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978)
2023(2936)
2022(2499)
2021(2449)
2020(2158)
2019(4793)
2018(4881)
2017(8144)
2016(5363)
2015(6198)
2014(6280)
2013(6343)
2012(6283)
2011(5618)
2010(5911)
2009(5086)
2008(5009)
2007(4579)
2006(4048)
2005(3633)
作者
(19382)
(16187)
(16070)
(15233)
(10314)
(8370)
(7441)
(6574)
(6297)
(5899)
(5749)
(5650)
(5518)
(5426)
(5366)
(5186)
(4926)
(4808)
(4697)
(4692)
(4389)
(4160)
(4131)
(3805)
(3774)
(3738)
(3537)
(3533)
(3531)
(3496)
学科
(13791)
经济(13773)
管理(10184)
(9273)
(7424)
(6720)
企业(6720)
教育(5743)
方法(5683)
(5367)
(5066)
中国(5001)
数学(4891)
数学方法(4792)
研究(4432)
(4166)
(3846)
研究生(3571)
(3546)
制度(3539)
农业(3440)
理论(3388)
(3335)
银行(3288)
(3111)
(3108)
金融(3108)
地方(3084)
(2963)
贸易(2963)
机构
大学(75593)
学院(73903)
研究(35560)
科学(25933)
中国(24082)
(23696)
(22031)
经济(21151)
(20934)
管理(20323)
研究所(19424)
农业(19004)
(18399)
业大(17234)
理学(16657)
理学院(16294)
管理学(15570)
管理学院(15436)
中心(14420)
(14225)
(13640)
(12896)
(12699)
农业大学(12077)
北京(11989)
技术(11650)
科学院(11287)
实验(11045)
(10808)
实验室(10636)
基金
项目(52046)
科学(37190)
基金(34010)
(33523)
国家(33243)
研究(32942)
科学基金(24954)
(22107)
(19336)
自然(18920)
自然科(18405)
自然科学(18393)
自然科学基金(18025)
基金项目(17383)
教育(16076)
社会(15977)
资助(15080)
社会科(14889)
社会科学(14887)
重点(13285)
科技(13276)
编号(13019)
计划(13005)
课题(11461)
成果(11299)
(11232)
科研(10504)
(10327)
(10302)
专项(10152)
期刊
(27329)
经济(27329)
学报(22712)
研究(22276)
中国(21971)
(21700)
科学(17495)
大学(15140)
农业(14474)
学学(14351)
教育(13677)
(8744)
(8539)
管理(7148)
(7013)
业大(6967)
(6179)
金融(6179)
林业(5917)
技术(5865)
农业大学(5670)
(5615)
资源(4734)
科技(4651)
自然(4537)
中国农业(4213)
(3783)
卫生(3783)
财经(3629)
自然科(3563)
共检索到12078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谭毅  周祖基  黄琼  杨伟  
川硬皮肿腿蜂雌成蜂寄生其替代寄主后 ,糖原、海藻糖、还原糖等机体成分的含量和α -淀粉酶及海藻糖酶的活力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寄生后糖原 (1~ 6d)、海藻糖 (1~ 3d)含量显著下降 ,第 10天达最低值分别为 0 7190mg·g- 1 、1 384 4mg·g- 1 ,比寄生当天分别降低了 98 4 7%、92 2 1% ;同时 ,还原糖 (以葡萄糖为主 )总量则逐渐上升 ,第 10天达最高值 13 3416mg·g- 1 ,是寄生当天的 14 8倍。寄生后第 1~ 3天 ,α -淀粉酶、海藻糖酶等水解酶系的活力迅速上升 ,第 3天达最大值 ,分别为 82 5 816 μmol·...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谭毅  周祖基  
替代寄主 (Coleoptera)被川硬皮肿腿蜂 (SclerodermasichuanensisXiao)雌成蜂寄生后第 10d ,虫体肌肉组织的结构、与骨骼的连接、脂肪组织以及消化道、马氏管、气管等组织系统均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同时寄主机体蛋白、氨基酸含量和蛋白水解酶活力等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寄生后第 3~ 6d ,寄主体内蛋白质含量急剧下降 ,第 10d达最低值 340 8780mg·g- 1 ,比寄生当天降低了 17 0 0 % ;而游离氨基酸的含量则逐渐上升 ,第 10d达最大值 2 2 36 2 7mg·g- 1 ,比寄生当天增加了 4 2 4 5 % ,其中Ser、Gly、A...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张犀  周祖基  杨春平  周宇爝  胡霞  
在小试管和马尾松木段内,用松褐天牛幼虫分别培育川硬皮肿腿蜂。采用Y型嗅觉仪测定培育后各代川硬皮肿腿蜂对松褐天牛的选择性的变化,结果表明,经过培育,各代川硬皮肿腿蜂对松褐天牛幼虫的选择性有不同程度提高。本研究还利用扫描电镜对培育后各代川硬皮肿腿蜂的触角感觉器超微形态进行了观察,发现肿腿蜂触角上的板状感器和坛状感器的形状和数量在不同代间有明显的变化。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杨桦  杨伟  杨春平  杨茂发  朱天辉  黄琼  潘武全  
采用Y形嗅觉仪和EthoVision3.1行为仪研究0~5日龄川硬皮肿腿蜂经历杨树云斑天牛虫粪木屑混合物气味刺激的学习效应,并通过室内和林间放蜂试验,比较有无学习经历的川硬皮肿腿蜂对2~3龄云斑天牛幼虫的寄生作用,以探索利用学习行为提高川硬皮肿腿蜂防治云斑天牛效果的途径。结果表明:杨树云斑天牛虫粪木屑混合物对无学习经历的蜂有显著驱避作用(P0.05)。在EthoVision3.1行为仪分析中,有学习经历的蜂活动轨迹在味源区域的密度远高于无学习经历蜂在该区域的密度;在味源区的停留时间、移动距离和移动时间上,有学习经历的...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陈倩  梁洪柱  高灵旺  沈佐锐  
研究繁蜂替代寄主黄粉甲蛹经-9℃贮存5、15、25、35和45d后所繁育出的管氏硬皮肿腿蜂对青杨天牛寄生的影响。母代蜂在产卵前期、幼虫期、寄生率、幼虫存活率以及产卵量、出蜂量间与对照存在显著差异。但子代蜂各阶段发育历期、存活率、产卵量、出蜂量等各方面与对照则均无显著差异。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谢燕梅  刘仪君  张勃龙  杨松  
哈氏肿腿蜂(SclerodermuS harmandi)对中华蜜蜂(apiS cerana cerana)雄蜂蛹的寄生研究。结果表明:哈氏肿腿蜂能攻击寄生中华蜜蜂雄蜂蛹,寄生率随哈氏肿腿蜂接蜂量的增加而增加;当蜂蛹:肿腿蜂为1∶4时,寄生率最高,可达76.19%;哈氏肿腿蜂寄生中华蜜蜂蛹后,能完成生长发育,出蜂率以及平均子代数(幼虫、蛹、成虫)均随哈氏肿腿蜂的接蜂量变化而变化,当蜂蛹∶肿腿蜂为1∶4时,出蜂率为76.19%,平均每个蜂蛹可产生幼虫、蛹及成虫数量分别为7.43、6.57和4.81头,均显著高于其它接蜂比例。接入哈氏肿腿蜂6~8 d,其开始在中华蜜蜂雄蜂蛹上产卵,卵期2~3 d;幼...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雅竹  孟玲  李保平  
[目的]选择替代寄主是大规模繁殖管氏肿腿蜂(SclerodermuS guani Xiao et Wu)面临的重要挑战之一,本研究旨在评价以黄粉甲(tenebrio molitor l.)作为替代寄主的价值。[方法]观察和测定了黄粉甲蛹体质量及管氏肿腿蜂在其上的落卵量,并分析了这2个因子与管氏肿腿蜂子代蜂发育指标之间的关系。[结果]发育至老熟幼虫的子代蜂数量不受寄主体质量的影响,而与落卵量存在显著的二次函数关系,随落卵量增大,老熟幼虫数量先线性增大,然后略有下降。羽化出蜂数量不受寄主体质量的影响,但随落卵量增多而增大,落卵量在20粒以内,羽化出蜂数随落卵量增多而缓慢增大;大于20粒后,出蜂数大...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王晶晶  张婍  罗辑  陈斌  
室内测定了不同温度与不同接蜂密度条件下对管氏肿腿蜂Scleroderma guani寄生的联合干扰反应。结果表明,肿腿蜂在温度15℃,接蜂量为1,2,3,4,5头时,其产卵量分别为1.50±0.71,2.00±0.47,1.50±0.53,1.30±0.48,1.20±0.42,差异显著(F=3.44,P=0.02)。在温度24℃,接蜂量为1,2,3,4,5头时,管氏肿腿蜂产卵量分别为32.80±1.61,36.40±1.43,34.60±2.01,27.50±1.96,16.40±1.51。其中温度在27℃条件下,接肿腿蜂1头时,管氏肿腿蜂产卵量为最高。不同温度下,管氏肿腿蜂对自身密度的干扰...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戴华国  姜金林  李元喜  符文俊  
采用放射化学法 (RC)与放射免疫法 (RIA)分别测定了被玉米螟赤眼蜂 (Trichogrammaostriniae)寄生的亚洲玉米螟 (Ostriniafurnacalis)卵内保幼激素酯酶活力与蜕皮激素滴度的变化。结果发现 ,被寄生的卵内 ,保幼激素酯酶活力和蜕皮激素滴度的变化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玉米螟赤眼蜂从卵到蛹的个体发育过程中体内激素的动态变化 ,与玉米螟卵内激素变化显著不同。说明早期被寄生的玉米螟卵内进行的是玉米螟赤眼蜂的个体发育 ,而亚洲玉米螟的胚胎发育受到了抑制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唐艳龙  杨忠岐  高尚坤  张彦龙  王小艺  路纪芳  王健  
[目的]松材线虫病是我国对森林危害和威胁最严重的病害,控制其传播媒介昆虫松褐天牛是防治松材线虫病的主要手段。作者发现的松褐天牛深沟茧蜂(Iphiaulax monochamusi Yang)是寄生松褐天牛中老龄幼虫的重要天敌。为明确松褐天牛深沟茧蜂的寄生率与寄主树木、寄主和环境因子的关系,开展了本研究。[方法]通过解剖46株松褐天牛危害致死的马尾松,调查了松褐天牛深沟茧蜂寄生率与马尾松、松褐天牛和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调查研究表明:寄主树木的高度、胸径和树龄对松褐天牛深沟茧蜂寄生率没有显著影响,松褐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周祖基  杨伟  曾垂惠  杨德敏  叶伟军  
川硬皮肿腿蜂生物学特性的研究(膜翅目:肿腿蜂科)周祖基,杨伟(四川农业大学雅安625014)曾垂惠,杨德敏,叶伟军(四川省森林病虫防治试验站永川632100)(四川省国营沪县林场沪县646100)关键词川硬皮肿腿蜂,生物学,粗鞘双条杉天牛,生物防治,...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唐艳龙   王丽娜   刘菲   康奎   曾伯平   王小艺   魏可  
【目的】白蜡吉丁肿腿蜂雌蜂可发育为有翅或无翅型2种形态,但有翅型雌蜂在种群中占比较少。探究有翅和无翅型雌蜂的寄生行为和子代发育情况是否存在差异,为进一步明确在寄生蜂规模化繁育中调控有翅雌性个体的必要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比测定有翅和无翅型白蜡吉丁肿腿蜂雌蜂在生命周期内可完成产卵寄生的次数、雌蜂产卵前期、子代发育历期、子代数量和雄性比例。【结果】1)有翅和无翅型雌蜂最多可完成4次寄生过程,其寄生能力无显著差异,但寄生能力均随寄生次数增加而减弱;2种翅型雌蜂的寿命无显著差异,平均寿命约43天。2)有翅和无翅型雌蜂的产卵前期及其子代幼期历期均无显著差异。3)有翅和无翅型雌蜂子代总数及雄性比例无显著差异,一头雌蜂的子代总数分别为103头和98头,雄性比例分别为10.59%和6.90%;无论何种翅型的雌蜂,在4次寄生过程中,前2批次子代以雌性为主,后2批次子代以雄性为主。【结论】有翅雌蜂未因翅的发育造成寄生能力和繁殖力损耗,其生殖适合度较无翅型个体无差异。由于具翅雌蜂释放后自行扩散能力强,故人为调控诱导产生更多的具翅雌蜂对该寄生蜂在生物防治上发挥的作用更为有利。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雷芳  张桂芬  万方浩  马骏  
【目的】研究海藻糖及海藻糖酶在B型烟粉虱寄主谱扩张及与温室粉虱的竞争适应过程中的作用。【方法】以番茄饲养的B型烟粉虱与温室粉虱转移取食嗜好(棉花、甘蓝)或非嗜好(玉米)寄主植物后,其体内海藻糖含量及海藻糖酶活性的变化和响应。【结果】改变寄主会使B型烟粉虱和温室粉虱的海藻糖含量降低,其中棉花的作用最为明显,分别比对照减少了33%和25%;将植物种类转换为B型烟粉虱嗜好、温室粉虱亦可利用的寄主棉花或B型烟粉虱嗜好而温室粉虱非嗜好的寄主甘蓝,两种粉虱海藻糖含量的变化基本一致,而在两种粉虱非嗜好寄主玉米上B型烟粉虱(112.6%)较温室粉虱(60.8%)的恢复能力强、稳定性能好。尽管改变寄主对两种粉虱...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吴梅香  
在室内以荔枝蝽卵为寄主研究荔枝蝽卵平腹小蜂和跳小蜂的种间辨别寄主的能力 .结果表明 :平腹小蜂和跳小蜂种间不具备辨别寄主卵是否被异种蜂寄生过的能力 .跳小蜂不能从寄主卵外、卵内辨别寄主卵是否被同种蜂寄生过 .两种蜂对寄主卵的竞争结果是二者都不能繁殖出正常的后代 .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郭春晖  王蕊蕊  马洪轩  彭欣  王瀚棠  周静  丁芷柔  王雪  杨振德  
[目的]研究桉树枝瘿姬小蜂、寄主桉树及其天敌孟氏胯姬小蜂三者体内细菌的相似性,明确内生细菌在桉树枝瘿姬小蜂入侵过程中的作用,为桉树枝瘿姬小蜂入侵和爆发机制研究提供参考。[方法]以巨园桉DH201-2叶柄和叶脉,无羽化孔虫瘿组织,南宁桉树枝瘿姬小蜂幼虫和雌成虫,四川桉树枝瘿姬小蜂雌成虫和孟氏胯姬小蜂成虫为材料,利用Illumina HiSeq 2500平台进行高通量测序方法,对桉树枝瘿姬小蜂、寄主桉树及其天敌孟氏胯姬小蜂三者体内细菌的多样性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在桉树枝瘿姬小蜂、寄主桉树及其天敌孟氏胯姬小蜂三者体内共发现24个门,55个纲,126个目,225个科和497个属的细菌。Alpha多样性分析表明,巨园桉DH201-2和无羽化孔虫瘿组织体内细菌的丰富度和多样性最高;桉树枝瘿姬小蜂幼虫和成虫体内菌群具有一定的相似性;桉树枝瘿姬小蜂成虫体内菌群组成与孟氏胯姬小蜂成虫体内菌群组成相似。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是所有样本的优势菌门;甲基杆菌属(Methylbacillus)为巨园桉DH201-2的优势菌属,链球菌属(Streptococcus)为无羽化孔虫瘿组织内生菌的优势菌属,立克次氏体(Rickettsia)为桉树枝瘿姬小蜂幼虫,成虫和孟氏胯姬小蜂成虫内生菌的优势菌属。[结论]桉树、桉树枝瘿姬小蜂和孟氏胯姬小蜂三者体内细菌具有一定相似性,表明三者在共有细菌之间具有密切联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