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664)
- 2023(6667)
- 2022(5372)
- 2021(4744)
- 2020(3593)
- 2019(8227)
- 2018(8056)
- 2017(15011)
- 2016(8180)
- 2015(9097)
- 2014(9210)
- 2013(9354)
- 2012(9175)
- 2011(8745)
- 2010(9046)
- 2009(8297)
- 2008(8222)
- 2007(7494)
- 2006(7019)
- 2005(6687)
- 学科
- 济(43018)
- 经济(42983)
- 管理(22039)
- 业(20381)
- 地方(17199)
- 中国(15775)
- 企(14058)
- 企业(14058)
- 农(13010)
- 业经(11078)
- 发(10361)
- 地方经济(9836)
- 方法(9511)
- 农业(9337)
- 学(8406)
- 环境(8260)
- 融(8135)
- 金融(8135)
- 资源(8103)
- 银(7874)
- 银行(7861)
- 行(7783)
- 数学(7719)
- 数学方法(7640)
- 和(7340)
- 制(7009)
- 发展(6890)
- 展(6868)
- 贸(6588)
- 贸易(6577)
- 机构
- 学院(124428)
- 大学(121564)
- 研究(51004)
- 济(50551)
- 经济(49311)
- 管理(43583)
- 中国(39334)
- 理学(35608)
- 理学院(35099)
- 管理学(34491)
- 管理学院(34258)
- 科学(32455)
- 京(28886)
- 所(27588)
- 农(25066)
- 研究所(24879)
- 中心(22483)
- 财(22420)
- 江(21122)
- 农业(19507)
- 范(19238)
- 北京(19143)
- 师范(19051)
- 业大(18652)
- 院(18405)
- 省(17740)
- 州(17613)
- 科学院(16737)
- 财经(16681)
- 师范大学(15162)
- 基金
- 项目(77955)
- 科学(60477)
- 研究(57631)
- 基金(53320)
- 家(47368)
- 国家(46926)
- 科学基金(38827)
- 社会(35620)
- 社会科(33778)
- 社会科学(33768)
- 省(32212)
- 基金项目(27573)
- 划(26845)
- 教育(24924)
- 编号(24230)
- 发(24097)
- 自然(23981)
- 自然科(23214)
- 自然科学(23206)
- 自然科学基金(22753)
- 资助(21580)
- 成果(19814)
- 发展(19322)
- 展(18953)
- 重点(18111)
- 课题(17836)
- 部(16000)
- 创(15963)
- 创新(14980)
- 国家社会(14536)
共检索到21192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王晓青 齐邦峰 乔德明
曲阜市地下水资源集中分布于中部河谷平原地带的第四系沉积物及寒武奥陶系岩溶裂隙中。文章分析了近年来开发利用不当造成的区域地下水位下降、水质污染等问题,并探讨合理利用的对策和途径。
关键词:
曲阜,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周仲礼 游韵 李艳
从成都市实际情况出发,利用层次分析法构建成都市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构建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综合评价模型,首先确定评判对象的因素集、决策集和隶属度函数,并通过隶属度函数求出评判矩阵,然后确定模糊集以及综合评判矩阵,最后采取加权平均法求出评价等级指数,并就评价结果提出相关建议。研究结果表明:中心城区的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强度较大,而新津县的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相对来说比较弱,与实际情况较吻合,说明该评价方法是合理、可行的。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周仲礼 游韵 李艳
从成都市实际情况出发,利用层次分析法构建成都市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构建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综合评价模型,首先确定评判对象的因素集、决策集和隶属度函数,并通过隶属度函数求出评判矩阵,然后确定模糊集以及综合评判矩阵,最后采取加权平均法求出评价等级指数,并就评价结果提出相关建议。研究结果表明:中心城区的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强度较大,而新津县的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相对来说比较弱,与实际情况较吻合,说明该评价方法是合理、可行的。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罗长军
南阳市东大岗地区山地面积占23%、岗地55%、平原22%,地下水资源分布很不均匀,人均拥有地下水可采资源86m3,山地、岗地缺水严重,出现了区域地下水位大幅度下降、水质变差等环境地质问题。随着人口的快速增长和工农业的发展,地下水开采量急剧增加,超采地下水严重,已出现了很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为遏制过量开采地下水,达到可持续开发利用地下水并保护环境的目的,该文在分析现状地下水资源及开采量基础上,对每个水文地质单元中的浅层、深层地下水总量进行了开采潜力分析并做出了总体地下水开发利用规划,然后按照满足人畜用水、农田灌溉用水、工业用水的先后顺序,又做了专门性的地下水开发利用规划。对浅层地下水按照其总量可...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谢剑飞
地下水资源具有水质良好。不易污染、水量比较稳定等优点,因而是工业、农业和城市用水的重要水源。随着国民经济发展,地下水开采数量不断上升,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尖锐,引起一系列环境地质问题。为此,今后要搞好节流和补源问题,要实行水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相结合,要加强地质环境变化的预测研究等等。
关键词:
地下水资源 开发利用 地质环境保护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邵景力 赵云章 崔亚莉 阎振鹏 焦红军
论文研究黄河下游影响带(河南段)地下水资源评价及合理开发利用问题。在概要介绍河南省黄河影响带水文地质条件基础上,运用FEFLOW建立研究区三维地下水流模型,计算出地下水多年平均补给资源28.35×108m3/a和可开采资源量19.43×108m3/a。重点阐述新增9个水源地的开采条件,并通过地下水模型预测新增133×104m3/d开采量条件下,浅层地下水位最大降深小于20m,开采5~10年后地下水趋于稳定,新增开采量的62.58%来自黄河水的补给。研究表明,黄河对研究区地下水具有重要的补给作用,新增地下水开采量是有保证的。同时阐述了研究区地下水可持续开发利用的对策。
关键词:
黄河影响带 地下水模型 可开采量 水源地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黄德林 李媛媛
地下水作为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保障我国城乡居民生活、支撑社会经济发展、维持生态平衡以及水资源战略储备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我国当前地下水资源在开发和保护方面还存在一些明显问题,政策的缺失和失灵是其中重要一点,因此,对该问题的研究具有迫切的现实意义。从我国地下水资源在开发和保护中存在的问题入手,参考和借鉴南非等国家在地下水管理与保护方面的先进政策经验,有针对性地提出完善我国地下水地质环境的保护政策。
关键词:
地下水资源 开发和保护政策 政策缺失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蒋国富
阐述了地下水资源在全省水资源中的重要地位及开发利用现状,通过对地下水开采利用中存在的超采严重、局部污染、管理混乱等问题的剖析,提出了实现地下水可持续开发利用的具体对策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张水龙
依据地下水资源与城市的组合特征,将海河流域平原区的城市划分为山前平原、中部平原和滨海平原三种类型。选择其中的典型城市石家庄市、唐山市、衡水市、沧州市、天津市为研究对象,运用压力-状态-响应概念模型,对各个城市地下水资源的持续利用问题进行深入分析。结果表明,所选城市普遍存在地下水资源压力过大,地下水资源系统状态紊乱,自然环境对地下水系统的响应日趋成灾,人为控制措施少而不力的特点。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乔平林
本文通过对我国西北地区地下水资源的分布及埋藏特征分析 ,评述了对不同地质—水文地质类型地区地下水资源的勘查开发前景 ,指出了该地区地下水资源对解决西北地区干旱缺水问题具有无可替代的战略意义 ,提出了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对策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张兆吉 雒国中 王昭 刘春华 李亚松 姜先桥
本文通过对华北平原1991年~2003年系列地下水资源潜力及供需分析,浅层地下水总体处于采补平衡状态,但黄河沿岸及中东部平原古河道带尚有54.95×108m3/a潜力,而在山前平原的地下水位降落漏斗区地下水超采27.83×108m3/a;深层地下水除豫北平原、鲁北平原部分地区尚有一定潜力外基本处于严重超采,总超采量12.44×108m3/a;南水北调工程虽然无法从根本上解决水资源供需矛盾,但在短期内可满足经济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因此利用南水北调的契机涵养水源是地下水可持续利用的基本保障。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夏日元 唐健生 朱远峰
本文分析了西南岩溶区地下水资源特点 ,提出了 4种类型区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对策 :峰林平原区挖井钻孔 ,节水灌溉 ,发展高效农业 ;溶丘洼地区堵洞引水 ,梯级发电 ,发展庭院经济 ;峰丛山地区兴建水柜 ,表层调蓄 ,发展生态经济 ;断陷盆地区堵洞蓄水 ,联合调度 ,发展粮果基地。
关键词:
地下水资源 可持续利用 岩溶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朱晓明 阮晓红 潘扎荣 张亚平
随着太湖水体富营养化程度的不断加剧,建立安全、稳定、可靠的应急备用水源日益重要。利用2005~2009年苏州地区地下水水质连续监测和补充监测资料,对第Ⅱ承压含水层进行了应急利用(生活饮用和工业利用)的水质适宜性和安全性评价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第Ⅱ承含水层主要水化学类型为Na-HCO3、Ca-HCO3和Na-CaHCO3型,水质总体稳定,年际差异很小;地下水水质指数(WQI)均值较低(位于49.98~68.75之间),地下水没有受到有机物污染,可作为应急利用水源;WQI的水质指标贡献率表明,As、Fe、pH和Mn指标的贡献率最大,局部区域As、Fe、Mn及氨氮和亚硝酸盐含量较高,应急利用时应进行...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谈树成 薛传东 赵筱青 秦德先 高建国 范柱国
本文在分析城市化进程中的地下水资源开发和利用环境效应的基础上 ,提出了城市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对策
关键词:
地下水 城市化 可持续利用 对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