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681)
- 2023(6083)
- 2022(5060)
- 2021(4577)
- 2020(3847)
- 2019(8160)
- 2018(7868)
- 2017(14737)
- 2016(8083)
- 2015(8663)
- 2014(8192)
- 2013(8058)
- 2012(7214)
- 2011(6378)
- 2010(6132)
- 2009(5738)
- 2008(5479)
- 2007(4723)
- 2006(4024)
- 2005(3435)
- 学科
- 济(31529)
- 经济(31493)
- 管理(22948)
- 业(22791)
- 企(18018)
- 企业(18018)
- 方法(16148)
- 数学(14578)
- 数学方法(14500)
- 农(8962)
- 贸(8743)
- 贸易(8737)
- 易(8568)
- 财(8366)
- 中国(8332)
- 业经(7147)
- 学(6623)
- 农业(5994)
- 制(5636)
- 银(5368)
- 银行(5330)
- 务(5175)
- 技术(5173)
- 财务(5169)
- 财务管理(5159)
- 环境(5131)
- 行(5008)
- 企业财务(4907)
- 融(4859)
- 金融(4859)
- 机构
- 大学(114709)
- 学院(114217)
- 济(48350)
- 经济(47630)
- 管理(44382)
- 理学(39785)
- 理学院(39329)
- 研究(38746)
- 管理学(38595)
- 管理学院(38422)
- 中国(28977)
- 农(27528)
- 科学(26240)
- 京(23061)
- 业大(22803)
- 农业(22238)
- 所(20226)
- 财(19735)
- 研究所(18963)
- 中心(17695)
- 财经(16723)
- 江(15859)
- 经(15518)
- 经济学(15393)
- 农业大学(15190)
- 经济学院(14203)
- 院(13916)
- 北京(13823)
- 经济管理(12944)
- 省(12927)
- 基金
- 项目(85962)
- 科学(67239)
- 基金(64559)
- 家(59514)
- 国家(59040)
- 研究(54772)
- 科学基金(49827)
- 社会(37328)
- 社会科(35576)
- 社会科学(35567)
- 基金项目(34972)
- 自然(34384)
- 自然科(33670)
- 自然科学(33656)
- 省(33110)
- 自然科学基金(33097)
- 划(28543)
- 资助(25532)
- 教育(24449)
- 重点(19459)
- 编号(19437)
- 部(18616)
- 创(18154)
- 计划(17973)
- 发(17590)
- 科研(17433)
- 创新(17028)
- 业(16389)
- 国家社会(16338)
- 科技(15800)
共检索到15457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曾云翔 张建荣
暴力影视作品的主题看似以暴力对付邪恶,是伸张正义,伸张公理的,然而其本质上有文化的粗暴性、野蛮性,极易模仿。暴力影视作品的美学特性和文化特性与青少年的攻击暴力犯罪有很大的契合性。文章基于这种契合性,从暴力影视的特性以及青少年自身视角探析了预防青少年冲动性暴力犯罪的措施。
关键词:
暴力影视 冲动性 模仿性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袁智忠 易连云
影像暴力在影像市场大行其道,既有其历史的渊源,人性的弱点等原因,又有人为的发掘和强化。就其形态而言,可划分为话语暴力、行为暴力和观念暴力,各有不同影响。应推行民族化的影像生产和艺术表现策略,高度重视影视文化安全,积极研究和防范影像暴力对中华民族特别是青少年大众的多种影响。
关键词:
影像暴力 道德影响 反思与对策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宋健
近年来,个人极端暴力犯罪频发,危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影响社会治安大局稳定。在智慧警务不断建设发展的背景下,深度学习、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为利用大数据进行个人极端暴力犯罪大数据预警提供了可能。文章立足于智慧警务科技基础与案件发案规律,从搭建大数据预警信息平台、确立预警目标划分标准、建立科学风险评估体系、采取专业预警管理措施四个方面着手,构建个人极端暴力犯罪大数据预警机制。
关键词:
个人极端暴力犯罪 大数据预警 公安机关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王海欧 张玲玲 刘道前 薛博文
[目的/意义]严重暴力犯罪发案数是评价社会整体治安水平的重要指标,运用情报学方法,以社会宏观数据为基础,准确预测发案数量,对于科学配置安全防范资源,精准预防打击犯罪及提高社会治理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基于社会宏观数据视角,运用犯罪学基本原理深刻剖析严重暴力犯罪的复杂影响因素,提出严重暴力犯罪发案数关联因素及预测方法的研究假设,选取对应的社会宏观数据作为变量,结合近20年8类严重暴力犯罪的历史发案数据进行测试建立自回归滞后模型,并预测严重暴力犯罪发案规律。[结果/结论]研究发现,GDP、结婚率、人口结构、安防投入、失业率等宏观社会指标与严重暴力犯罪发案数关联性明显,相比单一使用历史数据预测的准确度大幅提升,这为我国科学制定相关社会治理防范策略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和方法指引。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曾鸿志
个人极端暴力犯罪主体在亲密关系缺失、自我认同感的混乱、家庭和事业等方面引起的社会角色冲突等诱因之下做出个人极端暴力犯罪行为。应当从培养亲密关系、强化自我意识、重构社会角色等方面入手有效防治个人极端暴力犯罪。利用发展心理学相关理论知识对个人极端暴力犯罪进行探析,既符合人发展的客观规律,具有一定的科学性,也为防治个人极端暴力犯罪提出对策,为维护国家的长治久安和社会经济的平稳发展提供新的思路。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谢巍 张大伟 谢晋宇
对工作场所暴力的探究及预防是一项新的研究领域,国外在这方面的研究开展得较早,近年来也获得了广泛的成果。文章从对工作场所暴力研究的提出、范围界定、多角度分类以及发生工作场所暴力事件的原因等方面对已有研究进行了综述,同时,总结各专业机构及企业组织提出的多种预防措施并综合探讨。
关键词:
工作场所暴力 预防措施 施害者 受害者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田媛 周宗奎 谷传华 范翠英 魏华
以初中生为被试,采用组间实验设计,通过分离具体刺激种类的方法分别考察身体暴力及言语暴力因素对不同性别个体内隐性攻击性的影响,着重考察针对身体暴力因素的阈下刺激。结果表明:(1)青少年在接受身体和言语暴力材料的启动后,内隐攻击性均显著提高。(2)不同启动材料对内隐攻击性的影响表现出性别差异。身体暴力启动材料更容易启动男生的内隐攻击性,而言语类暴力启动材料则更容易启动女生的内隐攻击性。(3)青少年在接受不同阈值水平启动条件下的内隐攻击性受到性别影响。阈值上启动材料更容易启动男生的内隐攻击性;与男生相比,女生的内隐攻击性更容易受阈值下启动材料的影响。
关键词:
青少年 暴力刺激 内隐攻击性 启动效应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刘旺 白灵 郝阳
社区暴力接触已经成为一个公共健康问题,近二十年来,学术领域对儿童和青少年的社区暴力接触给与了充分的关注。本文在回顾青少年暴力接触相关研究文献的基础上,分析了社区暴力接触的相关概念、青少年社区暴力接触的影响因素、主要理论模型,并对社区暴力接触对青少年的消极影响以及对青少年社区暴力接触的预防和干预措施等进行了介绍,此外,分析了既有研究存在的问题,探讨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
社区暴力 暴力接触 青少年 影响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雷浩 刘衍玲
随着暴力研究的兴起,暴力态度逐渐成为暴力研究中的重要内容之一。以往研究者主要就暴力态度的概念、结构、测量方式、影响后果和影响因素做了较为细致的研究。但是,由于暴力态度的研究刚刚兴起,关于暴力态度的研究还需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进一步的研究,比如,暴力态度概念和暴力态度结构的进一步探究,暴力态度测量方法的完善,暴力态度实证研究的深化以及开展暴力态度的本土化研究等。
关键词:
青少年 暴力态度 概念 结构 影响因素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雷浩 刘衍玲 田澜
随着研究者对青少年暴力研究的关注,暴力脱敏逐渐成为青少年暴力研究领域的重要内容之一。暴力脱敏主要包括暴力生理、认知、情绪和行为的脱敏,青少年暴力脱敏的主要影响因素有暴力媒介、移情和暴力态度。积极学习领域的脚本理论对暴力脱敏的心理机制进行了有效的解释。未来研究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青少年暴力媒介、移情、暴力态度和暴力脱敏之间的关系,进一步探究引起青少年暴力脱敏的心理机制、干预策略以及本土化研究等问题。
关键词:
暴力脱敏 内涵 影响因素 心理机制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赵军 彭志刚 彭红彬
以未成年人是否犯罪、未成年犯罪人是否实施暴力犯罪为因变量的对数回归模型显示,接触暴力资讯能增大未成年人犯罪的发生比却不能增大未成年犯罪人选择实施暴力犯罪的发生比。这表明,未成年人通过暴力资讯("符号示范")所习得的并非攻击性的行为方式本身,而是反规范的态度或行为倾向。回归模型还显示,在社会学习理论中居于重要地位的"家庭示范"和"亚文化群示范"在未成年人犯罪促成过程中的实际地位已让位于媒体,媒体暴力问题的严重性可见一斑。相应地,被普遍认为能够对暴力资讯促成未成年人犯罪作出合理解释的社会学习理论,亦当做出适当修正。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田方圆 何奕蒙 曾竣 余灏千 李梦凡 魏红梅
走近校园暴力恶逆变问题,找到其重要的的影响因素,并结合现状提出针对性的预防措施,进一步加强对恶逆变问题的防范工作的借鉴性,从而增强对此类校园暴力情况处置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以期预防校园悲剧的发生。制定《关于校园暴力恶逆变问题的调查问卷》对小学、初中、高中、大学这四个阶段的学生进行线上线下双途径问卷调查,并通过SPSS等统计分析工具对调查问卷进行系统数据分析。结果表明:校园暴力的频发使学校及周边逐渐成为学生的梦魇,以校园暴力恶逆变尤为典型且严重,学生对校园暴力恶逆变问题态度不明确以及转化犯罪可能性高。从而得出结论:个体、家庭、学校、社会等方面的不良影响都是校园暴力恶逆变问题隐形的"助推器",因此要想对此恶逆变问题进行干预,需要从几个方面入手找到预防措施。
关键词:
校园暴力恶逆变 影响因素 预防对策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汪幼枫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当代结构性暴力亦呈现全球化的特点。跨国经济体通过资本手段操控政府、收买媒体,在建立政府-资本同盟的同时,使媒体沦为其附庸,为其在全球范围内实现扩张和剥削提供便利。在全球化经济环境中,"人"所遭遇的结构性暴力体现在物质、精神和社会等各层面,尤以贫困地区的人群为甚。遏制和终止全球化经济所导致的结构性暴力,可能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而这需要政府、媒体和民众的相互配合和支持。
关键词:
结构性暴力 跨国经济体 媒体 消费文化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郝美萍 陈巍 李黎
校园霸凌是一种发生在同辈之间、以校园为背景实施、针对固定对象的长期稳定的攻击性行为。来自发展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证据表明,长期观看带有暴力色彩的影视作品,会让青少年在社会互动中产生带有攻击性的行为。在离身认知视角下,传统的观察学习理论将模仿视为一种抽象的认知符号,并以此解释观察学习发生的心理机制,忽视了身体特征和感觉经验对于模仿的影响。伴随具身认知思潮与神经教育学的兴起,具身模拟理论认为,观察者执行目标导向的暴力行为或观察他人执行类似的暴力行为都会激活其大脑内的镜像神经元系统。针对青少年霸凌的再教育问题,可以借助虚拟现实技术来预测并评估具有暴力易感性的潜在霸凌个体,并利用镜像神经元系统的可塑性来对霸凌成瘾行为进行干预;同时也需要努力创建绿色影视环境,从源头上减少青少年具身模拟暴力的机会。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吕绍平 邵嵘 郭本禹 王云强
为考察家庭环境、暴力电子游戏、攻击规范信念和青少年攻击的关系,采用家庭环境量表、暴力电子游戏接触问卷、攻击规范信念量表和攻击问卷对650名中学生进行测查。结果表明:家庭环境与暴力游戏接触、攻击规范信念和攻击呈显著负相关,暴力游戏接触、攻击规范信念和攻击三者之间彼此正相关;家庭环境不仅可以直接预测青少年的攻击,还可以通过暴力游戏接触和攻击规范信念间接预测青少年的攻击;暴力游戏接触和攻击规范信念在家庭环境与青少年攻击之间具有链式中介效应。本研究结果揭示了家庭环境对青少年攻击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能够为预防和降低青少年攻击提供有益启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