5287)
(5021)
(4879)
(4852)
(4541)
学科
(65284)
经济(65241)
管理(25089)
(22128)
(20994)
税收(20683)
(20517)
方法(18713)
地方(17292)
(16740)
企业(16740)
数学(16249)
数学方法(16059)
(13836)
中国(13615)
地方经济(12681)
(12079)
(10573)
业经(10436)
(8582)
(8112)
经济学(7805)
农业(7490)
环境(7418)
(7362)
金融(7361)
(7110)
贸易(7101)
(7016)
理论(6913)
机构
大学(143485)
学院(140355)
(72394)
经济(71175)
研究(55210)
管理(49736)
中国(41964)
理学(41718)
理学院(41219)
管理学(40543)
管理学院(40248)
(38352)
(30288)
科学(29794)
(28354)
财经(28204)
(25488)
研究所(24832)
经济学(24239)
中心(22867)
(22865)
经济学院(21492)
财经大学(20562)
北京(19998)
(19233)
(18995)
(17734)
师范(17609)
(17591)
(17228)
基金
项目(82798)
科学(65124)
研究(61620)
基金(61498)
(53148)
国家(52757)
科学基金(44744)
社会(42205)
社会科(40197)
社会科学(40184)
基金项目(31252)
(29954)
教育(26538)
自然(26078)
资助(25817)
自然科(25483)
自然科学(25475)
(25057)
自然科学基金(25016)
编号(23730)
成果(20995)
(19224)
重点(18724)
(18716)
国家社会(18683)
(16760)
教育部(16517)
(16395)
(16367)
经济(16246)
期刊
(90295)
经济(90295)
研究(56637)
中国(29619)
(29093)
管理(21431)
学报(20011)
科学(17442)
(16938)
经济研究(16420)
(15662)
(15657)
大学(15201)
财经(14306)
税务(13907)
学学(13797)
(12853)
金融(12853)
(12508)
技术(12466)
教育(11260)
问题(11175)
农业(10927)
业经(10260)
(9649)
国际(9411)
技术经济(8950)
统计(8490)
世界(8146)
图书(7817)
共检索到24328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金戈  
自Chamley(1986)的开创性论文发表以来,对最优税收与经济增长的理论研究经历了激动人心的发展,并形成了三条研究主线。第一条主线以Chamley模型为核心,在公共支出外生的情形中研究最优线性税收与经济增长;第二条主线以Barro模型为代表,在公共支出内生的经济增长模型中考察最优公共支出与最优线性税收;第三条主线则以GKT模型为核心,重点研究动态最优非线性税收问题。本文沿着上述三条理论研究主线,对最优税收与经济增长领域的浩瀚文献进行了系统梳理与评述,试图清晰勾勒出三条主线的发展脉络,并在此基础上对未来的可能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赵霞  
自然资源是影响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但是一直以来资源问题却没有引起主流经济学界的重视,包含有自然资源因素的增长模型是对区域经济增长模型的扩展。经验数据表明自然资源在某种程度上会挤出物质资本,并影响效率,从而形成区域经济增长过程中的"资源陷阱"现象,西方学者对此做出了理论上的解释。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孙卓  柴忠东  
贸易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焦点。本文对分析这一问题的一些文献进行了综述:首先,分别从整个国家和异质性企业的角度入手,对贸易与经济增长之间的总体关系进行了介绍;其次,本文回顾了贸易引致型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关系的文献,发现贸易主要通过技术创新和技术扩散两个途径促进技术进步继而促进经济增长;最后,本文从贸易保护、贸易自由化和区域一体化三个方面,分析了不同贸易政策对经济增长的不同影响。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梁俊  
2008年以来,中国经济增长速度明显放缓,学术界对于增长放缓的原因主要有两种看法,一种认为是周期性因素导致了增长放缓,还有一种认为是结构性因素导致了增长放缓。本文对这两类文献进行了综述,在分析了现有研究后,我们认为金融危机以来中国的经济增长放缓既有周期性原因,也有结构性原因。要在未来一段时间使中国的经济增速维持在一个较高水平,需要采取逆周期调控与结构性改革的政策组合。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冯伟  徐康宁  
在西方主流经济学的经济增长分析框架中,交通基础设施是个助推性因素。本文试图从理论溯源中寻找交通基础设施研究的经济学基础,从现代文献的进一步拓展中梳理交通基础设施对于经济发展的作用。交通基础设施对经济发展的功能作用主要体现在外部溢出效应、效率改进效应、产业集聚效应、区域发展效应和现代化效应等5个方面。最后,本文认为,现代化交通体系对区域协调发展的效率量化等方面的影响是值得重视和深入研究的领域。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檀一帆  汪柳  
本文通过对文献的整理与归纳分析后发现,已有研究对低碳经济的关注点主要集中在概念探讨、影响因素、增长路径、建模方法等几个方面。低碳的概念可分为"绝对低碳"和"相对低碳",然而低碳经济的内涵至今没有一个统一和明确的定义;影响我国低碳经济的因素主要有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与效率、对外开放,除此之外还有经济发展方式、工业化和城镇化、能耗强度、生活方式等等;也有学者运用分解方法、计量分析、模拟与系统优化、投入与产出模型等对我国低碳经济增长路径进行了探索。总体来看,我国的低碳经济增长经历了多个阶段,每个阶段的目标和特点不同,背后的影响因素的作用有很大差异,却少有文献探讨这种变化背后的原因和主要影响因素。同时,我国不同地区经济发展参差不齐,现有文献虽然研究了某些地区的碳排放,但是没有充分揭示我国低碳经济增长过程的行业性和地区性特征。因此,未来可进一步加强我国低碳经济增长的阶段性、行业性和区域性路径的研究,对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和区域梯度发展协调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杨长江  周静东  
传统观点认为实际汇率低估或者高估都不利于经济增长,而自2008年以来倡导低估会促进经济增长的"新论"引起了广泛重视。本文系统介绍了实际汇率低估是否会影响经济增长的相关文献,总结了近年来关于实际汇率与经济增长关系经验研究的进展,归纳了实际汇率低估作用于经济增长的主要理论机制,并就低估所涉及的相关政策问题进行了讨论。我们认为,对于经济较为落后的发展中国家而言,低估政策一般在短期内会对经济增长有显著的刺激效果,但能否在此基础上实现长期经济增长则取决于经济体及时相应推行结构性改革等政策措施情况。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张晖明  张亮亮  
企业家作为在现代经济中最重要的参与者(Lazear,2005),在增长理论产生至今的大部分时间里都被排除在主流之外。近些年,伴随对增长问题理论研究的深化,企业家因素重新被纳入到人们的关注范围,并进一步剥离出了企业家资本概念。作为增长理论的最新研究成果,企业家资本强调以创设新企业作为新的增量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克服了传统分析模型难以将存量企业中的企业家行为纳入增长理论分析的缺陷。本文回顾了包括企业家理论、增长理论等在内的大量文献,围绕企业家资本与经济增长这一核心命题,对相关理论和实证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和评述,以图进一步解析企业家在现代经济增长中所发挥的关键性作用。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曾凯  冯涛  
在经济史文献研究中,李约瑟之谜引起了国内外学者广泛的研究兴趣。在技术等各方面曾一度领先,直到16、17世纪仍与西欧国家站在同一起跑线上的中国为何迅速衰落,又在改革开放以来重新崛起?是什么因素导致一国出现长期经济增长和经济繁荣?文章对已有文献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尝试在众多的经济变量中分离出决定长期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以期对此类文献的研究提供新的视角。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凤兰  包双宝  李晓林  
迄今为止,有关保险业增长是否能够促进经济增长的论题没有得到一致的实证检验结果。有鉴于此,文章对现有研究保险业对经济增长作用的文献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梳理,分别对研究视角和衡量指标选取等几个问题进行了评述,对研究中产生的问题和结论分歧的原因进行了探讨和总结,并对未来该领域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严成樑  龚六堂  
20世纪90年代以来,熊彼特增长理论(Schumpeterian Growth Theory)的兴起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经济增长理论,其不仅为内生的技术进步和经济增长提供了一种新的解释,而且为我们研究其他问题提供了一个更为一般性的分析框架。熊彼特增长理论的核心特征是内生的研发和创新是推动技术进步和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因素。本文从代表性的熊彼特增长模型、熊彼特增长理论的应用、基于熊彼特增长理论的实证研究、熊彼特增长理论面临的挑战与未来发展等几个方面较为详细地回顾了近二十年来这一领域发展中较为重要的文献。本文旨在通过梳理这一领域文献的发展脉络和内在演化逻辑,为国内学者研究熊彼特增长理论提供一些线索。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王林辉  宋冬林  董直庆  
针对国内对资本体现式技术进步及其贡献率定量研究的局限性,本文回顾了资本体现式技术进步前沿经验研究文献,指出当今世界各国普遍发生的经济增长、高资本积累和全要素生产率下降根源在于资本体现式技术进步作用,总结出资本体现式技术进步的估计方法主要包括不变质量价格指数法、C-M方法和生产函数法。而对技术进步问题的研究,国内文献还主要局限于全要素生产率及其组成成分分解,或只涉及资本体现式技术进步定性分析或存在性检验。当然,如何有效剥离并精确测度依附于资本投资和设备更新过程中的技术进步贡献率,仍然是前沿文献研究的重点和难点。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李谭君  何荣宣  
基于文献的分析表明,财政包干时期预算外资金(非税收入的前身)在经济发展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分税制改革使地方政府遭遇了严重的财政压力,有研究认为财政压力使得地方政府不得不依赖预算外甚至制度外的收入,从而向企业伸出了攫取之手,影响了长远经济发展。这一观点受到了质疑,当分析框架从中央VS地方扩展到地方政府内部的互动时,非税收入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更趋复杂。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张培丽  陈畅  
为应对世界金融危机,我国推出的4万亿经济刺激方案,以及目前的"微刺激"政策都主要针对铁路、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但这种试图以基础设施投资使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的做法是否奏效,以及如何操作等问题,都亟需给予理论回答。本文从国外文献综述的视角,尝试回答基础设施投资是否能够促进经济增长、基础设施投资能否引致私人投资、基础设施投资的最优规模如何确定、基础设施投资的最优投向是什么,以及基础设施投资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投融资模式等问题,以为我国探讨这一问题提供理论和经验研究借鉴。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张兆民  韩彪  
19世纪以来体现生产要素流动阻抗的"运输成本",一直被主流经济学所忽视,直到20世纪90年代以克鲁格曼为代表的空间经济学的兴起,才逐渐将其纳入到研究框架内。本文尝试从经典文献中寻找研究运输成本的经济学基础,从现代文献及进一步拓展中梳理运输成本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运输成本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主要体现在降低运输成本可以促进分工和专业化的发展,并促进了中间品的投入和刺激资本品的消耗,促进了产业集聚和知识外溢等。因此,研究运输成本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不应仅局限于将它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一个变量,而应重新界定其内涵,重视考察它对一个国家资本流动、资本配置、人力配置的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