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158)
2023(10299)
2022(8649)
2021(7854)
2020(6315)
2019(13987)
2018(13861)
2017(26369)
2016(13992)
2015(15808)
2014(16219)
2013(16212)
2012(15838)
2011(14503)
2010(14974)
2009(14219)
2008(13922)
2007(13015)
2006(12090)
2005(11563)
作者
(43151)
(36147)
(35980)
(34211)
(23264)
(17336)
(16420)
(14034)
(13756)
(13039)
(12700)
(12040)
(11806)
(11775)
(11452)
(10997)
(10870)
(10393)
(10374)
(10300)
(9467)
(8961)
(8820)
(8483)
(8254)
(8213)
(8166)
(7983)
(7519)
(7074)
学科
(83928)
经济(83851)
管理(37910)
(35868)
(26943)
企业(26943)
地方(25234)
方法(24563)
中国(23849)
(20018)
数学(19947)
数学方法(19713)
业经(18087)
地方经济(15706)
(15587)
农业(14400)
(13120)
(12908)
(12662)
金融(12661)
(12519)
贸易(12508)
(12352)
银行(12332)
(12268)
(12041)
(11917)
环境(10968)
(10908)
理论(10875)
机构
学院(215155)
大学(213068)
(97947)
经济(95923)
研究(82184)
管理(74812)
中国(63971)
理学(62026)
理学院(61167)
管理学(60073)
管理学院(59655)
科学(48079)
(46844)
(44230)
(42926)
研究所(38078)
中心(36171)
(35340)
(35174)
财经(33728)
(31265)
师范(30974)
经济学(30905)
北京(30686)
(30317)
(28991)
(28518)
业大(27824)
经济学院(27278)
农业(26981)
基金
项目(127202)
科学(99706)
研究(95120)
基金(90247)
(77873)
国家(77111)
科学基金(65237)
社会(62385)
社会科(59010)
社会科学(58999)
(50449)
基金项目(46350)
教育(42658)
(41362)
自然(38815)
编号(38181)
自然科(37908)
自然科学(37901)
资助(37384)
自然科学基金(37201)
(34042)
成果(32352)
重点(28949)
发展(28085)
课题(27978)
(27606)
(27569)
国家社会(25818)
(25647)
创新(23997)
期刊
(130697)
经济(130697)
研究(75636)
中国(51983)
(34352)
(33218)
管理(32394)
学报(32238)
科学(30366)
教育(26779)
大学(25043)
(24302)
金融(24302)
学学(23395)
农业(23213)
经济研究(21973)
业经(20658)
技术(19975)
财经(18029)
问题(15838)
(15811)
(12752)
技术经济(12727)
商业(12259)
世界(12100)
(12048)
国际(11615)
统计(10947)
图书(10789)
经济管理(10330)
共检索到36435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崔建华  
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坚信中国经济定会在高质量发展的征程中迈出新的步伐。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23年的工作要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速度是经济增长问题的聚焦点,达到一定的增长速度往往是各经济体的普遍追求。1979~2022年,中国的GDP年均增长9%,其中最高超过14%(1992年、 2007年),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郑良芳  
本文在论述消费金融的范围、消费金融对拉动经济增长积极作用的基础上,对如何建立消费需求长效机制问题提出了九点对策与建议,供探讨。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柳思维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对消费问题十分重视。不仅在论述"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强调"在中高端消费……等领域培育新增长点、形成新动能",而且在论述"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提出"完善促进消费的体制机制,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从而把消费放到了一个更重要的位置上。一、增强消费对经济经济增长的基础作用是新时代经济发展规律的客观要求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樊彩耀  
在扩大内需、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作用下,固定资产投资成为拉动当前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面对国际、国内日益复杂和严峻的经济形势,1999年经济增长的难度更加增大。在外贸净出口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下降、消费需求由于受居民收入增长放慢和支出预期增强等因素的影响下,短期内难以形成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因此,充分发挥投资在经济增长中的主导作用,仍然是1999年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关键所在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企业集团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课题组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臧旭恒  
本文主要从长期和短期两个不同的角度,讨论如何充分发挥消费在疫后经济恢复中的基础性作用,以及短期疫情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和应对策略。2020年初以来突发的新冠肺炎疫情短期内对我国经济形成巨大的冲击,并一度造成全国几近全面停工停产,至5月中旬仍未完全恢复正常经济生活,严重影响了居民的就业和收入,致使我国消费在疫情爆发和防控期间近乎断崖式下跌。据国家统计局《中国经济景气月报》2020年3月期提供的数据,1-2月份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下降20.5%,与消费密切相关的一些国民经济部门受到的冲击尤其严重,如饮食服务业、教育文化娱乐业、旅游业等。其中餐饮收入同比大幅下降43.1%,限额以上住宿业客房收入同比下降近50%。如何尽快恢复正常消费,甚至反弹超出正常消费,带动整体经济走出困境,成为热点和焦点话题之一。同时,因为自2014年以来6年间的最终消费支出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始终维持在60%上下,资本形成总额、货物和服务净出口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相应下降;最终消费支出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拉动力在4.0-4.9个百分点之间,中间值大约为4.4个百分点;资本形成总额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拉动力在1.6-3.3个百分点之间,中间值大约为2.9个百分点,显然,消费为成为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最主要动因。另外,新冠肺炎疫情在客观上促进了部分新兴业态的快速发展,如在线和线上消费的迅猛增长提高了市场主体(即消费者和生产者、经销者)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的强烈意愿,一方面促进了消费市场的转型升级,另一方面促进了供给结构的优化。基于以上几个方面,政府、企业和居民均对消费促使经济尽快恢复增长常态充满期待。短期内刺激消费的政策措施频出(如消费券)。2020年5月8日,商务部副部长王炳南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全国有28个省市、170多个地市统筹地方政府和社会资金,累计发放190多亿元的消费券。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严先溥  
当前,要实现"稳增长、稳物价"的双重目标,必须保持消费的增长态势不变。预计今年扩大消费政策的基调将是保持原有扩大消费政策的连续性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11年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大幅提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李文昌  
中国的对外开放极大地改变了我们国家的经济发展环境,开放成为我国许多企业经济利益的来源,特别是开放引进了新的思想观念、商品和服务、资本和不同的管理制度,使中国人民经过二十年的努力,就取得了其他国家用了几个世纪才能取得的成就。然而我们仍然面临着更加严峻的挑战。因此只有更加开放才能发挥我国经济的优势,发挥中国企业的创造力,发挥我国对外贸易的比较优势。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于长革  
目前我国经济增长率虽然处于合理区间,但离潜在增长率下限已很近。发展是第一要务,没有一定的GDP增长,改善民生将无从谈起,当前应采取有效调控措施,促使经济增长率止跌企稳。财政作为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面对稳增长之治理目标,理应发挥更大、更积极的作用。一、积极财政政策应适时加大力度,着力支持稳投资、促创新、惠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田野  夏杰长  
中国经济正在波动中复苏,服务业增长势头比较突出。无论是从短期来看,还是从长期来看,服务业在稳定和推动经济增长上都发挥着关键作用。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生活性服务业、生产性服务业分别发挥着化解消费领域供需矛盾、促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作用。然而,当前中国服务业的发展也存在一些突出问题。生活性服务业的供给与需求不匹配、运营风险较高,生产性服务业规模较小、结构失衡和产业融合度较低,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梁达  
我国消费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新型消费对相关产业的引领作用显著加强。以传统消费提质升级、新兴消费蓬勃兴起为主要内容的新消费,引导相关产业加速发展。建议千方百计增强居民购买力,围绕消费升级的方向进行投资、创新和生产,提高投资和创新的有效性,实现更有质量和效益的可持续增长。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胡浩  
只有发挥好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基础性作用,经济的良性循环才得以形成,经济的韧性才能明显增强,实体经济才能健康运行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和投资对优化供给结构的关键作用。当前,经济运行面临的突出矛盾是总需求不足,必须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增强“双循环”的活力与韧性。
关键词: 扩内需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梁达  
我国消费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新型消费对相关产业的引领作用显著加强。以传统消费提质升级、新兴消费蓬勃兴起为主要内容的新消费,引导相关产业加速发展。建议千方百计增强居民购买力,围绕消费升级的方向进行投资、创新和生产,提高投资和创新的有效性,实现更有质量和效益的可持续增长。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吴先满  蔡笑  徐春铭  
通过消费对经济增长拉动作用的横向和纵向比较,本文认为2001年以来我国消费需求不足、消费对经济增长拉动力趋于弱化的局面不断加剧。在借鉴国外增强消费拉动力的成功经验,并结合中国经济实际情况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拉动作用的四点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