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735)
- 2023(16851)
- 2022(14516)
- 2021(13369)
- 2020(11104)
- 2019(25400)
- 2018(25232)
- 2017(47883)
- 2016(26327)
- 2015(29322)
- 2014(29404)
- 2013(29268)
- 2012(27319)
- 2011(24832)
- 2010(24847)
- 2009(22567)
- 2008(21980)
- 2007(19599)
- 2006(17363)
- 2005(15572)
- 学科
- 济(109193)
- 经济(109085)
- 管理(72266)
- 业(71581)
- 企(57365)
- 企业(57365)
- 方法(46330)
- 数学(39176)
- 数学方法(38716)
- 中国(31078)
- 农(30257)
- 地方(26536)
- 学(25999)
- 业经(25003)
- 财(23789)
- 技术(21198)
- 农业(21044)
- 贸(18896)
- 贸易(18882)
- 制(18751)
- 理论(18576)
- 易(18246)
- 环境(17318)
- 银(17163)
- 银行(17087)
- 和(16768)
- 融(16694)
- 金融(16693)
- 行(16465)
- 发(15153)
- 机构
- 大学(378976)
- 学院(377871)
- 济(146194)
- 管理(144134)
- 经济(142883)
- 研究(136143)
- 理学(123947)
- 理学院(122405)
- 管理学(120092)
- 管理学院(119417)
- 中国(99173)
- 科学(88716)
- 京(83101)
- 农(71814)
- 所(71156)
- 财(65178)
- 研究所(65166)
- 业大(61655)
- 中心(60378)
- 江(57260)
- 农业(56680)
- 北京(52899)
- 范(52790)
- 师范(52122)
- 财经(51840)
- 院(49300)
- 经(47184)
- 州(46396)
- 技术(43284)
- 经济学(42948)
- 基金
- 项目(259187)
- 科学(202088)
- 基金(185783)
- 研究(184356)
- 家(165364)
- 国家(163971)
- 科学基金(138362)
- 社会(114097)
- 社会科(108061)
- 社会科学(108033)
- 省(103022)
- 基金项目(98801)
- 自然(91997)
- 自然科(89815)
- 自然科学(89789)
- 自然科学基金(88175)
- 划(87343)
- 教育(84465)
- 资助(77042)
- 编号(73989)
- 成果(59915)
- 发(59011)
- 重点(58934)
- 部(55851)
- 创(53925)
- 课题(52479)
- 创新(50343)
- 科研(49795)
- 计划(49155)
- 教育部(46786)
- 期刊
- 济(165422)
- 经济(165422)
- 研究(111553)
- 中国(78210)
- 学报(68074)
- 农(65273)
- 科学(61466)
- 管理(53484)
- 大学(50034)
- 财(47117)
- 学学(47105)
- 教育(45983)
- 农业(45589)
- 技术(34239)
- 融(32473)
- 金融(32473)
- 业经(27702)
- 经济研究(26049)
- 财经(24854)
- 业(23887)
- 经(21296)
- 问题(21229)
- 图书(20743)
- 科技(20267)
- 技术经济(19179)
- 版(18519)
- 业大(18071)
- 理论(17265)
- 资源(17010)
- 现代(16537)
共检索到56524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陆均良 张璐
替代性旅游大多是中小规模旅游,决定了其发展的技术要素中信息技术是替代性旅游发展的重要技术要素。对我国替代性旅游发展的条件进行分析,提出政府政策支持、服务型信息网站配套及基于信息技术系统的安全保障等三方面是发展替代性旅游的关键。
关键词:
替代性旅游 非大众旅游 旅游信息系统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鹏
文章首先提出了要素替代弹性会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假说,并构建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数对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状况进行实证分析,计算结果显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状况在不断改善,但不同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状况存在明显差异性。然后,构建超越对数生产函数对我国资本-劳动的替代弹性进行了分析,计算结果显示:2000—2005年我国资本-劳动主要体现出互补性,2006—2018年我国资本-劳动主要体现出竞争性。最后,基于中国2000—2018年的数据,采用脉冲响应分析方法对该假说进行了实证检验,检验结果显示:中国要素替代弹性的增加会促进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同时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提高也会促进中国要素替代弹性增加。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齐绍洲 王班班
本文将能源视为一种生产投入要素纳入要素替代的分析框架下进行研究,并细致刻画了开放条件下不同来源的技术进步及其要素使用情况。通过构建一个要素投入需求方程组模型,本文采用SUR回归估计了1998-2009年我国自发技术进步、R&D、技术购买、FDI和国际贸易的技术溢出对能源要素份额和能源强度的影响。结果发现,技术进步效应总体上导致能源强度上升,但R&D和FDI技术溢出均能促使能源强度的降低;不同来源的技术进步对能源强度的影响存在区域差异;要素替代作用有助于降低能源强度。
关键词:
技术进步 要素替代 能源强度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祝华军 田志宏 魏勤芳
本文分析了农业技术同土地、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几种不同替代关系,指出我国政府近期需要支持发展的主要是能够提高土地产出率、产品质量和劳动力均衡利用率的工厂化农业技术;而对劳动力具有强替代效应的自动化等土地密集型技术只应作为一种长远技术储备或在个别发达地区由企业主导研究发展。
关键词:
工厂化农业 农业技术 生产要素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月玲 叶阿忠
本文从要素替代弹性视角实证分析1996~2010年间我国技术进步方向的变迁与要素价格扭曲引起的技术选择偏差。结果发现:(1)中国的技术进步表现出资本技能双重偏向性特征,资本偏向性程度的加深不仅加大了对技能劳动的替代,更加剧了在分配上对劳动的掠夺性;(2)技能和非技能劳动投入存在适度匹配。资本深化并不排斥非技能劳动,但随着非技能劳动投入持续负增长,技能和非技能劳动匹配失当,技术无效率持续陷生产于不经济区域内;(3)资本对技能和非技能劳动都富有替代弹性,尤其是资本对技能劳动替代严重,这是要素价格扭曲下的技术选择偏差和产业结构调整滞后导致的就业结构失衡的根本原因。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樊茂清 任若恩 陈高才
本文运用1981—2005年的投入产出时间序列数据,采用超越对数生产成本函数估计了我国制造业20个部门能源、非能源、资本以及劳动的份额方程,对我国制造业20个部门的技术变化、要素替代以及贸易和能源强度之间的关系作了实证研究。计量检验的结果表明,技术变化、要素替代、贸易、一次能源结构和部门结构变化是引起能源强度变化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
能源强度 技术变化 要素替代 贸易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郑猛
本文将有偏技术进步引入标准化CES生产函数测算了全球71个国家或地区的资本-劳动替代弹性,并选择效果显著的国家或地区样本对要素替代增长效应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各国资本-劳动要素替代弹性引致技术进步偏向呈现差异化;要素替代弹性的提高对经济增长产生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其中发展中国家较发达国家或地区的增长效应更为显著。因此,未来中国应不断探寻要素替代增长效应的内在传导机制,进一步推进要素、产业以及增长动力等结构性改革。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魏海霞 汪应宏 王辉 彭山桂 杨奎奇
我国正处在工业化和城镇化中期阶段,经济发展总是伴随着建设用地大量投入,然而在耕地红线和用地规划的约束下,近年来我国建设用地的集约利用程度总体呈上升趋势。对此,本文针对我国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程度总体呈上升趋势的内在原因进行研究,采用要素边际利用量和技术进步率省际面板数据,运用面板数据格兰杰因果检验和回归分析方法,分析要素替代、技术进步与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的关系,探讨建设用地集约利用主要驱动力。研究结果显示:①资本边际利用量对建设用地边际利用量具有明显的负向作用;②技术进步与建设用地边际利用量减少不存在明显的相互作用。我国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程度的提升是由要素之间的替代作用所致,它是建设用地集约利用主要驱...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韩中合 刘明浩 吴智泉
随着能源消耗量的快速增长,能源问题已成为制约许多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瓶颈。在解决能源问题过程中,除加大能源供应外,更应注重能源的节约。在开展能源节能工作中,面临的首要问题是准确把握节能潜力的分布和大小,因此,节能潜力测算在节能工作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要素结构节能潜力是节能潜力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大量研究表明,生产要素之间存在替代或互补关系。通过计算区域各行业的要素替代弹性,提出了一种基于要素替代弹性的要素结构节能潜力测算方法,并运用该方法测算了北京市2010年的要素结构节能潜力。测算结果表明:北京市各行业的能源要素与非能源资本要素之间存在微弱的替代关系,能源要素与劳动力要素之间存在替代或互补关系...
关键词:
节能潜力 生产要素 替代弹性 要素价格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尹恒 张道远 李辉
资本—劳动替代弹性是理解劳动收入份额演变的关键。本文在一个整合生产端和需求端的结构估计框架内同时纳入中性和有偏技术进步,使用全国税收调查数据估计微观替代弹性,然后加总得到宏观替代弹性,并在此基础上考察金融危机以来劳动收入份额上升的驱动力。研究结果如下,(1) 2007—2016年微观替代弹性平均为2.877,且制造业要高于服务业。考虑需求价格弹性和资本密集度等其他企业异质性后,中国全行业加总替代弹性为2.540,表明中国资本和劳动要素总体呈现替代关系。(2)给定替代弹性估计,2007年后劳动收入份额上升并非由要素相对价格变化驱动,劳动市场垄断及劳动调整成本等剩余未解释因素的影响也较小。真正动因在于有偏技术进步,它可以解释这一时期劳动收入份额变化的187%,且有偏技术进步对制造业劳动收入份额上升的促进作用明显高于服务业。本文描述了金融危机以来中国资本—劳动替代弹性演变的整体图景,并据此识别出近年来劳动收入份额上升的核心动力,可以为新时期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公共政策提供重要的决策依据。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马君 王晓红
后现代意义上的旅游作为对工业文明副产品——工作程式化、生活单调化、环境劣质化、人际疏远化的"逃避",已经超越了对求新求异审美的需求而导向对人的社会化的思考。文章通过构建旅游与压力转移整合模型,对旅游是否包含压力转移功能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旅游在压力感知与压力转移之间发挥中介效应,从而证明了旅游包含有社会补偿与整合功能,能够帮助个体在他领域寻求一种替代性办法来重新塑造自我,恢复人格尊严。我们应走出囿于旅游经济属性的窠臼,在构建和谐社会的时代主题下,充分挖掘旅游的社会功能,落实带薪休假制度,改善公民工作生活质量,从而全面促进社会福利的帕累托改进。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田萍 王德辉
投入要素替代弹性因涉及到经济增长状态、经济体向稳定状态的收敛速度和单位资本产出水平等重要的宏观经济问题而备受关注。本文利用等产量线上投入要素数量和价格相对变化比的等价变换提出了替代弹性的回归方程计量估计法,其可以避免现有主流估计方法因为前提条件的限制等原因而具有丧失一般性及重复利用信息的问题。但难点转移到了不同时期等产量线上投入要素数据的获取方面。在中性技术进步、充分竞争和规模报酬不变的条件下本文证明了,利用现有样本信息得到的资本劳动数量比恰等于对应时间点上,和期初同等生产能力、等产量线上所需投入要素数量比。最后,利用1990-2015年数据,对我国资本-劳动投入要素替代弹性进行了平均和变结构估计与检验,得到样本期内我国平均要素替代弹性小于1,但1998年前后资本-劳动替代弹性明显不同,当前阶段(1999年以来)不能拒绝“要素替代弹性为1”的原假设等结论。研究表明我国经济体的生产能力正处于灵活且稳定的发展阶段。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刘英基
基于有偏技术进步、要素替代的研究框架理论,探究了粮食生产要素组合及技术变动趋势。构建超越对数生产函数模型,利用全国30个省份20012013年面板数据进行实证研究,计算了各要素价值份额和替代弹性。实证结果显示,粮食生产中化肥、农药的边际贡献递减,而农用柴油、农业机械设备的边际贡献递增;劳动用工量的边际贡献递增,且与其他物质要素的替代关系明显。为此,通过提高要素利用效率和要素替代弹性等推动粮食生产技术进步,实现生产要素组合的动态优化。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刘英基
基于有偏技术进步、要素替代的研究框架理论,探究了粮食生产要素组合及技术变动趋势。构建超越对数生产函数模型,利用全国30个省份2001~2013年面板数据进行实证研究,计算了各要素价值份额和替代弹性。实证结果显示,粮食生产中化肥、农药的边际贡献递减,而农用柴油、农业机械设备的边际贡献递增;劳动用工量的边际贡献递增,且与其他物质要素的替代关系明显。为此,通过提高要素利用效率和要素替代弹性等推动粮食生产技术进步,实现生产要素组合的动态优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