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002)
- 2023(4434)
- 2022(3447)
- 2021(3266)
- 2020(2775)
- 2019(5725)
- 2018(5551)
- 2017(9532)
- 2016(5783)
- 2015(6873)
- 2014(6809)
- 2013(6070)
- 2012(5903)
- 2011(5414)
- 2010(5629)
- 2009(4992)
- 2008(4965)
- 2007(4466)
- 2006(3981)
- 2005(3590)
- 学科
- 济(17153)
- 经济(17121)
- 管理(13535)
- 业(13082)
- 企(11030)
- 企业(11030)
- 教学(8976)
- 方法(7273)
- 理论(6377)
- 数学(6222)
- 数学方法(5984)
- 学(5794)
- 财(5513)
- 学法(5273)
- 教学法(5273)
- 农(4958)
- 业经(4750)
- 中国(4711)
- 务(4060)
- 教育(4056)
- 财务(4056)
- 财务管理(4052)
- 企业财务(3926)
- 制(3681)
- 学理(3472)
- 学理论(3472)
- 农业(3471)
- 贸(3157)
- 贸易(3157)
- 易(3070)
- 机构
- 大学(85519)
- 学院(85107)
- 研究(30003)
- 济(26792)
- 经济(26074)
- 管理(26006)
- 理学(22634)
- 理学院(22262)
- 管理学(21451)
- 管理学院(21300)
- 科学(20100)
- 中国(19913)
- 京(18494)
- 范(16885)
- 师范(16662)
- 所(15940)
- 研究所(14758)
- 农(14670)
- 财(13524)
- 江(13523)
- 师范大学(13405)
- 教育(13350)
- 中心(13121)
- 业大(12525)
- 北京(11954)
- 农业(11570)
- 技术(11437)
- 财经(11192)
- 院(10838)
- 州(10649)
- 基金
- 项目(56667)
- 科学(43605)
- 研究(42714)
- 基金(39002)
- 家(35119)
- 国家(34819)
- 科学基金(28621)
- 社会(24153)
- 教育(23319)
- 社会科(22799)
- 社会科学(22792)
- 省(22418)
- 基金项目(20172)
- 划(19997)
- 自然(18763)
- 自然科(18361)
- 自然科学(18353)
- 自然科学基金(18049)
- 编号(17881)
- 成果(16336)
- 资助(16048)
- 课题(14061)
- 重点(13810)
- 部(12827)
- 年(11705)
- 发(11542)
- 创(11443)
- 大学(11399)
- 性(11351)
- 教育部(11110)
共检索到12590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宋凡 龚向和
人工智能只能赋能教师教学,不可能替代教师行使教学权。从权利的生成逻辑来看,教师教学属于公共性、专业性与法定性相统一的权利,替代型人工智能教学论者所倡导的完全替代型教学与部分替代型教学存在着权利主体公共性缺失、专业义务履行不能与法律责任承担不能的法治困境,故而不应对教师教学权产生实质性冲击。但人工智能却可能成为衡量教师教学能力的重要因素,使得教师教学发生内部技术性替代,进而导致部分教师丧失教学权。为了保障人工智能时代教师的教学权利,应构建起教师智能教学权主体性的法律保障体系,加强对教师行使智能教学权条件与能力的保障力度,并为教师保留一定的智能教学方式自主选择空间。
关键词:
人工智能 教师教学权 权利属性 赋能教学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刘波 刘亦文
货币反替代是指在一国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居民在本币坚挺且存在升值趋势下,普遍看好本币的币值或在本币货币资产收益率明显高于外国货币资产收益率时,改变原来对外币的偏好,从而抛售外币资产,持有本币资产,使外币过分集中于中央银行的行为和现象。在对"热钱"的内涵进行辨析的基础上,分析货币反替代的目的和渠道,并对1990~2007年货币反替代率进行测度,进而实证检验货币反替代对中国股市的冲击。研究发现:货币反替代规模较大、流动速度加快、反转性强;货币反替代与国内股票价格正相关,即货币反替代会推动国内股价上涨;当货币反替代出现反转时,则会引起国内股价下跌。
关键词:
货币反替代 热钱 中国股市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翟雪松 许家奇 童兆平 陈文智 张紫徽 李艳
新冠疫情的反复使得师生频繁切换不同的混合式教学模式,这对教育韧性生态系统提出更高要求,依靠人工智能赋能韧性教学生态成为当前重要的研究课题。然而,现有研究缺少从系统性的视角综合分析韧性教学生态的构建路径。针对此问题,本研究以Z大学为案例,一方面探讨人工智能赋能韧性教学生态的框架和表现形态,另一方面对人工智能赋能下韧性教学生态的实践经验和教学效果进行分析。研究发现:Z大学以中台架构为技术底座丰富教学平台的功能应用,并贯穿导学、讲授、协作、评价四个阶段,有效地保障了疫情反复过程中师生对环境异化的适应性和教学效果的有效性。最后展望未来人工智能赋能韧性教学生态的发展重点,并对潜在的挑战进行反思。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孙帅帅
人工智能在职业教育教学中的运用可能产生教学目标偏离风险、教学主体替代风险以及伦理风险等风险,解构这些风险可以发现职业教育教学过程中价值理性的缺失、职业院校教师技术素养欠缺以及人工智能技术的不完善性是造成上述风险的主要原因。为应对人工智能在职业教育教学运用中产生的风险,我们应当坚守人工智能技术辅助职业教育教学的初心、构建完善合理的技术培训体系以提升职业院校教师的技术素养以及理性规范人工智能辅助职业教育教学技术。
关键词:
人工智能 职业教育教学 风险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董希淼
纵观人类社会发展史,每一次技术与产业革命都给生产力带来深刻变革,极大地提升生产效率、改变社会关系,进而影响人们的工作模式和生活方式。近年来,新一轮信息技术革命浪潮拉开序幕,5G、人工智能、大数据和云计算等新技术正在引领社会生产实现跳跃式变革,快速提升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同时,工业革命与“金融革命”相互促进,推动科技创新、经济增长和国民财富积累,不断改变未来的工作方式和就业前景。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岳昌君 张沛康 林涵倩
随着人工智能的高速发展,劳动力市场的许多岗位存在被替代的风险。文章基于2017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数据,考察就读重点大学对人工智能的就业替代压力的缓解作用。研究结果显示,与非重点大学相比,重点大学毕业生能进入就业替代率更低的行业,说明就读重点大学能缓解人工智能的就业替代压力。这些结论在控制样本选择偏差和解决内生性问题后依然成立。对其影响机制的进一步研究发现,重点大学主要通过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人格特征,帮助他们进入就业替代率更低的行业,降低被人工智能替代的风险。此外,缓解作用在不同专业背景和职业类型上具有异质性,对于人文社科、理工科学生及从事非常规知识型工作的学生而言效果最为明显。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魏巍
将人工智能的就业效应划分为自动化生产下的替代效应、组织结构重组下的创新效应和基于创新外部性的创新效应。数理演绎并实证检验了在市场导向下自动化生产导致的替代效应与组织结构重组产生的创新效应之间的均衡关系,进一步探讨了政府调控对替代—创新效应的影响。结果发现,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替代—创新效应会逐渐增强,以税收为代表的政府调控通过不同的作用载体对替代—创新效应产生的影响不同并存在门槛效应。最后,提出了发挥基于创新外部性的创新效应的宏观调控启示。
关键词:
人工智能 替代效应 创新效应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魏巍
现阶段,我国人工智能的就业效应仍然以替代效应为主,创新效应亟待开发。本文基于市场导向视角,数理演绎了人工智能就业替代-创新效应的作用机制及影响因素,实证检验了我国人工智能替代-创新效应的发展阶段,基于技术进步理论总结并提出了就业外部性创新效应的途径。研究发现:人工智能就业替代效应和创新效应之间存在着市场最优配置,技能溢价、资本溢价和要素结构是人工智能替代-创新效应的内生决定因素。随着我国人工智能的发展,替代效应相对于创新效应会逐渐增强。可以通过宏观调控来发挥基于创新外部性的创新效应,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制定长短期劳动力发展规划等启示。
关键词:
市场导向 人工智能 替代效应 创新效应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汪昕宇 张冰冰 姚寅 何勤
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的不断拓展与深化,使其对职业的替代效应备受各界关注。目前,针对人工智能职业替代效应及其区域比较的研究较少且分析结果存在较大差异,需要基于人工智能实际应用状况对其进行更为客观合理的评估。本文将美国O*NET职业体系与《中国职业大典》进行匹配,利用O*NET各职业的技能特征评级和IFR年度工业机器人安装量数据,运用LASSO回归、随机森林分类器等方法 ,提取影响人工智能职业替代效应的关键职业技能特征变量,测算我国职业大典中各小类、中类和大类职业的人工智能技术替代率,并进行了稳定性检验,研究发现我国七个大类职业的平均职业替代风险为63.23%,职业替代风险整体较高。进一步地,本文结合2020年中国人口普查数据,测算我国31个省市在中类职业层面处于高替代风险的劳动力规模,检验了地区产业结构、人口规模、性别比对人工智能职业替代效应的影响。本文的测算结果能够为动态应对人工智能技术带来的技术性失业问题及其对劳动力市场的冲击提供可靠的基础信息支持,为各地政府因地制宜制定人工智能发展政策,稳定就业提供参考。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申琳 张稳 马丹
文章基于地缘政治风险冲击视角,采用2017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18日十八种市值领先的传统加密货币的非平衡面板数据构建面板平滑转换回归模型,探讨了稳定币是充当传统加密货币的“转换中介”还是“投资替代”这一问题。研究发现:随着稳定币发展水平的提升,稳定币作为传统加密货币“投资替代”的功能显现,地缘政治风险对传统加密货币价格波动的刺激效应会得到抑制。异质性检验证实,对于发行时间不同、遵循BEP-20标准与否的传统加密货币来说,稳定币都可以起到“投资替代”的作用。机制检验及调节效应分析表明,无论稳定币发展水平低还是高,地缘政治风险都可以通过影响传统加密货币收益率来影响其价格波动;在不同的稳定币发展水平下,美元流动性对地缘政治风险与传统加密货币价格波动之间关系的调节效应均显著。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程雅馨 程延园 何勤 邱玥
为探讨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对员工工作认同的影响机制及边界条件,文章以“基于任务的模型”和自我决定理论为基础构建有调节的中介效应模型,并利用北京市100家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型企业的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人工智能技术冲击程度对员工工作认同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工作要求和工作条件感知在其中起到中介作用;性别调节了工作条件感知与员工工作认同之间的关系,即在人工智能技术冲击影响下,与男性相比,工作条件感知变化越明显,女性对工作的认同越强。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王林辉 钱圆圆 周慧琳 董直庆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在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新的职业场景不断涌现,新旧职业更替也日趋频繁。但现有文献并未关注人工智能引致的职业变迁方向,以及技术冲击下的职业平等性问题。基于此,本文在分析中国职业变迁典型化事实的基础上,采用微观调查数据检验人工智能技术在职业变迁过程中的作用,从职业类型、任务属性和职业技能等方面,识别人工智能引发的职业变迁方向;从职业收入、就业稳定性、工作满意度以及职业地位等维度,探究人工智能对不同技术复杂度职业的影响差异。研究发现,人工智能技术能够诱发职业变迁,引致劳动者从传统职业转向新职业和数字职业,也会重塑职业任务属性,促使任务向非繁重、精简化和自由化方向发展;人工智能技术的“再技能化”效应会拓展职业技能宽度,而其“去技能化”效应则会降低技能深度;人工智能技术也会推动职业地位向上流动,但对不同技术复杂度职业的工资收入、工作稳定性与满意度会产生差异化影响,进而对职业平等性形成冲击。
关键词:
人工智能 职业变迁方向 职业平等性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邹勇 周艳榕 黄启新
依据资源保存理论,探讨员工应对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的行为策略、发生机制及其边界条件。采用多时点、多来源方法收集305名领导与下属配对数据,使用阶层回归分析数据。研究发现,(1)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将诱发员工的主动学习行为;(2)工作不安全感在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与员工的主动学习行为之间发挥中介作用;(3)主动性人格正向调节人工智能技术应用通过工作不安全感对主动学习行为产生的间接影响。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占美松 高祯憬 康均 高军
人工智能极大地提高了财产和物资的技术属性,但无论其怎么发展,也改变不了私人占有财产之人性本源,人类永远需要会计协调彼此间的利益关系,以促进其分工与协作,因此,会计不会消亡。高新技术会导致企业的交易和业务越来越复杂,也会导致组织会计的技术、手段和方法发生变化,其业务处理的范围进一步扩大,人类可能需要利用人工智能修正会计的不足,故会计的各个方面将呈现出新的特点。总体上,智能化和大数据化不是会计特别是财务会计的终点,而是其新的起点,会计将进入崭新的时代,但需要加强这方面的探索与研究。
关键词:
人工智能 会计 协作 发展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储节旺 杜秀秀 李佳轩
[目的/意义]人工智能时代,人工智能生成内容(AIGC)在颠覆内容生产行业的同时,也驱动着各行各业的变革与发展。探索AIGC对图书馆服务的冲击和在图书馆的应用,对于图书馆向智慧图书馆转型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通过对AIGC底层技术的演化和嬗变,以及AIGC与智慧图书馆历史渊源的分析,探讨AIGC对图书馆服务冲击的理论逻辑,进而提出AIGC应用于图书馆的前景展望。[结果/结论] AIGC对图书馆服务的冲击包括三个方面:服务方式由单一性向多样性转变、服务内容由普适性向个性化转变、服务效果由智能化向智慧化转变。AIGC在图书馆的应用将加速智慧图书馆的实践落地,具体包括6个方面:信息检索、知识组织、参考咨询、特殊群体服务、阅读推广、用户培训。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人工智能时代的职业冲击与高职人才培养升级
非对称赋能:人工智能的就业技能迭代效应及教育干预
人工智能是否达到奇点——来自图情档职业被人工智能完全替代概率的数据分析与思考
ChatGPT/生成式人工智能与就业替代:基于高校大学生能力供求的视角
人工智能赋能教师专业发展:理念变革与实践创新
人工智能将会“抢走”谁的工作?——异质劳动者的就业替代风险
人工智能潜在替代风险与员工职业能力发展:基于员工不安全感视角
人工智能产品 “协助者”与“替代者”形象对消费者评价的影响
人工智能的“技能—任务—职业”三重替代效应下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根本转型
人工智能技术、任务属性与职业可替代风险:来自微观层面的经验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