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989)
2023(5810)
2022(4817)
2021(4351)
2020(3659)
2019(8116)
2018(7782)
2017(14777)
2016(8449)
2015(8969)
2014(8781)
2013(8740)
2012(8337)
2011(7638)
2010(7612)
2009(6796)
2008(7104)
2007(6287)
2006(5305)
2005(4831)
作者
(28375)
(24053)
(23841)
(22898)
(15428)
(11795)
(10592)
(9229)
(9033)
(8657)
(8421)
(8084)
(8065)
(7965)
(7837)
(7474)
(7366)
(7059)
(7008)
(6931)
(6299)
(5993)
(5946)
(5739)
(5462)
(5378)
(5198)
(5197)
(5148)
(5012)
学科
(31073)
经济(31027)
(21349)
管理(20799)
(16923)
企业(16923)
方法(15643)
数学(13609)
数学方法(13416)
(10828)
(8926)
(8216)
中国(7781)
业经(6452)
(5912)
(5747)
金融(5743)
(5713)
贸易(5713)
(5672)
财务(5666)
财务管理(5656)
(5572)
(5549)
农业(5543)
银行(5522)
企业财务(5491)
(5306)
技术(5255)
理论(5032)
机构
大学(128354)
学院(125926)
研究(48882)
(46973)
经济(46047)
管理(41432)
理学(36826)
理学院(36251)
科学(35451)
管理学(35313)
管理学院(35091)
(33700)
中国(33340)
(27731)
农业(27472)
(26763)
研究所(26069)
业大(25396)
(22449)
中心(20807)
(18999)
财经(18722)
农业大学(17736)
(17239)
(17066)
(16577)
(16228)
师范(16194)
(15967)
北京(15902)
基金
项目(92770)
科学(72117)
基金(69582)
(65269)
国家(64800)
研究(57859)
科学基金(53201)
自然(37625)
社会(37103)
自然科(36861)
自然科学(36845)
基金项目(36471)
自然科学基金(36223)
(36062)
社会科(35265)
社会科学(35254)
(31651)
资助(28718)
教育(26610)
重点(21992)
计划(20687)
(20358)
编号(19658)
(19334)
(19322)
科研(18956)
科技(18641)
创新(18260)
(17432)
国家社会(16552)
期刊
(45907)
经济(45907)
学报(33954)
研究(32868)
(30105)
科学(27091)
大学(23424)
学学(22707)
中国(22367)
农业(20485)
(16910)
管理(14202)
(11189)
业大(10237)
(10122)
金融(10122)
教育(9724)
财经(9596)
(8860)
农业大学(8762)
(8231)
经济研究(8172)
技术(7384)
科技(6729)
业经(6682)
林业(6320)
中国农业(6271)
问题(6242)
自然(5735)
统计(5322)
共检索到17421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孔纯  华雪铭  杨璐  刘韬  杨景丰  王坛  王刚  吴钊  施永海  税春  苏美英  
选择体质量为(39.84±3.09)g暗纹东方鲀,分为8组,分别饲喂等氮等能的高鱼粉组、低鱼粉组、低鱼粉发酵豆粕组、低鱼粉豆粕组4组实用饲料和添加大豆抗原蛋白的半纯化饲料(大豆抗原蛋白含量分别为0%、5%、8%和12.5%),进行为期两个月的生长实验,探讨大豆抗原蛋白对暗纹东方鲀生长和生理生化的影响。结果显示,用发酵豆粕替代部分鱼粉的低鱼粉发酵豆粕组生长性能显著优于低鱼粉组,用豆粕替代部分鱼粉的低鱼粉豆粕组与低鱼粉组无显著差异。半纯化饲料中随着大豆抗原蛋白含量增加,生长率呈现先增后降趋势;实用饲料和半纯化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王桂芹  周洪琪  陈建明  赵朝阳  周辉  阎大伟  冷向军  叶金云  潘茜  王友慧  
选择健康的翘嘴红(Erythroculter ilishaeformisBleeker)为实验鱼,体质量(12.84±0.60)g。实验分为两部分进行。实验Ⅰ以褐鱼粉为蛋白源,配制5个蛋白水平(31.04%、35.51%、40.89%、46.62%、50.33%)的等能、等必需氨基酸(EAA)平衡关联度的半精制饲料,探讨翘嘴红对饲料蛋白的需求;经过8周饲养,实验Ⅰ的结果表明,饲料蛋白含量对翘嘴红的增重率、饲料效率和蛋白效率具有显著影响。方差分析表明,40.89%饲料蛋白组的鱼体增重率显著高于31.04%、35.51%饲料蛋白组(P<0.05),但是与46.62%和50.33%饲料蛋白组没有显著...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向枭  周兴华  陈建  李代金  王文娟  周小秋  
试验分别以豆粕替代0(对照组)、20%、40%、60%、80%、100%的鱼粉蛋白设计出6种等氮等能的饲料配方,按照配方配制试验饲料(A1、A2、A3、A4、A5和A6)。将540尾体质量为(14.67±0.51)g的齐口裂腹鱼随机分为6个试验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30尾试验鱼,分别投喂6种不同的试验饲料,养殖时间为45 d。结果表明,豆粕蛋白替代水平对齐口裂腹鱼的生长有显著影响。豆粕替代鱼粉蛋白的比例为60%时,试验鱼的增重率(WGR)、特定生长率(SGR)、饲料蛋白效率(PER)均达到最高(分别为118.08%、1.95%/d和207.22%),饵料系数(FCR)最小(1.27)(P<...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崔锡帅  孟晓雪  卫育良  段美  刘兴旺  徐后国  朱永祥  梁萌青  
黑水虻幼虫粉是水产养殖中替代鱼粉的潜在优质蛋白源,在近年来受到较多关注。本实验以初始均体质量为16.5g的暗纹东方鲀幼鱼为实验对象,利用黑水虻幼虫粉替代饲料中不同比例(0、8%、16%和24%,分别记为HM0、HM8、HM16和HM24)的鱼粉配制成4种等氮等脂的实验饲料。每组饲料投喂3个重复桶,每桶30尾鱼。每天表观饱食投喂3次。实验周期为56d。实验结果表明,黑水虻幼虫粉替代鱼粉并未对实验鱼的生长、机体粗成分、肌肉粗成分、肌肉氨基酸组成、肌肉质地和血清生化指标产生显著影响。与对照组相比,16%替代组增重率提高19%,显示出黑水虻幼虫粉低比例替代鱼粉具有潜在的提高生长性能的作用。与低比例(8%)替代组相比,高比例(24%)替代组降低了饲料效率,且具有升高肝体比和脏体比的趋势。黑水虻幼虫粉中含有较高含量的C12:0和C18:2n-6,能够满足鱼类对能量供应和18碳不饱和脂肪酸的需求;黑水虻幼虫粉的添加提高了鱼体C14:0和n-6脂肪酸的含量。结果表明,黑水虻幼虫粉替代暗纹东方鲀幼鱼饲料中24%以内的鱼粉不影响鱼体的生长、体成分、肌肉质地和健康状态;低比例(8%-16%)替代还具有潜在的提高生长性能和饲料利用的作用。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刘汝鹏  樊启学  全德文  赵忠波  何辉  胡伟华  吴巧婉  汪帆  张诚明  邵韦涵  
为研究豆粕替代鱼粉和添加牛磺酸及其交互作用对翘嘴鲌(Culter alburnus)幼鱼生长等指标的影响,试验设计豆粕替代鱼粉水平为0.00%、20.00%、35.00%、50.00%,牛磺酸水平为0.00%、1.00%,采用4×2双因素试验,配置了D1~D8共8个等氮(45.43%±0.80%)、等脂(9.2%±0.44%)的饲料处理组。结果显示,饲料中添加豆粕及牛磺酸对翘嘴鲌幼鱼生长性能无显著影响;随豆粕替代比例的增加,鱼体粗蛋白、粗脂肪含量显著降低(P<0.05);血清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碱性磷酸酶(AKP)活性及甘油三酯(TG)含量显著提高(P<0.05);总胆...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陈乃松  艾庆辉  王道尊  
近年来,用来源广泛的大豆制品(豆粕、全脂豆粉、大豆蛋白)替代水产动物饲料中鱼粉作为蛋白源的研究已成为有关学者关注的热点。Shimeno等[1995]分别用生豆粕、熟豆粕、熟化全脂豆粉、膨化豆粕、大豆浓缩蛋白、大豆分离蛋白、大豆酶解蛋白替代红鱼粉对进...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张艳秋  纪文秀  吴玉波  王岩  
通过8周生长实验检验添加晶体或包膜DL-蛋氨酸对利用豆粕替代花鲈饲料中鱼粉的影响,以确定添加DL-蛋氨酸对提高饲料鱼粉替代水平的作用。对照饲料鱼粉水平为40%。采用2×4实验设计,按等蛋白替代原则分别用豆粕替代对照组饲料中鱼粉的40%(L)和80%(H);在每个鱼粉替代水平上,分别添加晶体DL-蛋氨酸(A)、包膜DL-蛋氨酸(B)、晶体DL-蛋氨酸和包膜材料(C)以及按1∶1比例配制的B和C的混合物(D)。配成8种等氮、等脂肪的实验饲料(LA、LB、LC、LD、HA、HB、HC和HD)。饲料LA、LB、LC和LD含24%鱼粉,并分别添加0.5%A、1.3%B、1.3%C或1.3%D;饲料HA、...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刘襄河  叶继丹  王子甲  王琨  孔江红  
以鱼粉和豆粕分别为主要动物性和植物性蛋白源,研究饲料中不同豆粕替代鱼粉比例对牙鲆幼鱼生长性能和生化指标的影响。设计4∶1、3∶1、2∶1和1∶1四种不同动植物蛋白比的等氮等脂饲料配方,按配方制备试验饲料,分别表示为D1、D2、D3和D4。牙鲆幼鱼随机分配到12个设有循环水系统的玻璃钢桶内(900L),每3桶鱼饲喂一种饲料,每天投喂饲料2次,每次达到表观饱食,饲喂期为56d。以增重率(WGR)、饵料系数(FCR)、特定生长率(SGR)、蛋白质效率(PER)、肝体指数(HSI)、肥满度(CF)、鱼体成分和饲料成本为依据,综合评价饲料中不同比例的豆粕替代鱼粉比例对牙鲆的饲养效果。通过测定尿素氮(BU...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罗智  刘永坚  麦康森  田丽霞  刘栋辉  谭肖英  
在浮式海水网箱(1.5m×1m×1.5m)中养殖石斑鱼幼鱼(9.4±0.1g),在等氮(52%CP)基础上进行以发酵豆粕和普通豆粕替代鱼粉的实验,为期56天。结果显示:在石斑鱼饲料中添加14%发酵豆粕,其增重率、特定生长率(SGR)、饲料效率和蛋白质效率与对照组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以后随着发酵豆粕添加量的上升,这些指标都显著下降(P<0.05)。在同样替代水平下,添加21%发酵豆粕组,增重率,SGR,饲料效率和蛋白质效率都比添加20%豆粕组高(P<0.05),表明对海水肉食性鱼类来说,发酵豆粕是一种比豆粕更优良的蛋白源。用折线模型分析增重率随白鱼粉替代水平的变化关系,结果表明在石斑...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刘修英  王岩  王建华  
通过8周网箱实验评价了利用豆粕、菜粕和棉粕替代苏氏圆腹(鱼芒)饲料中鱼粉的潜力。配制了7种等氮、等能饲料,其中对照饲料含45%鱼粉,在其余6种饲料中按等量蛋白替代原则分别添加31%或46%豆粕替代基础饲料中鱼粉的50%或75%,添加20%或40%菜粕替代基础饲料中鱼粉的25%或50%,添加19%或39%棉粕替代基础饲料中鱼粉的25%或50%。实验中所用苏氏圆腹鱼芒初始体重为11.3 g。实验结果表明:添加豆粕将饲料鱼粉含量从45%降低到23%,添加菜粕或棉粕将鱼粉含量降低到34%,对鱼成活率、摄食、鱼体增重、特定生长率(SGR)、饲料系数(FCR)、饲料蛋白储积率、脏体指数和红血细胞比积(Hc...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钟国防  周洪琪  华雪铭  
研究了暗纹东方鲀肠、胃和肝胰脏等不同消化器官的消化酶活性,以及不同水平的玉米蛋白粉(0%、5%、10%、15%、20%)对暗纹东方鲀(41. 06±1. 98) g胰蛋白酶、胰凝乳蛋白酶、羧肽酶A、羧肽酶B、胃蛋白酶、氨肽酶以及脂肪酶、淀粉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暗纹东方鲀肠组织中除胃蛋白酶活性显著低于胃组织,其他消化酶活性均显著高于胃和肝胰脏组织(P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姜俊  周小秋  银龙  冯琳  姜维丹  刘扬  赵叶  
旨在研究膨化饲料中豆粕替代鱼粉对建鲤生长、体成分和消化吸收功能的影响。选取始体重为(240.2±5.7)g的健康建鲤720尾,随机分为4个处理,每个处理3个重复,每个重复60尾鱼。4个处理分别是饲料中豆粕替代0(对照),25%,50%,100%的鱼粉,试验期56 d。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豆粕替代25%和50%鱼粉对增重、增重率和特异性生长率无显著影响(P>0.05);替代100%鱼粉显著降低了增重、增重率和特异性生长率(P<0.05),显著降低了鱼体粗蛋白含量(P<0.05)和肠体指数(P<0.05),显著降低了肠道胰蛋白酶、脂肪酶、γ-谷氨酰转移酶和碱性磷酸酶的活性(P<0.05)。综上...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李学丽  王际英  宋志东  李宝山  谭青  孙永智  张利民  
以珍珠龙胆石斑鱼幼鱼为研究对象,探讨豆粕和酶解豆粕替代鱼粉对其生长、体组成、消化和代谢酶活力的影响。用豆粕替代基础饲料中0、20%、40%、60%和80%的鱼粉,酶解豆粕替代60%的鱼粉,配制6种等氮等能的饲料(SM0、SM20、SM40、SM60、SM80、HSM60)。选取初始体质量为(47.18±0.45)g的珍珠龙胆石斑鱼幼鱼540尾,随机分为6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30尾。试验期8周。结果显示:(1)同对照组相比,豆粕替代20%和40%鱼粉对幼鱼的生长和饲料利用无显著影响,SM60和SM8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旺  何万领  丁轲  李元晓  曹平华  赵龙妹  
【目的】研究发酵、酶解和物理处理方式对豆粕大豆抗原蛋白分解和酸溶蛋白含量的影响,为筛选合适的豆粕加工处理方式提供依据。【方法】采用4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设计,研究菌种组合、发酵水分、发酵温度和发酵时间对豆粕抗原蛋白和酸溶蛋白含量的影响,确定最佳发酵方案。采用4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计,研究蛋白酶用量、酶解水分、酶解温度和酶解时间对豆粕抗原蛋白和酸溶蛋白含量的影响,确定最佳酶解方案。采用单因素试验研究烘焙(温度设置为160,200,240℃)、微波(火力设置为小火、中火、高火)和蒸汽蒸制(时间设置为15,20,25 min)对豆粕抗原蛋白和酸溶蛋白含量的影响。【结果】豆粕发酵最优方案:以枯草芽孢杆菌和产朊假丝酵母作为发酵菌种、发酵水分40%、35℃发酵72 h,该方案所得的发酵豆粕酸溶蛋白含量为17.36%,且抗原蛋白分解较好。豆粕酶解最优方案:蛋白酶添加量为0.3%、水分含量为60%,40℃酶解48 h,该方案所得酶解豆粕酸溶蛋白含量为8.76%,且抗原蛋白分解效果较好。与未经处理的对照相比,烘焙、微波和蒸汽处理的豆粕酸溶蛋白含量均显著升高(P<0.05),且不同处理方式间差异显著(P0.05)。微波对豆粕抗原蛋白分解最好,烘焙和蒸汽对抗原蛋白也有一定的降解作用。【结论】发酵、酶解和物理处理均能提高豆粕酸溶蛋白含量,降低豆粕中的抗原蛋白。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田鑫鑫  黄卫  谢春元  陈乃松  朱站英  钟国防  
为研究发酵豆粕替代鱼粉对大口黑鲈生长、饲料效率、表观消化率和消化酶活力的影响,以枯草芽孢杆菌有氧发酵豆粕替代部分鱼粉配置5组等氮、等能的实验饲料。发酵豆粕的添加量为0%(FM组)、10%(FSM10组)、15%(FSM20组)、20%(FSM30组)、25%(FSM40组),分别替代0%、10%、20%、30%、40%的鱼粉。初始体质量(19.83±0.33) g的大口黑鲈,随机分成5个组,每个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 30 尾鱼,每天饲喂2次( 7: 00和17: 00),养殖75d。结果显示:各组饲料系数无显著性差异,FSM20和FSM30组的均末重和特定生长率显著高于其他各组;各组蛋白质效率无显著性差异,FSM组的摄食量显著高于FM组,FSM40组的蛋白质沉积率和脂肪沉积率显著低于其他组;各组全鱼粗蛋白无显著性差异,在FSM20组出现最大值;FSM组的全鱼粗脂肪显著低于FM组;各组之间的蛋白质消化率和脂肪消化率无显著性差异,FSM30和FSM40的干物质表观消化率显著低于其他组;低于15%(FSM20组)替代,FSM组与FM组的蛋白酶、淀粉酶和脂肪酶活力无显著差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