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870)
2023(6879)
2022(5768)
2021(5355)
2020(4509)
2019(10195)
2018(10517)
2017(19335)
2016(10713)
2015(11597)
2014(11698)
2013(11039)
2012(10038)
2011(9186)
2010(9444)
2009(9219)
2008(9204)
2007(8093)
2006(7495)
2005(7129)
作者
(28836)
(24308)
(24132)
(23101)
(15380)
(11450)
(10959)
(9237)
(9140)
(8626)
(8315)
(8130)
(7969)
(7869)
(7731)
(7528)
(7084)
(7056)
(6992)
(6962)
(6218)
(5946)
(5731)
(5533)
(5471)
(5420)
(5337)
(5334)
(4813)
(4775)
学科
管理(38371)
(36873)
经济(36801)
(29781)
(27093)
企业(27093)
(15564)
(14305)
方法(12415)
环境(11274)
(11272)
中国(11058)
业经(10263)
(10068)
数学(9955)
数学方法(9797)
体制(9767)
(8740)
(8415)
银行(8408)
(8268)
(8140)
财务(8121)
财务管理(8094)
(8074)
(8012)
金融(8010)
企业财务(7720)
理论(6996)
(6851)
机构
大学(147565)
学院(146373)
(60298)
经济(58949)
管理(54468)
研究(51749)
理学(45869)
理学院(45331)
管理学(44700)
管理学院(44404)
中国(40397)
(33758)
(31825)
科学(29221)
(25601)
财经(24974)
(23821)
中心(23326)
研究所(22580)
(22529)
(20800)
北京(20225)
(19630)
师范(19460)
(19392)
业大(18783)
经济学(18745)
财经大学(18394)
(18106)
经济学院(16586)
基金
项目(94260)
科学(74800)
研究(71998)
基金(68646)
(59462)
国家(58965)
科学基金(50634)
社会(46919)
社会科(44409)
社会科学(44400)
(36059)
基金项目(35820)
教育(33482)
自然(30980)
(30444)
自然科(30094)
自然科学(30083)
自然科学基金(29545)
编号(28987)
资助(27002)
成果(25226)
(24253)
重点(21828)
(21718)
课题(21001)
国家社会(19991)
(19988)
(19676)
(19125)
教育部(19032)
期刊
(72968)
经济(72968)
研究(48411)
中国(36024)
(28643)
管理(22257)
学报(20640)
教育(20201)
科学(19807)
(19148)
大学(16635)
(16128)
金融(16128)
学学(15420)
财经(13179)
技术(12315)
农业(11991)
(11354)
经济研究(11071)
业经(11014)
问题(9408)
(7380)
会计(7032)
财会(6969)
(6944)
改革(6821)
(6821)
理论(6802)
现代(6620)
国际(6417)
共检索到23592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俞海  张永亮  夏光  冯燕  
根据最严格环境保护制度提出的背景和被赋予的使命,可以将其理解为:在当前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和技术水平条件下,为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确保生态环境阈值底线不被逾越和突破,以及满足生态文明建设目标需求和要求而制定的更具刚性和约束力、且能够有效实施和执行的环境保护制度。最严格环境保护制度的基本框架包括制度目标、制度体系、制度执行与制度考核等要素,具有阶段性与动态性、科学性与公平性、区域性与差异性、可达性与有效性等基本特征。长期来看,建立和完善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是整个制度体系的刚性化和严格化,需要对当前制度体系进行整体和系统改造,对制度框架中各要素进行普遍升级,最终建立最严格的环境法治、环境管控和环境经...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葛察忠  李晓亮  李婕旦  杜艳春  王青  
中国共产党十八大提出要实施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为了更好地理解、设计和实施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本文对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的概念和内涵进行了界定,分析了我国实施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的必要性,回顾总结了国外严格环境保护制度的经验和我国实践,从"全程防控-空间优化-质量导向-数量控制-实施保障"等五大方面提出了我国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框架。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左其亭  胡德胜  窦明  张翔  马军霞  
人水和谐思想是我国政府自1999年以来坚持的主要治水指导思想之一。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是水利部2009年提出的一项重要水资源管理制度,并于2011年上升到国家管理层面。如何在人水和谐思想指导下研究和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在前期研究工作的基础上,试图阐述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与人水和谐之间的联系,论述在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中坚持人水和谐理念的重要性,介绍人水和谐理论在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中的应用。提出基于人水和谐理念的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研究框架,探讨在这一框架下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核心体系和主要内容,包括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技术标准体系、行政管理体系、...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窦明  王艳艳  李胚  
在我国水资源贫乏、供需矛盾日益尖锐的情况下,建立和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水权制度,已成为践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和解决日趋复杂水问题的切实需要。本文首先从我国水资源管理体制的改革发展历程和未来需求出发,探讨了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与水权制度两者的内在联系,指出水权制度建设对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重要意义;接着,从行政管理视角提出了有关水权划分的两级分类体系,重点解析了使用权与"三条红线"之间的对应关系;最后,从水权制度建设的主体内容出发,构建了由"基于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红线的取水权初始分配"、"基于用水效率控制红线的用水权交易"和"基于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红线的排污权交易"三部分组成的水权理论框架。...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张丽娜  吴凤平  贾鹏  
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是解决我国日益复杂的水问题与实现水资源有效配置的崭新思路。明晰流域初始水权是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重要途径和技术支撑,流域初始水权配置的理论与实践必须适应这一制度的要求。面向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约束,本文结合国内外初始水权配置相关研究进展的系统梳理,在提出相关概念及剖析其内涵的基础上,以用水总量控制、用水效率控制和纳污量控制为基准,构建基于耦合视角的流域初始水权配置方法与理论框架,具体思路如下:1针对省区初始水权配置子系统,基于量质耦合获得流域内不同省区的初始水权量;2针对政府预留水量配给子系统,基于供需双侧耦合确定流域级政府预留水量;3为保障两个子系统协调发展,...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苏红巧  罗敏  苏杨  
"最严格的保护"已经成为生态环境领域的高频词。通过对自然保护地管理中"保护"概念变迁的分析,对美国和中国香港在自然保护地管理经验的总结,针对我国保护地普遍存在的"人、地"约束和多样化的人地关系,提出对自然保护地来说,应当考虑生态系统与原住民生产生活、游客行为之间的关系,将"山水林田湖草人"作为一个生命共同体来统筹安排。根据生态学研究和LAC等理论形成保护地各区域细化的保护需求,制定对原住民、游客、政府、经营企业管理的负面禁止清单和正面引导清单,既满足保护需求又通过配套的制度建设(如保护地役权、绿色品牌特许经营机制等)形成绿色发展方式,使保护的成果首先惠及保护地内及周边,这样才能形成"共抓大保护"的机制,实现合理性与可行性兼顾的最严格的保护,即最严格地按照科学来保护。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何艳梅  
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是中国确保水安全的基本制度,包括用水总量控制制度、用水效率控制制度和水功能区限制纳污制度。在依法治国和依法治水的背景下,《水法》作为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基本法律,需要根据落实这三项制度的要求对相关条款和制度进行修订和完善。其中,落实用水总量控制制度需要《水法》完善水量分配和使用制度;落实用水效率控制制度需要《水法》建立水权交易机制,改革水价制度,健全节水管理制度;落实水功能区限制纳污制度需要《水法》完善水资源和水域的保护制度。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何艳梅  
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是中国确保水安全的基本制度,包括用水总量控制制度、用水效率控制制度和水功能区限制纳污制度。在依法治国和依法治水的背景下,《水法》作为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基本法律,需要根据落实这三项制度的要求对相关条款和制度进行修订和完善。其中,落实用水总量控制制度需要《水法》完善水量分配和使用制度;落实用水效率控制制度需要《水法》建立水权交易机制,改革水价制度,健全节水管理制度;落实水功能区限制纳污制度需要《水法》完善水资源和水域的保护制度。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婷  方国华  刘羽  刘飞飞  
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是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要求的内容。在分析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初始水权分配内涵的基础上,首次以水资源管理"三条红线"为准则,构建了包含目标层、准则层、指标层及方案层4个层次结构的初始水权分配指标体系,建立了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初始水权分配的投影寻踪模型,并采用量子遗传算法优化投影指标函数,以模型计算出的最佳投影值作为初始水权分配的分水比例。最后,以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为例,将本文所建立的模型用来分配该工程净增加供水量的初始调水量。结果表明:该指标体系和模型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及有效性。
[期刊] 第三届中国软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  [作者] 姚华军  霍雅勤  
我国国土资源的基本特点及开发利用过程中的种种问题与矛盾,要求必须尽快在我国建立最严格的国土资源管理制度。本文论述了最严格的国土资源管理制度的内涵、我国实行最严格的国土资源管理制度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提出了大力推进实行最严格的国土资源管理制度建立的有关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党昱譞  王倩  孔祥斌  
本文归纳了当前地方耕地保护管理工作的困境与诉求,探究了目前相关管理"偏软"的症结,提出从制定《耕地保护法》、健全基层耕地保护执法体系、确保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结果落地、建立耕地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等方面着手,贯彻和捍卫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的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郧文聚  汤怀志  桑玲玲  
耕地是我国最为宝贵的资源。把耕地保护红线放在首要和优先位置,是未来我国应对风险挑战、推动平稳发展、保障国家安全的重要举措和战略抉择。构建耕地保护新格局,关键在于树立统一的耕地系统认知,围绕提升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水平,将全要素认知耕地资源、全过程保护耕地资源、全方位管控耕地资源作为完善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的重要方向。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唐代盛  李敏  
就业保护制度是政府有效管理劳动力市场变化的关键手段之一,如何测量和评价这种影响是首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本文基于经典的就业保护制度严格性测量指标,开发了适合四川数据和特点的就业保护制度严格性测量指标,采用四川的宏观就业数据,从社会保险覆盖率、工会参与率和劳动争议处理率三个测量指标衡量了四川就业保护制度严格性水平,并提出了改进和提升四川就业保护制度严格性的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张素清  
有价票据的发出、回收、注销是医院开展经济业务活动的一项不可缺少的环节。医院的有价票证包括挂号票据,治疗费票据,出纳收款收据,门诊、住院收款收据,预收款收据等。这些票据是医院经济收入发生时的原始记录,是明确经济责任,具有法律效力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任平  吴芬娜  周介铭  
"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实行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是我国土地管理制度的核心支柱,"两个最严格"土地管理制度是国家顶层制度设计,其实施和执行的严格程度应该是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但是,本文研究发现,其执行和实施效果与既定目标有很大偏差:(1)逻辑矛盾使得"两个最严格"土地管理制度面临理论难题;(2)现实效果验证"两个最严格制度"远未达到预定目标,耕地数量质量堪忧,最严格耕地保护制度并未根本落实;建设用地规模扩张与效益低下并存,最严格节约用地制度受到严峻挑战。在此基础上,本文分析了"两个最严格"土地管理制度之间的理论矛盾及其问题症结所在,并提出了"以静制动"的破解路径和政策思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