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941)
2023(2795)
2022(2380)
2021(2114)
2020(1877)
2019(4305)
2018(4212)
2017(8976)
2016(4664)
2015(5499)
2014(5268)
2013(5454)
2012(5341)
2011(4866)
2010(4754)
2009(4388)
2008(4257)
2007(3645)
2006(3070)
2005(2526)
作者
(12933)
(11021)
(10812)
(10308)
(7234)
(5376)
(4950)
(4280)
(4172)
(3946)
(3876)
(3849)
(3495)
(3469)
(3456)
(3440)
(3243)
(3177)
(3147)
(3142)
(2718)
(2695)
(2664)
(2513)
(2508)
(2452)
(2385)
(2222)
(2202)
(2200)
学科
(28689)
经济(28661)
方法(19140)
数学(18204)
数学方法(18151)
(15194)
管理(14279)
(11927)
企业(11927)
(7148)
(5550)
中国(5327)
(4760)
财务(4760)
财务管理(4749)
(4706)
贸易(4706)
企业财务(4649)
(4541)
地方(4499)
土地(4239)
(4077)
农业(3990)
(3753)
金融(3753)
业经(3727)
(3422)
技术(3247)
(3126)
银行(3125)
机构
大学(73203)
学院(71175)
(34163)
经济(33730)
管理(30307)
理学(27076)
理学院(26857)
管理学(26592)
管理学院(26463)
研究(20605)
(16075)
中国(15929)
(13810)
财经(13647)
(12637)
经济学(12121)
经济学院(11260)
科学(10658)
财经大学(10470)
(10382)
业大(9935)
中心(9904)
(9744)
(9190)
商学(9017)
商学院(8958)
经济管理(8402)
研究所(8262)
北京(8195)
农业(8182)
基金
项目(50558)
科学(41384)
基金(40086)
研究(36123)
(34248)
国家(34020)
科学基金(30266)
社会(25778)
社会科(24687)
社会科学(24684)
基金项目(21331)
自然(19379)
自然科(18950)
自然科学(18949)
自然科学基金(18656)
(18086)
教育(17356)
资助(17155)
(15485)
编号(13131)
(12850)
教育部(11700)
国家社会(11433)
人文(11293)
重点(11236)
(10385)
大学(10311)
(10167)
成果(10157)
科研(9949)
期刊
(30629)
经济(30629)
研究(19692)
(12182)
学报(10281)
中国(10186)
科学(9786)
管理(9765)
大学(8324)
(7982)
学学(7982)
财经(7795)
(7684)
金融(7684)
(6588)
经济研究(5588)
农业(5109)
技术(5079)
问题(4635)
统计(4416)
(4328)
业经(4319)
(3906)
技术经济(3875)
教育(3866)
决策(3588)
商业(3556)
财经大学(3285)
理论(3240)
(3170)
共检索到9541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李倩  
近年来,随着耕地保护压力的增大、建设用地日益趋紧,在我国沿海许多地区掀起了"向大海要地"热潮。据有关部门统计,近五年来,平均每年建设用围填海面积达120平方公里~150平方公里,沿海各省市的"十一五"规划中,均有围海填海的计划。抛开填海造地引发的生态等问题不谈,也许另一个值得我们关注的问题就是——造出来的土地,究竟应该如何科学管理和利用?曹妃甸就是这样一个样本。"面向大海有深槽,背靠陆地有浅滩,地下储有大煤田",这句话描绘出的正是曹妃甸吸引投资的区位、港口、资源等优势。曹妃甸背靠1000多平方公里的滩涂、荒地,不需拆迁,不需占用一分耕地,即可为临港产业和城市发展提供建设用地。随着海洋变为陆地,...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朱越杰  汪云林  侯贤明  纪东旭  
发展低碳经济对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产业结构调整、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而低碳技术则是低碳发展的重要支撑。在分析国内外低碳技术现状的基础上,结合曹妃甸工业区开发建设的实际情况,给出了曹妃甸工业区低碳经济的发展方向和技术支撑体系,对中国低碳经济的发展和曹妃甸工业区的开发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徐咏飞  邹欣庆  
根据曹妃甸地区地表水和地下水资源异常紧缺、降水量不足、主要依靠跨区域调水的特点,综合考虑环境、人口、社会、经济等各方面要素,选取水资源子系统、生态环境子系统和社会经济发展子系统,并运用区域水资源规划管理理论,采用多目标规划技术建立了水资源承载力的多目标评价模型;结合按照各种发展模式设定的A,B,C,D四种情景,采用隶属度的方法分析计算了曹妃甸工业区2010,2020,2030年在A,B,C,D四种不同发展情景下的水资源承载力,得出A,B发展模式下曹妃甸工业区水资源准不可承载,C,D发展模式下可承载的模型预测结果;并针对评价结果,结合工业区实际情况,提出曹妃甸工业区提高水资源承载力的对策。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朱越杰  陈磊  周树恂  
曹妃甸循环经济示范区属于全新规划的资源型重工业为主导的临港循环经济工业园区,承担着探索国家循环经济发展思路,创新民族经济发展模式的重任。文章从曹妃甸循环经济示范区建设出发,分析了构建曹妃甸循环经济的具体模式。同时,根据现有循环经济产业链条属于命令-控制式手段,缺少市场机制的激励约束型手段的特点,从市场、财政、技术、法律、标准化等角度提出了有利于循环经济运行的运行模型,对国内循环经济建设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陈磊  王刚  
生态城指标体系是评价指导生态城建设的必要手段。现有生态城指标体系编制缺乏对城市建设过程的指导及地方特色的体现,限制了其在生态城市规划建设中的作用。本文以曹妃甸生态城指标体系构建为例,在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融合国内外先进的技术和曹妃甸当地实际情况,构建了曹妃甸生态城指标系统。该指标系统属于开放型的动态指标系统,由目标管理型指标体系和过程调控型指标体系两部分构成,共包含51个指标目标管理类指标和152个过程技术类指标。该生态城指标系统可用作为城市管理者评价生态城规划目标和建设成果的定量化工具,同时该指标系统将规划理念目标具体化为规划行为,为城市规划部门、施工单位提供了定量化依据。该指标系统充...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王建强  
本文从人才资源在经济增长中的重要作用入手,对曹妃甸工业区人才发展建设面临的诸多宏观制约因素进行了深入分析,并从政府如何更好地提供人才服务提出了若干操作性较强的对策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春玲  韩金海  
文章论述了循环经济模式对曹妃甸实现科学发展的推动作用,分析了曹妃甸发展循环经济示范区的优势和意义,以期为曹妃甸循环经济示范区的建设和发展提供决策参考。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李霞  
本文通过对河北唐山曹妃甸"港口-产业-城市"互动现状进行分析,在梳理其港口建设、基础设施、产业项目、经济实力等方面取得成效的同时,指出其仍存在临港产业总体发展水平不高、产业集聚效应不强,港口物流功能不完善、腹地狭小,临港城市职能欠缺、港城互动较弱,沿海开发与保护尚未同步、近岸海域环境质量下降等问题。进而提出要促进曹妃甸"港-业-城"互动发展,需提升港口功能的多样性、加快临港产业的集聚与协作、完善临港城市功能、保护海洋生态环境。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张素娟,张义文  
曹妃甸是我国北方地区少有的可建设大型深水码头的港址。开发建设曹妃甸深水港 ,是适应世界船舶运输大型化和港口深水化及环渤海地区重化工业改造、迁移和持续发展的需要 ,也是推动北方地区经济发展的中心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苗泽华  苗泽伟  薛永基  
建设生态工业园区是发展循环经济走新型工业化之路的重要途径,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国内外越来越多的政府与企业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开始重视生态工业园区的规划、设计与管理。在21世纪,曹妃甸作为我国生态工业园区的典型,在发展循环经济、加强产业链合、促进环境保护方面走出了一条新路,其生态工业园区建设与循环经济模式给人们很多启示。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刘彩霞  
在曹妃甸工业区的发展中,港口物流是其发展的基础,起着重要作用。曹妃甸港口物流所具有的独特优势是其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通过分析曹妃甸港口物流与区域经济的相互影响关系,提出促进曹妃甸港口物流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对策,以促进二者的合作共赢。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曹伊  
先采用协整分析的方法,从长期上研究曹妃甸港口物流发展对唐山经济增长的影响,而后通过构建误差修正模型,从短期角度探究两者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无论从长期还是短期来看,曹妃甸港口物流发展都从不同程度上促进了唐山经济的增长,成为唐山经济进步的重要支撑力量。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快港口物流发展建设的意见。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王玖河  郑海明  安军玲  
本文以曹妃甸工业园区为例,分析了实现循环经济过程中技术创新的应用,并探索了实施循环经济技术创新的路径,为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提供了有益的经验。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芮杏文  
对于环渤海湾地区的开放和开发,在党的十四大报告中,与加速广东、福建、海南的开放和开发并列提出。十四届五中全会和八届人大四次会议又进一步明确建设以辽东半岛、山东半岛、京津冀为主的环渤海经济圈。京津冀地区地处环渤海湾的腹地,处于非常重要的位置,如何启动京...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角健  肖汉斌  
针对曹妃甸港区铁路集疏运系统现状进行分析,研究现有铁路线路情况,利用灰色预测模型对港口吞吐量进行预测,找出铁路集疏运系统发展的制约因素,并提出四点发展对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