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71)
2023(431)
2022(370)
2021(363)
2020(255)
2019(508)
2018(472)
2017(820)
2016(456)
2015(513)
2014(528)
2013(524)
2012(461)
2011(397)
2010(351)
2009(378)
2008(344)
2007(296)
2006(296)
2005(301)
作者
(1187)
(941)
(937)
(923)
(605)
(428)
(426)
(375)
(323)
(319)
(316)
(313)
(313)
(291)
(290)
(278)
(270)
(263)
(259)
(256)
(240)
(229)
(225)
(215)
(206)
(205)
(204)
(197)
(194)
(191)
学科
(1196)
(1113)
企业(1113)
(1055)
经济(1052)
管理(1033)
理论(550)
中国(515)
教育(481)
(475)
(450)
(449)
方法(445)
教学(413)
(408)
(352)
数学(342)
(340)
财务(340)
财务管理(340)
数学方法(337)
企业财务(329)
(320)
学法(309)
教学法(309)
税收(303)
(301)
老年(297)
学理(281)
学理论(281)
机构
大学(6188)
学院(6172)
管理(1871)
(1806)
经济(1754)
研究(1645)
理学(1559)
理学院(1519)
管理学(1508)
管理学院(1490)
中国(1374)
(1370)
(1185)
(1003)
师范(995)
(930)
北京(913)
财经(899)
科学(867)
(817)
(803)
(801)
师范大学(765)
中心(750)
教育(750)
研究所(683)
财经大学(657)
经济学(654)
技术(616)
上海(595)
基金
项目(3388)
研究(2676)
科学(2628)
基金(2403)
(2010)
国家(1984)
科学基金(1721)
社会(1678)
社会科(1562)
社会科学(1562)
教育(1391)
(1193)
基金项目(1164)
成果(1123)
编号(1106)
自然(1094)
(1093)
自然科(1077)
自然科学(1076)
自然科学基金(1058)
资助(1054)
课题(799)
(760)
项目编号(760)
(752)
大学(741)
(736)
重点(723)
教育部(718)
人文(690)
期刊
研究(2065)
(1934)
经济(1934)
中国(1851)
教育(1537)
(1146)
学报(1089)
管理(1030)
大学(944)
学学(831)
科学(817)
(621)
金融(621)
图书(583)
财经(583)
(526)
技术(515)
(513)
书馆(494)
图书馆(494)
科技(485)
(482)
(421)
(355)
论坛(355)
职业(353)
会计(345)
(339)
(333)
农业(325)
共检索到1033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张夏萌  
炎炎夏日的一个午后,曾国藩收到学生李鸿章的一封书信。在信里,李鸿章向恩师推荐了三个年轻人,希望他们能在老师的帐前效力。曾国藩放下学生的信,照例背着双手出去散步。黄昏时,曾国藩刚回府邸,家人告诉他李大人推荐来的人已经在庭院里等待很长时间了。曾国藩悄悄地在离他们不远的地方停了下来,暗暗观察这几个人。只见其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胡卫平  
曾国藩买“正史”记胡卫平(湖南省双峰县图书馆411500)曾国藩一生酷爱读史,尤好《史记》、前后《汉书》、《三国志》等“正史”书,尝曰:“鄙人尝谓四部之书,浩如渊海,而其中自为之书,有原之水,不过数十部耳……‘史则《廿四史》暨《通鉴》是已。”先后购得...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徐世中  
曾国藩不仅是晚清重臣,而且也是著名的文学家。在清代桐城派的中兴与湘乡派的创立方面,他均作出了突出贡献。王澧华整理的《曾国藩诗文集》与岳麓书社出版的《曾国藩全集·诗文》是目前所见搜罗曾国藩诗文最为全面的两部作品专集。然因载籍甚众,这些著作难免有遗珠之憾。笔者最近发现曾国藩佚作两篇,现将其移出,并略作考述,以供研究者参考。
[期刊] 图书馆工作与研究  [作者] 程彦霞  
《曾国藩日记》中有关曾氏阅读的记载甚详,堪称一部叙述详尽的私人阅读史,从中不仅可以了解曾国藩的阅读书目,而且也可以看出其对各种不同类别书目所持的阅读目的和阅读态度。而究其之所以持之以恒视读书为正业的原因,除了外在环境、朋友的影响更重要的是其个人内心的强烈需求。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纪晓平  
曾国藩故居富厚堂内收藏图书曾达三十余万卷,堪称中国近代藏书第一楼。2001年,中国国家文物局批准将其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文章重点介绍了富厚堂藏书楼的内容组成及其藏书价值。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张鑫洁  
集藏书家与刻书家于一身的曾国藩,其藏书偏好与刻书理念之间,有着莫大的关联。曾国藩藏书喜初印本,包括清代官刻初印本、清代大藏书家私刻初印本及套装书的初印单行本等。正是基于对初印本的热衷,以初印本为校刻底本是曾国藩刻书的首要原则。初印本颇为符合曾国藩“方肥清匀”的刻书审美,亦影响着金陵书局的刻书版式。而曾国藩的读书偏好亦是金陵书局选择刊刻书目的关键因素。作为金陵书局一把手的曾国藩,无论是在刻书版式的要求上,还是在刊刻书目的安排上,都对金陵书局有着直接的影响。金陵书局之所以颇有盛名,与曾国藩的藏刻书理念息息相关。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刘金元  
曾国藩从读书时代就开始攒钱藏书,在政务、军务中不忘藏书,广泛搜求各种珍典古籍,不断扩大藏书规模,富厚堂藏书充分体现了其读书、藏书的重要思想。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田正平  
曾国藩是晚清"中兴名臣",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忠实继承者和践行者。在长期的仕宦生涯中,他有关读书、修身和治家的言论与实践不仅在当时,而且对后世产生过深远影响。曾国藩认为,读书贵在立志,重在深造自得,即不把读书求学仅仅看作是与个人荣辱得失有关的事情,既当志存高远,又应脚踏实地、修身务本。慎独、主敬、求仁、习劳是曾国藩一生用以儆惕的修己之道,更是他一生学问、事业成功的基础。曾国藩的治家理念是:愿家族世代为耕读孝友之家,不愿为仕宦暴发之家;愿子孙个个为读书明理之君子、礼义之旗帜,不愿他们做大官、发大财;家勤则兴、人勤则健,能勤能俭,永不贫贱;世家子弟,门第过盛,万目所瞩,骄怠者败。所有这些,在《曾国藩日...
[期刊] 图书馆工作与研究  [作者] 蒋鹏翔  
清儒张惠言编绘的《仪礼图》是晚清名臣曾国藩在研读《仪礼》时主要倚仗的读本之一。湖南图书馆藏有曾国藩手批《仪礼图》清嘉庆刊本一部,所载批识凡二十余条,考辨精细,识见通达,极有益于《仪礼》学之研究。本文在识读迻录的基础上分析总结其文献价值:其一,曾批本率先补正了张氏《仪礼图》的各种疏误,与同类著述相比,其内容亦最具针对性;其二,曾批本有助于印证《仪礼图》清嘉庆刊本的刻版缺陷;其三,曾批本较为全面地反映了其对《仪礼图》的看法;其四,利用曾批本与其日记对读,可以更深入地探讨其研治礼学的原则、过程及心态等。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张宏杰  
本文分析了曾国藩京官期间的家庭经济收支。重点放在三个方面,一是入京前他如何通过拜客谋取收入为京官生活做财政准备。二是以道光二十一年为中心观察他京官期间的收入和支出结构,并对比他与李慈铭生活状态的异同。三是他出任乡试主考过程中所获收入。从曾国藩的例子可以看出,清代京官的实际收入数额及渠道都与表面规章有很大不同。官员入仕所带来的直接经济收益十分有限,在初始阶段通常需要家族或他人的资助。但潜在收益却非常巨大,包括筹资能力的增长、陋规等巨额灰色收入,以及干预地方事务所获报酬。不过潜在收益的开掘受诸多条件的制约:理学修养、个人操守、个人及亲属的办事能力等,因此官员入仕所带来的间接经济收益具有极大的弹性空...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时磊  范伟杰  杨德才  
通信效率是理解组织信息交互能力,进而理解社会组织和国家治理的重要钥匙。学界已有部分传统社会民间通信研究,但较少评估通信效率。传统社会民间通信方式主要是附书代递、顺路捎带和专人投递,传递内容更多是家庭安信。本文通过汇聚《曾国藩家书》、《曾国藩日记》和《曾氏三代家书》,系统梳理曾国藩京官时期家庭通信状况,利用信件丢失率和发出-收到时间评估传统时代民间通信效率。研究发现,曾国藩京官时期最初信件丢失率较高,后期不断下降,原因是北京到长沙采用附书代递,长沙到家采用家人家仆专递;通信时间回归结果显示,随曾国藩进京时间推移,更熟练使用附书代递、家人家仆专递,曾氏家庭通信效率提高;发信-收信地处于城市通信效率更高;附书代递效率高于顺路捎带。传统社会民间通信效率低可能源于频率低、城市化程度不高和不能接近附书代递系统等。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张鑫洁  
攻克江南后,有志于复兴文教的曾国藩委任莫友芝寻访四库遗书。战乱后的文化需要、曾国藩对莫友芝汉学素养的肯定以及莫友芝缓解生计压力的现实需求,是开启这场寻书之旅的主要契机。曾国藩作为访书活动的任命者,其给出的收书标准完全是以个人善本偏好为基础的。正是基于曾国藩对初印本的热衷,寻访初印本成为莫友芝的工作重心。这场寻书之旅,是公事亦是私事。于公而言,莫友芝多次为金陵书局提供校刻善本,对曾国藩的文教事业助益颇多。于私而言,无论是莫友芝还是曾国藩,均因寻访四库遗书而极大地丰富了个人收藏。这场寻书之旅的背后,折射出的正是作为藏书家的曾国藩的个人善本收藏理念。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李宗茂  
曾国藩是晚清一代名臣,他善于治军、治国,也善于治家育人,他这方面的经验概括起来是四个字:耕、读、勤、俭。他身为朝廷重臣,勤于政事,生活俭朴。在他的言传身教下,曾家子孙,人才辈出,长盛不衰。他和他家族的成功以及他的对手的失败,再一次证明"节俭则昌,淫佚则亡"确是亘古不变的真理。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潘岳风  
曾国藩是晚清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学者。他爱好读书,藏书丰富,遍读书籍,对阅读有深刻的见解,并领悟出了不少独到而可行的阅读方法。本文通过研究《曾国藩家书》《曾国藩日记》《曾国藩诗文集》等文献,从慢读与快读、广博与专精、虚心涵泳与切己体察、阅读与写作四个维度解读曾国藩的阅读思想,分析其思想内涵,论述各维度之间的内在联系,总结其所蕴含的阅读方法,以期发掘其文化价值,为读者进行阅读活动和图书馆开展阅读推广提供启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