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202)
2023(9005)
2022(8156)
2021(7836)
2020(6548)
2019(15358)
2018(15475)
2017(29536)
2016(16631)
2015(18842)
2014(18871)
2013(18458)
2012(16695)
2011(15003)
2010(14797)
2009(13075)
2008(12509)
2007(10600)
2006(9064)
2005(7555)
作者
(48179)
(39572)
(39377)
(37385)
(25385)
(19140)
(17928)
(15791)
(15132)
(14177)
(13723)
(13079)
(12493)
(12428)
(12377)
(12226)
(12070)
(11846)
(11338)
(11213)
(10119)
(9830)
(9613)
(8980)
(8955)
(8918)
(8854)
(8702)
(8116)
(8003)
学科
(58646)
经济(58582)
管理(44520)
(42033)
(35427)
企业(35427)
方法(29602)
数学(25564)
数学方法(25258)
(15734)
(14964)
中国(14929)
(13826)
业经(13177)
理论(12679)
地方(12209)
教育(10507)
农业(10452)
(10396)
贸易(10392)
(10362)
技术(10194)
(10080)
环境(9672)
(9224)
财务(9166)
财务管理(9152)
(9061)
企业财务(8663)
(8621)
机构
大学(226875)
学院(226219)
管理(90881)
(80183)
理学(79818)
理学院(78874)
经济(78200)
管理学(77420)
管理学院(77047)
研究(73418)
中国(50863)
科学(49945)
(48449)
(40059)
业大(38077)
(37356)
(34837)
研究所(34664)
中心(32696)
农业(31721)
(31613)
(30713)
师范(30368)
北京(30310)
财经(28892)
技术(27219)
(26835)
(26320)
(26260)
师范大学(24347)
基金
项目(163896)
科学(126710)
研究(118572)
基金(116050)
(101759)
国家(100902)
科学基金(85978)
社会(70162)
(66275)
社会科(66275)
社会科学(66256)
基金项目(63039)
自然(58407)
自然科(57002)
自然科学(56983)
自然科学基金(55924)
(55677)
教育(55666)
编号(49660)
资助(48035)
成果(39774)
重点(36676)
(35132)
(34621)
课题(34537)
(34372)
创新(32147)
科研(31660)
计划(30793)
项目编号(30620)
期刊
(83615)
经济(83615)
研究(62418)
中国(41617)
学报(40959)
(36268)
科学(35634)
管理(32043)
教育(31649)
大学(30141)
学学(28313)
农业(26191)
(24542)
技术(20676)
业经(14340)
(14161)
金融(14161)
图书(13516)
(13071)
财经(12905)
经济研究(12663)
科技(12306)
理论(11752)
业大(11476)
实践(11143)
(11143)
(11014)
(10772)
问题(10756)
情报(10461)
共检索到31287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刘静  何明霞  王文兵  曹旸  许欣景  高锋  方艺伟  杨天伟  张春霞  
【目的】研究不同宿主树、不同接种方法、不同接种时间、接种后不同时间段对宿主树根系感染牛肝菌以及栽培出菇的影响。【方法】将暗褐网柄牛肝菌[Phlebopus portentosus(Berk&Broome)Boedijn]成熟子实体孢子液、液体菌种、固体原种及收菇后菌种接种于凤凰木、柚子、咖啡树的根系进行仿生栽培。【结果】(1)凤凰木、柚子、咖啡树接种暗褐网柄牛肝菌固体原种,接种半年后各宿主树根系表面生长暗褐网柄牛肝菌菌丝、菌索。菌丝、菌索与土壤蚧虫形成菌腔虫瘿将根系包裹,感染率70.5%85.6%。成熟子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张春霞  何明霞  纪开萍  曹旸  刘静  王文兵  
对凤凰木和菠萝蜜树下的暗褐网柄牛肝菌出菇情况进行了1年的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凤凰木下共出菇7次,菠萝蜜树下共出菇5次,凤凰木下子实体的总产量是菠萝蜜树下的2倍多。子实体从出土到成熟需要4~5 d。降雨量是影响暗褐网柄牛肝菌子实体发生的主要气象因子。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张春霞  何明霞  纪开萍  曹旸  刘静  王文兵  
对暗褐网柄牛肝菌进行了母种培养基的筛选,从菌丝的长势、长速和均一性3方面研究了菌丝在7种培养基上的生长状况。结果表明,M1是最适合暗褐网柄牛肝菌菌丝生长的母种培养基。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陈宇航  陈政明  林国华  
在来舟林场一片13年树龄的人工壳斗科林中人工接种远东疣柄牛肝菌、正红菇和满山红.1a后,在接种远东疣柄牛肝菌的3个小区内均发现其子实体,但正红菇和满山红接种小区及对照区均未发现它们的子实体.接种材料的试验表明,孢子接种较菌丝及子实体组织接种易获得成功.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伍英  刘静  曹旸  何明霞  张春霞  王文兵  纪开萍  
将已报道的3株细菌C1、T24、T34,8株放线菌14、36、T21、34、9、C20、T5、21以及引进的4株细菌1A03263、1A01082、1A00081、1B00263选用L16(215)正交试验设计进行复合,添加到覆土中,研究其对暗褐网柄牛肝菌菌丝及子实体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处理2由菌株1A00081、T21、1B00263、34、9、C20、T5、21复合、处理3由菌株C1、14、36、T24、9、C20、T5、21复合、处理7由菌株T34、1A01082、C1、14、1B00263、34、9、C20复合对暗褐网柄牛肝菌菌丝的生长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处理15由菌株1A03263、...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张春霞  何明霞  刘静  曹旸  王文兵  王云  
对暗褐网柄牛肝菌人工、半人工与野生子实体营养成分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暗褐网柄牛肝菌人工、半人工和野生子实体均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粗脂肪、总糖、粗纤维、多种矿质元素和氨基酸。野生子实体含有较高的蛋白质、总糖和粗纤维,半人工子实体含有较高的灰分和粗脂肪。人工子实体的P和Zn含量较高;半人工子实体的S、Mg和Fe含量较高;野生子实体的K、Ca、Cu和Mn含量较高。半人工子实体的必需氨基酸与氨基酸总量比值最高,为38.86%;必需氨基酸与非必需氨基酸的比值也最高,为0.64。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应国华  吕明亮  陈连庆  
以影响褐环粘盖牛肝菌菌种分离成活率、初始菌丝萌发速度、菌丝生长状况为参照标准,通过对培养基、分离材料、分离环境、培养方法4个方面10种因素研究表明,培养基以制作到分离时间10d的MMN配方为好,材料以阴、晴天采集的中、幼子实体的菌肉、菌管最好,分离环境可以野外就地、可以室内接种箱,培养方法以分离后试管斜放效果最好。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应国华  吕明亮  陈奕良  陈连庆  梅建伟  贾亚妮  姚月华  
对低海拔马尾松林中冬季出菇的优良菌根食用菌褐环粘盖牛肝菌(Suillusluteus),进行了3a的调查观测,研究了其形态特征、子实体发生发育、子实体发生的林分结构以及气象因子,揭示了褐环粘盖牛肝菌子实体发生与气象、植被、土壤关系。提出决定褐环粘盖牛肝菌等菌根食用菌子实体能否发生和发生最大产量的根本因素是共生树种类型、立地、林分结构、土壤;降雨量、温度等气象因子是决定每年子实体发生的时间和当年产量高低的关键。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尹大川  周洪敏  高慈元  王萍  秦世杰  薛莹  
为探究一种常见的外生菌根菌——褐环乳牛肝菌(Suillus luteus)的生物学特性,为实现菌根菌剂产品的规模化生产奠定基础和提供便利,本研究拟采用平板培养法和生长速率法,重点讨论褐环乳牛肝菌在不同的碳源、氮源、温度和酸碱度培养条件下的生长情况。接种菌株后,每5d测量一次菌落直径,通过试验结束时的菌落直径定性判断筛选适宜该菌生长的培养条件,并用相关软件对菌株生长进行非线性拟合,得出菌株的生长回归方程,定量描述该菌株的生长情况。结果表明:褐环乳牛肝菌在不同的碳源、氮源、温度和酸碱度培养条件下均可以生长(甲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李敏  闫伟  
以褐环乳牛肝菌为试验材料,从酶学的角度,通过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与酸性磷酸酶(ACP)活性、脯氨酸(Pro)与丙二醛(MDA)含量以及相对电导率的变化,研究了菌丝体培养过程中菌丝体活力与这几项测试指标的相关性,为对供试菌株在液体培养条件下的菌丝体活力进行评价探索可行方法。结果表明,菌丝体的酸性磷酸酶活性与菌丝体生物量变化趋势有较好的一致性;菌丝体相对电导率在菌丝体生长最旺盛时,其值最低。这两项指标可作为反映菌丝体活力的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脯氨酸与丙二醛含量也可作为反映菌丝体活力的参考指标。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祁金玉  尹大川  宋瑞清  
为研究外生菌根真菌褐环乳牛肝菌(Suillus luteus)对樟子松苗木耐盐性的影响,采用打孔灌根的接种方法对樟子松苗木接种褐环乳牛肝菌,用盆栽试验研究不同含盐量(0.1g·kg-1和0.2g·kg-1NaCl)胁迫10d后褐环乳牛肝菌对樟子松苗木的菌根侵染情况以及樟子松苗木针叶电导率、丙二醛、保护酶活性、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脯氨酸等生理指标的变化,以相同浓度盐胁迫下不接种褐环乳牛肝菌的樟子松苗木为对照。结果表明:试验选用的不同浓度NaCl胁迫,并未影响樟子松外生菌根的合成。接种褐环乳牛肝菌樟子松苗木不同盐浓度处理间苗高、地径、鲜重、干重差异不显著,与不接种樟子松苗木盐胁迫的苗高、鲜重、干重差异显著,地径无显著性差异。接种褐环乳牛肝菌樟子松苗木针叶的相对电导率低于不接种苗木,盐胁迫下接种处理与不接种处理间差异显著;盐胁迫下不接种苗木丙二醛含量高于接种苗木92%以上;盐处理中,接种褐环乳牛肝菌樟子松苗木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均高于不接种处理,增幅分别为10.70%~407.69%,84.45%~158%,4.79%~8.57%;盐胁迫增加了苗木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可溶性糖增加13.20%~29.53%,可溶性蛋白增加9.64%~13.43%;接种处理降低了苗木脯氨酸含量,降低幅度为18.24%~25.30%。可见,外生菌根菌褐环乳牛肝菌与樟子松形成菌根后提高了樟子松苗木对NaCl的耐受性。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李快芬   刘海燕   丁贵杰  
【目的】探讨外生菌根真菌增强马尾松耐铝性的机制,为马尾松抗铝机理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水培法,设置不同Al3+浓度处理(0、0.2、0.4、0.8、1.2 mmol·L-1),测定2种马尾松幼苗的生长、渗透调节物质、丙二醛、叶绿素含量和抗氧化酶活性。【结果】1)铝胁迫抑制马尾松幼苗的生长,接种褐环乳牛肝菌(简称Sl)显著促进了马尾松幼苗高生长和生物量的积累。2)与未接种相比,接种Sl降低了丙二醛(MDA)含量,并随Al3+浓度的增加呈先降后升再降的趋势;增加了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分别在Al3+浓度为0.2、0.4 mmol·L-1时增幅最大。3)与未接种相比,接种Sl显著增加了马尾松幼苗的叶绿素含量,在0.2 mmol·L~(-1)时增幅最大,达50.88%,之后随Al~(3+)浓度的增加呈先增后降的趋势。Al~(3+)浓度为0.2 mmol·L-1时,接种Sl的马尾松幼苗叶绿素含量较无铝处理增加了108.06%。4)与未接种相比,接种Sl显著降低了马尾松幼苗叶片中可溶性糖含量和脯氨酸含量(0.4 mmol·L~(-1)除外),均在0.2 mmol·L~(-1)时降幅最大,之后随Al~(3+)浓度的增加总体呈先降后升的趋势;增加了对可溶性蛋白的积累,在1.2 mmol·L~(-1)时促进作用最大,较无铝处理增加了30.13%。另外,MDA与POD活性、脯氨酸、可溶性糖呈极显著正相关(P <0.01),其中与可溶性糖的相关性最高,达0.775;SOD与叶绿素呈极显著正相关(P <0.01),与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呈极显著负相关(P <0.01)。【结论】在一定浓度范围内,接种Sl显著增强宿主植物的酶活性,改善叶片光能利用效率和渗透物质含量,增强其抗铝性,进而促进菌根化马尾松幼苗的生长。Al~(3+)浓度为0.2 mmol·L~(-1)时促进作用最大。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薛振文  闫伟  姚庆智  
以西部优势菌根真菌褐环乳牛肝菌(Suillus luteus(L.Fr.)Gray)为胶囊菌剂主要成分,对菌剂生产工艺进行了优化筛选实验。以胶囊的结构特征、物理性质和胶囊中菌丝活力及菌丝含量为衡量指标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椰绒和泥炭为合适的填充物;固化剂浓度在5%~7%最佳;固化时间10min 为宜。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赵琪  徐中志  程远辉  戚淑威  侯志江  
尖顶羊肚菌是中国分布最多的羊肚菌品种之一,但受气候、生态、环境等条件限制,只能在每年春末夏初生长,且出菇期短、产量极其有限,在国内外市场上供不应求。本文采用模仿尖顶羊肚菌自然发育规律和生长环境,栽培羊肚菌,扩大羊肚菌地下菌丝量,促进其子实体分化,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尖顶羊肚菌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以期为进一步实现尖顶羊肚菌人工栽培提供参考。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岳国忠  忻龙祚  曹秀玲  田绍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