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285)
- 2023(12077)
- 2022(10586)
- 2021(9863)
- 2020(8467)
- 2019(19598)
- 2018(19798)
- 2017(38118)
- 2016(21248)
- 2015(23803)
- 2014(24126)
- 2013(23572)
- 2012(22156)
- 2011(20190)
- 2010(20726)
- 2009(19730)
- 2008(20072)
- 2007(18238)
- 2006(16462)
- 2005(15261)
- 学科
- 济(83355)
- 经济(83228)
- 管理(65969)
- 业(60907)
- 企(50403)
- 企业(50403)
- 方法(35168)
- 数学(30873)
- 数学方法(30490)
- 财(27908)
- 农(25763)
- 制(24998)
- 中国(23617)
- 业经(19037)
- 银(16803)
- 银行(16776)
- 地方(16764)
- 体(16247)
- 贸(16239)
- 贸易(16232)
- 农业(16171)
- 学(16139)
- 行(16015)
- 务(15950)
- 财务(15904)
- 财务管理(15857)
- 易(15791)
- 融(15079)
- 金融(15075)
- 企业财务(15023)
- 机构
- 大学(301271)
- 学院(300647)
- 济(127890)
- 经济(124987)
- 管理(114463)
- 研究(103027)
- 理学(96541)
- 理学院(95509)
- 管理学(94052)
- 管理学院(93441)
- 中国(81234)
- 财(66593)
- 京(63216)
- 科学(59267)
- 所(52351)
- 农(50081)
- 财经(49920)
- 江(49902)
- 中心(48491)
- 研究所(46452)
- 经(44962)
- 业大(41682)
- 北京(40265)
- 范(39652)
- 师范(39313)
- 经济学(39171)
- 农业(38927)
- 州(38557)
- 院(36642)
- 财经大学(36429)
- 基金
- 项目(186740)
- 科学(147109)
- 研究(141420)
- 基金(134472)
- 家(115132)
- 国家(114108)
- 科学基金(97803)
- 社会(89539)
- 社会科(84852)
- 社会科学(84827)
- 省(73500)
- 基金项目(70383)
- 教育(66333)
- 划(61394)
- 自然(60975)
- 自然科(59506)
- 自然科学(59487)
- 编号(58991)
- 自然科学基金(58458)
- 资助(55341)
- 成果(50761)
- 部(42762)
- 重点(42121)
- 课题(41535)
- 发(40226)
- 制(39379)
- 创(38672)
- 性(37402)
- 教育部(37048)
- 国家社会(36429)
共检索到47685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何颖
在高考录取中,公平与效率是必须兼顾的两个原则。长期实行的"志愿优先"录取机制则在公平和效率上都有所缺失。新推行的"平行志愿"机制则能够弥补该不足,实现公平与效率的双向改进。为保证新机制发挥实效,需要做好相应的配套工作。
关键词:
平行志愿 高考录取 公平 效率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厉浩
高考平行志愿是一种志愿设置模式,更是一种招生录取机制。江苏等省市通过平行志愿的改革实践,完善了高校招生工作。但目前的平行志愿改革还存在一些不足,应深化招生制度改革探索,建立起"一档多投"、自主选择的招生制度,赋予高校和考生更多的选择权。
关键词:
高考 平行志愿 一档多投 招生自主权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康乐 哈巍
中国高考的志愿填报方式近年来经历了非常重要的变革。本文利用来自搜学网的高考录取分数数据,结合2005—2011年间各省志愿填报方式改革的自然实验,采用固定效应模型,估计了不同志愿填报方式下考生与高等院校之间的匹配质量。本文的基本结论是:从"考前填报"到"估分填报",再到"知分填报",从"顺序志愿"到"平行志愿"的改革,使得各个院校的录取分数范围显著变"窄",这意味着志愿填报方式的改革带来录取分数范围的收敛。加之各个院校的录取分数并未出现集体性错配,因此有理由相信,这一轮改革提高了中国高考的匹配质量。
关键词:
高考志愿填报 匹配 政策评估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李凤 甘犁 杨小玲
关于填报志愿的时间,从考生总录取率考虑,知分填报优于估分填报,估分填报优于考前填报,但知分填报和估分填报的"高分低录"或"高分落榜"现象比考前填报更严重。从高校招生质量来说,考前填报优于知分填报,知分填报优于估分填报。随着分数信息的增多,考生总体录取率在不同录取机制下的差异愈加明显,完全平行志愿优于不完全平行志愿,不完全平行志愿优于梯度志愿,并且"高分低录"或"高分落榜"现象会随着平行志愿的引入有所改善。但在完全平行志愿录取机制下,考生的第一志愿录取率比不完全平行志愿和梯度志愿更低。考生被第一志愿院校录取的概率在知分填报时最高,在考前填报时最低。改变志愿填报时间比改变录取机制的政策效果更明显,...
关键词:
高考 志愿填报 录取机制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浩歌
教育最关民生,高考尤甚。高考改革太过被舆论关注,给教育带来的是难以承受之重。有人就说,现实中,没有比高考更牵动国人的神经,高考之折磨人,不仅在于考试本身,还在于叫人愁肠百结的填报志愿,在于制度设计和执行中的公平公正能否达到至善。尤其是在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以来,上大学难的问题基本解决,人们对上好大学的期待更加迫切,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侯定凯 张美娇 李小娜
本研究通过问卷和访谈法,分析2008年平行志愿录取政策对上海考生和学校的影响,同时针对平行志愿政策下如何扩大考生利益、如何保证高校之间的有序竞争,提出了若干政策建议。
关键词:
平行志愿 考生满意度 高校层次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韩廷斌
教育部近日发布《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规定》,今年高考招生在志愿填报、招生简章发布等方面与去年相比有新变化。鼓励各地采用平行志愿投档为提高考生志愿满足率,努力降低新生报到流失率,教育部要求备地进一步改进志愿填报和投档录取方式,科学、合理安排录取批次,优化志愿设置和填报流程,加强考生志愿填报指导。鼓励各省(区、市)采取平行志愿投档,试行独立学院及民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冯科 聂海峰
当前的高考录取机制是用考生的分数和对学校的志愿来分配入学机会的机制,分数是一个公平的指标,分数的高低决定了考生录取时的优先顺序。本文研究了当前高考的录取程序,分析了分数录取机制下的公平和效率问题。由于目前的招生录取机制并不是分数公平的机制,使得录取结果可能是没有效率的。如果使用分数公平的录取机制,考生真实申报对学校的偏好就是他的优势策略,录取结果可以同时达到帕累托最优和分数公平。
关键词:
分数公平 无操纵 帕累托最优 录取机制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李凤
本文运用博弈论方法,比较分析了梯度志愿、平行志愿与实时动态志愿之间的优劣,然后基于经济学理论为我国高考志愿填报机制提出了一种改革方向。基本结论如下:(1)不完全信息的梯度志愿应该在高考志愿填报和录取机制中逐步淘汰。(2)平行志愿推进了公平与效率,但还存在继续改进的空间。(3)实时动态志愿能够兼顾公平与效率,更重要的是,当赋予高校一定的招生自主权时,它也是一种较为理想的填报模式。因此,实时动态志愿可能将成为我国志愿填报改革的方向和目标。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吴宇川 丁延庆
本轮高考录取机制改革,主要表现为投档方式从院校平行志愿改革为专业组平行志愿或专业平行志愿。基于2019、2020年北京、天津、山东、重庆、河南五省(直辖市)高考录取面板数据,通过双向固定效应模型进行经验分析发现:专业组和专业平行志愿改革的平均效应均是提升考生与本科高校之间的录取匹配质量;专业组平行志愿投档更有利于考生与“双一流”建设高校之间的匹配,而专业平行志愿投档更有利于考生与双非高校之间的匹配;大多数情况下,专业组平行志愿改革对录取匹配质量的影响程度小于专业平行志愿改革。
关键词:
新高考 录取机制 匹配质量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沈小娟 孙绍荣
文章基于传统志愿和平行志愿录取机制,依据考生填报志愿的真实偏好和考生分数名次号,分别建立了传统志愿填报概率模型和平行志愿填报概率模型,考生在信息不完全掌握的情况下,计算出被高等学校录取的概率,提高考生志愿填报的有效性和高考录取的可能性。与传统志愿填报模式相比,平行志愿模式增加了被投档的机会和录取几率、提高了考生报考志愿的满意度。
关键词:
志愿选择 录取模式 决策分析 概率模型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张明坤
2016年3月9日,山东省人民政府下发《关于印发山东省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鲁政发[2016]7号,以下简称《实施方案》),标志着山东省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正式启动。随后,相关配套文件陆续出台。特别是《山东省深化高等学校考试招生综合改革试点方案》(鲁政字[2017]160号)获教育部批准,并向社会公布,标志着山东省的高考改革已经走在路上。这次高考改革是恢复高考以来最全面、最深入、最触及本质的一次改革。主要分析高考综合改革在录取政策方面的调整,以及对高校、中学和考生产生的影响和应对建议。
关键词:
山东省 高考录取机制 招生制度 高考改革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张大红 张彩虹 骆耀峰
在我国现行高考志愿填报中,存在着偏好和公平性方面的扭曲等问题,其根源在于现行志愿填报制度和模式存在重要缺陷,本文以尊重偏好、体现公平为立论,在分析和研究现行志愿填报制度问题的基础上,根据社会选择理论和经济分析方法,设计出一种全新的高考志愿填报模式--全志愿填报模式。
关键词:
高考志愿 偏好 公平 全志愿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张江琳
我国传统高考志愿设置的弊端影响了教育公平的实现,高考志愿设置改革势在必行。浙江省进行了"平行志愿"的改革探索,通过在调研的基础上充分论证、制定方案,做好新的招生政策宣讲,畅通信息公布渠道,扩大信息公布范围,做好各批次的模拟投档工作等措施,使招生录取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为促进教育公平,应进一步完善平行志愿和申请入学制度,赋予考生更多的选择权,实现同步录取、自主选择。
关键词:
教育公平 高考志愿 高考改革 平行志愿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沈本良 汪成辉 卢致杰
自2007年上海市高招录取工作一结束,上海市教育考试院即着手研究平行志愿的实施方案。在向湖南、江苏、浙江三省学习取经的基础上,提出了适合上海情况的操作方案,并广泛做好宣传发动,精心实施操作准备,努力完善每个细节,确保工作流程顺畅。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和全体工作人员的齐心协力下,于今年首次实行的平行志愿取得了考生满意、高校满意、整个社会平稳的良好效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