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99)
2023(259)
2022(205)
2021(212)
2020(134)
2019(205)
2018(150)
2017(217)
2016(71)
2015(80)
2014(56)
2013(57)
2012(68)
2011(49)
2010(61)
2009(39)
2008(61)
2007(56)
2006(29)
2005(36)
作者
(240)
(204)
(184)
(171)
(103)
(93)
(91)
(71)
(69)
(69)
(68)
(62)
(52)
(51)
(50)
(49)
(49)
(47)
(47)
(46)
(46)
(44)
(42)
(42)
(41)
(41)
(38)
(38)
(37)
(35)
学科
(234)
(199)
诗歌(199)
(88)
(74)
文学(58)
中国(54)
文献(49)
(49)
(44)
经济(44)
(42)
1949(38)
图书(36)
(36)
著作(36)
著作权(36)
著作权法(36)
作品(35)
书馆(32)
图书馆(32)
新诗(32)
地方(31)
当代(30)
翻译(30)
(30)
文献学(28)
教学(25)
古代(24)
教育(24)
机构
学院(1539)
大学(1182)
师范(425)
(425)
(408)
艺术(359)
(358)
美术(300)
师范大学(262)
文学(259)
科技(257)
设计(245)
(226)
文学院(225)
研究(220)
美术学院(218)
中国(214)
学文(190)
(189)
艺术学(187)
艺术学院(184)
(169)
(158)
师范学院(158)
(152)
(145)
科学(140)
图书(133)
(132)
学艺(125)
基金
项目(374)
研究(284)
科学(234)
基金(220)
社会(186)
社会科(179)
社会科学(179)
(164)
国家(162)
(150)
成果(146)
教育(131)
编号(129)
科学基金(126)
基金项目(122)
项目编号(106)
(104)
(100)
(90)
人文(83)
研究成果(81)
社科(77)
科研(77)
课题(76)
国家社会(74)
(74)
资助(72)
大学(68)
年度(64)
(64)
期刊
科技(833)
(785)
对策(773)
科技进步(773)
进步(773)
学报(421)
中国(300)
(289)
图书(286)
大学(284)
研究(278)
学学(259)
书馆(254)
图书馆(254)
科学(216)
(215)
经济(215)
教育(179)
社会(177)
社会科(173)
社会科学(173)
城市(155)
(148)
(132)
论坛(132)
社科(129)
(102)
学院(102)
(100)
(100)
共检索到245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曹诗耘  
~~
关键词: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曹育民  
~~
关键词: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曹艳  
~~
关键词: 曹艳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曹育民  
关键词: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津  
阮籍是第一位对曹植有较广泛接受的作家,其接受内容与形态对后来接受者影响深远。文章认为,曹植《杂诗》六首作为组诗在视角转换、突转结构、矛盾冲突、化骚入诗方面对阮籍《咏怀诗》创作颇有借鉴意义。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杨宜霖  
<正>中国春秋战国时期便开始了“诗言志”的传统。到了汉末,政治混乱、社会动荡,儒家大一统的地位被动摇,曾经的习惯和思想被打破,党禁之祸与人物品评的风尚是儒家大一统思想与当时的政治格局相抵牾的集中和具体表现。魏晋时期,士人逐渐摆脱政治和经学的束缚,更加注重追求自己内心真实情感的抒发,以“诗缘情”为主的主情说在文学中占据了重要地位。建安时期尤以曹植的诗赋缘情更为明显和突出,其诗赋创作也因情真意切而具有较高的文学成就。以曹植为引领的诗赋缘情不仅在建安文学中具有重要影响,乃至建安之后整个中国文学的发展历程中都具有重要意义。由于国华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曹植诗赋缘情研究》主要从曹植的亲情世界、爱情世界、友情世界与文学表达等方面探究曹植诗赋缘情说,有理有据。笔者欲以曹植关于亲情、爱情、友情的创作为基础,探究曹植诗赋中的情感表达。
关键词: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严正道  
《蜀中诗话记》是明曹学佺《蜀中广记》的一部分,分四卷,二百七十二条,内容主要涉及巴蜀籍及游宦巴蜀文学家之生平创作、趣闻轶事、掌故传说,兼与文学相关的蜀中风物民俗。不过,由于编选时间过于仓促,缺乏精审和考覆,存在着误收、误判或考据、引证等类的讹误。文章选取其中讹误比较明显的五条进行仔细梳理和考辩,力图有所匡正。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刘诗东  
关键词: 刘诗东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杨权  
为使粤诗创作成果流于不坠,历代均有人勉力采辑,于别集之外,纂为总集出版。规模虽不大,却保存了乡邦的文学遗产,也彰显了岭南诗家的实力,增强了粤人的文化自信。自民国以来,陆续有留心乡邦文化建设的人士着力于搜求、整理、出版前贤的诗歌文献,还有部分重要岭南诗集或诗文集经整理后以单行本形式出版。近年广东文化学术界在地方文献汇辑出版方面的重大举措是推出《清代稿钞本》《广州大典》,前者有不少是岭南的诗歌文献,后者集部的相当部分是广府作者的诗集或诗文集。大型丛书《清代诗文集汇编》也收录有岭南的诗歌文献。为发掘、抢救与保护岭南文化遗产,摸查岭南文学家底,全面展示岭南诗人创作成果,中山大学研究团队启动国内第一部超大规模的区域诗歌总集《全粤诗》的编纂工程,目标是把迄今存世的所有古近代粤人诗作均汇编入集。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彭思毛  
广播电视大学进入建设开放大学、全面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战略转型时期,这既是一个呼唤远程开放教育与开放大学建设理论创新的时期,也是一个理性总结、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取得丰硕成果的时期,一大批研究远程开放教育与开放大学建设理论专著相继问世便是证明。这些专著,有的全面阐述了远程开放教育的特点与规律,有的系统探讨了开放大学的规制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李友云  
诗本是生活之影,然而对读者而言,现代诗却越写越难,卞之琳的诗既有古典韵味,又富现代感性,他的诗也正是自己的生活之影,当代诗坛最好的诗歌在特色和技法上都与之不谋而合。读懂卞诗,是一个关怀自己生活之影的读者去赴诗歌之约最适切的开端。其中关键,如能弄清卞诗在虚、实两种时空之间跳跃穿梭的影子技法,几可破解现代诗技法之晦涩。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王飞跃  
前言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在北京隆重举行,13亿中国人的百年梦想终于得以实现。作为一位中国公民,在这欢天喜地的时刻,心潮澎湃,激动万分!深圳本土诗人王飞跃难抑心中喜悦,激情推出"王飞跃奥运诗歌作品展"。29首诗作,分"奥运中国"、"奥运英雄"、"奥运轶事"、"奥运瘾痛"、"奥运风采"等五个部分,全方位、多角度地对奥林匹克精神和运动给予了热情的歌颂和赞美。
[期刊]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孙羽津  
韩愈是中国文学史、文化史上的宗匠巨擘。历代学者在韩愈作品上用力甚勤,积累了丰厚的经验,从中可以提炼出对于古代文学作品整理与研究具有普遍意义的规律和方法。今以韩愈诗为例,千年学术史里涌动着学术思想变革与学术方法创新的潜流,诸如典故注释之边界,标点方案之拓殖,"以本事系年"之策略等等,有待充分阐证和系统总结。在此基础上,还可以探求古代文学研究与数字人文的对话契机,避免疏离冷峻的对象化言说和裹挟包办式的单向度建构,推动"数字"与"人文"的交互赋能,以期真正实现人文学术研究的观念迭代与方法创新,促进古代文学学术遗产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杨巍  高国海  
关键词: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曹丹  
不知不觉,2015从指间悄然滑过,惊觉处,2016已匆匆而至。回首2015,虽然曹会计已转身为曹老师,但平凡会计人的职场故事依旧……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近几年,虽然企业内部人心动荡,但是作为一名在央企工作了近20年的老职工,对铁饭碗仍有诸多依恋——虽然"个人报表"上"边际贡献"早为负数,虽然这些年对于付出与回报颇不以为然,但是真要从央企辞职,还是有些犹豫。2015年伊始,办公室里又一位年轻同事辞职。临别之际,我忍不住出言挽留,她轻轻推开我的手":姐,我不想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